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秋分后,扬州瘦西湖的小森林,就会不断迎来一波波候鸟的迁徙,短的二三天,长的一周到半月时间的停留;也为鸟叔们聚会交流提供了机会。瘦西湖景区领导关心关注小森林的维护,为其提供了水源和摄影板棚的围档,既为摄友们提供了方便,也保护了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白腹蓝鹟,是雀形目鹟科蓝鹟属的鸟类。俗名: 琉璃鸟、山竹鸟,又称: 白腹琉璃,俗称:蓝燕燕、蓝电,别名: 白腹蓝姬鹟、白腹鹟、白腹姬鹟。</p><p class="ql-block"> 雄鸟成鸟羽色极为艳丽,具有闪亮的蓝色背部,白色腹部,黑色脸部、喉部和胸部;雌鸟全身褐色,头型比同域的其他褐色鹟更为小巧。本种为迁移性鸣鸟,繁殖于日本、韩国、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如越南、柬埔寨、泰国、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地越冬。</p><p class="ql-block"> 雄鸟</p> <p class="ql-block"> 亚成鸟</p> <p class="ql-block"> 雌鸟</p> <p class="ql-block"> 黑尾蜡嘴雀,是雀形目燕雀科蜡嘴雀属的鸟类。俗名: 蜡嘴、小桑嘴、皂儿(雄鸟)、灰儿(雌鸟),直译: 中华蜡嘴雀,是中型燕雀科鸟类,广泛分布于欧亚东部。雄鸟头部黑色,两胁橙色,喙黄色带黑色尖端;雌鸟头部灰褐色,两胁颜色较淡。在中国东北地区,黑尾蜡嘴雀因观赏价值而遭非法贸易。</p> <p class="ql-block"> 鸲姬鹟,是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俗名: 白眉赭胸、白眉紫砂来、郊鹟、麦鹟,小型雀形目鸟类,最显著特征为鲜艳的橙色喉部和胸部,雄鸟成鸟的橙色更为鲜明,对比黑色上身与白色腹部形成强烈反差。雌鸟和年轻雄鸟则呈现灰褐色上身,橙色较淡,具白色眼圈。分布于东亚,包括东部西伯利亚、中国东北部至朝鲜半岛繁殖,迁徙至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大巽他群岛过冬。</p> <p class="ql-block"> 乌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 百舌、反舌、黑鸫、黑鸟、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国黑鸫、乌(春鸟),又称: "百舌",大型黑色鸫类,分布于中国中东部及周边地区,为城市常见鸟类。其最显著特征为全身黑色,喙橙黄至鲜黄,雄鸟全身漆黑,雌鸟深褐。乌鸫鸣声清脆悦耳,变化多端,被誉为‘百舌’。</p> <p class="ql-block"> 灰树鹊,是雀形目鸦科树鹊属的中等体型的树鹊,尾长而优雅。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脚下至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南部和台湾的森林地带。活跃于浓密的林冠层,有时参与混合鸟群活动。</p> <p class="ql-block"> 虎斑地鸫,是雀形目鸫科地鸫属的鸟类。体长约27至31厘米的大型地鸫,其命名源自英国自然学家Gilbert White。具有独特的黑色鳞状斑纹覆盖在淡黄色或白色的背景上,性成熟个体相似。该物种在东部帕里亚地区繁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湿冷针叶林中。</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 日本灰鸫,行踪隐秘的鸟类,雄鸟头及上胸呈黑色,腹部雪白点缀以深色斑点。分布于日本、前苏联、朝鲜、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多个省份,如河南、湖北、安徽、贵州等。偏好在落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尤其是阴暗湿润的山谷和溪边。</p> <p class="ql-block"> 灰背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以其鲜明的羽色和悦耳的鸣声著称。成年雄鸟背部呈纯灰色,腹部橙色亮丽,而雌鸟及亚成雄鸟背部为褐色,喉部和胸部带有深色斑纹。广泛分布于山林深处、城市公园及庭院等各类栖息地中,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季迁徙至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p> <p class="ql-block"> 白眉地鸫,是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 白眉麦鸡、西伯利亚地鸫、地穿草鸫、阿南鸡,成年雄鸟整体呈深石板灰色,脸部和肩部颜色更深,拥有醒目的白色眉纹。雌鸟为深褐色,脸部和腹部带有鳞状斑纹。性情较为害羞,偏好生活在中海拔森林的湿润阴凉地带。