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老师授课(对酒吟诗群)

天山红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酒吟诗群点评培训课程</p><p class="ql-block">任何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从来都不敢开始!只要开始了,一切都简单了!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做,一切赢在行动。执行力,就是生命力。 )</p><p class="ql-block">(发两个格言共同感悟一下:</p><p class="ql-block">一、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无时不是快乐;修得一颗满足心,无处不是幸福。</p><p class="ql-block">二、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坎坷是一种经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人生。</p><p class="ql-block">(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忙起来了,在忙中体验快乐!!!)</p><p class="ql-block">(点评培训小群:)</p><p class="ql-block">首先和大家说的一点在给别人点评时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清楚一件事,每个作者写出的东西好坏,做为他自己来说,他是持满意态度的,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再丑也喜欢。所以我们是第三者,客观上能看到他的作品毛病。但是,这时候很关键了,语言决定了我们是为挑毛病而挑毛病,还是真正指引他入门上道呢。我们立足后者。因为是辅导性质的点评与赏析不同,赏析是优秀作品,通过赏析加強理解,从中感悟触进向好作品学习的。首先大家务虚,端正态度树立正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9日</p> <p class="ql-block">第一课</p><p class="ql-block">一、点评作品时,首先看有否硬伤:平仄格律,押韵。我们主张平水韵:</p><p class="ql-block">舍得老师在小群里曾经讲过:</p><p class="ql-block">至少我们这里的人,一定要明白,新旧韵,到底怎么回事?平水韵,不是旧韵。也就是“旧韵不旧”,何来新韵?正规诗韵,从切韵开始,广韵,唐韵,平水,佩文等等等等。它们能够建立的根基,是四声体系诗韵,讲究的是“声的分类”,而无关于“音”。也就是,对于诗韵而言,声,不等于音。</p><p class="ql-block">声,是汉语共性之归纳。平上去入。而音,则是各地域的口音。声系归纳和分类,才是诗韵要旨。才是诗韵作用之根本。它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口音,没关系. 甚至,它也不是古代的官方口音。它的成立,是综合归纳了各方国语言口音中的“共性要素”。加以提炼归纳。然后分成四声体系。</p><p class="ql-block">比如同是平上去入,各地语音表现都不一样的音腔,但是平上去入的分类却一样的。同样入声字,比如“竹、石、蝶”等等。各地域读法不一样,但入声特点是一样的。诗韵,是把这样的“共性”提炼出来。它只关乎于声,和音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所谓建立新韵的理由是什么?它的理由,就是时代变了,现在说话口音和古时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不能按旧韵写诗了。事实上,即使古代,也不是每个地方的语音都带入声的。平水韵等,是依据声系分类建立的,记住。而现在所谓的“中华通韵”(新韵)是依据口音(普通话)成立的。而我刚才说了,诗韵与口音没有关系,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那么,不论你用普通话,还是广东话,都不影响诗韵(平水韵)的成立。即使全民都说普通话(何况现在还做不到),也与写诗用的诗韵无关。</p><p class="ql-block">那么,所谓的新韵,是不是无厘头?再回头看:从隋朝的切韵开始,中间改变很多次诗韵(平水韵只是其一,更被接受),可以在宽窄上变化,不变的是啥?四声体系,对吧?从隋朝,一直到民国。甚至到今天,这“诗韵”一直被大量使用。期间经历多少“时代”?为什么一直没有变?如果时代变了,诗韵就变,它为啥不变?一千多年多少大文豪,大诗人,为啥不想改变?他们比我们笨?他们不如我们懂诗?从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共和国。汉语存在汉字存在,诗韵就存在。</p><p class="ql-block">它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是具有穿越时代性的。诗韵规定的,只是写法,与读法无关。古代人,各地域口音差异更大。他们即使是同时代,但地域不同,也无法语音交流。但是,必须用同一种诗韵规范。就容易交流了。天南地北的诗人,都互相可以读懂对方的作品,韵律节奏也都一样。</p><p class="ql-block">那么问题又来了。读诗怎么办?读诗的方法很简单,爱咋读咋读!这样说,大家不容易接受,是吧。也确实是这样。四川人,不能按广东话读。陕北人,无法按闽南话读。因为不现实。他们就按自己的口音读。这和写作没有关系。问题又来了,我的口音里,有方言,甚至没有入声。</p><p class="ql-block">我怎么写诗?就按自己的习惯写,然后对照诗韵,校正。诗韵,不是规范口音的。所以和时代无关。诗韵只规范声系分类。如此,说不说普通话,都不影响写诗。比如东北话里没有入声,但东北诗友却最擅长平水韵。记住,所谓诗,有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变”与“不变”。</p><p class="ql-block">或者引申为虚与实。格律不变,诗意变动。诗韵不变,口音变化。关于新旧诗韵的问题,我说明白没有?我们遵守的平水韵等,是四声体系。而所谓的新韵,是三声体系。体系不一样,本质都不同,就不能兼容,如何可以双轨制?作用效应都不一样,如何取代?所以,所谓《中华通韵》就是一群不懂诗的人,鼓捣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教育部的颁发,也属于同样无知。新韵出现的理由,就是时代不一样了,语音和“古代”不同,所以要革新。殊不知,诗韵其实无关于音腔。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声”和“音”的区别。所以才胡搞。对诗而言,声,不等于音。诗韵的目的是规范声,而不是统一音。故,从一开始,他们就错了。</p><p class="ql-block">我再说二个现象。一,但凡使用平水韵的,都不想再回头用所谓“新韵”。即使可能会拗口,也不会使用新韵。也就是平水韵在使用上,具有“不可逆”特点。大家有体会没? </p><p class="ql-block">二,那些标注“新韵”的诗作,其实绝大部分,根本没有按照“新韵表”来写作。新韵,只是他们不想努力学习平水韵的借口。</p><p class="ql-block">如果按“新韵表”或“通韵表”检查,很多都是错的。比如en和eng就押一起了。随便一个人,习惯写平水后,都再也不会回头新韵了。有时候,的确不顺口。但是我们依然愿意用平水。这是为什么?因为,平水依声不依音。道理就在这里。宁可平水写错,也不能让它成“新韵”。</p><p class="ql-block">词林正韵,其实就是平水韵。它只是依据词的特点,归类比较宽。所以,中华诗词学会,以及教育部,他们做的是啥事。他们不是继承传统文化,而是毁灭传统文化。新旧韵之争,很久了。事实上,根本不是流派之争,而是不同知识层面之间的争论。没有意义的。你说声系分类,他和你说时代口音。以时代为借口的,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因为,所谓时代,可不仅仅今天的时代叫时代,唐宋元明清,哪个时代都是时代。</p><p class="ql-block">古人学诗,其实也要努力克服声韵关。他们同样面临声韵障碍,也会烦。但是,古人学诗,会寒窗十年,会让自己努力。今天的人,主张新韵无非就是不想努力。不费力而挂诗人桂冠。真正的背景,不是诗人,而是这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关于诗韵,就说这些。临屏随意说,给大家分享我的观点。不是让你们去辩论。而是,至少我们自己要明白。夏虫不可语冰。很多人,不值得去争论。这些道理,即使使用平水很久的诗人,自己也未必明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9日</p> <p class="ql-block">二、舍得老师关于入声字分辨:</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知道“白”字入声,那么,几乎所有含有白字的字,几乎都是入声。例如“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字除外)。这样,我们记住一个“白”字,是不是等于记住了一大片?</p><p class="ql-block">“泊、粕、伯、柏、帛、舶、箔”这一类的字,根本无须去单个记它,一看这字里含有个“白”字在里面,那不管他现在读什么音,先把它扔到入声这口袋里再说了。再引申一下,百字里就有个“白”字,含有“百”字的字,也都是入声,陌、同样,我们再看一个“曷”字,它也属于“入声”,根据上面的推论,那我们只要见到任何字里,含有这个“曷”字,立即毫不犹豫地判定它为仄音字(入声)。比如“喝、褐、渴、羯、揭、遏、葛……”等等,这样省事多了吧?一个“曷”字,又让我们记住了一大片字啊,只须看它的字形,简单又方便。</p><p class="ql-block">其实,不止上面这两个字,有这种情况的,相当的多,那么,对于我们的记忆入声字,是不是也是更方便了?再看这个“只”字,它是属于入声字。那么,我们依旧去找含有这个字的其他字“织、识、帜”。</p><p class="ql-block">再看这个入声“卖”字,一样一样的道理:“读、赎、犊、渎、牍、椟、黩……”。再再看这个“合”---鸽、塔、答、蛤、合、盒……;“副、富、福、辐……”。那么,我们就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形声字有入声的几乎都是入声字。我们再反复找出一些类同的字,“滴、嫡、嘀、谪、摘……”,“弗、佛、拂、氟……”;“碟、蝶、堞、谍、牒、揲、蹀、喋、鲽……”;“插、锸……”等等等等等等,看出来了吧?呵呵,简单的很。</p><p class="ql-block">说到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根据字形去辨别入声字,是不是比一个个去死记简单的多了?记住一个字,就可以记住一大串乃至一大片。而且,我们这时也没用任何其他理论知识啊,只是用我们的眼睛,这就是直观记忆法(俺取的名)。至少,我们可以省力了许多,至少,我们先记住这一大片再说。