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河北张家口宣化四中高中毕业后,插队落户在宣化县姚家营公社姚家营大队。1976年底招工入宣化通用机械厂。今逢“下乡”50周年,为重拾往年的记忆,更是为了响应插友宣化一聚的召唤,我与同为插友的夫人,自安徽马鞍山当涂出发,自驾古城赴约。 9月7-8日是约定“知青聚会”的日子。“插友”们自四面八方赶来古城宣化,此时此刻,似能听见其匆匆的脚步,似能感觉其殷殷的期盼。姚家营的知青曾于2006年有过一次聚会,适逢“插友”们阔别30周年。当年再聚首的画面至今萦绕于脑海,恍如昨日。人各一番经历与沧桑,几多感慨;一别后杳如黄鹤,似曾相识,方寸中忆弹指灰间;昔日出水芙蓉,飒爽英姿,今朝“领导一族”,指点江山;忙不迭问短道长,敞心扉,神采飞扬;忆往昔、论今朝,趣闻逸事、贻笑大方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想象着对方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模样,有着一份激动与期待,也有着些许忐忑与不安。当真正相见时,陌生与熟悉,亲切与茫然,瞬间涌上心头。岁月在彼此仪容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韶华不复,挺拔难再,光阴终究拂去了曾经的青春活力,直呼来者何人,姓氏名谁。然而也是得益于岁月的沉淀,让彼此变得更加淡然与豁达。虽华发苍颜,独不缺稳重与淡定 “插友”相聚,其中竟有50年未曾谋面,格外惊喜。谈叙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曾记否,那年携手下乡,栖民宿,睡土炕,食同灶,耕耘田间,“广阔天地”挥洒青春与汗水;曾记否,初始间,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晃晃悠悠,颤颤巍巍,识不得豆蔬,辨不得谷黍,俨然白面书生摸样;曾记否,终末了,地里田间拿起放下得心应手,挑水推车健步如飞,双手老茧,身强体健,面色红润,腰板硬朗,豁然纠纠农夫姿态;曾记否,粗糠淡菜,饭不见细食米面,菜无有肉脍荤腥。唯有粗粮细作,充劳作之饥。节日偶有细面荤腥,见逆天之饭量,展大肚之神奇;曾记否,公社运动会上,“插友”们田径场上异军突起,大显神通,知青篮球队所向披靡,声名远扬;曾记否,大漫岭的土路狭窄陡峭,行人到此只能推车慢行。年轻气盛的我“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定要“驾”车冲顶去领略“险峰”之风光;曾记否,“队长”,“会计”,“记工”,“保管”,“看场”,“磨面”,“教师”,多个关键岗位由“插友”出任,多个重要角色由“插友”饰演。尽职尽责深得信任,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曾记否,青瓦红墙的知青平房,承载着晨出暮归,吹拉弹唱,分享美味,共度时艰的故事,沿着村边一字排开,俨然当地与周边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一起承受苦难,流淌泪水,一起收获果实,绽放欢笑。一起追逐梦想与理想,喜纳成熟与成长。言语间,回忆中,谈笑处,我们重新感受年轻时的激情和纯真,突发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愿人间烟火,喜得太平美满。<br data-filtered="filtered"> 9月8日早饭后,“插友”们分乘3辆车,在靡靡细雨中返回姚家营。与2006年相比,这次返乡人数少了些,时间短了些,阵仗小了些。上一回15人,这次12人。上一次不仅进了村,而且还去了地头田间,与部分老乡举行了联谊会,还一并共进午宴,折腾了7-8个小时。这一次只是在原大队领导庞有胡的引领陪同下,重游“知青平房”,在少数老乡家里做客,中午时分便回返宣化。之所以会有“一少,一短,一小”,皆是年龄惹得祸。临近“古稀”,身体多有不适,行动多有不便,出远门更是不易。上有老人需服侍,下有孙儿需照顾,家中多有羁绊,“档期”实在难凑。这把年纪,不再讲求排场架势,唯愿简约实在;这把年纪不再讲热闹喧嚣,更喜宁静闲适。这把年纪,更愿意随性而为,做欲做事,见想见人。更担心给东道主,组织者以及乡亲们添了麻烦! 曾经引以为傲,也是记忆中最为清晰的“知青平房”,上次来时已经改建成小学校,在它的前面又新建了许多民宅。而今,学校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村委会。村委会用房有限,大部分房屋空置,房间内空空荡荡,窗户,墙壁满布灰尘,墙皮脱落,门窗破旧,屋檐斑驳,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空气中弥漫着清冷与萧索,尽显破败之相。记性好的“插友”兴致勃勃地指点曾经的居室,讲述当年的往事。而我却有些惆怅,眼前的知青老屋,仿佛在诉说一段沉寂已久的历史。尽管我们身上仍存有知青的烙印,然而一代知青犹如当下鲜有人问津的知青平房,随着年代的推移淡出历史舞台,终究落得个世人遗忘的结局。<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们以走村串户的方式漫步于姚家营。头一个感觉是不见年轻人,所遇所见全都是中老年人。这恐怕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农村人口工业化,农村赚钱机会少,出路少,城市开放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轻人都在做着外出求学,打工,经商,甚至漂洋过海的营生。