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汝州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嵩箕峻极沐秋露,沣溪清流红寨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宅犹闻读书声,金桂香溢竹林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成殿瞻明八柱,三苏园仰赤壁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陕馆思商贾路,法行夕照归洛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0月2日,雨后的洛阳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气候温和宜人。我等洛阳考古志愿者20余人自驾前往百公里外的平顶山郏县、汝州市开启了访古寻幽一日行。</span></p> <p class="ql-block">郏县、汝州市是中华文化孕育发展的宝地,它们地处嵩箕山脉(中岳嵩山)南麓,名瓷中的钧瓷、汝瓷均诞生于此,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浩若繁星。这里的饸饹面始于唐,兴在清,盛于今,在中原地区久负盛名,我等同行者午餐于"聂三味饸饹面馆",颇感味美汤鲜量足。此行的领队张瑜先生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大家提供了极为周全的服务,深得同伴们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此行首站为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创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寨子傍沣溪而建,寨墙高逾六、七米,周长2000多米,呈椭圆形状,按八卦的乾、坤、巽三个方位,分别设西北门“临沣”,西南门“来曛”,东南门“溥滨”,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此行时逢金秋,寨子里满满的秋收景色。房顶上屋檐下晾晒着黄灿灿的玉米棒和红彤彤的尖辣椒,还有一捆捆的芝麻、一摊摊花生。果树枝头上挂满了石榴和柿子,一派丰收景象 。红石板路旁的月桂、金桂绽放着米粒般大小的黄色、红色的花儿,香气馥郁,街道旁和城门边卖米花糖、芝麻香油和各色小食品的摊点琳琅满目,游客的呼唤声和商家的售卖声嘈嘈切切,热闹非凡,欢快的气氛溢满了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临沣寨最大的户家是朱家。现存有朱紫峰老宅、朱紫贵老宅、朱振南老宅、关帝庙、朱家祠堂遗址等。据介绍说朱氏三兄弟均为清代盐官,朱紫峰通过捐助河务工程,当上了河南省盐运司知事,将河南省最肥的缺位之一扰在手中,鲜衣怒马、奉旨贩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临沣寨外的护寨河连着长江,从外护城河可进入汝河、淮河,在江苏淮安进入京杭大运河,向南到达扬州。三兄弟从扬州批发的食盐,原路返回运到临沣寨集中,价钱提高十五倍之后再转卖出去。最鼎盛的时候,五百八十多条运盐船连成一条长龙,在临沣寨外的码头处卸货。朱家三兄弟常常肩并肩站在寨墙的最高处,俯瞰着川流不息的运盐船,真仿佛是流动的万两白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紫峰家大院深逾百米,占地2000多平方,建有前厅中庭后院,设有客房、主房、东西厢房、管家房、轿夫房、私塾等等,名目繁多。各庭院种植有紫竹、玉兰、石榴、桂花、桃树等,厅室内摆放有文房四宝,瓷瓶瓷盘,张挂有槛联书对画轴,诗书砖雕等构成了清代富贾家的大千气象。</span></p> <p class="ql-block">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内东南隅,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既是郏县的学宫,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p><p class="ql-block"> 郏县文庙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是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专祀庙宇。金泰和六年 (公元1206年)在原址上再次复扩建为官方文庙。郏县文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木、石雕刻艺术和彩绘艺术在全国县级文庙中最好。其建筑规制是山东曲阜孔庙、孔府两大建筑群经过综合和取舍后,建成的又一具有东方建筑色彩的古代建筑群,现存建筑22栋71间。2006年5月25日,郏县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郏县文庙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整体布局由东、中、西一主两次三条南北轴线贯穿,中轴线以大成殿为主体建筑。东轴线南北依次有节孝总坊、节孝祠、崇圣祠和古代儒学署,以崇圣祠和节孝祠为主体建筑。西轴线有忠义祠、土地祠等建筑。郏县文庙不仅是祭拜孔子的场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宝贵资源。</p> <p class="ql-block">郏县山陕会馆又称山陕庙,也有人称其为关帝庙,位于郏县城关镇西关大街西段,它是清代山陕商贾往来东西南北的驿站和洽谈生意、祀神招财、迎宾宴客的商会场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 年,郏县山陕会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p><p class="ql-block">郏县原是山西、陕西通往安徽的古道,也是洛(洛阳)蔡(蔡州,现/驻马店市汝南县)古道上的交通重镇,商贸繁荣。到了明清,平顶山境域的区位优势更为善于经商谋富的山西、陕西二省商人所看重。郏县山陕会馆是由山西、陕西商人合建的一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坐北面南,占地面积 6300 平方米,门临河道,其主要建筑有镇河照壁、庙门和戏楼迭建一体的门楼、钟楼、鼓楼。中殿(关公殿)、后殿(春秋楼)、堂楼等古建筑已毁不得见,会馆的大门的门饰、砖雕、垂花结构精巧,造型壮美,重檐叠幢,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信义医院旧址是此行的一大亮点。这座建筑己近百年,红色的铁瓦顶显然蒙蔽了岁月带来的重重叠叠的风尘,但依旧发挥着正常的挡风遮雨作用。回忆过去,文革时代我们狠狠地批判了西方的传教活动,深恶痛绝他们对我们的文化侵蚀。这次看到的信义医院是中华基督教信义豫中总会于 1912 年创办的“许昌信义医院”。许昌信义医院原名福因堂医院,1912 年始建于临汝,是中华基督教信义会豫中总会在河南较早建立的一所教会医院。1913 年,其迁至许昌现址。1921 年,美籍瑞典人孔雅德任院长时更名为许昌信义医院。