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东岸有两个小巧玲珑的园中园一一濠濮间和画舫斋</p><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回到京城后,便开始按照江南园林的样式,在北海东岸大兴土木,开始兴建画舫斋和濠濮间。</p><p class="ql-block">濠濮间</p><p class="ql-block">濠濮间位于北海公园内东岸小土山北端,是北海的园中之园之一,幽静别致,很有特色。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于此初建凝和殿。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成北海的园中之园。四面古松葱郁、遮天蔽日,来自北面先蚕坛的浴蚕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曲桥、水池、山石、回廊,回旋于咫尺之间,景色清幽深邃。</p> <p class="ql-block">濠濮间石碑字原为乾隆所写</p><p class="ql-block">濠濮是指濠水和濮水的并称,同时也用来比喻闲适无为、逍遥脱俗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濠濮间石牌坊</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濠濮间的牌坊上刻着清乾隆皇帝写的对联:南面的对联是“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横额为“山色波光相罨画”;北面的对联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横额为“汀兰岸芷吐芳馨”。</p> <p class="ql-block">九曲雕栏石桥垮水通向水榭濠濮间,湖面飘浮着美丽的睡莲</p> <p class="ql-block">濠濮间坐南朝北,东西长十二米,南北宽六点四米,面积七十七平方米,厅房四周有十六根柱子,内有八根柱子。房前有一副对联,上联“山参常静云参动”,下联“躍有潜鱼飞有鸢”,横批“壶中云石”。濠濮间南面,有曲廊向上,伸延山顶,廊东有“崇椒室”,山顶上有“云岫”。走过水榭、曲桥,进入迂回峡谷,奇峰、怪石、波光云影的画境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上联“山参常静云参动”,下联“躍有潜鱼飞有鸢”,横批“壶中云石”</p> <p class="ql-block">华美曲折的爬山游廊</p> <p class="ql-block">崇椒室</p><p class="ql-block">崇椒室典出《楚辞》,寓意品行高洁。冬雪之际,乾隆帝偶临此处小 憩。</p> <p class="ql-block">云岫</p><p class="ql-block">云岫是濠濮间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其名称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岫室是穿堂式结构,体现了乾隆皇帝通过山水之乐达到内心修养的意图,这或许是他建园的初衷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舫斋</p><p class="ql-block">画舫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位于北海东岸,往北可达先蚕坛,南邻濠濮间,再南可通陟山门。原据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其内景致典雅、一步一景,是北海公园内一处重要的园中之园。</p><p class="ql-block">清代的画舫斋不仅作为皇家游赏之处,更兼具阅兵赛箭、君王求学、戏曲宴饮等诸多功能。</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黎元洪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饶汉祥特选于此处短暂居住;1925年北海公园开放以后,北海公园董事会选定此处作为董事会址;新中国成立后,画舫斋逐渐成为举办书画展览的一处圣地。</p> <p class="ql-block">画舫斋入囗处</p> <p class="ql-block">春雨林塘</p><p class="ql-block">春雨林塘为画舫斋内一处重要建筑,五开间,前殿后厦式建筑。因其南面悬挂乾隆御笔"春雨林塘"匾额而得名。殿宇背面则悬挂乾隆御题"空水澄鲜"匾额。两方匾额将画舫斋春天细雨朦胧与池水倒映天日的不同美感描绘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空水澄鲜</p><p class="ql-block">殿宇背面悬挂着乾隆御笔“空水澄鲜”</p> <p class="ql-block">画舫斋</p><p class="ql-block">和空水澄鲜殿宇遥相对</p> <p class="ql-block">香镜(坐东朝西)</p> <p class="ql-block">妙观(坐西朝东)</p> <p class="ql-block">北海唐槐是一棵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古柯庭院西南角的国槐,树龄约1200年,是北京市一级古树。这棵槐树胸围596厘米,树高13米,冠幅9米,因是唐代种植,所以得名“唐槐“。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和战乱,今天的唐槐虽木质已朽,可仍然树影婆娑,生机盎然,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古柯庭</p><p class="ql-block">乾隆对这棵古槐喜爱有加,为了观赏和保护这株明石,并以古槐为由取名"古柯庭"。</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唐槐的树冠非常之巨大,遮阴面积达数千平方米。乾隆对这里的环境情并多次以槐为题做诗。</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帝对这棵古槐喜爱有加,在树侧修筑屋宇,点缀太湖石,并以古槐为由取名 "古柯庭",并多次以古槐为题做诗。