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烟,甘肃榆中特产,因烟具设有注水过滤装置,故名水烟。据《三国演义》八十九回记述,诸葛亮征服南蛮,行军到了现在云南省的西洱河山区时,军营中发生了瘟疫。因天气炎热,军马疲惫,误饮毒泉,感染瘴气,无药治愈,诸葛亮为此闷郁不安,叹息曰:“如此则南方不可平亦。蛮南不平,安能并吞吴、魏,再兴汉室?有负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也”。此时正遇一老叟进来曰: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片,则瘴气不染。亮遂令众军尽意采用,瘴气果不再侵。从此以后,开始把烟叶当作一种药物种植,由云南传入四川。于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前延至甘肃青城(古为一条城)。初为旱烟,将烟叶凉干弄碎用烟锅(烟斗)抽吸,虽吸食方便,但对身体有害,后经多年研究革新,制成了最早的水烟。</p> <p class="ql-block"> 带着探索水烟之迷的好奇心,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甘肃青城当地水烟的第六代传人周建学。初见周先生,他一幅眼镜文质彬彬,两眼炯炯有神,笑着带着我和同伴来到了他的住处。</p> <p class="ql-block"> 周先生曾任青城水烟厂厂长,其祖上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制作水烟,与水烟结下不解之缘。他还介绍了周家的水烟品牌“广东红”和“芝”字牌,讲述了诸多青城水烟的历史故事,并与我们分享了自己撰写的《条城水烟史话》。</p> <p class="ql-block"> 据周先生介绍,作为水烟的发源地,鼎盛时期的青城有200多家水烟加工厂,曾是水烟货物集散地,因此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 </p> <p class="ql-block"> 目前还留存着这款“芝”字牌水烟,在市面上已是稀罕物了。</p> <p class="ql-block"> 家门口附近的一座黄河桥横跨南北,青城水烟也从这里闻声走出。</p> <p class="ql-block"> 为防烟丝受潮,时不时的,周先生还要把家中一点“存货”拿出来摆弄摆弄,请老伴闻闻味道。</p> <p class="ql-block"> 罗家大院是青城四大水烟作坊其中的一个,周先生放下手中的水烟,带着我来到了这里。“永顺成”便是罗家大院水烟作坊的字号,主要生产“永”字牌水烟。</p> <p class="ql-block"> 在罗家大院里,有一个压制水烟的巨型木椽,至今仍保存完好, 周先生在水烟制作现场介绍,明末清初,青城人就发明了水烟,到了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水烟的种植、加工、销售便达到了鼎盛时期,得益于黄河运输的便利,水烟得以销往全国。</p> <p class="ql-block"> 周建学先生在现场给我们介绍水烟制作工具,了解水烟制作程序,感受水烟文化历史影响。</p> <p class="ql-block"> 制作情景的一个动作模拟再现。</p> <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水烟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水烟的制作工艺和作坊有幸保留了下来,压制水烟的木椽和压制成捆的水烟似乎也在向游人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放羊的同乡从周先生家里走过。</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去是大面积的种植烟叶,现在全部都种了苞米,隔壁村子仅仅留下一小快地种了点烟叶。</p> <p class="ql-block"> 水烟物件永久完好保存在罗家大院,沉淀着历史,书写着文化。</p> <p class="ql-block"> 青城古镇宜居宜游,古香古色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丰收季。</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出城打工,平时很少回来,周先生和老伴守着老房子、看着老物件传承着水烟文化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没事点上一口,回味的是乡情……</p> <p class="ql-block"> 家乡永远都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家门口新建的高架桥又快要通车了。</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水烟文化”让六代传人周建学“忠贞不渝”。</p> <p class="ql-block"> 青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及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青城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水烟文化而且还有科举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 在青城镇,这里土壤肥沃、灌溉设施优越,海拔与气温适宜,古民居建筑错落,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大门似乎都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赵钰 文/图)</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赵钰,男,中共党员,现任职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国家三级心里咨询师、国企行业政工师,从军15年,历任西北战区野战部队排、连、营等职务,营级干部转业,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指挥学院,大学学士学位 。中国石油新闻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常任理事,甘肃现代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士,兰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兰州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兼聘《青年文摘》图片总汇网签约摄影师,优秀青年摄影师。</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守护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