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期间的10月3号,央视一台的《文脉春秋》节目播出了浙江绍兴古城,这是我一周前第二次游览过的地方,记忆犹新。于是决定趁热打铁,把自己参观游览过程记录下来。</p> 鲁迅故里 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p class="ql-block">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这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也是三味书屋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座位</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出入园,影响他的学习,就要求塾师把座位移到东北角。鲁迅使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下角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亲手刻下的。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一个“早”字,用以自勉。</p> <p class="ql-block">二百年前种的腊梅</p> 鲁迅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祖居</p> <p class="ql-block"> 百岁堂</p><p class="ql-block">百岁堂是一组始建于明代的台门建筑,为周恩来祖辈世居。初名“锡养堂”清康熙三十七年,族人周王氏寿至百岁,巡抚授“百岁寿母”匾额,故名“百岁堂”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平面呈三条轴线布局,其中西轴线第二进楼屋原属周恩来祖父家产,周恩来少年时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1939年周恩来回故乡,在这里祭祖并进行抗日统战工作。</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67 年 2月,因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长期疲劳,周总理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出于对他的健康的担心,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写下这张大字报,提醒他注意休息。图为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写给他的大字报。周总理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p> <p class="ql-block">1974年1月至5月期间,</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的实际工作量为</p><p class="ql-block">每日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p><p class="ql-block">14至18小时有74 天,</p><p class="ql-block">19至23小时有 38天,</p><p class="ql-block">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p> <p class="ql-block">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p><p class="ql-block">在周恩来生命最后的587 天,</p><p class="ql-block">约人谈话 220 人次,</p><p class="ql-block">谈话最长时间达4小时20分;</p><p class="ql-block">公开会见外宾 65 次(含港澳人士3次),</p><p class="ql-block">每次时间大都是1小时左右,最短的1次 15分钟</p><p class="ql-block">开会 32次,去医院外看人5次。</p> <p class="ql-block">永远缅怀敬爱的周总理!</p> 蔡元培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面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p><p class="ql-block">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John Dewey)</p> 绍兴东湖 <p class="ql-block">东湖位于绍兴城东5公里处,以山明、水秀、岩奇、洞幽而闻名,与运河仅一堤相隔,被誉为“浙东古运河边的璀璨明珠”,是浙江省三大名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的戏台演出绍兴戏曲莲花落</p> <p class="ql-block">坐乌篷船游东湖</p> <p class="ql-block">漫步绍兴城市广场及水乡街景</p> <p class="ql-block">大善塔</p> <p class="ql-block">绍兴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