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鹿原》有感

刘宁宁

<p class="ql-block">空闲时间总要翻几页书,在家中给孩子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刻意拒绝快餐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的读书。慢慢领悟书中道理,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原则。《白鹿原》围绕白鹿镇白鹿两大家族年轻后生展开了描述,志同道合清澈的爱,刻骨铭心的发家史......</p> <p class="ql-block">在我少年的字典里,人分两种,好与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能多方面的去看待一个人,我想这句话应当用到白鹿原一个重要人物白嘉轩身上。当读到黑娃带领自己媳妇小娥来到白鹿村白嘉轩不接纳小娥入祠堂时,当读到孝文向嘉轩借粮食而无果时,同样有了像黑娃一样的想法:嘉轩叔的腰太硬了。当读到白嘉轩带领族人归还土匪粮食时,众人不乐意归还,而白嘉轩劝解乡亲;当读到孝文把鹿子霖的房子购买过来,而白嘉轩又把房契送给了鹿子霖媳妇时,又觉得白嘉轩是一个仁义之人。人不可用好坏去区分,因为有利益,而这句话却不能适用于白嘉轩。当白嘉轩讲到祖传一个匣子的故事时,那个匣子仿佛置放在我的面前。《活着》中福贵父亲告诉福贵他们家原来是一只鸡,后来变成了一只鹅,而后又变成了一头牛......也让我想起了,辛辛苦苦劳作的妈妈,用一个手推独轮车,瘦弱的身体推着水泵,迎着烈日,去大北地浇地。这幅画面每每想起,总是伤怀。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引起读者共鸣、读者深思。</p> <p class="ql-block">看了好久的书,王先生从未与我谈论,前几日王先生突然问我,你觉得黑娃这个人怎么样?当王先生与我谈论时,我已看到了黑娃带新媳妇认祖归宗。我认为黑娃这个人不怎么样。如果不是黑娃外出,毫无音讯,怎会有小娥后来的遭遇。黑娃是在所谓的功成名就,另娶他人时认祖归宗的。我只能感叹小娥所托非良人。如果黑娃穷困潦倒,还会认祖归宗吗?可能这就是现实。现实在古代有,在现代也有。</p> <p class="ql-block">书中有一个小插曲,和尚的爱情故事。门当户对,这个词,身边很多在外人看来门当户对的婚姻,实际却是一地鸡毛,我想婚姻及生活本身就是琐碎与繁琐的,一地鸡毛也在所难免。书中的二师兄喜欢师傅的女儿小翠不为错,得不到也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又怎可因爱生恨,坏人名声。间接促使了小翠的死亡。此后就有了郑芒儿为小翠报仇,血洗王家,从此这个世上少了一个名叫郑芒儿的手工艺人,多了一个交农起义带头的和尚,多了一个落草为寇狭义的土匪。</p> <p class="ql-block">朱先生警示世人的话:“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似乎对,也似乎不对。似乎能劝得动我,也似乎说不服我。人活一世,终究是劳劳碌碌,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钱不是催命的,真正催命的是为了谋取钱财背后坏掉的良知。白灵,白鹿原上一只洁白,神圣的小鹿。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今日和平安稳富裕的生活。鹿子霖,那个白孝文最终都没有放过的人,害人终究害了自己。有些人自认为聪明,能骗人一世倒罢了。有些人自作聪明,有骗人一时的心思也得使上,用上,用尽。是否也称得上聪明呢?</p> <p class="ql-block">愿吾读书有志有识有恒。也愿白鹿原中一个破匣子的故事,王小朋友能听得懂,有所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