《御制古柯庭诗》(1759年)</p><p class="ql-block">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p><p class="ql-block">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p><p class="ql-block">阅岁三百久,成荫数亩多。</p><p class="ql-block">底须向王集,工拙较如何。</p><p class="ql-block">(l781年)</p><p class="ql-block">蒲落闲庭对古柯,熏风绿叶亦婆娑。</p><p class="ql-block">金元明阅三朝迹,不向荆凡问若何。</p><p class="ql-block">(1788年)</p><p class="ql-block">古柯自不如其岁,率与计之六百年。</p><p class="ql-block">却胜大椿及建木,虚无只剩付书篇。</p> <p class="ql-block">得性轩</p><p class="ql-block">据说是皇帝偶而至此,在得性轩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绿意廊</p> <p class="ql-block">先蚕坛</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先蚕坛位于北海东北隅,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当年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先蚕坛院内建筑有观桑台、亲蚕殿、后殿、先蚕神殿、神厨、蚕署、井亭、牲亭、蚕所、游廊、桑园、浴蚕池等,坛院东面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小河,叫浴蚕河,它是元代由金水河引入北海的一支水系。先蚕坛总体建筑宏伟,构造精美,是著名的北京九坛之一,也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家祭祀场所。</p><p class="ql-block">需要说明的是:先蚕坛多年来,尚未对游客开放过。</p> <p class="ql-block">团城一一面积仅为4500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小的城</p><p class="ql-block">团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南门外西侧。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墙顶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金时,团城为御苑的一部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团城横遭洗劫,衍祥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团城上的珍宝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团城多次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将团城及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玉瓮</p><p class="ql-block">玉瓮又称"渎山大玉海",制作于至元二年(1265年)。口呈椭圆形,通高70公分,周长493公分,重约12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龙、海马、海猪、海犀等出没于波涛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忽必烈曾将玉瓮放置琼华岛广寒殿中,传说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广寒殿倒塌,玉瓮失落民间。清乾隆十年(1745年)发现后,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瓮亭,将玉瓮陈设于亭中配以汉白玉雕花石座,命翰林 十人,各赋诗一首,刻于亭柱之上。玉 厚重古朴,气势雄浑。为元代难得的玉雕精品。</p> <p class="ql-block">玉瓮亭</p> <p class="ql-block">因玉瓮亭的玻璃反光,不易实拍渎山大玉海,以下几张照片中只有一张是我拍照的,其余展示大玉海的照片及御制诗应制诗的资材照片均拍照于团城上关于太玉海的两处展室内。</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p><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这件巨型玉雕工艺品的传世,让我们看到了700多年前古人的匠心杰作,它是自然、人文与科学技术融合的结晶。</p><p class="ql-block">文物就像是记载历史的存储器,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兴衰演变。虽然它不能言语,但是静静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万语千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避光拍到的渎山大玉海</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正视图</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东侧</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南侧</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西侧</p> <p class="ql-block">渎山大玉海北侧</p> <p class="ql-block">蒙元时期渎山大玉海及底座</p> <p class="ql-block">乾隆为渎山大玉海配制的石座</p> <p class="ql-block">御制诗</p><p class="ql-block">乾隆作诗刻于渎山大玉海上,不但完善了大玉海的纹饰,而且丰富了大玉海的文化内容,真正对中国玉文化起到了弘扬与传承作用。