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之二《畅游陕西延安》

孙文萍(金秋)

<p class="ql-block">山西临汾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1988年被确定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波涛汹涌的场面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壶口瀑布因雨水大,水势汹猛,含沙量高,是最漂亮的金壶口,各地游客纷纷涌到壶口观景。</p> <p class="ql-block">乾坤湾</p><p class="ql-block">会峰寨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是一处天然古寨。山寨东临黄河,三面环水,寨内人工遗存建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古人凭依会峰山天险修筑寨墙、寨门、哨楼等,形成“虎踞龙盘,固若金汤”之势,成为陕北现存最早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被誉为陕北“小华山”。到此观景揽胜,油然生出一股“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的豪情.</p><p class="ql-block">会峰寨景区分为游客服务中心和古寨两部分,游客服务中心是会峰客栈、家庭乐园、餐饮中心等旅游功能服务区;古寨整体形象是一座驮在龟背上的锥形巨峰,三面有护寨河环绕,仅北门处由一条小路与陆路连接。寨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摩崖石室、寨门、寨墙;第二层为居住区,有西、北两处寨门可通行。有碑文记载:明代嘉靖25年修寨筑庙,开始屯兵守寨;第三层分布有始祖庙,主要为祭祀区。</p><p class="ql-block">通往山寨北门有两条道路可选择,第一条是257级的石台阶,陡峭耸立,被称为是“天梯”或是“云梯”,台阶共分三段,上下两段分别为81级,取九九归一的含义,中间一段95级,取九五至尊的含义。另外一条木制景观步道,坡度平缓,线路多为“之”字形曲折迂回,步道可连接山寨,也可直通寨底。3</p><p class="ql-block">会峰寨寨体分布有青蛇伏崖、神蛙送子、守寨山神、连心石、飞来石、先天太极石、石窝宝镜,始祖庙、哨楼、皇清碑文等景观景点。其中,二层通往三层的悬崖峭壁上,呈现着一张天然巨型人脸,轮廓分明,俯视着整个山寨,被尊称为守寨山神;皇清碑立于山寨二层石洞之内。碑的顶部是双龙戏珠,所以也叫“双龙碑”。碑上依稀可见“康熙”字样,据专家辨认,这是清康熙年间对寨子保护、维修予以奖励而留下的记事碑。</p><p class="ql-block">山寨底部景观别有洞天,有仰韶文化区、护寨河景观、各种象形岩石等等。沿着步道从西门一路往下,护寨河与黄河交界处,延伸出一条名为沿黄古道的景观步道,步道长约3公里,连通清关码头,相传古时延川水运发达,清水关码头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聚集地,会峰寨作为一处大寨,与清水关常有联通,商贾乡民为方便往来,自愿斥资开辟道路。又因旧事陕北战乱频繁,清水关北侧建有牛尾寨,南侧建有会峰寨,两山寨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沟通,共同保卫着清水关渡口</p> <p class="ql-block">游清水关</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三局陈列馆设在裴庄,是李源同学们当年农村插队的地方。如今回归原貌。</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与中央转战陕北期间的隐蔽战线工作</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兵压境,重点进攻延安,延安局势极其危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转战陕北。</p><p class="ql-block">其时,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留陕北指挥全国爱国自卫战争,行使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力指挥全国革命战争。周恩来实际负总参谋长责任,亲自抓情报的保密和敌人密码的破译工作,并制定了周详的管理办法,在电台保密、文档保密等方面屡有所成,使全党全军能够在红色电波中安全而准确地接收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扎实基础。</p><p class="ql-block">以守为攻 出其不意</p><p class="ql-block">在中央撤离延安之前,周恩来就已经开始主抓隐蔽战线工作。1947年3月7日,周恩来要原中央军委第三局(通信局)局长王诤、原中央城工部秘书处处长童小鹏,以及主管蒋管区秘密电台的原中央社会部秘书长罗青长连夜去见他,亲自部署在撤离延安后党中央同各战略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地下党组织的电台通信联系。第二天晚上,周恩来指定童小鹏和罗青长组织一个联合秘书处,童小鹏任处长,罗青长任副处长,从中央机要处拨一个译电科,从军委三局拨两部电台,于3月9日晚上开始独立行动,每天保持同蒋管区电台的密切联系,将中央指示及时传达有关党组织,并将蒋管区的情况及时转报中央。</p> <p class="ql-block">此外,他还要求中央办公厅和军委三局派来的机要人员和电台都来“报到”。中央机要处派科长邹群带了10来个译电员,军委三局派台长刘富龙也带了报务、机务员10来人。童小鹏等用一辆骡马大车拉上电台设备,按计划经过子长瓦窑堡、绥德,经碛口东渡黄河,于3月下旬到达山西临县三交镇附近的中央后方委员会驻地。在组织中央撤离期间,周恩来还指示当时的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曾三将几十箱不得不转移的重要机密文件、材料送到了晋绥,由贺龙安排隐蔽。