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虽有战神护佑,赵孝成王两中反间计失国

藏在人海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为,长平之战就是赵国覆灭的全部,然而当我回顾这公元前260到公元前238这二十多年的史事。我终究不能释怀,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故事令人久久不能平静。赵国啊,两大战神护佑,何以灭国,我以为王的更迭导致忘记了祖训,谁曾想竟是同一个君上。赵孝成王?历史故事要时空相续,如果你不认识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史实 ,你可能误会许多,甚至断章取义。此列一文,请大家深思。</p><p class="ql-block"> 何其有幸,廉颇李牧二将护赵;何其不幸,赵孝成王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中了范雎的反间计,撤名将廉颇,临阵换将赵括统兵。秦将白起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坑杀赵军40万,赵国共损失精锐45万。随后秦国50万部队又继续围困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两年内,赵国平原君亲自出马,前往楚国求援。毛遂自荐,颖脱而出。加上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直到楚国出兵,公元前257年,邯郸解围。经过几年的战斗,赵国元气大伤。赵国成年士兵已所剩无几。</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51年,燕国派大将栗腹发兵60万攻打赵国,想一举吞并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率领25万青少年应战,这就是历史上的鄗代之战,经过惨烈的厮杀,燕军大败。廉颇乘胜打到燕国都城,燕国一场声势浩大的开疆扩土战争,却打成了首都保卫战,最终迫于形势,燕王不得不割让五城以与赵议和。按理说,经过三场连续不断的长年战争,赵国的常年士兵应该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44年,匈奴单于看到了机会,率领10万铁骑南下,打算趁机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李牧出战。李牧率领半大号士兵组成的部队1万多骑兵、5万步兵,10万弩兵出战。此一战10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仓皇突围。只有几十人侥幸逃脱,这样战役所描述的就像切瓜一样的毫无悬念。这才是战国第三强赵国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人才很重要啊!有战神廉颇为将御敌的时光,赵国无忧。何其有幸,又有战神李牧出现。李牧和廉颇一样保持了赵国不败战神的铁壁铜墙。</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然而接着挥军北进,被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p><p class="ql-block"> 何其不幸,赵孝成王奇葩之至。</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施反间计。历史要在同一个人身上重演。几年前令赵括替代廉颇,45万兵卒丧命,这算不算血的教训?45万人,几乎家家戴孝,不能让孝成王痛彻心扉么?这孝王之孝真是可畏!仍旧是这个赵孝成王,再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听信近臣郭开之言,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怀疑并杀死李牧。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灭亡。</p><p class="ql-block"> 罔顾事实,两次临阵换将。如此重大的抉择面前,选择跳坑。赵孝成王的亡国纯属自己造成,与大将廉颇和文官蔺相如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不会背亡国黑锅。人才力量的现实意义从赵国被灭不难看出,赵孝成王的种种腐败和失误,是导致国家被灭的根本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