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父爱亲情

鹤卿

美篇号 475005 <p class="ql-block">退休之后,寻一静室,泡杯清茶,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慢饮细看,成了我的一大爱好。几十年走过的人生之路,刻骨铭心的挚爱亲情,如电影胶片一帧帧掠过脑海,如潺潺流水一股股滋润着心田,而其中父亲慈祥亲切的面容,又一次次令我热泪盈眶,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父亲二0一三年一月以八十三岁高龄辞世,至今已过去了十一个年头。他于一九四九年初参加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在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上以身许国,尽忠职守,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一幅幅照片,记载着一段段历史,那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父爱亲情。</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遵从党的召唤,哪里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奔赴那里。一九五一年七月至一九五四年三月,他奉调到抗美援朝前线铁道兵部队,在千里运输线上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一九五九年四月至一九六二年六月,他在铁道兵8510部队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工程,部队撤回内地后又转战河北、山东等地直至退休。每次工作变动他都是组织一声令下不讲条件拔腿就走。一九五九年去大西北时母亲刚刚生下双胞胎妹妹十多天,他在母亲祈盼的目光中毅然离去,三年多后才完成任务返回。我们家十多年来也随他四处流动,两三年换一个地方,以至我从小学入学到初中毕业九年时间就转了八处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保存的两张父亲从朝鲜带回来的照片,拍摄于1952年冬。他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铁路军事管理总局煕川分局(部队代号志愿军897部队1分队)龙源里山洞长,为粉碎美军的绞杀战、创建轰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第一张他位于后排中,第二张他位于左三。</p> <p class="ql-block">那几年妈妈带着我在农村老家生活,父亲回国后便随他到了河北省保定市附近的定兴火车站,弟弟也是在那里出生的。</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一年春,妈妈带我们兄妹四人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了张合影,寄给远在大西北的父亲以释他的悬念。</p> <p class="ql-block">父亲不善言辞,习惯以身作则。他对我们兄妹四人从未严厉呵斥或大声赞扬,家里有什么活儿要干总是自己率先动手。妈妈和我们兄妹对他的意图、喜好也心领神会,主动想到前面,落到实处。全家人默契合作,日子虽不富裕但过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我和弟弟以及母亲和妹妹的合影父亲一直带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六月我的女儿在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她是我家第三代的第一人,父亲四十六岁就当上了爷爷。此时在广州军区当兵的弟弟第一次探家,于是有了这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家祖孙三代十口人的第一张全家福,那时我的父母还不到五十岁,两个妹妹尚未结婚。</p> <p class="ql-block">父亲对家庭富有担当,倾注心血。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母亲操家辛苦,为此他深感对母亲亏欠太多。他平时烟酒不沾,生活节俭,工资全部交由母亲打点,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母亲对他也关爱有加体贴入微,记得我们小时候很少能吃到猪肉,偶尔包顿饺子母亲经常先给他包出几十个来然后再往馅盆里添加些青菜,他发现后总是把他那份肉多的饺子分给孩子们一块儿吃,他觉得这样更加心安理得。</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五年时我们兄妹都已结婚生子,全家人依偎在父母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一身正气言传身教带出了优良淳朴的家风,他的晚年是我们家的鼎盛时期,父母亲膝下全家22口人,父慈子孝,姑嫂和谐,四世同堂,人丁兴旺,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他的重孙子。小家伙在澳洲出生,第一次来到太爷爷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高风亮节音容笑貌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引导着我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