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记录(三)

木藍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镇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事保持厚重,就像行军打仗离不开辎重。虽有美食胜景,奢华享受,却能安然处之,不为所动。为什么大国的君主,却以轻率躁动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宰,不足为君。</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长于言谈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借助于筹码;善于关闭门户的,不用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使人尽其才,因而没有无用之人;总是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就没有无用之物。这叫做藏而不露的智慧。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借鉴,即使是聪明人,也会变糊涂。这叫做精微玄妙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于雌弱的位置,甘心做天下的溪涧。甘心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消失,就能回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明白什么是明亮,却安于幽暗的地位,甘心做天下效仿的榜样。甘心做天下效仿的榜样,永恒的德行不会出现失误,回归到无穷无尽道德境界。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下的地位,甘心成为天下的山谷。甘心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朴质的状态。自然朴质的状态被破坏后,就成为万事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制度是不会伤害百姓的。</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按照道的标准来辅佐君主的人,不会利用兵力来称雄天下。滥用武力会迅速地遭到报应。军队所到之处,荆棘横生。大战过后,必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求取得胜利罢了,绝不会炫耀武力强大。达到目的后也不会狂傲自大,达到目的后也不会骄傲,达到目的后也不自以为是,达到目的是不得已不这样做,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败,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事物,就会很快地消亡。</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军事部队及武装兵器这些东西,都是不吉祥的,万物生灵包括人都厌恶这些,所以真正得道的人是不依赖兵器和从事军事的。</p><p class="ql-block">圣贤之人谋取治理天下,和平时期以仁德化人,战争时期需要则才使用武装力量军事手段去处理应对。</p><p class="ql-block">正是由于武装力量及其兵器这些都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圣人所依恃使用的手段方法,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去运用它。</p><p class="ql-block">即使是不得已采用军事手段也不要崇尚武力,以平常心淡然对待淡泊处之,取得了军事胜利也不要高兴兴奋沾沾自喜,不要去庆祝庆贺,更不能张扬炫耀。</p><p class="ql-block">崇尚军事好于武力征伐,以战争为乐,就是草菅人命的好杀人之徒,这样的暴烈恶徒是不把人民的生命当回事的人。</p><p class="ql-block">残暴的君主帝王们乐战好胜,残害生灵,不能把人的生命放在眼里,最终是不能得到天下人民的归顺的,即使一时占有了也会最终失去天下的。</p><p class="ql-block">和平时期要崇尚文治,以德化人,和平友好相处相交。遇到武装侵略或者军事挑衅则必须使用武力手段,以恶制恶,以暴制暴,方能谋求长久之和平安宁,天下太平。</p><p class="ql-block">采用军事手段去战胜邪恶抵御侵略挑衅,用兵则要尤其注重发挥好参战主力部队或者先锋部队,前方部队冒着生命危险参战牺牲也是最大的,作用也是最大的,而不是注重后方指挥人员以及军事统帅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不好战不以战争为乐为美,也就是说即使在胜利之后也要举行仪式以祷告亡灵,纪念告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战争是要死伤很多人的,战争的胜利也是将士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要以悲哀的心情告慰安抚死伤的将士,即使战争获得胜利也要举办仪式去纪念告慰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