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p><p class="ql-block">人类自从有了美的观念,对自身容貌举止就越发地重视。</p><p class="ql-block">由最早的止水照容到铸鉴盛水,直至齐家文化出现铜镜,在长达四千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p><p class="ql-block">清代中期,随着西方玻璃镜大量传入中国,铜镜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在端详一面面铜镜时,不只专注于它的实用价值,而是透过铜镜背面的各种造型纹饰,去发现历史、感受文化,探寻它所蕴含的独特的时代基因密码。</p><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敬请浏览🙏🙏🙏</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 motorola XT2241-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原名东北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成和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历史艺术性的大馆之一。</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藏近12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4件(套),收藏年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藏品涵盖历代书画、考古、陶瓷、铜器、货币、雕刻、漆器、景泰蓝、丝绣、服饰、碑志等20个门类。</p><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第二期试开馆,陆续推出“古代辽宁”和“中国古代铜镜展”“辽代瓷器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历代玺印展”5个专题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铜镜是古代青铜艺术的重要分支,亦是青铜冶铸技艺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青铜礼器逐渐消退之后,毅然扛起了青铜文明的大旗,延续着中华科技文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铜镜其华美的纹饰,精湛的工艺,高妙的设计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无不体现出古人卓绝的智慧与高超的艺术素养。</p><p class="ql-block">铜镜之美,罗振玉先生于《古镜图录》中以一言蔽之:“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p> <p class="ql-block">唐代铜镜不仅突破了之前以圆为主的形式,出现了菱花、葵花、方形、亚字镜,而且纹饰也突破了汉镜的刻板及图案化,布局灵活多样,题材丰富多彩,且有异域人文色彩。</p><p class="ql-block">花鸟菱花镜、瑞兽葡萄镜、人物故事镜等,都反映着盛唐的气派,突出一种繁荣的氛围,充满了盛唐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工艺方面还出现了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贴金贴银镜等,成为后世铜镜铸造所无法超越的又一个高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 双鸾衔绶铜花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唐 八瑞兽葡萄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瑞兽葡萄镜,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素以纹饰精美、题材新颖而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喜爱和学界的关注。</p><p class="ql-block">日本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应是源于瑞兽葡萄镜有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那些活泼生动、造型奇特的瑞兽,更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隋 四神十二生肖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唐 宝相花纹葵花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六出葵花形,圆钮,座上依次饰锯齿纹、联珠纹和弧形叶纹三层纹带。</p><p class="ql-block">主题纹饰为六朵两种不同形态的花卉纹相间环绕。这种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变成一种装饰性的纹样被称为“宝相花”。👇</p> <p class="ql-block">唐 双凤纹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唐 双鸳禽鸟荷花纹葵花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宋、南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了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众多新镜形,如钟形、盾形、鼎形、桃形等。</p><p class="ql-block">两宋铜镜的纹饰有花卉、花鸟、龙纹、人物故事、八卦、吉祥语和商标名号等,其中尤以缠枝花草镜和双鸾、双凤镜最具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韵律节奏感。</p><p class="ql-block">北宋花鸟镜和南宋商标名号镜,可以说是两宋铜镜的代表,也是宋代铜镜转变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 “龙家”款穿花四凤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宋 穿花四凤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四凤纹镜的图案设计精美,线条流畅,主次分明,对称规整。</p><p class="ql-block">铜镜上的四只凤凰各占一角,尾羽高扬,呈现出“S”形的优美线条。👇</p> <p class="ql-block">宋 鱼龙纹折角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宋 神仙蛟龙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神仙蛟龙纹镜作为一种融合了神话元素与道教思想的铜镜,其隐喻和背后故事丰富而深远。</p><p class="ql-block">神仙蛟龙纹镜上的图案与道教神话、修炼故事紧密相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思想的接受和推崇。👇</p> <p class="ql-block">宋 楼阁人物故事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宋 钟形湖州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常见的形式有菱花形、葵花形、方形、长条形、有柄形等。