通过建玉瓮亭,让一群大臣作诗唱和,不但起到了宣传推广玉文化的作用,而且丰富了渎山大玉海本身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为渎山大玉海作的御制诗一</p> <p class="ql-block">御制诗二</p> <p class="ql-block">御制诗三</p> <p class="ql-block">应制诗</p><p class="ql-block">乾隆命内廷翰林赋咏玉瓮诗</p><p class="ql-block">关于应制诗,最早见于清人于敏中等人所著《日下旧闻考》,在卷二十五"国朝宫室西苑五"有载,"承光殿南有石亭,以置元代玉瓮。臣等谨按:玉瓮径四尺五寸,高二尺,围圆一丈五尺,恭镌皇上《御制玉瓮歌》于上,并刻词臣四十人应制咏玉瓮诗于柱间"。</p><p class="ql-block">玉瓮亭建成后乾隆命工匠将《玉瓮歌》刻于玉瓮内底,并命内廷翰林等四十余人,各赋咏玉瓮诗。玉瓮亭4根亭柱的16个面上刻有清代大臣的48首诗,每面3首。从刻石的形制来讲,都是矩形,上、下小石夹中间一大石,上、下小石同宽同高,中间大石其宽与小石等,其高是小石高的二倍。因为乾隆的3首诗是一长两短,所以大臣们的诗,在每一个柱面的体现也是一长两短。</p> <p class="ql-block">承光殿</p><p class="ql-block">承光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推出单檐卷棚式抱厦一间,建筑结构 别致精巧,是北京宫殿中少见的形式。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拍摄都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白玉佛</p><p class="ql-block">白玉佛(为释伽牟尼佛)高1.5米,用一整块白玉雕成,洁白无瑕,头顶及衣褶镶嵌有红绿宝石。相传这尊白玉佛是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而来献给慈禧太后,供奉在这里。玉佛左臂有一明显刀痕,为1900年八国联军所砍伤。</p> <p class="ql-block">余清斋</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面阔三间,北出抱厦庑座,室内西北处开小门,联通沁香亭、镜澜亭。为乾隆皇帝往来禁城和西山御园途中,闲读小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敬跻堂</p><p class="ql-block">堂为弧形,十五楹,四周环廊,堂内原设有书格, 藏 有“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及"三通"等古籍。 为乾隆皇帝读书赏景之所。</p> <p class="ql-block">古籁堂</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 年(1746年)。团城多辽金时期古松柏,门前更有古枯 "遮荫侯",因得堂名。乾隆 来必在此处小憩,"一晌凭窗听古籁,憬思曾亦古人听",古籁听风,亦为团城一景。</p> <p class="ql-block">白袍将军</p><p class="ql-block">此树为白皮松,相传植于金代。清乾隆皇帝曾封此树为"白袍将军"。白皮松为华北珍贵的观赏树。</p> <p class="ql-block">遮荫侯</p><p class="ql-block">此树为二针一束的油松, 传为金代所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树高10余米,枝叶苍翠繁茂,苍劲挺拔,顶圆如盖。相传,一年盛夏清乾隆皇帝来游团城,宫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顿觉暑汗 消,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当即封此树为"遮荫侯"。</p> <p class="ql-block">北海皇家邮驿</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通往北门的路上,一排排大红宫灯高高悬,使这古老的园林充满着热烈喜庆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为作《北海公园风光》的美篇,我先后去了四次才基本游走了公园北岸南岸东岸的著名景点,走马观花地将每个景点的网红打卡处拍摄下来,并认真查阅并记录这些景点的有关历史文化资料。由此对北海公园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我也曾光顾过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俄国圣彼得堡的夏宫和叶卡捷琳娜宫,德国波茨坦无忧宫和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等处宫殿的后花园。这些花园都很美:精美的建筑,迷人的喷泉,宽广的草坪,金色的雕像,奇花异卉,处处迷人。这些花园也应属西方园林艺术的典范。但依我的观查和粗浅的认知,我更喜欢我国的园林艺术。</p><p class="ql-block"> 我国园林重在休现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园林建造中的造山、挖池、亭台楼阁的构建、碑坊的竖立、花木栽植等,都体现出和谐的自然美,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园林建造中讲究依山傍水,步移景异。园林布局中既有庄严辉煌典雅的建筑,也有怪石嶙峋,草木崴蕤,花香鸟语的野趣风光。更可贵的是园林中常有诗画文的点缀,</p><p class="ql-block">突显了中华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灿烂。</p><p class="ql-block">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园林艺苑中的一支奇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