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民俗史话

秋水伊人

<p class="ql-block">重阳节民俗史话</p><p class="ql-block">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以阳爻为九”,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p><p class="ql-block">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民族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怀有特殊的感情。</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p><p class="ql-block">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诠释: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 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先秦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p><p class="ql-block">汉代《西京杂记》中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始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p><p class="ql-block">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流传演变的过程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还有登高、野宴及各种游戏等。</p><p class="ql-block">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志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还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先民产生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主要依据的。</p><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就已提到。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描写重阳的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已有了饮酒、赏菊的活动。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同时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p><p class="ql-block">其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官女贾某也被逐出宫,从而将饮宴、赏菊等风尚传入民间而成为民俗的。</p><p class="ql-block">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逐渐淡化和消失,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p><p class="ql-block">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秋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已,寒食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季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进人漫漫长冬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已“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是围绕着人们岁时节令生活的感受而形成的一个重要民族民俗节日。</p><p class="ql-block">重阳节风俗</p><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迎出嫁女归宁等情趣盎然的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登高</p><p class="ql-block">民间历代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p><p class="ql-block">在重阳登高的同时,唐代还鼓励人们讲武习射,锻炼骑术,此风沿袭到清代。直至近现代,仍沿用重阳登高习武的内容,有的地方还定九月九日为“体育节”,使登高成为民俗赛事。关于登高一俗的来历,有人认为源于西汉长安(今西安)登高台游玩之俗,或谓与辽代中原地区的拜天古礼有关。而较为普遍者则持“桓景避难”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时汝南(今属河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曾对桓景云,某年九月初九日有大灾,家人缝囊盛茱萸系于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如言照办,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夕还,却见鸡犬牛羊都暴死。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历代相沿,遂为节日风俗。</p><p class="ql-block">女儿节和敬老节</p><p class="ql-block">过去,重阳节要接已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故又称“女儿节”,这一天,母家要迎回出嫁女,食菊花糕。明沈榜《宛署杂记》:“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p><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国政府又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也称“敬老节”。在我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美德也突出体现在重阳节的风俗之中。</p><p class="ql-block">赏菊</p><p class="ql-block">菊花,又叫黄花、九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菊是长寿之花,又被文人们赞美为凌霜不屈的象征。菊展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花与重阳关系密切,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成为重阳节俗的重要内容起源于春秋,当时已有“春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屈原《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歌吟。宋代《东京梦华录》记:“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明代《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p><p class="ql-block">清代也有赏菊习俗,如《燕京岁时记》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千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地各大公园也多组织大型菊展。</p><p class="ql-block">重阳节适值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都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民俗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虽不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在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p><p class="ql-block">佩莱萸</p><p class="ql-block">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茱萸是一种中药的果实,出产于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避邪祛灾。</p><p class="ql-block">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已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戴菊花的。晋代周处《风土记》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述。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节日习俗。</p><p class="ql-block">重阳插茱萸也和端午节的雄黄、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衣物容易霉变。茱萸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便是这样发展而来的。</p><p class="ql-block">吃重阳糕</p><p class="ql-block">九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又把重阳糕称为桂花蒸、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古人九月做糕的寓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制作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现今的重阳糕,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p><p class="ql-block">重阳节除了以上登高、赏菊、佩茱萸、敬老、吃重阳糕等习俗外,各地还有一些独特的过节形式与风俗,不一一赘述。</p><p class="ql-block">重阳节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关于重阳节也有民族民俗的古老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p><p class="ql-block">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p><p class="ql-block">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罐菊花酒,并且秘授避邪用法,让桓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p><p class="ql-block">桓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回到家乡,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给每人发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做是免灾避祸的活动。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遂为节日风俗,历代相传。此传说是《续齐谐记》中记述桓景与费长房故事的演变而来。</p><p class="ql-block">重阳节诗词选读</p><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 class="ql-block">【唐】王维</p><p class="ql-block">独在异乡为异客,</p><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p><p class="ql-block">遥知兄弟登高处,</p><p class="ql-block">遍插茱萸少一人。</p><p class="ql-block">过故人庄</p><p class="ql-block">【唐】孟浩然</p><p class="ql-block">故人具鸡黍,</p><p class="ql-block">邀我至田家。</p><p class="ql-block">绿树村边合,</p><p class="ql-block">青山郭外斜。</p><p class="ql-block">开轩面场圃,</p><p class="ql-block">把酒话桑麻。</p><p class="ql-block">待到重阳日,</p><p class="ql-block">还来就菊花。</p><p class="ql-block">蜀中九日</p><p class="ql-block">【唐】王勃</p><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望乡台,</p><p class="ql-block">他席他乡送客怀。</p><p class="ql-block">人情已厌南中苦,</p><p class="ql-block">鸿雁那从北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