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托”等等,用的多了,记住一个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的。</p><p class="ql-block">入声的取消,其实是被派入现在国音的一二三四声里去了。这里,顺便再简单介绍一些字,看他们怎么被派进去的,也顺便帮大家熟悉一下:</p><p class="ql-block">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一声(阴平)的有:屋、哭、缩、屈、曲、积、绩、迹、失、湿、七、戚、漆、匹、忽、八、脱、杀、缺、约、托、激、黑…</p><p class="ql-block">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二声(阳平)的有:竹、筑、服、福、幅、熟、叔、塾、足、族、卒、局、读、孰、觉、质、实、疾、伐、罚、竭、杰、达、活、哲、极、急、息……</p><p class="ql-block">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三声(上声)的有:谷、谷、毂、卜、角、笔、乙、骨、发、葛、铁、帖、脚、窄、尺、……</p><p class="ql-block">入声字派入今音第四声(去声)的有:木、录、目、若、弱、陆、鹿、腹、欲、玉、乐、日、术、物、勿、没、莫、月、越、阔、略、悦、落、鹤、壁、毕、赤、色……</p><p class="ql-block">根据拼音来判别的:</p><p class="ql-block">一:声母b、d、g、z、j、z、zh读成阳平的如“白、笛、国”等为入声字。惟独“鼻”古为去声,“雹、甭、咱”古是平声。 </p><p class="ql-block">二:ue韵母为古入声,惟独“靴、瘸、嗟”例外。 </p><p class="ql-block">三:uo和zh、ch、sh、r拼都是入声。如桌、戳、说、若。 </p><p class="ql-block">四:a与f、z、c、s拼多是入声,如发、砸、擦。(“仨”字、“洒”字例外) </p><p class="ql-block">ia和q拼都是,和x拼惟独“霞、虾、暇(含“瑕、遐”等)不是,和j拼惟独“夹、甲、戛”及其形声字是。 </p><p class="ql-block">五:e和d、t、l、z、c、s拼都是入声,如得、特、乐、则、册、色。 </p><p class="ql-block">he中除了“禾、何、河、贺”及其形声字外都是。 </p><p class="ql-block">“e“平声中除了“额”字外没有入声,上、去中除了“饿”字外都是入声。 </p><p class="ql-block">六:ie韵母与b、p、m、d、t、n、l拼都是入声,惟独“咩”不是,是古平声。jie平声中除了“皆、街、嗟”外都是入声(只说平声)。qie中除了“茄、且、趄”外都是入声(含上、去)。xie平声中唯“歇、挟、撷、协”(只说平声)。ye中除“耶、爷、也、椰、夜、野、冶”外都是入声(液、掖、腋三字也是入声,这里不从“夜”字,是特殊情况)。 </p><p class="ql-block">七:xi中阳平为入声,阴平惟独“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声字及“吸、翕、锡”是。shi中阳平除“时”外都是,阴平惟独“湿、失、虱”是入声。 </p><p class="ql-block">八:fu中“复、伏、服、绂、副(含富、福、幅形声字)”及形声字是。shu中“赎、孰、束、叔、属、蜀、术”及其形声字是。</p><p class="ql-block">跨越音韵障碍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其实还是”反切“之法。这是辨别中古四声之呼法的正途。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切”。什么是反切读音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两字连读而成一音,取前字为声母(子音)下字为韵母(母音)。这两个字的读音慢点读呢,是两个音,急促一点读它,就成为一个音儿了。</p><p class="ql-block">这样切音的方法,就是传说中的“反切法”。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举例:</p><p class="ql-block">“田”字---“徒年”切,</p><p class="ql-block">“偶”字---“五口”切,</p><p class="ql-block">“妻”字---“千西”切,</p><p class="ql-block">“扭”字---“你有”切,</p><p class="ql-block">“兼”字---“基添”切,</p><p class="ql-block">“租”字---“尊乌”切,</p><p class="ql-block">“庚”字---“歌亨”切等等……</p><p class="ql-block">截止到清末时为止,所有韵书都是由“反切”为注音法的。比如《唐韵》、《广韵》、《集韵》、《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等等。所以,了解这些,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是有很多意义的。</p><p class="ql-block">好,关于古典诗词声韵所做的介绍就说到这里,这是修习近体诗的的第一步。也是不可避开的一步。虽然内容有点枯燥,但是却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以后所有的关于近体诗的体裁上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其实,既然明白了古韵的四声,那么平仄就很简单了。平即是指平声(上平下平是等价的,只是因为平声字字数多而分二大部分而已),仄即是指上、去、入这三声。平和仄的概念清楚了,那么,我们下面的格律的概念也就很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10日</p> <p class="ql-block">三、犯韵</p><p class="ql-block">又称冒韵,是中国诗词格律的一个名词,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理论上说,犯韵是写近体诗,词的一个忌讳。领韵:句首的字与句尾具有相同的韵。有意在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的诗,便称为犯韵体。</p><p class="ql-block">逢郑三游山 盧仝</p><p class="ql-block">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p><p class="ql-block">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p><p class="ql-block">诗有“逢”与“峰”字,俱属二冬韵之字,与韵脚同韵,即称“犯韵”或“冒韵”。</p><p class="ql-block">写诗要尽量避免犯韵,但是如果故意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能犯韵:关于犯韵:(舍得老师讲:)</p><p class="ql-block"> 在诗的美学意义上,我们讲的就是“诗韵”。在音律上,通过平仄的排布,我们找到了起伏感,找到了节拍感。</p><p class="ql-block"> 这种起伏的跌宕最后由韵脚做一休止符,打了一个小结。每间隔一句都有这个小结的存在。每个小结(韵脚)都要有相同的貌,也就是同一韵部的字。诗句之平仄起的是发散的作用,是动态。而韵脚(小结)的收束,则起到的是凝聚的作用,是统一的作用,这是静态。所以,诗律是由这一动一静二部分而构成的。诗韵也就包含了这“动”和“静”的二部分。</p><p class="ql-block"> 这说明了什么?在需要“动”的时候你别停,在需要“静”的时候你一定要静的下来。动和静之间是要配合好的。具体落实在诗句里的字上怎么理解呢?重要是考虑不能互相干扰和替代。比如在句子中不是韵脚的地方也使用了韵字,也就是只能用来收束韵尾的字,这叫“挤韵”。这样,就使得动和静之间不能清晰地分出层次感了,拿句音乐上的话来说,是浑浊音。</p><p class="ql-block">补充资料:</p><p class="ql-block">写诗参考:</p><p class="ql-block">《戏答友人论诗》</p><p class="ql-block">丘浚</p><p class="ql-block">吐语操词不用奇,风行水上茧抽丝。</p><p class="ql-block">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词。</p><p class="ql-block">“吐语操词不用奇”:此句表明丘浚认为作诗时不必刻意追求语言的奇特或华丽。“风行水上茧抽丝”:用风行水上和茧抽丝的自然现象比喻诗歌语言的流畅与自然,强调诗歌应如自然之物般顺理成章。“眼前景物口头语”:指出诗歌的素材应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眼前景物和日常用语。“便是诗家绝妙词”:强调这样的自然流露和日常生活语言的运用,正是诗歌创作的绝妙之处。</p><p class="ql-block">丘浚作为明代文学家,其观点反映了明代文学追求自然、真挚的倾向。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强调诗歌应贴近生活,反映真实情感。</p><p class="ql-block">诗中透露出丘浚对诗歌创作的轻松自然心态,他主张诗歌应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雕琢。</p><p class="ql-block">丘浚的观点提醒我们,诗歌创作应追求自然与真挚,不必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日常语言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诗歌。</p><p class="ql-block">包德珍老师授课 对酒吟诗群2024年9月11日</p> <p class="ql-block">四、舍得老师说过:</p><p class="ql-block">1,不能犯“孤平”。</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孤平”呢?,就是前后两字都是仄声字,而中间夹一平声字,这就是“孤平”。句中如果犯了“孤平”,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拗句了。“拗”是啥意思?别扭,不顺口呗!句中有拗即是病。严格的说,标准的理想的格律诗,是不能有拗句存在的。但,这样的标准型的格律诗,使在唐诗三百首里,也找不出来几首的。写诗嘛,言的是个心情,干吗那么束手束脚的这么严格呢?所以有这么一句是“拗而能救,既不算拗”,松绑了。在七言诗中,第一个字离音节比较远,它的平仄如何完全可以不用管它。那么,第二个字犯“孤平”是被允许的了。对七言诗而言,主要是看第四个字,如果犯了“孤平”,那就是拗句了,这是必须要补救的。