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故事,叫乌镇</p><p class="ql-block"> 几千年的中国,风尘仆仆地走来,在杭嘉湖平原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美美地歌了一宿,留下段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镇。</p><p class="ql-block"> 乌镇美,美在水。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可。京杭大运河流近乌镇,分出一支从镇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驻脚便成了湖,七拐八弯就织成了水网。乌镇宛在水中央。</p><p class="ql-block"> 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西棚大街随水而形,汉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碧水清荡,似有鱼儿在游,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p><p class="ql-block"> 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独自坐在平顶的摇橹船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绿波拍打你的心波,轻轻荡。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刻刀精心地雕、细细地磨,在流水时光里淡淡地沁养。</p><p class="ql-block"> 桥是乌镇的书签,乌镇是桥的故乡。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乌镇没有两座一样的桥。 乌镇的桥始建于南宋,今天已有70多座。单孔桥、三孔桥、石拱桥,造型不一,各成风景。 或庄严持重,结结实实,披一身斑驳的绿苔;或纵身跃然,寥寥几笔,如国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老农民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 通安桥,万兴桥,如意桥,迁善桥,咸宁桥,平安桥,延嗣桥……寓示乌镇人价值观的桥名,读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满满。</p><p class="ql-block"> 倚桥顾盼,凭栏张望,一秒钟的邂逅,一百年的守候。中国的爱情多与桥有关,断桥、鹊桥、廊桥……桥乡乌镇该是有故事的地方。桃红李白青石条,斜风细雨青石桥,乌镇是青色的雨巷里行走的江南女子,着一袭蓝印花布旗袍,撑一柄青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个袅袅娜娜留在空空蒙蒙的画里。软软的风,牵起江南的衣角,分分钟在等。画外音,是人间四月天在轻轻地吟。</p><p class="ql-block"> 古朴是乌镇的底色,灵动是乌镇的天性。遍地茶馆酒肆,满街客栈商铺,可以接南北客,谈东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么妥贴。从从容容,低低缓缓,乌镇的日子散淡而恬静。</p><p class="ql-block"> 乌镇是天界馈赠一幅水墨画,飘落在江南的一隅,让你流连忘返,只想卷起带走。</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最好的美容师,时间是最好的泥瓦匠,窘迫的步履焦躁的心,紧巴巴的念想皱巴巴的情,来乌镇一憩,这里能修复一切。</p> <p class="ql-block"> 清晨,吱呀的摇橹声,划破了水乡的宁静,乌镇又一次从睡梦中醒来。早起的人们挤满了木质长桥,货船上的蔬菜水果种类虽不算多,却实在新鲜,在一片讨价还价声中,水上人家一天的食材得以满足。昔日的乌镇,水路比陆路发达,附近的农民习惯摇着船,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带到这里,换来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这种传统的水上集市,已经在乌镇延续了数百年。如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着乌镇,水上集市的规模越来越小,但古镇的居民,依然会在特定的节假日里赶上一趟集,回味一份过往的水乡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天蒙蒙亮的时候,晨起有雾,西栅老街行人不算太多,小走几步便到了乌镇水上集市的“早茶客”,走走逛逛。乌镇“早茶客”中到处都是大城市里不会有的各种新奇事物:乌酒、斑驳的船影、刚出壳的小鸡……</p><p class="ql-block"> 江南的诗意画卷缓缓流淌于西市河之中在你面前展开。一不小心,你也入画了。随着“吱嘎”一声,尝本土古早味道,逛特色水上集市;赏水乡市井人文,购农家时蔬瓜果,淘小镇时光旧物。江南的诗意画卷缓缓流淌于西市河之中在你面前展开。一不小心,你也入画了。</p><p class="ql-block"> 清晨旭日东升,朝霞漫天,周遭古朴幽静、安宁从容。乌镇的船以摇橹船为主,清晨的早餐船,将所有的美味置于船中,摇橹船匆匆一划而过,却将美景留在了西市河的画布中。</p><p class="ql-block"> 在“早茶客”的“餐船”上,早餐就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旧时乡绅富豪才得以享用的精致美食,逛一逛“早茶客”,坐一次早餐船也可以吃到咯。一顿完美的水乡早餐,一定是不用赶时间,慢慢悠悠,讲究的就是一个用餐氛围。与家人坐于摇撸船中,西市河的河水慢慢流淌,小小的摇橹船啊, 顺着河水,缓缓向西驶去。</p> <p class="ql-block"> 木质的水阁下河水流淌,流水人家在桨声当中,送走了一个个寒来暑往,绵绵数公里,连缀成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最后的枕水人家’,是人们对乌镇的另外一个称呼。这个称呼当中,既深藏着乌镇人的乡愁,也包含了人们对水乡的眷念和怀念。”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苏杭之间的乌镇,就被人们称作“天堂的中央”,在时光的流转下,小镇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岁月,亘古不变的车溪穿越了历史的沧桑,依旧波澜不惊,缓缓流淌。