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原名“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名“天后宫”。历经清代康熙、同治及民国时期多次维修扩建,形成规模,有殿宇16间,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青岛天后宫为四合院式二进院落。前院正中为戏楼,重檐歇山式建筑,左右分别有钟楼、鼓楼,后院正中为天后殿,硬山顶建筑;另有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山门等附属建筑。</p><p class="ql-block">2000年12月7日,青岛天后宫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天后宫供奉的是妈祖。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是历代海上的保护神。妈祖的真实姓名是林默,宋太祖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她一生行善济世,救苦救难,成为人们心中的守护神,妈祖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在青岛天后宫中,妈祖的雕像被供奉在正殿内,雕像高2.8米,是由整棵香樟木雕刻而成,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p><p class="ql-block">此建筑群不仅承载着青岛的海洋商贾文化,更是妈祖信仰在北方的传承地。进入天后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宏伟壮观的庙宇建筑。庙宇建筑雄伟而华丽,主殿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龙饰,衬托出庙宇的尊贵和威严。我们不禁沉浸在这座建筑之中,被其气势所征服。每一处建筑细节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魅力,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院内雌雄两株银杏树至今约500年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