【虹影随笔】乡村筷子

梅虹影

<p class="ql-block"> 拿筷子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筷子本来是拨饭、夹菜的食具,其物甚小,不足挂齿,但是它却是古代文物中一件有意义的事物,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不少故事。</p><p class="ql-block"> 天气转凉以来,近乎餐餐吃粥。常常又喜欢胡思乱想,常琢磨无聊之事。一日,被勺中的粥烫伤了嘴,我才想起来,吃粥原本是用筷子的。</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记忆里都是母亲做饭。父辈吃粥只用筷子。清早起来,母亲分好了粥,一人只配一双筷子,一个馒头加一碟咸菜,于是各人动筷。我们年纪小,吃东西心切。母亲怕我们烫着嘴,就要示范一遍如何吃粥。</p><p class="ql-block"> “喏,左手指头捧牢碗底,右手筷子抓好。筷子头把着碗边,顺着碗沿,慢慢给转过来,喝一口试试看,是不是不烫?这口吃好了,照起先的样子,顺着碗沿,再转过来,又是一口。”</p><p class="ql-block">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半圈半圈地吃粥。起先还有模有样,粥一冷,我们便肆意起来。母亲见了总忍不住地说:“吃粥是不能夹的!夹得粥水渣渣的。”“左手捧牢了,喝不到就端起来。”“喏,喏,诺,夹落碗外嘞。要是在人家家里吃饭,多少难看。”</p><p class="ql-block"> 赴外市求学以后,家中喝粥的种种“戒规”受到了勺子的冲击。粥店或是饭堂,清一色地铺列好勺子与筷子。食客们习惯性地两者都取,有勺子不用是不大经济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拿筷子喝粥,难免有吸吮的响声,不如勺子来得文明便利,索性把筷子弃了。如此一来,除了老弱病残者,连一般的爷们儿也能正大光明地享受用勺子喂自己喝粥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渐然,用勺子的习惯也沾染到吃饭上来了。为了时间的经济,不止是喝粥用勺子,左手动勺、右手动筷风行起来。为了快点吃完饭,我也常常如此。有些智慧人士还向我推荐,不妨换成左手动筷,右手把勺,对左右脑平衡开发很有好处。</p><p class="ql-block"> 有些文雅、淑美之士,又在实用之上发明出美的姿态来。他们右手持筷,把饭菜夹到勺子里,再经左手送入嘴中。勺子控制了每一口的饭菜数量,张嘴不必大如河马,也不必小如蚊蚁,颇为美观。勺子流行之后,听闻用勺子吃香蕉或是吃火龙果也成了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然若把这些城里的花样带到家里,母亲是不买账的。早餐没了勺子,我习惯性地用筷子舀粥,母亲便叫道:“再夹,水渣渣的,不好喝了。”午餐没了勺子,左手顿觉空空然,无所安放,母亲就会训斥:“左手把碗端稳了。”我只好把那被勺子解放自由的左手重新关在了捧碗小事上。</p><p class="ql-block"> 母亲绝不以此为小事。吃饭,对中国人来说,怎么是小事?饭碗端不住,谈左手自由何益?至于吃饭的法子,一双筷子可以解决的问题,用勺子岂不多事?</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责问,我无力反驳。于是家里做一套,在外头,我照旧左右开弓,用勺吃粥。现代社会,如何吃饭,究底是个人的喜好,他人不好干涉。</p><p class="ql-block"> 可那日烫嘴后,我却犯难了。我该怎么教我未来的孩子喝粥呢?</p><p class="ql-block"> 用右手筷子半圈式地喝粥,还是左手用勺喝粥?</p><p class="ql-block"> 某君便笑我,等你孩子大了,早有机器人喂着吃喝,说不定连粥都可做成胶囊来吃呢,你可不是杞人忧天?</p><p class="ql-block"> 我冲他笑了笑,咱是贫穷中长起来的人,将就惯了,竟不会盘算怎么过富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另一同伙也笑了,那真正富人家的孩子,说不定正学着用筷子吃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筷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人呱呱落地就要吃食物,与筷子发生了关系,直至死亡。但是母乳喂养时期或食物喂养时期,起初并不用筷子,也用不了筷子。刚刚会吃饭时,也是妈妈用筷子喂食,自己是不伸手的。三四岁时才自己使用筷子,这个技术是母亲教的。</p><p class="ql-block"> 通常的握筷方法,是使用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握,并利用上述三个指头的不同动作,变化筷子的形式和作用,其他二指是闲着不用。</p><p class="ql-block">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三餐四季,就是岁月流淌中的生活。