30多座古老的石桥连接着两岸,默默守望着漫长的岁月。水阁里的古镇人家,枕着水声入梦,听着浆声醒来。风从窗前过,水在屋下流。以前河中行船大多为代步、叫卖,河边可取水洗涤、浇灌。推窗问早安,跨桥访亲朋,这是江南水乡自古以来民众向河讨生活的智慧与乡俗。由于有了水的滋润,就养成了柔嫚与淡泊的特质,连语言都是“软语轻侬”。后经大作家茅盾一写,又觉不同凡响。茅盾在《大地山河》中描写的乌镇水阁是“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短短数语,“唉乃”“飘然”,具有浓浓诗意。据说,“枕水人家”由此得名。一条河是一条枕,百家同枕,各有妙梦。沿河而建的古镇,巷弄狭窄,智慧的乌镇人把房屋一半建在陆上,一半建在水中,不但拓展了生活空间,又开启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车溪如同乌镇的母亲,孕育出这方恬静天地,也催生出一片市井繁华。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吴越对峙之地,唐朝时,这个军事要塞转变为商业集镇。处于杭嘉湖平原腹地的乌镇,河网密布,北接太湖,南连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往返苏州、杭州、上海等地的船只,在乌镇停泊,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中转。因工而兴,因商而活,乌镇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商贸重镇。那么,与水相伴的乌镇人把水转化为财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以水为媒,酒缸、酱缸、染缸,造就了乌镇历史上的经济繁荣。“世丽甲他镇,市达广袤18里”,是当年乌镇工商业辉煌的写照。用白水、白米、白面酿造的三白酒,醇厚清洌,曾作为皇家贡品,声名远播。用蚕豆、黄豆发酵而成的豆瓣酱,得飘四方。风靡大江南北的乌镇蓝印花布,如今依然飞扬在古镇的粉墙黛瓦间,有风吹过时飘散开来,很江南,也很中国。</p> <p class="ql-block"> 公生糟坊始创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采用传统工艺酿造“乌镇”牌三白酒,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糟坊为前店后坊式格局,现主要生产三个产品,分别为55度的三白酒、12度的白糯米酒以及4度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其中三白酒为主打产品。“三白酒”以白水、白米、白面酿制而成,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 在乌镇有座始创于宋元年间的宏源泰染坊,数百年来始终遵循祖辈流传下来的手工印染古法传承至今,为发扬这一文化遗产,还创办了“蓝草学堂”鼓励人们继承发扬。在这里你能学到印染的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手工印染艺品,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的染料是植物蓝草,用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用桐油纸板描稿,用刀镂刻图案,将其覆盖在白布上,用染浆漏印在白花布上刮防染浆,晾晒成为人们喜爱蓝印花布。</p><p class="ql-block"> 人们以健康质朴的心灵,将这些蓝印花布制成的被面、包袱、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蓝印花布也确确实实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积淀。来乌镇不妨去亲手感受一下这一流传千年的手工艺。</p> <p class="ql-block"> 叙昌酱园是在乌镇西栅景区里面的一个景点,一来到这就可以看到酱园的发展历史和介绍,叙昌酱园很早的时候就有了,主要就是豆瓣酱 ,酱油啊,酱菜啊,所以一进入到这里的时候,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黄豆和蚕豆的香味,因为这些都是放在室外自然晾晒,然后自然发酵酝酿而成的,所以味道很独特。这个作坊里面很干净,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卫生,这些斗笠盖在缸上,一排排整齐的摆在那儿,很有特色,好像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这个镜头。</p> <p class="ql-block"> 经年不息的车溪水绵长而文静,映照着各式店招、旗幅,“听水轩”“雨读桥”,连个食馆也要叫“读书羊肉”。这些文字就在水波中荡漾着,流淌着,似乎要证明这条千年古河也曾蕴籍过中华文化的文脉与传承,浇灌过像“昭明书院”那样的耕读传统。出生在乌镇的南朝文学家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梁武帝聘他为太子少傅,教萧统读书。由于沈约是个孝子,父亲去世后,每年春天都会回到乌镇守墓数月,梁武帝怕太子荒废学业,便命他跟随老师去乌镇读书,并在乌镇河西面,十景塘北面造了一座书馆。当时太子年幼,小镇的景致令他着迷,一时无心向习。他的老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庙的门口,有一个小的叫花子,冬天的时候又冷又饿,就去世了,冻死了。那孩子虽然很穷,衣食都解决不了,但是还是能够喜欢读书,人家在那里上课,他也能去听听。”“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个小乞丐在饥寒交迫下,还能如此好学,这让养尊处优的太子感慨万千,从此之后,他立志向学,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带领一班文人编纂出30卷的《文选》,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从唐代起,凡是参加科考的学子,必须熟读此书,民间也就因此有了“《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令人惋惜的是,萧统31岁英年早逝,死后谥号“昭明”,但他立志向学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乌镇人。乌镇人从此耕读传家,文脉续永,自宋至清,小镇上走出了161位举人、64位进士。</p> <p class="ql-block"> 昭明书院坐落在西栅景区内,是南朝梁朝明太子幼年在乌镇读书的地方。