1948 年,许昌第二次解放后由人民解放军接管,1951 年由人民政府接办,后更名为许昌专区人民医院(简称许昌专医院)。郏县信义医院始建于1935年。由美国基督教女传教士申亚娜从许昌信义医院来到郏县与当地人郭辅堂、郭振堂合作购地组建“南教会医院”,并任院长。还开办有教会培英学校。</p><p class="ql-block">1944 年,侵华日军占领郏县“南教会医院”,将病房门窗和医疗设备破坏殆尽,申亚娜被迫离开郏县,回到许昌信义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兼许昌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校长。1947 年申亚娜再次来到郏县,雇用人员、修缮房屋门窗,添置设备,使郏县信义医院重新开业并担任院长。</p><p class="ql-block">1951 年郏县信义医院院产被政府接收,申亚娜返美,1965 年在美国逝世,享年 81 岁。</p> <p class="ql-block">这次郏县之行我对三苏祠和墓十分有兴趣。可是由于时逢国庆长假,三苏园游客众多难至园中拜谒,故僅能从门前匆匆一瞥而过。车上同行的巴图老师介绍说:三苏祠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北部茨芭乡苏坟寺村东南,因埋葬着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苏洵而得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三苏祠坐北朝南,由青砖院墙围合,园内现存宋代的墓、元代的坊、明代的碑。车行途中,大家议论到三苏故乡为四川眉州,为何</p><p class="ql-block">葬于汝州(郏县)?边议论边查询,有道是三个缘由:一是苏东坡虽家居四川眉山县,但当时,宋朝京都在开封,郏县是四川到开封来去的必经之地,东坡一生从这里路过多次(苏轼)生前也曾被贬到汝州做团练副使),四川有峨眉山,这里有道教圣地“中</p><p class="ql-block">顶莲花山”,四川省有青江和岷江,这里有汝河(古时称为汝阳江),他认为这里山水多与家乡相似,故选定这里为他的归宿;二是他的亲属当时已都不在四川;三是当时朝中高官死后坟墓均在京畿之地,就是死后也要</p><p class="ql-block">效忠皇帝。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七月,苏轼卒于常州,次年葬郏县。年后,苏辙于宋政和二年(1112 年)病故于许昌,安葬于此,称“二苏坟",二苏之父苏洵此前已葬于四川眉州故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 年),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瘗诸两公冢之间”。自此,“二苏坟”成“三苏坟”。</p> <p class="ql-block">此行还去了郏县茨芭乡姑嫂寺。与资料介绍的传说系刘秀之妻携胞妹在此歇息,后刘秀称帝,人们在此俢一寺院,取名“姑嫂寺”不同,此姑嫂寺系赞扬刘邦之皇后吕雉与其胞妹刘翠娥团结一心帮扶刘邦治国理政、政通人和的事迹而修。姑嫂寺分村东和村中两处,各自独立,村东边的又名姑嫂禅院,有天王殿、观音殿等,颇具规模。树中的姑嫂庙系道家庙宇,主殿前有一拜殿,院墙等皆荒庑。姑嫂庙里供奉的是刘邦和吕后、刘翠娥三尊塑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行还去参观了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焦村镇邢村的侯湾泰山庙。它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泰山庙建筑在路旁一高地之上,三进院落,一进院落现存拜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太尉殿、西太尉殿,正殿西侧为阎君殿;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寝殿及三官殿;三进院落存东侧的老母殿。东太尉殿</p><p class="ql-block">东侧现存有钟楼遗址。侯湾泰山庙引以为傲的是正殿内东西两壁保存的《启跸图》和《回銮图》。绘画造像重彩浓墨,线条飞扬,形象生动。其次是拜殿:前后共有 8 根方形石柱,前面正中间的两根石柱分别雕着一条飞龙。粗大的柱础上刻着花瓣、元宝等图案。石柱间的雀替采用浮雕和镂刻的木雕技法展示出繁花、瑞兽、人物,东西两面墙上镶嵌了数通碑刻,记叙了泰山庙建筑修缮等重要事项。</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来到了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望嵩中路 的汝州文庙。该馆当时已闭馆,守护人鉴于我们长途专访,慈心善举放我们进馆一瞻。资料记载,汝州文庙本为元代忠襄王祠堂,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改建为文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汝州文庙座南面北 ,由于历史原因被分为两段,泮池以南含泮池部分被道路分割在路南,未对外开放,路北文庙主要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明显,整体建筑以有明伦堂、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启圣宫、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廊房等明清建筑,中规中矩,气象森然。这里还见到一块门匾,富含红色革命传统的意义,内容是“中原军政大学旧址”,甚为震憾。文庙东西两厢廊道现辟为碑廊,镌刻着党风廉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着教育人,引导人的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位于河南省汝州市临汝县城内东北隅法行寺旧址上的法行寺塔。法行寺培建于唐代。2006 年 5 月 25 日,法行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法行寺塔坐北朝南,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 20多米。塔基平面近正方形,塔身正南面辟一圆券门,顶端仍残留三层方形叠涩檐砖,为唐代方砖塔特有的建筑风格。塔身上部为八角形密檐叠涩九层,雄伟挺拔,造型奇特,呈优美的抛物线形,体现出宋、金八角形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唐、宋金时期的建筑学、力学以及工艺技术的重要实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一天时间太短,来回匆匆、跑马观花。可喜的是同行的老师们学识渊博、博古通今,许许多多的典故雅趣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令人叹为观止。此行不虚!受益多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