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头年的困扰

程遠

程远 <ol><li><h5><b><i>此文,节选本人小说《黄土地里轱辘一圈》(一等奖)</i></b></h5></li></ol> <h5><b>&nbsp;&nbsp; 民以食为天</b> &nbsp; <b>&nbsp; &nbsp; 程远绘</b><br></h5> <p class="ql-block">插队头年,知青总的感觉就是饿。</p><p class="ql-block">最初吃的是供应粮,每人每月36斤,真把众位哥儿们饿得够呛。后来,国家将供应粮提高至每月44斤,听起来也挺多的,不知是毛粮还是正发育怎么的,还是不够吃。</p><p class="ql-block">不久,找到了大概其的原因,一是少油,二是缺菜。</p><p class="ql-block">陕北的油,是小麻子榨的青油,在北京压根儿没见过,腥了吧唧的有股怪味还不能轻易使。这地界基本没菜,甚至连土豆皮都成了令人稀罕不能舍弃的好东西。其余少许的胡萝卜、白萝卜和永远长不大的白菜,几乎全给腌成了酸菜。说的明确点儿,除了主食,百分之八十的附加调剂都要在大盐粒子上找齐。</p><p class="ql-block">也不能在咸盐一条道走到黑啊,于是知青就开拓了辣椒领域。许是风俗习惯,或怕浪费?陕北还把这玩意给磨成了红面面儿。为调节口味,知青便逐次增加了辣椒面儿的吞吐量,随着舌头反抗能力的减弱,这味道确实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当时,并不知道辣椒吃多了会拉稀,本人总以为是因饮食卫生而得了痢疾。后来黄连素也不济事了,就隔三差五土霉素、四环素的招呼。还挺灵,非但大便凝结了几天出不来,久而久之,胡子也透着发黄。</p><p class="ql-block"><br></p> <h5><i><b>知青相互往碗里添辣子&nbsp;&nbsp;&nbsp;&nbsp;&nbsp; 程远绘制</b></i><br></h5> <h5><i><b>陕北柴锅</b></i></h5> 若说普天大事,莫非一吃,那“问鼎中原”的实质,也就是争夺全国最大号的铜制饭锅。到了陕北,则围绕着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无论豆钱儿饭、杂面、小米粥还是扁食,全在里头咕嘟。铁锅上端,罩有一整蒸屉的“摊黄”(玉米发糕)或者窝头之类。<br><div>出于缺油水,插队还没挨过俩月,每位男知青都具备了无止境的胃口,有的能吃八个不带眼的死面窝窝头,有的创下了128个饺子的纪录……因此他们饭盆的尺度,也随着饭量的递增而产生变化。初来插队,大伙儿用的跟在学校时差不多,开吃后,只是各自加快吞噬速度。</div><div>本人因嫌自己舌头搅拌太慢,怕落后没食,就换了个大号饭盆。这下可好,男生一律地换,越换越大。在此提醒诸位一个要领:换盆,别光看上面圆圈的直径大,还要兼顾至盆底的纵深垂直度。</div>达到巅峰的,居然是年龄不满15岁的辛嘉,有次,竟端着个洗脸盆进来,白底红漆喷条小金鱼儿,把哥几个全看傻了。那阵,他发育还未臻成熟,满补丁的消瘦身材,与那大圆脸盆形成了强烈对比。可能出自良知的觉醒吧,辛嘉望着大伙儿吃惊的神情,不好意思地笑了。以至下次,他又重新回归到“社会主义”所允许的尺寸上——换了个小脸盆。<br>以后进化,则体现在智慧拼搏上。<br>一般大家盛杂面,全将饭盆装得溜边溜沿,也就是汤漫金盆。可那位外号“鲁姥姥”的,有次只盛了半下,当时哪个也没在意。待大伙儿吞咽至半截,其诀窍才得以显现。只见“鲁姥姥”已然扒拉完毕,笑意浓浓地朝大柴锅走去,这次,决不是半下。<br>此经验立马雷厉风行,策略是,需根据对方头回盛多少而定。鉴于速度不一,前后秩序不同,竞争过于紊乱,不符合“简单出大师”的至理明言,所以,也有重新返归到满满一盆老传统上的。