如今,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鱼池、牌匾,书院里面还有一个小型阅览室,时间充裕的话来读读书,也是很不错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题有“六朝遗胜”、“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明代古牌坊,是昭明书院的标志建筑,一般游客都免不了要在此拍照留念。牌坊周围有池塘和古树,可以小憩一会儿,也可以去到附近的陈列厅看看历代古牌匾,以及历代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和获奖作品的展览。</p><p class="ql-block"> 爱书之人不要错过书院里的阅览室,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去处,里面的环境很雅致,书籍虽然不多,但能找到不少关于古镇或水乡的相关资料,还有木心、茅盾先生的书栏专柜。存包后即可免费入内,倚窗读书,安安静静地消磨一个下午。</p> <p class="ql-block">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下,乌镇人才辈出。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明代散文家茅坤,中国最早的镇志编纂者沈平,历史上的这些乌镇人,都是他们所处时代文坛新风的开创者,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更是以布衣之身从祀孔庙,尊享后世香火,他留下一句治学格言:“大凡为学尤须立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同治四年,乌镇人创立了立志书院,“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对联,在大门两侧一挂就是100多年,在这里,无数乌镇学子埋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立志书院,坐落在茅盾故居的东侧,最初由邑绅严辰于同治四年(1865)创建。立志书院前起观前街,后至观后街,直落五进。今天的书院基本保持了当时的面貌。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分明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隐含“蟾宫折桂”、荣登“桂榜”之义,古代读书人是一看就明白的。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额,是浙江布政使杨昌濬所题;讲堂后面为当时的教学楼,名“籋云楼”,为山长严辰所题。籋有“钳”义,“籋云”可作“拿云”、“凌云”解,它与“立志”互为呼应,寓意显然。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文昌阁是立志书院的附属建筑,建于同治十年(1871)。此阁是乌镇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里面不仅奉祀着主持文运科名的星宿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还是文人聚会和科举预考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手握书卷,走向更远的地方,这其中就包括一代文学巨匠——茅盾。茅盾故居位于老街的一侧,故居里陈列着许多茅盾手稿,里面有他道不完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1896年,茅盾出生在乌镇一户沈姓人家,父亲为他取名德鸿,希望他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各种新思潮风起云涌,茅盾的父亲尽管16岁就考中了秀才,但却一直向往新学,不但订阅上海的报纸,还自学数理化,希望实业救国。父母亲的进步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着幼年的茅盾。在他8岁那年,“立志书院”顺应时代潮流,更名为“立志小学”,茅盾成为这所新式学堂的首批学生。虽然学校引入了很多西方教育科目,但“有志者竟成”的校训,却始终没有改变。在这所小学里,12岁的茅盾写下了“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乌镇的人文精神熏陶着茅盾,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1932年,已经在上海工作的茅盾,回家看望母亲,目睹了家乡的衰败。家乡的变化引发了茅盾的思考,时隔不久,便写出了《林家铺子》,其后又出版了《春蚕》、《子夜》等作品,启迪了一代中国人的思想。1977年,茅盾给故乡写下《西江月》词,其中专门写道“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亦深表其追随先贤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林家铺子,出了茅盾故居往前一走便是,这是一个杂货店,门栏上方挂着一块简单的木牌子,用隶书写着林家铺子四个红漆字,字已经有点褪色,门仍是古老的四块木板式的店门。</p><p class="ql-block"> 《林家铺子》是茅盾创作于1932年6月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林老板是个谨慎而又精通生意的小商人,在时常萧条、生意清淡的情况下,他却利用“一二八”战争从上海逃难来的顾客的需要,大卖“一元货”,获得成功。当然,他还善于施用旧社会小商人惯用的诸如以次充好等伎俩。但是,因为大时代环境的不善,林家铺子还是无可避免地倒闭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林家铺子”,还在那条街,还是那铺子的名,而货却完全不同了,几乎全是乌镇自己的地方产品和特色产品,如乌镇酱羊肉、姑嫂饼、水乡咸蛋、高公生三白酒、杭白菊、荷叶老鸭等系列食品,还有用蓝印花布制成的各种服饰……到店必须应景,于是58元给女儿换上了身上的小旗袍。</p> <p class="ql-block"> 夏同善的翰林第在中市观后街,规模不大,所幸屋宇齐全,经整修后,已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游人可从中领略清末江南小镇大户人家的生活情味。 </p> <p class="ql-block"> 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当地称之为肖家厅。肖家厅大门里的门槛很高,中间一节可卸下来,称为“德槛”。