而五言诗只是七言诗去掉前两个字而已,那么,对于五言诗,就是第二字不能孤平了(4-2=2)。如有孤平出现,就算拗句。而拗句需要采取不久措施的,称作“拗救”,给救回来了,那还算合律的格律诗,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出律诗了。</p><p class="ql-block">2,不能“三平尾”或“三仄尾”</p><p class="ql-block">所谓“三平尾”或“三仄尾”,就是句子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续用三个平声字,或连续用三个仄声字。尤其是“三平尾”是近体诗之大忌,是不可救之拗句,所以坚决要避免,必须的。但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可以逃过这样的约束,那就是对专有名词开绿灯。如果出句为三仄尾,那么对句则以三平尾来救它(值得商榷的说法)。下面有几个例子可以参考一下:</p><p class="ql-block">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 仄仄仄 平平平</p><p class="ql-block">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 甫</p><p class="ql-block"> 仄仄仄 平平平</p><p class="ql-block">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p><p class="ql-block">仄仄仄 平平平</p><p class="ql-block">这几个例子,属于特例,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轻易去试,养成习惯就不好了,坏了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了。其实,在唐诗里,下三仄和下三平,也不少见的,但多见在五言近体诗中,七律很少见到。古诗中,三仄尾常见,三平尾少见。延习下来,形成这样的概念,“三仄尾”尽量避免,但是不算大错,“三平尾”绝对禁止,救无可救。</p><p class="ql-block">下面不妨再列几个“三仄尾”的例子:</p><p class="ql-block">“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这是韦应物的。</p><p class="ql-block"> 仄仄仄</p><p class="ql-block">“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这是刘禹锡的。</p><p class="ql-block"> 仄仄仄</p><p class="ql-block">“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老杜的。</p><p class="ql-block"> 仄仄仄</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以前面所列的四种七言的平仄句子为例,说一下近体诗的“拗”的情况有哪些:</p><p class="ql-block">1、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3、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 @ @ x @ @ x</p><p class="ql-block">说明:</p><p class="ql-block">一,下面标 @ 的字,是可平可仄的,不算拗。二,下面标注上 * 的字,是必须要拗救的,而且是可以救的字,救的方法有“自救”和“对句救”两种。三,下面标有 x 的字,是无法救的拗了。该仄的时候给整成平了,那就是“三平尾”了,该“平”的时候给整成仄了,那就是“三仄尾”了。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关于“孤平”是诗之大忌,必须要拗救的,关于所谓的“孤仄”是不犯格律的,所以不存在“孤仄”的问题。也就是说,“孤仄”不是病。</p><p class="ql-block">上面认识了什么样的句子是拗句,那么,下面介绍一下“拗救”,就是如何对可以救的“拗句”进行补救。</p><p class="ql-block">1,自救</p><p class="ql-block">在七言诗中,第三字,除了“(2)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子之外,都可以平仄不论,拗了也不需要救。主要是因为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三字将平字换成仄字,那么,就必然形成了第四字的“孤平”。而其他三种句型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句,如果真的在第三字用上“仄字”而不可换,那么,怎么救它呢?---将第五个字的“仄”给改成“平”就可以了。这就是自救。</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如下:</p><p class="ql-block">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p><p class="ql-block">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p><p class="ql-block">看这句“南去北来休便休”,按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的,但是“北”字,使得该平的地方用上了仄,那么,作者便将该仄的第五个字使用了平声的“休”字。再看第四句“一任晚山相对愁”,“晚”字的位置本该平,但是“晚”这个仄字不想换,那么,作者便在本该仄的第五字的位置上,用了平声字“相”字,这样,也救了前面形成的“孤平”。</p><p class="ql-block">2,对句救</p><p class="ql-block">在七言诗中,第五个字只有在“(2)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中是可以不论的,选平选仄是无所谓的,不构成孤平。但是在其他句中是不可以的比如在“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中,,把第五字给换成仄音字,那么,第六字就必然形成孤平了,这句就成了“拗句”了。一般的,所谓的“救”都是后面救前面,而这第五字,后面空间太小了,所以“自救”不成了,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对句救”了。</p><p class="ql-block">举例:</p><p class="ql-block">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p class="ql-block">---第五字“一”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无”(平声字)来救它。</p><p class="ql-block">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p><p class="ql-block">---第五字“直”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空”(平声字)来救它。</p><p class="ql-block">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p><p class="ql-block">---第五字“不”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何”(平声字)来救它。</p><p class="ql-block">关于“对句救”,其实只是指着这一种“(1)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的,其他三种,(2)仄仄平平仄仄平---不需要救,前面说过了。(3)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拗了就成三平尾了,不可救。(4)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果第五字拗了则成; 三仄尾了,也不可救或不必救。</p><p class="ql-block">再次强调一下前面那就个“三平尾”的举例,那是特例,人家作者是大诗家,名人效应或类于“为伟人讳”,所以一般人不会去指责的,而我们学习者,是尽量不去模仿这种特例的。他写了那是特例,你要是写了,会被砖头拍死的。为了安全,还是别去乱试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五、诗歌语言的美学标准</p><p class="ql-block">写作诗歌,要调动诸多文学手段。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用的是夸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用的是对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的是比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的是拟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用的是反复;还有用顶针,用借代,用排比,用设问,用反问,用赋、比、兴的。诗歌语言还要讲音节,讲声韵,但不管用哪一种或多种方法,根据我的体会,好的诗歌语言要做到四个字,即四字标准。</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字是“顺”。即言顺、气顺、情顺、理顺。所谓言顺,是要求自然流畅,不拗口,不晦涩。白居易常将写好的诗念给老太婆听,听不懂就修改,直到老太婆能听懂为止,追求的就是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凡是千古名句,无一不是通畅自然的句子。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所谓气顺,就是要求一韵到底,一气呵成。一幅书法要气韵贯通,一幅画要气韵流畅,一支歌要音韵和谐,一首诗也不例外,要不凝滞,不阻隔,朗朗上口,通畅自然。所谓情顺,就是要有感而发,要纯真,不虚伪,不无病呻吟。在一首诗中,情感往往有变化,有抑扬,但要统一,要一脉相承。所谓理顺,是指议理诗中的理要正确,不偏颇,有较高的品味和见识。总之,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都要顺情、顺理、顺气、顺口。“顺”是诗歌写作的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字是“切”。即对人或事物的形态、声音、性状的描摹要准确,要切合,要切题、切意、切情、切景,要切时、切地,切合人物身份,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字义、词义、句意要弄清楚,对典故、传说、历史要把握准确。