<br><br><br> <h5><b><i>使用的饭碗,一个比一个大</i>​​</b></h5> 凡窑必筑炕,饮食卧起俱焉 <h5><b>通常<i>陕北窑洞一进门就是个炕</i></b></h5> 这天,本小队知青端着饭盆,围在炕边观看上面的两位下围棋。炕席上,到处残留着发黑的饭嘎巴儿。<br>围棋水平,依三小队付青天评价:“咱大队,属四队的三宝狠,王华稳。而我?则是又狠又稳。”明明人家“无忧角”,他一个打入搅得里面鸡犬不宁。<br>四小队的三宝,属于爱串的主儿,经常由两里地之外找他来对垒。此局,由三宝执黑,高呼:“我,天元一子吴清源。”<br>付青天:“我高目一个木谷实。”<br>“我超高目。”<br>“我目外。”<br>知青下棋,通常大起大落,很少有一两目的输赢,特别爱看杀大龙,二十分钟一局棋算是慢的。此际,炕席周遭人头攒动,吸溜“豆钱儿饭”的声响此起彼伏,眼神全都倍儿兴奋。没多久,棋盘已然摆出三分之一。<br>就在这当口,本人忽然觉得浑身有些发痒,便用肩膀来回磨蹭着内衣。不想此动作传染至旁邻的辛嘉,也撩起衣摆往里头挖抓。谁想越挠,痒痒愈发经受不起,我赶忙脱下衣服,寻找缘由。发现,满腰、满胳肢窝除了已挠红的,尽是些密密的小白点。<br>农民小捻凑过来,瞅了一眼,言传道:“咦——我当咋介了?你长了虮子。”<br>众位马上检查起各自的内衣,翻来倒去终于寻成,全藏匿在针脚缝里。<br><br><br> <h5><i><b>虱子</b></i></h5> 虱子体形,除去头和六爪,跟芝麻粒似的,没吸血前浑身白而透明,仅靠头部有一点黑。待吸血后,浑身才显出浓重颜色,体形也逐次大了起来。许是出于自我保护吧,它们生存地带全为犄角旮旯之处,以裤腰、胳肢窝、内裤下摆为理想境界,直至囤积开咬。<br>“咱洗啊,到河里去洗,一定能把它们全部给淹死。”本人面带轻松地倡议到。<br>听着有理,哥几个一致决定,饭后到河边去洗涤衣物。<br> <h5><br></h5> 这条河,不知算不算村里的“母亲”河,反正据传旱季时,两岸川地的庄稼有近一半,都要靠担挑或抽取河水来支撑存活。整个河滩宽度约六七十米,绝大部分裸露着参差不一的鹅卵石。而河道中心位置,流淌着仅十来米宽朝东而去的浅浅水流。只有通过岸边层层岩石被冲刷的痕迹,才能预测出当洪水来临时,河道被灌满的壮观情景。<br>晚冬的日头化在空中并不太冷,清格灵灵的河水手能适应。本人找了块既平展又宽大的鹅卵石当搓板,将衣服浸湿,往上抹肥皂。可水太凉,出不来什么泡沫。更令人心烦意乱的,水流速还忒快,不是把裤衩飘走,就是让背心逃脱,因此只得边洗边捞。眼瞧着肥皂又出溜掉了,我紧着趟水去追,都抓住了,太滑,脱手后遁入水中悄然不见。稀奇的是,就这么片刻功夫,无论怎样向前纵深,翻转起无数的小石头片子搜寻,依然无踪无迹。<br>没这玩意儿也去不了脏呀。我便侧头,询问丈许远的李云亭:“你的肥皂呢?”<br>李云亭应答:“肥皂?谁用它啊,纯属奢侈。我跟你说,古代人哪有使用肥皂的?妇女们全拿大木棒子敲。”<br>本人嘴一撇,嘟囔说:“咱这是陕北黄土高原,树木基本上都被砍伐光了,木棒子到哪儿去找?”<br>“你不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因地制宜啊,看我的。”李云亭举起块长椭圆形的鹅卵石,咣叽、咣叽地敲击,满脸的自豪。<br>咱可不敢,深知这玩意硬度太大,担心没洗几次,自己的蓝制服就会出现破洞。现如今,老家里因父亲去世经济已十分拮据,到时候,谁给买新的去呀?<br>又朝远处张望,见辛嘉是用手掌拍,还喜笑颜开地宣称:嘿,练铁砂掌、洗衣服,一举两得。<br>我试了几下,初始还行,水与衣服的合力,可使掌面的冲撞程度有所缓解。但持续下去,便失去了耐力。只好退回原始方式,在青石板上搓吧搓吧就得了,反正衣服见水就干净。<br>洗完拿回,晾干,穿起,的确不见了虱子的踪迹,本人心情特舒畅。<br>孰料才过两天,浑身又开始发痒。一搜寻,那孽障再度显现。<br>小捻告知:“用水洗,不济事,虱子卵死不了,非煮不能行。”<br>听起来头皮就一阵发麻,全扔进做饭的大铁锅里,煮。<br>勤换衣服勤洗澡,就不长虱子。