跨过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厅,在正厅匾额两旁供奉着的大红镂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那么既然是肖家厅又怎么会变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来肖家厅是夏同善继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岁时就已过世了,他的父亲续娶了乌镇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岁时,因家道中落,其父欲弃儒经商,夏同善随继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仪斌藏书颇丰,夏同善又酷爱读书,每日手不释卷而懒于酒酱铺的事务。肖老太公非旦不责怪,反而认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馆请老师教授。由此夏同善学问大进,科举连连告捷,在二十五岁时考取进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夏同善为报答肖家对他的养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额挂于肖家厅。在一八七六年时,夏同善会同二十七名官员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乌镇的乡绅非常敬重他,出资在肖家厅隔壁造了一间翰林第。现在我们就穿过这个假山到隔壁看一下。这个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园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显得小巧而雅致。在看南边,这就是翰林第的正厅了,里面的一切摆设都是按当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厅的墙上高挂着“翰林第”的匾额。这幅题有“高风亮节”的竹子则象征了夏公的为官清廉和为人正直。走过正厅后面的天井就是楼厅,楼下安放着夏同善的塑像,当时夏同善与翁同和同为光绪皇帝侍读,官拜兵部右侍郎。</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皮影戏馆当时坐落在东栅景区翰林第,馆内的皮影戏仍在日日演出。坐在长长的老板凳上看一场皮影怀旧,是游人体验乌镇艺术的理想选择,《西游记》等经典故事中的桥段,很受小朋友喜爱。</p><p class="ql-block"> 皮影戏在江南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乌镇皮影戏属南派,演出中夹杂着当地方言,但这并不妨碍你感受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每场演出的时间不长,大约10分钟左右,演出结束后可以走到幕后看看,古旧的乐器、斑驳的桌椅充满了时光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再度崛起的乌镇,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守着一份厚重文化遗产的乌镇人,把那些曾一度没落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恢复了起来。始于清乾隆年间的高杆船,是江南种桑养蚕地区,用来祈求蚕茧丰收的习俗,养蚕人爬上20多米高的竹竿,模仿蚕宝宝吐丝的各种动作,爬得越高,代表收成越好,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表演,只有勇者才能神态自若,犹如时代弄潮儿般勇立潮头。</p> <p class="ql-block"> 位于修真观广场的古戏台是修真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台框高3.31米。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p><p class="ql-block">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以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p><p class="ql-block"> 现在,戏台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从早到晚都有演出,演的是花鼓戏(桐乡的地方戏)。外来者可能听不懂咿咿呀呀的唱腔,但从台下原住民们如痴似醉的表情中,却可以深深感悟地方文化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民俗馆,正式名称叫作“ 乌镇民俗风情馆”,位于乌镇东栅。这座展馆,分为岁俗厅、节俗厅、衣俗厅、婚俗厅、寿俗厅等多种民俗的分类展厅,这是在乌镇历史上的高门大户——金家老宅的基础上,以场景化的方式,真实还原了十九世纪以来乌镇民间过年、结婚、贺寿等重大场合的场景,以及真实的服饰、节俗用具等等,场景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江南木雕馆位于乌镇东栅老街,房屋主人原为徐霭,系绍兴上虞人,靠酿酒发家,后又开了酒店、米行、粉坊等,发家后就建起了这座豪宅,乌镇人称“徐家厅”。徐家厅是一座四开间江南传统豪宅,东侧有沿街店面和二进楼厅,后进有附属房舍,东厢水廊下有平房。西侧沿街为石库墙门,内有3间楼房和两楼厅。徐家厅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建筑物上的精美木雕,几乎整座楼的木构件都有雕刻,尤其是梁柱、窗户等木构件雕刻更是精细,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百花厅”,在这里设木雕馆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p><p class="ql-block"> 木雕是在木器或者木制品上雕刻图案与花纹,进行艺术加工,以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浮雕和线雕等表现手法展示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江南木雕馆以它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民俗个性在中国木雕中独领风骚。 场景有官场宴饮的,有战场征伐的多种.人物个个神态传神,栩栩如生,让人不患上不叹服。 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体现伎俩体现患上入迷入化。