刘勰说,“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大作家莫泊桑说:“不论人家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得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字,这动词和形容词才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可以。”怪不得王安石把“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先后改为“过”,改为“入”,改为“满”,最后才改为“绿”字。黄山谷把“高蝉正抱一枝鸣”的“抱”字,先后改为“占”,改为“在”,改为“带”,改为“要”,最后才确定为“用”字。范仲淹将“先生之德,山高水长”的“德”字改为“风”字,贾岛改“推”字为“敲”字,真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追求的是一个“切”字。</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字是“新”。“新”包括内容新和语言新。内容新包括角度新、立意新、张扬个性,写有独特见解的诗词。语言新指的是炼字,选词、用句要有新鲜味,要新颖。要剔除陈腐的老套的和人云亦云的词句,要推陈出新,要典故翻新。“嚼人家咬过的馍没味道”,说的就是这个理。诗少不了写景。就写景而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得一派清新;“小桥流水人家”写出江南特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出了江南春的特有景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浩渺壮阔及诗人的特别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大西北傍晚的雄浑与孤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亡国之君心灵深处的痛楚。总之,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景物的新奇。再看写人。窦娥的冤屈,卖炭翁的苦痛,琵琶女的身世和技艺,无一不写得个性鲜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日常小事写仁慈写母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细节用动作写羞涩写无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用比喻用夸张写出感情的真挚与深厚。总之,古人无论是写征夫、写闺秀、写文士、写寡妇,都形神毕肖,个性鲜明,真正突出了一个“新”字。</p><p class="ql-block">第四个字是“变”。诗歌篇幅短小,用语简炼,特别是近体诗,五绝少到20个字,七律也只有56个字。还兼以平仄、对仗和押韵的限制,它的用语省略、跳跃、倒装变化甚多。如省略: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一个动词,显然省去了谓语;再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泪的主语不是花,惊心的主语不是鸟,它们的主语都是人,却被省略了。而这些诗均为名篇大作,经一省略,诗句更为精炼,内容更生动更丰富了。再看跳跃的例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一二句,作者李商隐着眼当前,回答归期,而夜雨迷漫,内心愁苦至极。第三句假设,第四句跳到日后相遇时的情景来构筑全诗。诗句明白如话,而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再来看倒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应为“东望故园路漫漫”。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按一般说法也该改“惊鹊”为“鹊惊”,改“鸣蝉”为“蝉鸣”。杜甫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也应是“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这样一变化,不仅平仄协调,句法新颖,而且形象性强,给人印象更鲜明深刻。</p><p class="ql-block">诗的句式变化,除句子本身的省略跳跃和倒装外,还包括诗中上、下联的结构变化。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属于主谓宾结构;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属于主谓结构;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属于连动结构;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属于动宾结构。这种变化,克服了上下联的雷同,加强了语气的抑扬顿挫,增强了粘与对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所有人:先看作品硬伤,平仄格律,强调平水韵。然后看结构。要有内在联系。不能够写散了。语言不可用抽象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充资料:</p><p class="ql-block">诗文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涵和意义往往丰富而复杂,有的可以明确解释,有的则不宜勉强解释,还有的甚至无需解释。</p><p class="ql-block">可以解释的诗文:</p><p class="ql-block">这类诗文通常具有明确的意象、情感和主题,读者可以通过字面意义和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诗人的意图和表达方式相对直接,使得读者能够较容易地把握诗文的主旨和意境。</p><p class="ql-block">不宜勉强解释的诗文:</p><p class="ql-block">有些诗文可能采用了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其意义并不直接呈现于字面之上。对于这类诗文,如果勉强进行字面解释,往往会失去其原有的韵味和深层含义。因此,在解读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深入,尊重诗文的内在逻辑和诗人的创作意图。</p><p class="ql-block">不必解释的诗文:</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诗文,其魅力恰恰在于其朦胧、含蓄之美。这类诗文往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品味中自行体悟其意境和情感。对于这类诗文,过多的解释可能会破坏 其原有的美感,因此无需过多解释,只需静心品味即可。</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诗文的解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读者需要根据诗文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阅读体验,灵活选择解读方式和深度。同时,也要尊重诗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过度解释或简化其内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13日</p> <p class="ql-block">六、舍得老师讲:如何避开“老干体”,可以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不要“以大写大”,而尽量“以小写大”。正如写一花一世界,写一念一菩提。以大写大谁都能,以小写大才是功夫,而且才会耐人寻味。至少,不要一味地写大。</p><p class="ql-block">2,注意诗中虚实所占比例,要虚实相当(具体到每一句)。所谓的老干体,其特点主要是写虚,也就是那些“不可数”的概念太多,类如“神州”“山河”“大地”“红旗”等等。只要注意虚实搭配,自然不会有“老干体”味。</p><p class="ql-block">3,写诗重要的是“艺味”和“神味”。简单说就是美学至上为原则。先有美学,所谓思想性自在其中,而不要刻意追求思想性。我们一定要注意,如果没有美学要素,任何所谓的“思想性”都是垃圾。</p><p class="ql-block">4,语言运用,原则是“宁可直白,不要堆砌”。诗语可以通俗些,而尽量不要粉饰。大而空的粉饰,不如清水芙蓉般的自然。</p><p class="ql-block">5,最重要的一点是【诗言志】。这里的关键是言谁的志!“我笔写我心”,诗言己心,一定不要替别人言志,更不能替全国人民言志。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足矣。而所谓的“老干体”都是替全国人民言志。也就是,写诗的视角选择很重要,守住本心,以美学原则,直抒胸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4日</span></p> <p class="ql-block">七、诗无达诂,古代诗学概念。</p><p class="ql-block">原作“《诗》无达诂”,始见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达”,明白、晓畅;“诂”,以今言释古语。它原是汉儒根据春秋时代“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的阅读与应用古《诗》(即《诗经》)的一个方法或原则。汉儒以为古《诗》的时代已逝,事过境迁,因此可以不必忠于原义,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应用,随心解释。作为经学附庸的“《诗》无达诂”之说,其理论局限是明显的。但后代的文论家,有时从文学欣赏的审美思维入手,把专指《诗经》的方法,作为“诗无达诂”,来泛指一般诗歌的审美原则。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三:“董子曰:‘诗无达诂’,孟子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指出了“诗无达沽”与孟子“以意逆志”说诗方法的渊源联系。说明诗歌的审美艺术,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主要应该用心灵去捕捉诗歌的意象和境界。诗是特殊的语言艺术。