在人间烟火和岁月流淌中,筷子看似平凡的小物件,每天都默默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为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它每天被拿起放下,连接着餐桌食物与口舌,既品尝着人间美味佳肴,也尝遍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筷子的起源有三种传说,一是姜太公受神鸟启示发明的;二是商代时妲己为讨纣王欢心用头发上一对玉簪夹菜而衍生出的;三是大禹治水时为抢时间吃饭,用两根树枝夹菜吃饭并制出筷子雏形。我认为第三种说法是可信的。大禹以治水为己任,三过家门而不入,面对水情紧急,吃饭也必须争分夺秒,当热腾腾的饭和汤菜上桌后,情急之下用树枝来夹汤里的菜吃饭,身边的人也纷纷仿效,筷子由此产生了。应该说筷子是伴随着熟食的兴起而被发明的,熟食具有划时代意义,原始社会时期,早期人类生食为主,以手抓食,懂得用火后,出现了烧烤并用石器煮熟食物。劳动和用火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华夏文明进入新的阶段。筷子在我国先民熟食文化中功不可没,它被发明后迅速得到推广,并受到人们的喜爱。悠悠岁月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谁家的餐桌上没有几双筷子,它见证了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也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筷子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筷子,不仅仅可用来吃饭夹菜。中医可用于点穴、按摩、刮痧、疗毒。成了治病去疾的工具。一双筷子在手,运用的得心应手,无不奇妙。筷子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传统文化,凝结了前人太多的睿智和聪敏。</p><p class="ql-block"> 制做筷子的质地用料,除了竹子、橡根、桃木、枣枝外,还有花梨、紫檀、红木。另有金银、象牙、犀角、碧玉、黄檀、紫藤、红虬、金镶玉等。粗细长短不一,有的还长于七寸六分。湖南湘西的长筷大盘,独辟蹊径,几乎另类。长长的筷子,匪夷所思。据说可当判官笔使用。吃喝之间,点戳敲砍、劈刺拐打,无不立就。判官笔是古代十八般武器之一,犹善近战格杀。都说湘军悍勇,饭桌上武功淫浸,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因筷子的普及量过大,从日本传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每年要消耗大量木材,斩杀大批森林,这是不足取的。要保护大自然。还是选用能反复使用的竹木筷子比较好,雕饰美观、质地坚韧。</p><p class="ql-block"> 国内近期考古,陆续出土了一些别样的筷子。专家学者,拍案叫绝。这些筷子的花式图样,非同寻常。埋藏地下数千年,深藏不露。如今一旦面世,惊厥天下。这些古人的“箸”,精绝奇异、振聋发聩。两根细细的筷子上,彩绘、掐丝、雕凿、细刻、镂空、镶嵌。玲珑剔透,鬼斧神工。图案有古人的诗文字画、仕女章句、山水画卷、书法墨宝。件件精致,叹为观止。其中西汉镂金彩漆连理箸,两筷上部嵌入象牙,下托碧玉。层层镂刻,一丝不苟。花鸟虫鱼、楼榭亭台。顶端金链相结,光彩熠熠,令人目不暇接。这绝非一般王公大臣所能拥有,珍贵无比。</p><p class="ql-block"> 筷子是吉祥的化身,也是大喜随礼的首选。好品相的筷子不仅质地精细,做工细腻。雕凿彩绘,寓意深刻。是极为珍贵的礼物。于是每逢喜事送筷子的习俗,蔓延至今不绝。“洞房花烛夜,春宵值千金”。送给新婚夫妇两双红木筷子,祝福一对新夫妻。夫唱妇随,珠联璧合。快生贵子,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筷子的讲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使用筷子过程中,有不少讲究。</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进行选择。一个家庭可能有许多筷子,但在待客时,必须进行一定选择:其一是大小、长短一样,不能长短不一,否则是诅骂客人;其二是两只筷子颜色一样,不能杂色,否则象征主客意味不合,等于下驱客令;其三是一双筷子要放整齐,即粗头在上,细头在下,千万不能颠倒乾坤,贬低宾客。</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有一定摆放方法。不使用筷子时,基本都插在筷篓或筷筒中,也是上小下大,不能玷污了筷子尖部。使用时则取出筷子,放在主客人桌上,往往是饭碗的右侧。如在敦煌唐代宴饮壁画上,明代《骄红记》、《红拂记》,清代《红楼梦》,日本《清俗纪闻》等书的宴饮图上,均把筷子放在饭碗右侧,说明这是一个通例,但是必须并列,不能参差不齐。民间最忌一双筷子“三长两短”或交叉成十字状。</p><p class="ql-block"> 再次是使用中有一定禁忌。