</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为什么要带大家去看这个呢?因为床最能反映当地生活中一些最真实最细腻的想法。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中国人对床的要求一直是非常考究的。</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间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现在家里的卫生间了。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现在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我们可以猜一下这牌子,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闲人请勿打扰是意思,您还别说到后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这个,据说最早的时候木匠是不做床的,做床要折寿行话叫:“宁上一根梁,不做一张床”那么怎么才能不折寿呢?有一个变通的方法,就是在做完床以后我不卖个你,当礼物送给你,刻上一块牌子,上面写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如百年好合之类,主人也不给工钱,包个红包,据说这样就不会折寿了。床四周的木板可以抽掉,冬暖夏凉,设计十分精巧。</p> <p class="ql-block"> 去乌镇,有些人是奔着铺着青石板的雨巷而去,有些人奔着橹声欸乃的乌篷船而去,也有些人是奔着“人家尽枕河”的小桥流水而去,可还有些人是看了《似水年华》后想置身其中,去晴耕雨读轩体味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晴耕雨读”这个匾牌就横在书院的一道门上,两边还有一幅对联:云气春林月华炼水,清光淑景芳草远山。横批“晴耕雨读”。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何等精确地概括了当年小镇居民的恬静生活啊。</p><p class="ql-block"> “晴耕雨读”源自南阳诸葛的《凤祥轩》:“乐躬耕于陇中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意思是晴天耕种,雨天读书。过去,大户人家的门楼照壁上常见“渔”“樵”“耕”“读”四幅砖雕图案。“渔樵耕读”,在古代代表农耕社会的四个行当,也是当时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人崇尚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耕作者读不起书,读书人不屑于耕作,能做到晴耕雨读,既耕且读,其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东晋诗人陶渊明,几间茅屋,数亩薄田,耕种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与飘逸;唐代诗人王维,挥别名利,远离红尘,抒发的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闲适与安逸;还有南宋诗人范成大,隐居田园,寄情山水,流露的是“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的快意与慰藉。诗人是有情怀的,也是有境界的。在他们眼里,耕作与读书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读书好比耕作,一诗一词,收获的是气质;耕作犹如读书,一畦一垄,耕种的是心情。岁至今朝,人们往往烦躁于劳作的疲惫、世事的纷扰,为名而忙,为利而忙,很难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其实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读书都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有心去读,时间肯定是有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为了读书,可谓惜时如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则古训,古人尚且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生活在当今社会里的人们,风调雨顺,鲜衣美食,有什么理由不坐下来好好地读一本书呢?“晴耕雨读”,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字里行间蕴藏着人生的智慧与哲理。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公平公正的,不会给谁多一分钟,也不会给谁少一分钟,能做到“晴耕雨读”的人,收获的也必然会更多。</p><p class="ql-block"> 晴耕雨读轩是齐叔和文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是文和英初识的地方。亲临之后,仿佛每个角落都是那么的熟悉。这里还保留着好多拍摄时的场景,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游人来到晴耕雨读,也许更能体会剧中的浪漫爱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屋内的摆设都显陈旧。齐叔(朱旭饰)休息的藤椅就在进门的左手边,文和英第一次相视的书架上摆着道具书,墙上还挂着当年的剧照。这一切都能让你感受到《似水年华》中的那份浪漫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市乌镇的修真观。</p><p class="ql-block"> 修真观是江南三大道观之一。大门正中悬挂一个大算盘,细看,有颗算珠不上不下,从左往右数第九位,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意九五之尊。不知这是否隐喻道教文化,张扬神之神算,推演人的定命,也许寓意人之善只在一闪念间吧。</p><p class="ql-block"> 两旁有一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且前一个“算”字故意写错。道出人算不如天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谋事在天,成事在人。