可咱哪有那条件呀!<br><br><br> 本人首先发现了虱子的传播渠道,其源头在老乡。便跟李云亭抱怨:“就那帮全村最穷的,成天价往咱窑里跑,瞅新鲜呐?又得烟抽。下回,不让他们来了。”<br>李云亭颜面耷拉下来,措辞严厉:“那哪行!往低里说,人家来是看得起你;往高里说,这叫做‘军民鱼水情’。依我看,是你的世界观出现了麻嗒,忘记了,越贫穷越应该依靠的党的基本政策。而且,‘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爸当八路那节儿,虱子比这还多,管这玩意叫‘革命虫’。那国民党倒是少长虱子,结果把江山丢了。”<br>本人耳不顺,回敬:“你丫就编吧,把什么破事,都往政治上套。”<br>李云亭转而一笑,进一步以言相激:“我党,早就对你们这些连虱子都害怕的知识分子怀有戒心了,吃点苦就发牢骚,有点贡献便翘尾巴。本来由于清高接触社会面就窄,还老宣称青灯古寺是做学问的最佳场所,酸掉牙了。”<br>这话,惹得本人有些恼怒,也揭他的短:“你别两面三刀啊。你不是吹过,你爷爷是知识界的权威吗?还说小时候去找他,出入人民大会堂跟玩儿似的,连警卫都冲你敬礼。那时候,你才七岁,可能吗?”<br>李云亭:“我爷爷是知识分子不假,可我爸16岁就进入革命大熔炉了。告诉你一个机密,刚到延安时,我爸不懂事,非跟位上海来的小知识分子套近乎,佩服他知道的多。谁知,有次开‘反托派’大会,台上当场就点了他的名,可这位小资还满不在乎。你猜怎么着?等会议一完,一声怒吼,立马就把他拉出去枪毙了。我爸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差点也被崩了,幸亏比那上海人小两岁,惊险过关。所以,我郑重地警告你,千万千万,不要耍小资产阶级娇生惯养的脾气。虱子,仅是对你们这些人的初级考验。”<br>我抓住他语言上的漏洞,回了句:“我正好比你小两岁,要毙,先毙了你丫的。”<br>李云亭眼珠一瞪:“你来劲呀,咱俩比试比试?”<br>本人手操弄几下:“我练的可是南拳,专打你的天盘针,让你呕吐三天三夜找不着北。”<br>“天盘针在哪?”<br>“土老冒了吧,胃门呀。再打得你任督二脉唿唿逆转,一个月乱抽羊角风。”<br>“任督二脉在哪?”<br>“没文化了吧。老话里讲: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但如果你请顿杨坪镇饭馆的过油肉,我就把秘诀传给你。”<br>“别做你的春秋大梦啦。麦草积如山,压不死只老鼠。就你那点武功,我还不知道什么水平?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吧,您呐。”<br><br><br> <h5><i><b>插友间相互斗嘴</b></i></h5> <div>得,就这样,乡亲们把“贫困”的种子,再教育给知识青年了。</div><div>大柴锅是做饭用的,不兴老煮虱子,后来就改为开水浇。惯了,便跟老乡一样,歇工时圪蹴在阳光底下,哥儿几个全脱成大板脊儿,饶有兴致地择着。觅到后,用两大拇指盖儿相互一挤,“卡叭儿”,肚破血出,倍儿解气、特复仇。</div>有时,人真跟猴子一样,特别是女子介们,互相掰扯着头发,眯眼沉迷的专注劲儿,瞧着别提多惬意了。男人则粗鲁得多,尤其像赖鬼丑子那号的,用牙齿在衣缝里咬,“嘎巴嘎巴”满嘴是血。<br><br><br> 跳蚤 跳蚤咬的包,与虱子不同,个大、通红、间距远,原因是弹跳好。逮住它很难,小黑点点,眼神要尖,用指一摁,“奔儿”,没了。<br>辛嘉爱抖机灵,咬文嚼字地指出:“凡窑必筑炕,饮食卧起俱焉。这农村炕的高度,绝对是根据跳蚤弹跳的极限设计的。”<br>尽管信口开河,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每回扫完炕,晚上一般睡得挺美。后来不行了,扫完还咬。<br>辛嘉又剖析:“是由灶台间接蹦上来的。”<br>由于他脑瓜子好使,属于智多星一类,做出的结论大多能够应验,所以大家也不考证,总觉得他说得对。