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信息化吗?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刷到一则抖音,内容是家长强烈建议取消电子白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义务教育需要信息化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九十年代的幻灯片、投影仪,二十世纪末的投影仪,二十一世纪的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的场所没变,学生近视率大幅度增加,教师无效使用信息设备大幅度增加,教学质量相对指数不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向五要”创新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或者说“有效课堂”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下以所谓“核心素养”为王的时代,信息化究竟能带来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从科学精神来讲,其本质是怀疑精神,分析精神,验证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在这个把“临表涕零”的涕当做眼泪的所谓专家的时代,我们是否可以重新思考教育信息化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说课堂,课堂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换,如果说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需要我们得到感官的刺激,从而达到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这个本身来是没有前提的。我们的教师,现在绝大多数依附于PPT、视频、电子教案等信息资源。诚然,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对于课标、教材、学生的深度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息,也需要交换,它是一个系统,需要把源代码通过神经元的解读,转化为有效的指令。而信息不是类似雷达的反射,更是一种交互的体验。因此作为课堂来说,PPT的使用的效果几乎只是在让学生的大脑成为一个信号的接收器的层面,缺少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无法形象描述、无法形象展示、学生无法形象理解的地方,需要我们用PPT或者视频等作为补充,比如数学的动点问题,向量的问题,生物学的细胞分裂等问题,但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理解概念的形成或规律的探究或者现象下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知道,基于大数据下的教育信息技术2.0,今后或许是3.0、4.0等不一而足。大数据,根本的作用在分析。如果用在教育上,应该是生源的预测分析,学校的动态管理、校点布局的统筹规划等方面,而不是课堂的电子白板。一个很简单地例子说明,当今的俄乌战争、以黎战争等,作为信息化武器的导弹、无人机、预警系统、反导系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仍然是人,比如地面部队的进攻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下,流行AI技术。我尝试用豆包写论文,结果发现它是把已有的论文进行检索,然后进行最初级的整理,无法进行分析,让我有点失望。写文学类的更不用提了,大白话,没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可以得到启发,教育的信息化,其根本还在于人对信息的处理,决策的运用。因此,课堂,我建议不要有太多电子设备的投入,更不需要有每一堂课都使用电子信息设备。课堂的创造,在于老师的原生态劳动,运用数学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处理相关因素,从而让学生喜欢学、可以学、能够学、学有得。教师有了内驱力,学生才能获得发展力,从而治疗教育信息化产生的病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信息化,重点在教育,关键在信息。至于化,就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一般有效模式。如果真的化,说明我们是本末倒置了。可以这样说,教育信息化就是我们运用信息建立教育内部结构的模块,然后用大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为教育或者课堂提供有效的决策而产生的通用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我县高中运用的成都七中网课班、基教股的数据分析库等,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从时间、空间上为我们提供教育新的生命样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学科和教学,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我们课堂建设应该重视的,也是每个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的。学校不应该出现的是计算机课被占用,其他文化课PPT泛滥成灾的现象。在当下,中高考变革的时代,我们更好应该重视数据链和信息模块的建立。比如语文,课堂上的老师应该是有丰富的文学知识,擅长文学写作,课堂语言诗意丰满,而不是一张PPT将到底,究竟有几张起了作用,值得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不要迷信信息化,也不能抛弃信息化,合则用之,好则用之、利则用之。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的朝气和活力,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较,其有着更大的优势:(1)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往在课堂上不能表现的有一定危险的物理、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展现;(2)有效的资源整合与交流,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多样性,可以适时地进行资源整合;(3)知识的恰当处理方式;(4)自主学习的良好表现,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拥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不会的知识教师进行单独讲解;(5)实现帮助式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时代是浮躁的,人静不下来,以至于课堂都变得肤浅。资料满天飞,信息满眼钻,更需要我们有一颗安静的心来去静悟,回归到教学应该有的状态,把课标和教材读薄、读透,把学生读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我们要给教育带来的信息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等问题好好地对症下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但不能化而了之,要回到教师、学生的本源、教育的本质看待!</p>

课堂

教育

信息化

学生

信息

我们

信息技术

教师

电子白板

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