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事物的传承与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也许,人一生之中所发生的一切,很可能在自己的一颗算珠的一念之间。</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千算万算,机关算尽,就是不算一算自己的良心和道德。“人有千算,天则一算”!客观规律只有一算!奉劝千算者,有违道德与良心去中饱私囊,必将会“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p> <p class="ql-block"> 集贤坊在乌镇的东栅,是古时贤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一条石板路铺就的街道,因路中有一面白色的墙,墙门上写着“集贤坊”而得名。这个白色墙壁其实是一座防火墙。路的两侧都是木质的民宅,房屋紧密相连,错落有致,整个街道也并非笔直,而是曲折蜿蜒的,加上乌镇潮湿的气候润色,整个集贤坊古朴自然,很有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在集贤坊旁有个乌青水龙会, 它是乌镇的消防队,而担任消防队的队员 是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员。</p><p class="ql-block"> 走出那扇古旧得已透光的大门,眼前是一张延展开的明信片,那是看过许多次的风景,木门版、封火墙、青石桥、原色长凳,集贤坊的拱门刻着岁月的脉络。站在桥上逆光看去,因那霞光生辉看不清来人的衣衫,也就忽而分不清是前朝或是今生,全部沐浴在这晨景的摇橹声,轻语声,还有这潋滟湖光中。</p> <p class="ql-block"> 汇源当铺是乌镇首富徐东号的第九代徐涣藻所设,它创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墙上特别醒目的“当”字,这墙称之为照墙,它有两种含义,其一它是一个玄关;其二是因为进入当铺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认识的人看到,所以设墙挡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年的商家已经考虑到了顾客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 当铺的柜台特别高,有1.8米,在古代的时候有些当铺的柜台比这还要高,可达2.0米呢。那么您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建这么高?其实呢这是为了使当铺的朝奉先生居高临下,让他气势凛人面对顾客,可以更好地压底价格,而且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打架斗殴。</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我们便看见在西墙边有一张特别的床,这便是卷当床,它是用来整理一些典当衣服和物品的。在卷当床的斜上方有一块特别的木牌,被称之为望牌,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日历表。望牌一、三两行采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个字,这些字是可以移动的,为什么采用十八个字呢?那是因为旧时典当物品最长的时间就是十八个月,每个字代表一个月,物品存放了一个月后对应的字移过一格,移到十八格后,此物未能赎回,店主即可自行处理。</p> <p class="ql-block">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三百年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茅盾先生曾在《可爱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唐代银杏至今尚存”。</p><p class="ql-block"> 这棵银杏与唐元和年间一名将有关,他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安史之乱后,他奉命讨伐浙江刺史李琦,以防其叛变称霸。战斗中乌将军不幸死于乱箭之下,战后副将为其堆坟立碑。据说当晚,新坟上射出点点红光,还传出阵阵战马嘶鸣,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棵银杏,很快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大家都说这树是乌将军的化身,象征着精忠报国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乌镇千年银杏树在2010年被桐乡市人民政府立为浙江省一级古树名木,树龄1311年。</p> <p class="ql-block"> 乌镇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还是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抒情感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一部书,一部文化厚重内涵丰富而文笔细腻的史书。</p><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一首诗,一首灵感涌动柔情似水而清新隽永的情诗。</p><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一只歌,一只历经沧桑唱响千年而久经不衰的老歌。</p><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一幅画,一幅浓淡相宜雅俗共赏而意境深远的水墨风景画。</p><p class="ql-block"> 走进乌镇,剥掉虚伪抛弃世俗,坦荡展露着人性的真诚和残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走出乌镇,宠辱皆忘雄英姿发,恣意澎湃着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说过:”一生至少要有一次,游走在江南水乡,画船听雨。”在乌镇,就能体验一场枕水而居的生活,携三两好友,抛去尘世三千烦恼,撑起油纸伞,漫步青石小路。不必脚步匆忙,不必坚硬如铁,在温柔的景色里化成古镇小巷的一滴雨水,找到自己一直以来所忽略的温婉的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