<br>接下来,李云亭发明了一种捕捉跳蚤的方法,发现后,仅鼓着腮帮子对准吹口气,跳蚤便不动弹了。再用蘸了吐沫的手指将其捻起,尔后放在事先备好的水盆里。<br>再往后,嫌麻烦,也懒得抓捕了,许多男知青都学会了光着屁股睡觉。农民管这叫“红个溜儿”,其作用,就是不让跳蚤咬起来那么便当,滑不出溜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r>辛嘉却犹豫了相当长时日,还说:“咳,瞧你们打呼噜都挺香,我怎么脱光了总睡不着啊?可能是,小时候穿裤衩惯了吧。”<br>我笑着回答:“谁在北京光着腚睡?还不是到这块儿才学会的。大师怎么说来着?适者生存嘛。”<br>李云亭补充:“穷忍着,富耐着,你睡不着就眯着。想想咱插队干什么来啦?思想通了,光屁股也就踏实了。”<br>辛嘉对他可不客气,以嘲讽口吻:“难道,这也是无产阶级伟大的战略部署?”<br>尽管“红个溜儿”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惰性和恶劣条件的增长,跳蚤越闹越凶,各位浑身翠岗红旗。特别有次四更天光景,本人突然起身,疯狂地往炕下抖落被子,搅得大伙儿一整宿都焦躁不安。<br><br><br> 比这更为惨烈的,是一天夜里,睡于炕东头的李云亭跟炸尸般的“哇呀”一声蹦起,并火急火燎地喊:“手电,快!手电!”<br>本人迅速从枕边抄起电筒,照将过去,噢嘛,这小子连裤衩都给撸下来啦,双手在老二附近拼命地乱折腾。<br>本人大喝一声:“我看见了!”抄起炕下鞋帮,“啪唧”,拍死一只蝎子。<br>诸位全聚拢过来,注目着那只被电筒光圈照定的蝎子尸身,个贼大,说明毒液极多,带刺儿的尾巴还在不屈地抖动。<br>这蜇的可是要命的地界,疼得李云亭一股劲儿地犯僵直、硬挺脖、死闭眼。<br>“凉水解疼!”辛嘉跳下炕,由水缸里舀出一马勺水,冲着李云亭的老二就泼将过去。<br>“唉……啊……呦!你、你想害死我呀?嘿、嘿、嘿,更疼得受不了了嗨!”豆大汗珠从他前额涌出,要害部位肿得跟西红柿似的。<br>本人无不惋惜地声言:“得,还未出师,便断后了,怪可惜了的。”<br>全体笑得什么姿态都有。<br>陕北干燥,盛产蝎子、蜈蚣什么的,除了老崖边,它们大多安居在炕边的墙洞里,以炕席周边作为出口。一般,蝎子不遇阻挡决不痛下杀手,今夜,却撞到了老二的雄关。<br><br><br> <h5><i><b>几乎所有知青都使用过“六六六杀虫粉”</b></i></h5> 有了恶劣,才下决心。隔日一大早,哥几个就奔赴了杨坪集上供销社,专买毒性大的“666”(“敌敌畏”挥发太快)。回来后,将之撒至炕席底下厚厚的一层,以四圈为最。那时知青命贱,熏不死人就得了。<br>多年后,本人给予总结:你们留神关注一下,但凡从插队回来的人,包括已进入中央领导层面的,容貌多少都带点儿发褐绿色。这与当年的“666”粉长期共眠,肯定脱离不了干系。<br><br><br> <h5><i><b>狡猾的耗子</b></i></h5> 属耗子机灵,从不跟人发生肢体冲突,阴着呢。<br>本人张嘴就来:“‘龙生龙、凤生风,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文革’初期血统论早已铁板钉钉的真理,不管以后的反动言论如何垂死挣扎,也掩盖不了这铁一般的事实。”<br>辛嘉听着别扭,开损:“庸俗人,庸俗的观念。”跟着,他神情也认真起来:“我以为,除了蚂蚁,老鼠算是地球上发展得最为成功的群体。”<br>李云亭立即给予反驳:“不对,任何动物都比不上人,人定胜天!”<br>辛嘉当仁不让,说:“假如往地球上扔一万颗原子弹,所剩的老鼠,肯定比人多。再有,我估计,‘抗战八年’的‘地道战’,就是通过老鼠的作为而受到的启发。”<br>李云亭引申:“地道战的雏形,是河北老乡为躲避日寇扫荡,藏在储存白薯的地窖里,而衍化出来的,这种洞叫‘蛤蟆蹲’。但论数量,宋朝抗金时期,挖的地道比抗日时期还要多。”<br>辛嘉仅回复一句:“再多,也比不过耗子洞。”