使用筷子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但是禁忌是一样的,握筷子必须牢固,不能把筷子掉在地上,因为地下为诸神所居,不能“落地惊神”。夹食物也要牢固,不能掉在桌子上,这不仅造成浪费,也表现出持筷子者欠稳重。此外还有,右手食指不能抬起,筷子不能乱翻或扒菜,也不能用筷子敲饭碗。最忌的是不能把筷子直插或斜插在饭碗中,因为这是给亡灵上供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现在人吃完饭后,往往把筷子平放在饭碗上,这也是要不得的。这种做法叫“碗口筷”,即把筷子放在碗口上。一般人对此并不介意,但在沿海和岛屿地区就不同了,渔民和船民认为“碗口筷”是搁浅、倒桅杆、翻船的象征,这是万万不可使用的方法。事实上,吃罢饭,还是把筷子放在原处,即饭碗右侧的桌子上。</p><p class="ql-block">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使用筷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也有不少文化内涵。这是少年步入社会最早接受的教育之一,是家教的一部分,学校是不管的。对于这种传统文化,城里人是不注意的。有一次我参加一次家宴,但是在饭店。除家人外,还有一位从东北来的姑姑,小女可能去斟酒,把筷子插在饭碗上,我看着别扭,也没说话,姑姑却不客气地说:“这样插筷子的办法可不好,是给死人上供才有的,平常不能这样。”这么一说,小女脸通红,我也自愧缺失,把几十年前的家教淡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筷子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真正去探索筷子的历史还是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之后。我从事历史学和民俗学研究,有外国友人经常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让我回答,其中就有“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筷子,而不用刀叉”,这是我经常要回答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筷子是后起的名字,原称箸。《韩非子,说林上》:“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上》:“饭黍毋以箸。”说明筷子原称箸,又称筋,取助人进食之意。后来游人、船夫认为不妥,而改为箸的反意“快”字,于是箸变成筷子。明代《推篷寤语》:“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世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由此看出,应该明确由箸转变为筷子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 筷子的用途是很多的,主要是用餐时使用,可以拨饭,可以夹菜,也可以叉肉等。此外加工蔬菜时也可利用筷子,在宋代厨娘画像砖上,就有一位厨娘用筷子加工食物的形象。银质筷子则可检验有毒与否,在古代小说中常有类似记载。《狄仁杰前传》中有一个叫色子的人,就藏有一双银筷子,饮酒时必先测验一下,防止误饮毒酒,而此法是他从江湖哥们儿处学来的。民间有一种扶乩迷信,就是利用筷子在米或灰上写字以求吉凶,说明筷子在民间信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西方人不用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于说到东方不用刀叉而用筷子的习俗,则有一定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东西方文化,最初都是攫取经济,主要是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所用饮食用具也差不多,这在石器时代文化中可以找到共性。但是进入文明时代和金属时代以后,东西方文化就发生了重要分歧:西方文化在发明农业之时,也重视畜牧业,粮食和肉食都是主食,地中海居民食肉比例甚大。为了加工肉食,他们必然重视刀、叉,后来又在刀、叉基础上,发明了以刀、叉为主的金属食具,这就是著名的西餐食具。东方文化则突出农业生产,畜牧仅仅是一种家庭副业,粮食、蔬菜成为主食,尽管在食物加工上也利用刀、叉、勺,但是它们在厨房内就止步了,东方人又发明了适合农耕文化生活的筷子,它在餐桌上与西餐的刀、叉一样,也可胜任一切,这是东方餐饮文化的特点之一。当然,东方也有游牧经济,肉乳也是他们的主食,古往今来无不如此。他们的食具同样需要刀、叉,在甘肃嘉峪关魏晋画像砖上,有一幅烤肉串形象,就是利用铁叉烤肉。在从事游牧的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生活中,也重视利用匕首、猎刀食肉,而不用筷子,说明不同的经济类型和不同的饮食习惯对食具要求是不一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