“诗无达诂”正是根据诗歌的艺术特征,教人不要只看语言文字与事物之间有形的直接联系,更要看到它们之间那无形的本质联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有形和直接联系可以“达诂”;但无形的本质联系则常是反映事物之间深层结构中的心灵振荡,犹如捕风捉影,很难一下子“了然于口与手”(苏轼《答谢民师书》)。因此,一些神气浑融而发其自然精光的诗篇,就不能仅是训诂文字,牵合“事实”,而应根据作品本身所提供的意象,按照生活体验去驰骋其艺术想象,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诗无达诂”并不是说诗歌不可解释或无法明白,而是说不能拘泥字面,“以辞害志”,死于句下,强调的是诗歌审美思维的空灵性。这种解释对后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对于诗歌的语言艺术,拘泥字面,常是“诂”而不达;相反,模糊空灵的审美体悟却现出了新的光明。一般地说,科学的理性认识易精确,而诗歌的感情评价多模糊,其审美意义,很难精确度量。这就是“诗无达诂”说获得日新发展的科学根据。(蒋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5日</span></p> <p class="ql-block">八、舍得老师关于诗中问号之说:</p><p class="ql-block">我们进行古典诗词创作时,切忌使用含有语气性质的标点符号,类如问号(?)或感叹号(!)以及(……)等等。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性质的体裁,诗语中所有的语气都是通过文字体现的,无须借助于任何标点符号来完成。</p><p class="ql-block">虽然很多出版物上古诗词刊登也是带有这样语气符号,不论这样的出版社或出版物名气多么大,也不论这样的做法多么普遍,都不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和盲从。标点符号看似是小事,但却体现了对诗词的认识和品位。</p><p class="ql-block"> 理由很简单,中国诗语言的美学特质是含有多义性质的。蕴藉、含蓄等等的语言风格,以及汉字的语言特点,使得我们的语言表达具有复合性、多意性。</p><p class="ql-block">即使诗语中有明显的疑问词汇,类如“如何、何如、借问、试问、怎、何……”等等,也未必一定是真的在问。它可能含有疑问之外的肯定语气、引申意义、比较成分等等。诗语艺术的特点就是这样蕴藉和含蓄,以及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九、诗味,包括意味、情味、象味,韵味。</p><p class="ql-block"> 意味指诗的主旨,它是诗的灵魂,但这个灵魂不是闭锁的,而是敞开的,味外之旨,就是意味的引伸性和绵延性。</p><p class="ql-block">情味是指诗歌情感的审美化,它不再是自然情感,而是经过积淀、回味、省思并重新唤起的情感,因而情味具有深沉、悠远、绵缈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象味是指诗歌意象生成的特质,或以形写神,或以意造象,或虚实相生,或奇正变异,但都不止此象,而追求象外之象。</p><p class="ql-block"> 韵味是指诗歌话语音律的调配。其外在是音乐性,其内在是精神性。也就是说,韵味是诗人心灵体验的有节奏、有旋律的隐隐的语言外化。</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韵味是意味、情味、象味的基础和依托,离开韵味,意味、情味、象味,都将因失去附丽而迸散,化为泡影。所以,韵味是诗的凝聚力和物化纽带!</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诗味是诗歌的一种审美张力场,与诗歌的语感、语境、风格密切相关,它们都具有综合包孕机能和整体放射力量。其培植的根源,还是在于诗人主体,在于他的先天禀赋、个人学识与艺术历炼,在于他的独特人格、气质、涵养与风范。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十、关于合掌(摘自舍得老师课件)</p><p class="ql-block">至于怎么对仗,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合掌”,也就是对仗的二句中,所表现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尽管所用辞语不同,但意思没大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合掌”。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运用我说的“虚实理论”,将上下句分成虚实的关系,有意识地这样安排就容易了,不仅可以使对仗灵活生动,虚实错落,还可以避免合掌的出现。</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谈章法的时候,说到了“起承转合”。实际上,起和承多为“实”的范畴,而转与合则可以看做是“虚”的成分。那么章法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也是虚实间的转换和过度。景物景象以及事件过程等的描写,都是客观层面上的描写,我们把这样的客观性,可以看成是“实”,而在转合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着重于情感情思想象等层面的描写,我们把这类主观意象为主的写法称之为“虚”。实际上,所谓的诗词之本质,就是这样的虚实融合体。那么,我们也可以同样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对仗。</p><p class="ql-block">对仗句服从于整体结构的安排,这是大前提。但是,对仗句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在的。也有一种虚实的关系存在。我们要认清这点,才更容易掌握它并使用它。多数情况下,上句就往“实”里写,而下句则在“虚”上描。也就是说,上句尽量做客观的(如景物实在)描写,下句则可以融进人的思想(感受、想象、比拟、夸张等)的主观因素。甚至上句写景象,下句写人象,都可以分出这种虚实的关系。按这个思路去设计对仗句,则不仅避免了合掌的出现,还可以在大结构的背景下,构建出小的节奏背景,使诗意丰富蕴藉,精彩灵动起来。也就是说,在大的虚实布局下,构建小的虚实节奏。我们可以随便找几个古人律诗里的对仗句,体会一下这种虚实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闻笛》赵 嘏(颔联)</p><p class="ql-block">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冬景》刘克庄(颔联)</p><p class="ql-block">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送天师》甯献王(颔联)</p><p class="ql-block">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林 逋(颔联)</p><p class="ql-block">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梅花》林 逋(颈联)</p><p class="ql-block">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送天师》甯献王(颈联)</p><p class="ql-block">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与朱山人》杜 甫(颈联)</p><p class="ql-block">这是随机找到的几个前人对仗句。稍加品读,就可以看的出,上下二句其实都是具有从“实”到“虚”的转换的。在做对仗句的时候,这种虚实间的层次要分的开,这是首要注重的,也是前提因素,然后再去考虑具体的对仗形式。对仗的形式的分类很多。大多属于技巧上的。《文心雕龙》里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这四类。《诗苑类格上》则提出,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等。还有各种参考资料都不难找到。只对仗的方法方式就好多种。列如“实字对”“虚字对”“错综对”“连珠对”“人物对”“鸟兽对”“数目对”“隔句对”“互成对”“流水对”“问答对”“借韵对”“虚实对”“交股对”“逆挽对”……等等等等。限于篇幅,我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对此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单独择时切磋交流,我也可以对其详细解释。现在只是对其中的一种说一下----“流水对”。</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至少个人感觉,流水对具有一种灵活的形式,如果使用好了,会使诗意灵动生趣,而且,使用流水对也很容易就避开了那个常见的对仗之病---合掌。“流水对”是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上下句说的是“一句话”,上句没说完,下句接着说。二句之说一个意思,因为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时序等因素上就错落开了。意思好明白,写的时候其实却不很好掌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8日</span></p> <p class="ql-block">十一、诗人的感情</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感情是一人诗人必备的心理素质,感情因素。什么是感情呢?感情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刺激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是人的内心世界里无限微妙、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的总和,是人类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作为文学形式中一种体裁的诗歌,它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其主要特征的;它的旗帜上闪烁着两个醒目的:抒情。</p><p class="ql-block">诗不能没有感情,就如江河不能没有水,大气中不能没有氧气一样。没有感情也就没有诗歌。在任何诗中,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感人的形象。那些缺乏感情的形象,如同泥塑的美人、绢布制作的鲜花,尽管光彩照人,但终究没有生命。诗的生命活泼地跳动在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激情之中。因为诗人的政治主张、美学理想、气质、道德观念、个性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纷纭复杂的诸多事物的态度等待,也只有通过强烈的感情来表达、来显露。