<br>由于情况属实,李云亭也就不言语了。<br><br><br> 无论大家如何评判耗子族群,反正这东西映入眼帘挺晦气的,特别拖条灰不溜秋的大长尾巴,极其显脏。对付它们的办法,其实并不似想象的那么难,如若发现了耗子洞,知道那些灌辣椒水、放毒气、抡板锹、搁夹子的法子都没啥用场,仅简单拿块小青石片给堵上。还别说,挺灵,从未见到石片再次被拱开。<br>不想,老鼠军团狡猾大大地,不跟你正面作战,它改变斗争大方向了。<br>冬季得烧炕呀,可任凭你如何捅火、煽风、乱鼓吹腮帮子,烟就是不顺着炕道走,反而从灶眼倒着冒出来,熏得鼻眼死呛没招没念的。<br>辛嘉再次做出鉴定:老鼠,肯定是利用咱知青懒得烧炕的间隙,迅速展开了挖掘坑道战术,其构筑的防烟纵深体系,加再多的柴火也算白搭。<br>不是有句话叫做:“一不怕苦”吗?不是有句名言为:“山不转水转”吗?鷃雀焉知鲲鹏之志。索性,男知青不烧炕了。 <h5><b><i>燃烧的一小堆玉米秸</i></b></h5> <br>北风回旋急,黄昏月掩门,冷呀。此时最有效的御寒措施,就是于睡前,在窑内地面上燃起一小堆玉米秸。火苗好大,室温攀升得极其迅速,比夏天都热。全体趁着满窑的映堂红,“嗞溜——”钻进各自被窝。再加盖上另一层厚棉被、蓝大衣,把鼻眼严丝合缝地蒙在里面。因为全领略过,待火苗下去,将是持续不断的浓烟侵袭。<br>当时真傻,愣是不知道,白天应当把被子放在户外阳光底下晒晒。那样,晚上会松软温存出许多。<br>“咣当”,窑门被狗鼻子一下子撞开,随之,干冷干冷的寒风一股劲儿地往窑内灌。非但把烟气代谢得一干二净,室温也骤然下降。<br>“克!”本人暴着青筋呐喊,随手将一本厚厚蓝皮的《农村医疗手册》飞将出去。狗,讪讪踮了。可没人下地关门。正可谓懒人不管寒风事,任凭残冬呼啸山庄。<br>渐渐,诸位睡意濒临。嘿,不知哪位善良者把门给关了起来。“世上还是好人多。”我闷在被窝里隐隐地想。<br>没多久,哥几个先后都“咔咔”地咳嗽出声。<br>“不对,他大爷的,有人使坏。” 我借着余温,“腾”地从炕上跳下,由于鼻粘膜受到刺激,连续打了好几个大喷嚏,赶忙屏住呼吸去拉门透气。谁知,门已让人从外头给挂上了。<br>窑洞锁门,通常于两扇门板外各铆上铁链,相互穿过后,再挂至门楣框的铁环上。需点明的是,门即使从外面挂上,也可以从里头拨弄开。只不过此刻时间太紧,又冷,加之辛辣气味不是闹着玩的呛,以致一时无法操作。<br>我捂住鼻孔,小咳嗽着往下瞧,见门底缝隙,一缕烟雾被室外的寒气悠悠推动着,既而消弭在室内于无形。“他奶奶的,咳咳……是火烧——啊哧……辣椒面儿。”我用脚从底缝往外踢,却踢不着。<br>李云亭也下炕帮衬,用铁锨杵,缝隙太窄,还是没用。最后,我俩被气味呛得实在无法消受,双双飞身窜回被窝,再次把头蒙住。坚持了一会儿,我首先憋不住,迅速掀开被子喘口气,当然又被呛着了——“啊哧!”<br>窑外,传来另一小队男知青幸灾乐祸的大笑。<br>本人顿时火冒三丈,探出头,半憋着气高声呵斥道:“孙子,你们丫……啊哧……等着,啊哧,没……完!”<br>薰辣椒面这招儿,是陕北专门用来闹洞房的。凡逢婚事,村里的坏小子们常会于半夜,悄悄把门从外面挂上,尔后,将纸包辣椒面儿放在门底下点燃。其气体便很自然地浸入窑内,薰得小两口子闷在被窝里亲密无间。别看知识青年掌握老区革命传统不快,接受损招却立竿见影,居然祸害起同命相连的哥儿们来了。<br><br><br><br> <h5><b><i>陕北窑洞,门上方用铁环交叉挂锁</i></b></h5> 玩辣椒面儿把戏的这伙儿,是三小队的知青所为。他们以付青天为中心,成天探讨打拳摔跤等项事宜。<br><br>第二天,两小队知青在窑前场院相遇了。开始,只是随便搭讪。由于有了恶作剧的前提,便引发了“牙对牙、眼对眼”的相互叫板。<br>本人:“你们别挤兑人呐!”<br>付青天:“你说什么哪?”<br>“辣椒面儿。”<br>“开个玩笑还不行?”<br>“过分点儿了吧?”<br>“你想怎么着?存心茬架是不?”<br>“谁份儿谁啊!”<br>旁边的农民并没有参与的意思,旨在消解双方的火气,于混乱中忙着将两伙人隔离开。