</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紧锣密鼓却又“片纸不留”的安排下,毛泽东、周恩来从容地离开了延安,并很快抵达清涧县徐家沟。而胡宗南虽然占领了延安,却没有寻得我党我军的一丝有用情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李源同学插队时住过宿舍</p> <p class="ql-block">李源提供原来的房屋老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李源同学当年插队时村书记的女儿开的羊肉面馆,现在是延安最出名的羊肉馆,年利润过千万的赢利大户。</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陕西甘泉大峡谷,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这个景区是一个4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甘泉大峡谷是典型的沟谷型丹霞地貌,经过数千万年的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形成,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景区内分布着多个峡谷,包括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龙巴沟等,每个峡谷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桦树沟‌是甘泉大峡谷中最著名的峡谷之一,以其蜿蜒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地质景观而著称。这里的崖壁绿苔茵茵,光影交错,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微景观,如“人祖图腾”、“仙女思凡”等,被誉为摄影天堂。</p> <p class="ql-block">‌牡丹沟‌和‌一线天‌等其他峡谷也各有特色,提供了丰富的探险体验和视觉享受。</p><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的光影变化多样,特别是在阳光照射下,峡谷内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变幻莫测,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此外,甘泉大峡谷内的空气清新,是一个避暑和放松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延安,原中央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在主席休息的床上坐坐</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陕西靖边波浪谷玻璃栈桥,刚踏上去还真有点胆战心惊,但走着走着就自如了,看到天上桥下及周边景色美如画境,欣喜万分。</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峡谷靖边波浪谷景区,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闫家寨子,以其独特的红砂岩地貌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丹霞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大峡谷之一,堪称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靖边波浪谷的岩石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其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红砂岩地貌‌:靖边波浪谷的岩石被称为红砂岩,学术上称为"砒砂岩",其红色主要由铁、锰矿石经过氧化而产生,颜色丰富多变。岩石上的纹路如波浪般起伏,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图案。</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景点‌:景区内包含火焰丹霞、赤壁丹霞、地心丹霞、一线天、3D玻璃景观大桥等多个著名景点。特别是水上丹霞、五区和A区(红沙峁大峡谷)等区域,景色尤为壮观。</p><p class="ql-block">‌自然奇观‌:红砂岩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层层延绵起伏的山岩,条条蜿蜒流畅的线条,仿佛一道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波浪谷《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而闻名,这些景观形成于距今9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是自然界亿万年的杰作。波浪谷的美丽不仅在于其壮观的地貌,还在于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这里的岩石层是由侏罗纪时期沉积的巨大沙丘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和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作用,逐渐凝结成砂岩,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层叠状结构,这些岩石记录了地球漫长岁月的变迁。波浪谷的美景集中在陆地丹霞部分,包括赤壁丹霞和地心丹霞,以及通过玻璃景观桥游览的火焰丹霞,这三个区域展现了不同形态的波浪形丹霞景观,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靖边火车站,我们将在这里上车,并在开往下一站柳林车站分手,我就此回太原了,而李源两口子和杨茵继续下一个旅游地绥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