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冷漠旁观的人、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同样,也很难想象一首词藻华丽但没有一点切身体会和感受的诗,会真正打动读者,从而唤起共鸣。</p><p class="ql-block">情感在艺术作和欣赏中的动力作用与感染作用,历来被人们所重视。阿·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情感的形象来思维”。罗丹则明确指出:“艺术就是感情。”在诗歌中情感更作为“核心”、“根本”、“灵魂”来体现。“诗者,根情”(白居易),“情者,文之根”,千百年来,诗歌这片伊甸园之所以花卉繁茂,弥漫馥郁异香,历久不哀,完全归于情感河流源源不失的浇灌。</p><p class="ql-block">感情包括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有人说“愤怒出诗人”,也可以说“狂喜出诗人”,“热恋出诗人”,甚至可以说“感伤出诗人”,“忧愁出诗人”,“悲哀出诗人”,“失恋出诗人”。大概因为“人生失意常八九”,人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人生理想、社会理想也是实现是少,失落时多。或者说,诗神也是忧多喜少的。古今中外,写离愁别恨出名的人远比写重逢欢喜的人多得多,从古代的李白、杜甫、李清照、李煜到现代的席慕容、余光中、余志摩、戴望舒等,都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感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何其重要,好像木之于火,水之于鱼。所以,写情的人是个多情种,或者是个大众情人,见什么,爱什么,见谁爱谁。总之,应该多情,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也在所不可。像杜甫在诗《春望》中所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 class="ql-block">诗人伤感的时候,常常对着飘零的落花流泪;因为离愁别恨,常常听到鸟儿的叫声就觉得胆战心惊。</p><p class="ql-block">写诗的人看世界,应该有憎,有爱;写诗的人看万物,应该有情有声。诗人看到星星,就应该像看到儿童天真清洁的眼睛,就像看到情人多情的眼睛;看到小草就像看到生命,看到青春;看到流水,就像看到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来。</p><p class="ql-block">理智对于诗人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感情烈火应该时时在心中燃烧。诗人心中的那团火。可以煮沸江河,可以融化冰山。诗人应该让草木含情,同星月对话。所以,丰富的感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十二、</p><p class="ql-block">沁园春·和荒漠兄用稼轩韵二首</p><p class="ql-block">濯缨轩主</p><p class="ql-block">题记:荒漠兄用稼轩韵作词,写自得之情。适余近来心境不佳,乃借此吐气,步韵和作一首,意未尽,又作一首,然愁味熏天,不敢再贴在后面,恐坏了荒兄的心情,故另发主帖也。</p><p class="ql-block">一、沁园春.和荒漠兄</p><p class="ql-block">(荒漠写乐,我却写愁,丈夫亦有生愁时也)</p><p class="ql-block">正恨闲愁,如雾随风,暂去还来。叹南山当面,都成块垒,东洋濯足,难洗尘埃。平日粗豪,这回羼弱,好可怜哉可叹哉!凭栏久,问何时能见,路转峰回?</p><p class="ql-block">常时自锁书斋,任刘备敲门都不开。便闲拈小勺,浇浇小竹,轻哼小曲,哄哄小梅。倘有诗情,急需灵感,乱把菊兰信手栽。愁何在?且花天酒地,独自徘徊!</p><p class="ql-block">二、再和一首</p><p class="ql-block">我亦多愁,却问这愁,尔自何来?看形骸以内,无非血肉;屋庐而外,不过尘埃。问地问天,想前想后,拍案而惊真怪哉!原来是,我前生所种,此日重回。</p><p class="ql-block">平时念佛吃斋,仍被这闲愁不放开。但乘舟东往,她先到水;骑驴西去,她已惊梅。若问这愁,还余多少?芳草连天一起栽。秋风里,更时时一奏,怨曲低徊!</p><p class="ql-block">包德珍赏析 :</p><p class="ql-block">要想明白作者创意,先要知道创作背景。濯缨弟在以前从商下海中,遗留下来的三角债务达几十万,拖欠至今,至使官司进入法庭。即使明理明断,但世道上有句话是:要钱没钱,要命一条,这又让法律奈何。濯缨之妻重病几年,走遍大小城市至京都求名医均未确诊,治疗款用尺去量。官司的压力何等是几个钱,乃世道之良心也。</p><p class="ql-block">作者的处境如此,这两首词自然也解了,下面只谈创作艺术手法。著名诗人林从龙老师讲过:“古人写愁用形象表现概念,李颀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深度。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秦少游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有了形状。赵嘏诗:夕阳楼上山重叠,一抵闲愁一倍多。愁有了倍数。李煜词:向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了体积和长度。”我们再看作者怎么写愁的,“正恨闲愁,如雾随风,暂去还来。叹南山当面,都成块垒,东洋濯足,难洗尘埃。” “我亦多愁,却问这愁,尔自何来?看形骸以内,无非血肉;屋庐而外,不过尘埃。”这愁是影子,随身的影子,抹之不去挥之不去。“正恨闲愁,如雾随风,暂去还来” “尔自何来?看形骸以内,无非血肉” 这愁附在心灵深处,作者如不深谙古人写愁的妙笔,也难创出新意,即不泥古而师得翻新,这愁字用影子形象化其手法可算奇妙了。</p><p class="ql-block">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巧妙地抒发了胸中的感怀,而又不使读者感到过于沉重,两首下片足以得证。“常时自锁书斋,任刘备敲门都不开”时,便自吟自乐,哼着小曲,还有梅竹菊仙子在阳台为伴,“愁何在?且花天酒地,独自徘徊!”</p><p class="ql-block">这结句尤妙,却恰恰暗示愁仍在身边,独自徘徊为何?</p><p class="ql-block">第二首的下片当愁放不下“但乘舟东往,她先到水;骑驴西去,她已惊梅。”这影子却先到了,写得更深化了,无奈这愁“原来是,我前生所种,此日重回。”却在极愁时翻然有悟,“还余多少?芳草连天一起栽”。这句是全诗之诗眼,我为之不弃反而去栽,其寓意无穷也。这就是意境的升华,快要磨炼成虚静人生了。</p><p class="ql-block">进入高层次的禅境。</p><p class="ql-block">愁如一道家常菜,比生姜辣,比苦瓜苦,比泡菜酸,人人天天去品尝,然而,无论是圣人贤人、凡夫俗子他都有过抛不掉的愁,让我们这些诗痴们去用诗去排忧遣愁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十三、诗中之趣</p><p class="ql-block">明代袁宏道说:“诗以趣为主。”什么是趣呢?他又说:“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号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他将诗趣比喻成山色、水味、花光、女态,真实自然,具有诱人的魅力。清代黄周星说:“今人遇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诗人作诗讲究诗趣。</p><p class="ql-block">诗趣,就是的艺术情趣,它从诗的形象中产生,具体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机趣。所谓机趣,指用精妙的构思,新奇的语言,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机趣妙在一个“巧”字,有的巧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新颖独特,前无古人;有的结构巧,如回文诗、离合诗等;有的用字巧,一语双关,令人回味无穷。如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p><p class="ql-block">    萧娘脸下难藏泪,桃叶眉头易得愁。</p><p class="ql-block">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p><p class="ql-block">这是诗人回忆扬州之作,在构思上机心独运。首先,一般人写扬州美女,总写她们的容貌、身材,而作者偏写她们的“泪”和“愁”;其次,一般人写月色,也总是从景物描写入手,这首诗却把天下的“明月夜”划分为三大块,说三分之二被扬州所霸占。这样写法,前人所未有,巧中见趣。</p><p class="ql-block">二是理趣。所谓理趣,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哲理。诗,不排斥说理,但不能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只有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去表达哲理,才能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p><p class="ql-block">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p><p class="ql-block">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p><p class="ql-block">一般人都认为,上山艰难,下岭容易。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告诫人们,下岭并非轻松,犹如走进万山围绕的圈子里,一座座山峰将阻挡人们前进的步伐。这首诗从“登山”说明个道理:任何一种事业在行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取得一些成功后,决不可沾沾自喜。</p><p class="ql-block">三是谐趣。所谓谐趣,指用幽默的语言,诙谐的风格,涉笔成趣。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将一些短小而有谐趣的诗称之为“唐诗戏语。”