<br>我在争执初始,将把方头铁锹立于窑门旁侧墙上,以应急需。但自己被老乡推开的瞬间,余光瞥见,铁锹被三队的一个知青一把抄走。<br>随即,我们小队知青让农民连堵带推给劝进了窑内。双方隔着门破口大骂。<br>付青天显然气性超人一等,连跑带窜“呼”地,将条扁担砸在门框上,震天价响。<br>我在窑内,抄起把菜刀,冲外大喊:“我劈死你丫的,信不信?我劈死你丫的!”<br>毕竟,双方也没多大的利害冲突,没太长时间,三队知青撤了。<br>本队的走出窑洞,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最瘦小的辛嘉低声言传了一句:“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br><br><br> <h5><b><i>一帮初一学历的北京知青</i></b></h5> <h5><b><i>爱闹的知识青年</i></b></h5> 灶房恶化 知青做饭事宜,通常由女生来承担。可这男女之间,永恒的矛盾,男的埋怨女生饭做得不好,女的嫌男生吃的多,为了各种鸡毛蒜皮小事怄气。盖子是捂不住了,一时间,陕北诸多知青小队都闹起了分灶运动。好像哪队要是不分,倒有点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br>我们小队分灶后,男生开始自己轮流做饭。由于谁也不愿被说成“饭的质量不好”,以至今天白面、明天小米、后天炒菜,天天过瘾,大块朵颐。本人也跟着忽悠:“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共产主义,吃嘛嘛香……”仅一个月,将所有库存“精锐”消耗殆尽。 <br>时日一延长,男生灶上出现恶化。原来抱怨女生一个月用炭四百斤太多,男生却上升至八百斤;人家做顿饭需两个小时,咱竟长达四个钟点;女生做饭有老乡帮忙担水,挨至咱男爷们这块儿就全然消失了,甚至连引火的蒿草都不支援;更为操蛋的是,出于食欲过大,粗粮也跟着短缺。<br>尽管大伙儿遵循“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的最高指示,情形还是一筹莫展。而且从老乡那里,也讨不着什么便宜。缘由为,1968年陕北赶上武斗,没收上多少粮食,使得农民也经常要吃糠咽菜。如果能接济男知青点儿糠饼子、酸菜五六的,已然让咱感激不尽了。<br>李云亭身为户长,处理这方面问题似乎很在行,他向诸位发出动员:“在一方,吃一方。针对目前饮食状况,咱们得参照当年老八路解决饥荒的办法,实行配给。从今往后,每人、每天按定量吃饭。”<br>废话,都好大的人了,好像谁没受过阶级教育似的?有哪个不晓得因贪图一时的嘴馋,将来会引发街头倒卧的现象。因此,大家对此方针也未提出异议。<br>所谓“定量配给”,无非就是忙时也不吃干的,顿顿不离稀之又稀黑豆碾做的“豆钱儿饭”,人脸辉映得跟镜子似的。<br>老这么下去也不成啊!李云亭便再次召集起协商会议。一开口,便直奔主题:“我认为,咱们每人手头都有些全国粮票,假如给汇集起来,兴许能派上用场。”<br>辛嘉:“好主意。但用它买粮不值,不如换成麸子,数量可以多些。”<br>本人提醒:“一斤粮票只能换两斤麸子,糠却能换四斤。”<br>辛嘉:“糠?也太粗糙了,刺啦嗓子。而且吃进去什么,拉出来还是什么。麸子,归为粮食内皮的精华,多磨几遍会更加精细些。”<br>本人固执己见:“可糠多啊,再混上些榆树皮、黑豆皮、棒子面,既经饱又能延长时日。”<br>辛嘉听不惯:“你是不是把自己当年填鸭子的经验,给搬上来啦?”<br>争吵半天,莫衷一是。最后,还得由李云亭拍板定乾坤:“不管啦,‘政治局’决定,换麸子!”<br>这实在是一项英明的决策,要知道,麸子起码比糠好吃三倍。<br><br><br> <h5><b><i>夏季打连枷</i></b></h5> 男生灶上,咬牙迎来麦收。<br>谁想到了麦地,其景观令本人吃了一惊,心说:这也能叫收庄稼?诺大一片黄土坡上的麦子,零零散散走几步才割一撮。