与土地,老宅相依相伴的只剩下老一辈。由此,有感姚家营之垂暮,少了些朝气。再一个感觉是村内的大小道路皆做了路面硬化,这是“村村通”政策使然,还是有其它硬性规定,我们不得知之。但终归看上去干净整洁了许多,也可免雨天泥泞行路之难。第三个感觉有些村民家很有摸样,尽管比不上南方农村的多层高楼洋房,但也是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院落宽敞整洁,果蔬满园,还置办有小汽车,尽显家境殷实。我们见到了几个当年大队小队的领导,他们都已是奔八的年岁,身子骨还算硬朗。因为当年很是熟稔,见面格外高兴。人不服老真的不行,一路上我们多次被乡亲们包围,惊呼声此起彼伏。恐怕不全是意外相遇的惊喜,更多的是来自难以辨认的惊奇,“咋都老成这样了”便成了打招呼的代名词。老乡们说的是大实话,一来我们已是“古稀”老人,白发苍苍,老态龙钟,难有飞扬神采。二来,众乡亲中有不少头回见到我们。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50年前的摸样。青春年少,神采奕奕,与当下的反差当然是天上地下。大吃一惊,发此感叹也在所难免。<br data-filtered="filtered">姚家营,这个曾经工作生活两年半的地方,有了变化。原来耳熟能详的场院、队部、篮球场、小路踪迹不在,“知青平房”难见昔日风采。原来的大块农田化整为零,过往的土房变成了砖房,原本的土路也披上了水泥新妆,村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让我们印象最深,也最为欣慰的是,2006年我们捐资兴建的牌楼,现今屹立于村口,俨然是姚家营的地标。无论当年叫做姚家营大队也罢,现在唤做姚家营村也好。它都以雄健的身姿,守护着一方的幸福安康。又像是代乡亲们在村口翘首以盼,期待着我们的到来。姚家营的气息还在,恬淡、清新、质朴,老乡们一样的热情、憨厚、淳朴,比较大都市的喧闹,诡谲,漫步于小道,盘坐于炕头,摘枣于树梢,觅苗于地间,得瓜于秧下,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细细揣摩,姚家营之不变令我伤怀而亲切。 人的一生中,五十年,沧海会变桑田,但是不论人生经历多少山高水长,多少雨打风吹,激情燃烧的青春,在这里汇集过,汗水在这里流过。不同的人,对上山下乡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宣化以及姚家营都是我们曾经的人生驿站,都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人生经历。都留存着我们永恒的记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回到宣化,曾经的“炮兵学院”焉能错过。于是专家院,22、26、27、28楼,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服务社、炮院小学,都留下了我和晓东的足迹。与18年前比较,这儿也有变化,少了烟火味道,多了沧桑气息。但是眼前既亲切熟悉又略显沧桑的景物,毕竟与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我相伴!“周托”的幼儿园,分明是童趣嬉闹的天堂;小学校当是少年的启蒙殿堂;食堂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令人悲喜交集;5分钱的奶油冰棒依然在服务社散发着余香﹣﹣﹣。我曾在这里住过,就是从这儿走向农村,走向工厂,走向大学校园。这里记录了我人生的转折,交织着人生的艰辛与快慰。随着脚步的移动我的心绪或喜或悲,跌宕起伏,难以言表。 我们来到曾经的母校,仅看门脸及附近的建筑,学校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我试图进入校园,寻找那些曾经的足迹,那些曾经的教室,那些曾经的操场。然而却被保安拒之门外。可悲可叹,一个曾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与学校的缘分就此了断!<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插友”们匆匆相聚,转眼便到了说分手的时刻。为着共同经历的眷顾,而重游故地。为着共同约定的期许,而重逢古城。为着青春年华的寻觅,而重拾记忆。光阴磨灭了皮囊上的风华,却换来了内心的沉淀。风尘淡漠了我们的容颜,却浸润了淡定从容的心灵。相聚短暂,温馨且美好。友情久长,真诚且纯真。特别感谢胜利与强华的精心策划,精细安排,周密组织,周全操作,为“插友”们提供了重逢相聚的平台,并终获成功与圆满!再见了,我的“插友”们,“缤纷的山花,莫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纵然,今天我们挥手握别,相聚的美好记忆,“插友”的音容笑貌,会久存于我的心中,我会永远珍藏这段重回宣化的经历。生活一半如意一半失意,人生一半明媚一半凄凉,岁月一半欢喜一半忧愁。人生已过大半,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祝愿各位“插友”既舒心,也随心,更宽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岁月,不同的生活,享受当下,开心快乐,顺达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