如杜牧的《送隐者》:</p><p class="ql-block">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p><p class="ql-block">   公道世问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p><p class="ql-block">送别一位贫穷且年老的隐居者,诗人没有什么安慰的话,只能用诙谐的语气说,世间只有白发是公道的。到了一定的岁数,不管他是富人穷人,一概不能饶恕。看到这一点,对其他不公道的社会现象便不必计较了。</p><p class="ql-block">四是意趣。所谓意趣,指在意念上妙趣横生,令人叫绝。具有意趣的诗,常常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读来生动活泼。如无名氏的《鹊踏枝》:</p><p class="ql-block">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p><p class="ql-block">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p><p class="ql-block">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p><p class="ql-block">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p><p class="ql-block">古诗中描写思妇想念征夫的诗为数不少。这首词却别具情趣,它运用拟人手法和对话描写来表现这一主题。自古道:“灵鹊报喜”。词中的少妇却抱怨鹊儿报喜没有凭据,将它捉去,锁入金笼。词的下片写鹊儿诉说自己的委屈,并说如果征夫归来,自己就可飞出樊笼,腾身青云。词的上、下两片,好象是人和鸟的对话,写得轻松活泼而富于情趣。</p><p class="ql-block">五是稚趣。所谓稚趣,指描摹儿童天真、幼雅的情状或者刻画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人感到妙趣。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p><p class="ql-block">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p><p class="ql-block">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p><p class="ql-block">开头两句描写农村的自然景色,疏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暮春时节,花落尽而叶初长。在这样美丽而宁静的环境中,诗的后两句描写儿童们嬉戏的情景。他们奔跑着追逐黄色的小蝴蝶。转眼间,小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之中,再也寻它不着了。诗中将儿童们活泼可爱的形象,表现得维妙维肖。</p><p class="ql-block">六是傻趣。所谓傻趣,指故作傻态。憨厚中见纯朴,愚痴中显智慧。如卢仝的《村醉》:</p><p class="ql-block">    昨夜村饮归,醉倒三四五。</p><p class="ql-block">    摩挲青莓苔,莫嗔惊着汝。</p><p class="ql-block">一个醉汉在村里喝酒夜归,走路歪歪斜斜的,连连跌倒了好几次。他躺在地上,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青苔说:“请您不要生气,怕是让您受惊了。”醉汉的傻里傻气的话,多么有趣!从这傻趣中,读者看到了一个善良、可爱的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七是奇趣。所谓奇趣,就是违背常理,却合情理,正如苏轼所说:“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如褚载的《瀑布》: </p><p class="ql-block">    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p><p class="ql-block">    宁知不是青天阙?扑下银河一半来。</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瀑布的形态、声响及环境,渲染了瀑布奔腾涌泻的气势,显示出诗人运笔如神的功力,后两句忽发奇想:是不是青天崩缺,银河之水有一半倾落人间而形成如此壮观的瀑布?这种奇想本身就是违反常理、荒谬虚构的,但也是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虽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却符合感情的逻辑,表达了对瀑布的惊叹和赞美。 </p><p class="ql-block">八是真趣。所谓真趣,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汤显祖在《点校虞初志序》中提倡“真趣”,批评复古派的作品如“三馆画手,一堂木偶”,照猫画虎,缺乏生气。如赵嘏的《悼亡》:</p><p class="ql-block">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p><p class="ql-block">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p><p class="ql-block">以七绝形式表现“悼亡”的主题,晚唐较盛。但也有不少诗作缺乏真情,写得较为空泛。这首诗悼念亡妻,语言朴实,感情诚挚。首句以明月清风起兴,引出思念之情。次句写妻归黄泉,己如飘蓬,点明悼亡的主题,读来凄惨感人。三、四句用门前女子虽有如花的容貌,却没有与自己心心相印的真情,既表达对亡妻的怀念,又写出彼此间的深厚情谊。此外,诗句用对比、烘托手法,真中见趣,显示出诗人笔力之妙。</p><p class="ql-block">除了上面例举的机趣、理趣、谐趣、意趣、稚趣、傻趣、奇趣、真趣之外,《诗人玉屑》中还例举了天趣、野人趣、登高临远之趣等多种表现诗趣的不同形式。可见,诗中觅趣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乐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四、诗的感受 </p><p class="ql-block">感受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诗的受孕大都由于外物的触动。感受自然要依托表象,悲落叶于金秋,喜柔条于芳春,这是外物形象撞击人的心灵、直接产生的悲喜之情。另外有一种表象,如“楚臣去国,汉妾辞宫”这种人世的事象,并没有落叶柔条等物象,同样能撞击人们的心灵,使人获得诗的感受,只是这种感受是一种心理直觉而已。在我们承认了表象有物象、事象两种,诗的感受有物理感觉与心理直觉两种,才能理解那许多非因自然界之物象而兴发的诗,仍然来源于诗人对外界表象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感受只是诗运思的最原始阶段。但有人却习惯于到此为止,不再生发,通篇停留在模山范水、叙事嗟人,虽也有一点感情流露,却非常肤浅、熟套。因为感受后不再升级运思,就只能用“赋”的手法。“赋”当然是作诗的重要手法,但在运思上它属于浅层次,大多用于诗的开端。如果“赋”不与”兴”、“比”结合起来,诗的品位是难以提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的感应 </p><p class="ql-block">感应 感应就是对感受的呼应、响应。诗人从外界物象、事象获得感受后,情绪马上受到撞击,想象力被激活了,产生了放射状的联想。于是心中原有的有关该事物表象的种种储存和情绪的积累,以及与之无关的思想和感情,都逐次呈现、展开,甚至爆发,构成了一个围绕感受中心点的情绪漩涡,各种形象、思绪在漩涡中进行大交流大综合,初步完成逻辑化的筛选和排列。这就导致了运思的突破、升华;诗作为生命的体验的形态,也就更本质地呈现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一阶段里,“兴”固然起了决定性的触发作用,而“比”则是“兴发”以后由表象推到情绪感应的主要手段。同时,一旦情绪被激活,运思就立即进入了能动状态,不但联想活跃,而且会反作用于对表象的感受,扩而大之,甚至使物象改变其原来面目。感应可以促使双向交流。例如.见落叶而悲秋,是感受;“一片落叶坠在我心池里”,这是感应;“落叶是飘落的一声叹息”,是情绪对表象的反作用。其实,反作用也还是正作用,仍然是诗人主观情绪的置换。</p><p class="ql-block">感应,就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我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素来重视天人合一,诗人内外宇宙的共振,也就是常说的“以景寓情,情以景显”,这是中国所特有的,也就是当代诗人所能充分传承的审美传统,它对当代诗词影响是巨大的。运思达到“感应”这一步,才可以说有条件产生真正的诗来。但表象与情绪的心灵综合,并不是诗的运思的全部完成和高层次的完成。这就要说到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的感悟 </p><p class="ql-block">感悟是指对哲理的感悟。诗人从表象得到感受,从感受兴发情绪,从情绪综合成感应,又从感应中品味出、升华出哲理——事物的内在法则,是诗运思的全部过程。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综合体验成果。哲理可以涵盖许多人生感受。从表象的感受,到哲理的概括,其间经过了起码是两个层次的心灵综合运作。如果加上原来的心灵积累与升华的哲理的相互集纳,就需要进行三次综合运作。通过这种运思过程达到的包含哲理光芒的诗作,应该称为最为完美的诗的精品。</p><p class="ql-block">作为哲理诗,其总体概念应该是诗人自己生活体验的结晶,是紧密联系着诗人的人生感受和情绪感应的哲理升华,是诗人感情的极致。“宁为折戟甘沉世,不作弯钩苦钓名”,是明显的个人生活感受感悟的概括,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因此就有了普遍的启示性的感染力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26日</span></p> <p class="ql-block">十五、诗语无常法 </p><p class="ql-block">某字用于山则灵气,用于水则仙气,然吟山而用水意则败也,所谓诗家语法各有道,然法有异,语有常。通俗一点说,诗人所言不能是外行话,学诗者必先习老杜,复习小李,先得诗法可出语,再得典故可用于事,而后学乐天用笔清淡,典在其中而不查典书也意通韵美。词者先习东坡运气宇与章句,复学易安得细腻用于情理,然二词公皆有其短,东坡气语超凡甚过狂疏,易安言情别致繁于精密,习者须取其长,而后学白石张炎用意清空,因有东坡易安为启蒙,清空疏密间有法,则词人成矣。至于格律原是死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27日</p> <p class="ql-block">十六、诗须多改方可定论</p><p class="ql-block">大凡诗成须多次修改方可定论。