也就堆土肥的地方茂盛点儿。<br>随之便是麦场上的打连枷。此活计,非得选在烈日炎炎的中午不可,否则麦粒打脱不下来。人晒得跟黑精鬼似的,麦芒扬起扎在淌汗的脖颈上刺痒难忍。<br>最终,麦粒儿分下来每人不过二十斤,没出两星期,便让男生给报销干净,根本解决不了饮食方面的大局观。不过,这头茬新麦磨出来的确白生生的,香得一满了不地,比北京“富强粉”强出老鼻子了。<br><br><br> <h5><b><i>西瓜熟了</i></b></h5> 紧接着,是西瓜熟了。这不仅给知青肚子带来新的饮食活力,同时,也迎来了老乡打赌的最佳时期。<br>农民小捻宣称擅长此道,曾干掉过一扁担长的馍,另一次是五斤牛肉。任凭其胡吹,反正知青也没见过。哪料有天收工光景,小捻真的在马路旁拉开了阵仗,两个三十来斤重的西瓜,摆在一块案板上。<br>打赌吃?于本人脑海里,是小学期间曾听过讽刺美国黑暗社会的快板书,冠军名叫“岑斯勒”(撑死了)。那可比咱中国人吃的多多了,光芥末,就足有十斤重呐。<br>客观讲,瞧别人打赌吃,主要怀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希望一方出丑,当然双方更好,反正没笑料不刺激挺没劲的。而参赌者呢?除了“饿”的潜意识外,多半还想赢得某种“英雄般”的吹牛资本吧。<br>眼下,小捻连瞄都不瞄,一刀将西瓜劈成两半,然后“咣、咣、咣”地分切。同时,另一只手麻利地将西瓜牙塞入口中。没片刻,他两嘴角飞速地滑出成溜儿的西瓜子。惊得本人在旁一股劲儿地赞美:“小捻,你也太令咱哥儿们刮目相看啦!”<br>很快,一个西瓜解决。<br>见小捻吃得太过顺利,本人心中繁衍出不平衡感:怎的还带着红瓤,就给扔了?这打赌规则也定得忒不严谨了吧。但自己身在局外,也不好干预。<br>当小捻将另一个瓜报销至二分之一时,吞噬速度仍不紧不慢。让本人产生一念:这也太容易了,是不是自己也能试试呢? <br>却突然,小捻开始减速,松裤腰带大喘气,还乱拧脖,每吃一口都要停顿一下。有点意思,咱瞅的就是这个。<br>最后还剩下几牙儿,小捻拿起其中之一。嗨——要成功?幸亏他在嘴唇上噌了两回,就往地下一撂,言传:“咋是不中用了,一满吃不下个了。”<br>言罢,小捻也不耍赖,挺肚窝脖,揉搓开裤腰带,由里面拈出个脏兮兮的小布包包,一层层地撩开,里面净是钢嘣……<br>本人却对剩下的西瓜,焕发出联想……<br><br><br> <h5><b><i>夜袭西瓜地</i></b></h5> 都说:吃别人嚼过的馍,莫味道。<br>我当即找到李云亭,将之拉至一旁商议:你敢不敢夜间,咱俩一块去邻村的瓜地,采取革命行动?<br>没想到这位“老左”,居然没反对。<br>天黑透后,我二人沿着白天已窥探好的山坡隘口,登上台地。许是逆风,或者距离看瓜的窝棚较远,守护的狗没动静。<br>按能力的约定俗成,本人在前,曲腿蹲着,双手由中间向左右小心地将瓜秧分开,脚掌再错动跟上。如此反复,目的就是做好返回的标记。到了差不离的地界,开始摘瓜,专摸个大的揪,有股占便宜的愉悦感。<br>都快结束了,先听得一阵狗吠,随即是咄咄的手电光柱,以及“通通”高筒雨鞋的声响。逃吧,俩没商量,全本能地逃。因为慌张,一切预先安排好的归途标记全然丧失了任何的可视性,脚踝搅得瓜秧稀里哗啦的。李云亭位置在后,先行抵达崖边,而且没犹豫,他闭着眼只是大概其地跳下去。而本人贪,多抱了一个,下隘口出溜时不知让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导致半空腹肌失衡,着地后非但西瓜碎在怀里黏乎乎的,脚踝也重度崴伤。<br>被搀扶的一路,疼劲儿还能忍耐。回窑躺在炕上,才发觉,自己的脚脖子肿起个吓人的大包。瞅着严重,李云亭义不容辞“蹬蹬”奔赴二里地外的四小队,招呼“赤脚大仙(医生)”三宝前来诊治。<br>三宝对于解决哥儿们的危难问题,从不推辞。进窑后一经审视,决定采用国粹的针灸疗法。他将一把两寸银针擎于手中,嘴里念念有词:“中医,乃中立之道,疏通脉络,刺激平衡。你们大伙儿都瞧着,要论浑身上下,就属脚踝处骨头最多,也最难扎进。