</p><p class="ql-block">从考古材料证明,湖州镜北宋晚期开始流行,南宋时期最为盛行。👇</p> <p class="ql-block">宋 双剑桃形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 👇</p> <p class="ql-block">宋 轩辕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轩辕镜,在古人的眼中,是一个辟邪的好东西,因此人们经常在床榻上挂一个轩辕镜。</p><p class="ql-block">在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有这样的记载:“轩辕镜其形如球,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p> <p class="ql-block">宋 “匪鉴斯镜”钟形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方形系孔,下有三齿形宽环钮,中有游环,两侧铸:“匪鉴斯镜,以妆尔容”八字 ,钮下有李道人造款。👇</p> <p class="ql-block">辽镜承继汉、唐镜遗风,又吸收宋镜风格,有其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如典型的龟背纹镜,采用方圆结合、层层分割、曲直相形的图案,形成独特的四合纹样。</p><p class="ql-block">龙纹镜以其刚健犀利的细线刻技法,带来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p><p class="ql-block">菊花纹镜,更多地吸收了宋镜缠枝花草的韵味,细腻、柔美而雅致,更以其花形的镜形,达到镜、花合一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辽 菊花龟背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辽 缠枝牡丹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镜中区饰有四朵牡丹花纹,很好地体现了镜、花合一的艺术效果,细腻而雅致。👇</p> <p class="ql-block">辽 长命富贵铭文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辽 转轮菊形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菊花纹镜,更多地吸收了宋镜缠枝花草的韵味,细腻、柔美而雅致,更以其花形的镜形,达到镜、花合一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辽 赶珠龙纹菱花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辽 双兽纹菱花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金代铜镜的主题纹饰非常丰富,其内容不仅有中原流行的图纹样式,也有反映本民族传统的内容,表现手法上也体现了本民族的特点,如金代的双鱼镜,采用浮雕的手法体现纹饰,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内容上也表现了女真人对渔猎习俗的执着。</p><p class="ql-block">同时,金代的铜镜,无论是刻划双鱼、双龙、花枝或是人物、山石、树木,线条都比较粗犷,在看惯了宋镜的柔曼、纤弱之后,金代豪放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 南极八仙人物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金 双龙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双龙图案,为双龙挟钮,首尾对峙,互相追逐。龙体盘曲或张牙舞爪,或张口吐舌,形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金 四亭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金 吴牛喘月故事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金代仿宋镜主要是人物故事镜,它是金代最为流行的镜类之一,题材广泛,常见有吴牛喘月故事镜、许由巢父故事镜、柳毅传书故事镜等多种。👇</p> <p class="ql-block">金 双鱼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直径19.4厘米,双鱼纹镜是金代最具特色和最为流行的镜类。</p><p class="ql-block">主题纹饰为两条鲤鱼对游,采用浮雕技法表现,镜背满布水波纹,层层细波。</p><p class="ql-block">纽两侧各有一鲤鱼,同向回游,头尾相接,逐浪嬉戏。👇</p> <p class="ql-block">明代铜镜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厚重,形制多为圆形,有柱形钮、圆钮和银锭钮,多纪年镜、吉语镜及带作坊名款的铜镜。</p><p class="ql-block">纹饰有龙、凤和花草,并创新了一套八宝和杂宝图案,以表示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 洪武二十二年云龙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明 五子登科铭文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平顶小圆钮,蛟龙圆钮座。</p><p class="ql-block">座外均匀环列四个方框,内铸“五子登科”四字阳文。</p><p class="ql-block">字间铸八吉祥及仙人云鹤纹,人物各具姿态,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明 福寿双全人物纹镜(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早在汉代,铜镜上就出现了吉语铭文,像“家常富贵”“福寿双全”和“长宜子孙”等,无不充满人们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诉求。</p><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之际,这种吉祥铭文开始盛行,并大量出现素面的铭文镜。</p><p class="ql-block">铸造后的铭文呈现出浅浅的浮雕效果,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并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铜镜展,想起那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p><p class="ql-block">这些各朝各代的铜镜,都曾照出过它们主人的如花容颜。而如今,也只有在古装电视剧里,才能再现铜镜曾经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当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那些被历史淘汰的老物件就悄然的消失了,如今只能安静的躺在博物馆里,等待时代的新人瞻仰回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衷感谢给于我支持、关心、帮助的各位新老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