</p><p class="ql-block">第一步须先从“定意”上加以修正,看看其内容是否己经全部表达了诗人要表达之意。</p><p class="ql-block">其二是诗的合理情,既诗中用料是否是最合适、最恰当、最能借以说明问题的,也就是说要把“比”与“兴”炼的最有说服力,在绝句中这点尤为突出。</p><p class="ql-block">其三是筛词,既每一个辞汇是否最准确、所用之词会不会使读者“曲解人意”,辞与辞之间是不是“声”“色”俱全,如未如意须在不害已定诗意的前题下修饰,但不能顾此失彼。</p><p class="ql-block">其四是炼字,所炼之字又往往须先从“副”“助”辞中着手,看看所用的这些“副”“助”辞,是否足能把意引活,把味勾出,以取得最佳效果。</p><p class="ql-block">其五是朗声,一定要念出声来,把诗多念几遍,感其韵味,因为诗意已立,辞汇也炼就了,我们再从诗的形式上加以完善,使其达你自己认为的最佳境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9月29日</p> <p class="ql-block">十七、情与志 (摘自《丽人学诗》)</p><p class="ql-block">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p><p class="ql-block">褒与贬(似褒实贬、似贬实褒)</p><p class="ql-block">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30日</span></p> <p class="ql-block">十八、渔艇丽人诗</p><p class="ql-block">浣溪沙. 翻日记有作</p><p class="ql-block">醉墨横流贯苦冬,雏莺乍唤碧山空,深塘飞絮望春浓。 </p><p class="ql-block">留取新枝三二绿,栽成荒路万千红,痴情化作晚香风。</p><p class="ql-block">白伏喜教授评:</p><p class="ql-block"> 历时空而感事,难见端倪者尤觉有味。试想,此词倘作“无题”,必然难知其精蕴。得题目启迪,方知是一首回顾生涯之词。“醉墨横流”,指日记中文字激起兴致。一“贯”字,道尽平生苦楚。虽苦,少年时亦孜孜以求矣</p><p class="ql-block"> ( 雏莺,望春浓)。下阕说,闪光片断砥厉自已,中年后终有小成。正是:翻遍韶光寻旧我,撷来晨梦写新词。</p><p class="ql-block">自我创作体会:</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是偶然翻看尘封己久的日记所得。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思之有怨,恨之有声,每感此事心潮起伏,不能自已。但要以小词尽写全部苦难与感悟,却只能巧用意象而不能实写。南宋词人张炎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我非常认同。将经历逐一写出,层次再分明,感情再充沛,终归是落入“质实”;善用比兴,巧为造境,以意象说话,加上语言的俊逸,自然就接近了古雅清空之境。本着这样的思路,构思成这首小词。然而,以我一向的个性,就是写苦难,也不愿意写得凄凄惨惨戚戚,于是就有了这个“栽成荒路万千红”的基调。首句“醉墨横流贯苦冬”,是回顾我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曾遭迫害冤狱二年的事。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正是北方刚过完元宵节的第二天,大雪横飞……,</p><p class="ql-block"> 一个“贯苦冬”,包含着我多少怨恨,多少屈辱。出狱后,上访申诉,告状五年。平反后复职工作又插队落户到农村劳动了二年。然而就是这样的磨难也没有磨灭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我坚信好日子终究会到来,接下来就用“雏莺乍唤碧山空,深塘飞絮望春浓”的景语来暗写对“春”的渴望。 艰难的环境中,想澄清一切,客观上要等待机会成熟,主观上更需要修炼心性,苦难即财富,说起来容易,亲历转化却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我庆幸自己完成了这个转化,并真正领悟了“有容乃大”的深沉内涵。下阕就是表现这个心理的历程。既然“留取新枝三二绿”,就敢于将其在“荒路”上“栽成”“万千红”,失去了青春,那就将对生活的一片痴情,在晚年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0月1日</p> <p class="ql-block">十九、 咏物词写作的常见手法</p><p class="ql-block"> 四面环绕法:这种方法于咏物词中特别常见。以物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来描写,中间穿插感情变化,看上去散乱,实际上条理非常清晰,中心突出。苏轼的水龙吟《扬花》、清真的水龙吟《梨花》、稼轩的贺新郎《赋琵琶》皆为此例。其余白石的疏影《梅花》、齐天乐《蟋蟀》,碧山的齐天乐《蝉》、《萤》,玉田的疏影《梅影》以及南宋末期诸多同题咏物诗《春水》、《红叶》等等莫不如此。现以玉田之《梅影》为例:“黄昏片月”,起笔先交代影的环境,继之连续用七笔来描写七种影子的状态。“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写清绝影。“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写疑似之影。“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写的是缥缈影。“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写的是竹外影。“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写的是淡洁影。“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为贞固影。“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写玲珑影。最后一笔“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总括全篇,这似梦如幻的一切不过是酒醒之后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物我合一法:这种方法在咏物诗中常见,属于咏物的最高境界。在词中,由于咏物词言情多言志少故似乎不多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谓典范,玉田的解连环《孤雁》、碧山的眉妩《新月》堪当此选。玉田在《孤雁》中借雁的形象遭际写自己的形象遭际,碧山明写新月,实则写故山不在,往梦难圆之哀。以《新月》为例如下:“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写新月下的意境。“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状物中穿插人事,似情事而非情事,故妙。“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进一步以眉比喻新月,和画眉一拍暗连。“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境界更进一层。以上均正面描写,紧合新月之状。下片转发感慨,“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写世事变迁往梦难圆之感。“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写故山不再矣,无奈的心情。“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此时美好的希望,其实是对家国命运的希冀。透过新月写家国之思,新月为表,家国为里,从而物我合一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0月2日</span></p> <p class="ql-block">二十、“无理而妙”是唐宋词中的一种表现手法。</p><p class="ql-block">清代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说:“唐李益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此皆无理而妙,吾亦不敢定为所见略同,然较之‘寒鸦数点’,则略无痕迹矣。”现代学者中较早对“无理而妙”作出合理阐释的是沈祖棻。她在《宋词赏析》中解读张先《一丛花令》时说:“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人的感情。”沈祖棻进而作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在文学中,无理和有情,常常成为一对统一的矛盾。”陶文鹏也持同样的观点,他指出,“所谓‘无理’,就是违反生活常理,不合理性逻辑;而其‘妙’处,即是能抒写出更强烈更深挚的情感”。通过对唐宋词中运用“无理而妙”手法作品的考察可发现,“无理而妙”中“妙”的情感指向多侧重于悲情。</p><p class="ql-block"> 表达凄苦心境</p><p class="ql-block"> 词作为一种“狭深文体和心绪文学”(杨海明《唐宋词史》),善于表达幽微的情思。与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较早在词中运用“无理而妙”手法探寻女性心灵,如其《更漏子》(其六)云:“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首词上片主要写思妇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营造出一种悲剧氛围;下片将梧桐和夜雨两种意象巧妙结合在一起,其中“‘不道离情正苦’一句,无理而妙,它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思妇的幽怨,而且出之以娇嗔的语气:‘这不通人情的夜雨啊,全然不管人家正受着相思之苦的煎熬!’”(《莫砺锋诗话》)就人们的生活常识和思维逻辑而言,夜晚听见雨声属于正常现象,与人的情绪并没有太多关联。但此时的思妇内心充满怨恨,因此雨声“无理”地成为她宣泄幽怨情绪的借口。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卷八中评价此词“语弥淡,情弥苦,非奇丽为佳者矣”。清代词评家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认为“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语开北宋先声”。这些说法均抓住了此词情感凄苦的特点,同时也可看出,这首词通过“无理而妙”的手法,表达的情感偏于悲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0月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