假如,我剁上去针是直立的,这才表明本人的医术高超。”<br>言罢,他也不用酒精棉消毒,直接连续“啵啵”地往患处剁银针。尽管针针均为直立,但本人的呻吟声依然如故。<br>“毬!”两个窑洞的男知青汇集在一起,决心要给咱哥儿们报仇。<br>辛嘉智多星,不那么莽撞,指出:“兵者,诡道也。古人善用兵者,莫若制敌先机。云亭他俩,绝对犯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属于孤军冒进轻举妄动。我以为最上策,必须采取一点两面、夹击瓜棚的战术,如此才使得看瓜者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首尾不相顾,一举而成定夺。”<br>灯一拨就亮,理一讲便明。众位齐声唱和:“美得太!”<br>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粪土当今养瓜农。起初,那狗还吠,十几块土疙瘩抛甩过去,便使其失去了嚣张。随后你就看吧,一干人马从山上山下两个方向蜂拥而至,既而呈双扇面形整体包抄瓜地。到达后,先吃后拿,拿不走的,脚踢拳砸,连土匪都不如。小捻,本属农民原生态,非但冒充知青就地吃了仨小瓜,还脱下裤子将裤脚一扎,起码塞进去四个西瓜。<br>由于前后左右四面八方不知来了多少人,那看棚的油灯,自己给吓灭了。<br>尔后就是回撤,众人举头望星夜,齐唱凯歌还。<br>第二天破晓,出早工的老乡望着那坡地上白花花的一片,惊呼:“咋的?瓜地竟莫下(哈)了?”<br>此刻,种瓜的农民连死的心都有,哭着闹着告上公社。可公社因性质属于北京知青集体“哄抢”,不敢裁夺,便将案件移至县里。县里权威大,紧急召开革委会会议,并一致认定:对于这帮二杆子,一定要严肃处理。最终裁决,每个知青赔五角钱。<br>偌大一片瓜地,合起来还不到八块钱,哪路的说法啊?<br><br><br> 饮食改观 <h5><b><i>玉米丰收年 &nbsp;&nbsp;&nbsp;&nbsp; 程远绘</i></b><br></h5> <h5><b><i>陕北聂家坪村的玉米&nbsp;&nbsp;&nbsp;&nbsp;&nbsp; 程远绘</i></b><br></h5> 延迟到秋后,知青的挨饿情形有所改观。<br>首先是白薯下来了。导致那时几乎每顿每,本人都会将蒸熟的白薯吞咽至嗓子眼儿。还不知足,昂着脖儿于原地蹦窜,希图空出位置好多填一点儿。既而兜里揣上几个,前仰后合地出工去了。<br>实践证明,白薯这玩意不经饱,干活出不了两三小时就被代谢得一干二净。咱只能忍耐,等到了收工,迎接的将是下一轮甜甜的白薯。你还别说,就这种没油水使劲塞的饮食大法,愣是把咱小时候的胃衰弱给撑好了。<br><br>其次,与前一年不同,1969年陕北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秋粮给知青分下来不少。老乡在灶房内帮忙安装了粮食囤子,里面堆满了玉米棒子。<br> <h5><b><i>当年斤数最多的全国粮票</i></b></h5> 隔年状况更佳,原因是有些知青轮番回京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由此便节省了灶房的吞吐量。除此之外,依据经验,每人在北京征集的“全国粮票”明显增多,一斤顶三毛钱(以后随行情浮动),能在村里换个鸡蛋五六的调剂生活。<br>自此,知青的困扰转向其他方面……<br> <h5><b><i>丰收的喜悦&nbsp;&nbsp;&nbsp;&nbsp;&nbsp; 程远绘</i></b><br></h5> <h5><b><i>1987年,本人在陕北写生的陕北窑洞&nbsp;&nbsp;&nbsp;&nbsp;&nbsp; </i></b><br></h5> <h5><b><i>1996年,我和同事回访黄土地</i></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