</p> <p class="ql-block"> 白眉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鸫科鸟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条长而微弯的白色眉纹,赋予了它优雅的外观。白眉鸫分布广泛,繁殖于东起西伯利亚至蒙古、日本的密集森林中,冬季迁徙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p> <p class="ql-block"> 大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直译: 日本山雀,分布广泛的山雀科鸟类,常见于东亚的多种林地环境,从密集的山林到城市公园均有其踪迹。此鸟种与色彩更为鲜明的欧亚大山雀亲缘关系密切,但在远东地区独立发展,二者虽共存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却少有杂交现象。成年欧亚大山雀头黑带白颊,腹部有明显的黑白条纹,双翼灰中带绿,幼鸟则色暗,黑变灰。</p> <p class="ql-block"> 白喉矶鸫,是雀形目鹟科矶鸫属的小型鸟类。别名: 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雄鸟头顶蓝色,下体橙色,雌鸟背部及胸部具黑鳞纹。繁殖于中国东北部及俄罗斯,迁徙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越冬。</p> <p class="ql-block"> 雄鸟</p> <p class="ql-block"> 鹊鸲,是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又名: 猪屎渣、吱渣、信鸟或四喜,中等体型的鹟科鸟类,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华南地区。雄鸟上半部黑色,翼部具显著白色斑块,下体前黑后白;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常见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等地,栖息于村落旁的果园、菜地、灌丛、稀疏树林。</p><p class="ql-block"> 雄鸟</p> <p class="ql-block"> 雌鸟</p> <p class="ql-block"> 北红尾鸲,是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的鸟类。俗名: 灰顶茶鸲、红尾溜,分布于亚洲温带地区的开阔空间,如开放森林边缘、灌木丛、茶园、公园和人类居住地附近。雄鸟具有灰色冠部、黑色脸部和橙色下体,雌鸟整体褐色,两者均拥有橙色侧尾和白色翼斑,翼斑形状和尾部色彩是其显著特征。</p><p class="ql-block"> 雄鸟</p> <p class="ql-block">雌鸟</p> <p class="ql-block"> 红尾歌鸲,是雀形目鹟科鸲鸟属的小型鸟类。俗名: 红腿欧鸲、红腰鸥鸲,直译: 棕尾歌鸲。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老挝以及中国多地,包括内蒙古、东北、澳门等。该鸟以其独特的胸部鳞状斑、红褐色尾羽和圆头外观著称,活跃于森林地带,偏好潮湿的低地阔叶林。</p> <p class="ql-block"> 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丝光椋鸟属的鸟类。俗名: 有杜丽雀、高粱头、管莲子、假画眉、竹雀,直译: 白颊椋鸟。具看似肮脏的外观,全身深灰褐色,颊部有不同大小的白斑,有时覆盖大部分头部。分布于欧亚地区的东部,从俄罗斯东南部和日本至中国中部和朝鲜半岛,冬季迁徙至中国东南部等地。</p> <p class="ql-block"> 丝光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丝光椋鸟属的鸟类。直译:红嘴椋鸟鸟,是中国特有鸟类。雄鸟具有独特的白头红嘴特征,雌鸟和亚成鸟头部呈灰色。丝光椋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常活动于田地、公园及农场,以昆虫、果实和种子为食。</p> <p class="ql-block"> 戴胜,是犀鸟目戴胜科戴胜属的鸟类。又名: 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咕咕翅,这中等体型、色彩鲜艳的鸟类,以其独特的肉桂色外观、黑白相间的翅膀、竖立的羽冠和长而弯曲的喙著称。分布广泛,遍布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以及中国新疆、东北、台湾、海南和西藏。在以色列,戴胜被誉为国鸟。</p> <p class="ql-block">摄影:瞬间之美</p><p class="ql-block">地点:扬州瘦西湖小森林</p><p class="ql-block">文字:编摘于懂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9.22-1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