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回讲到,我们在奔子栏通过掷硬币决定了驾车进西藏,随即,就跟厦门的老杨老刘组成车队,驶向西藏方向,但在距离西藏还有10公里的地方,也被塌方所阻,只能退回十几公里的佛山乡“老王食宿店”投宿,半夜施工队抢通了公路,第二天终于能够进入西藏。</p><p class="ql-block">西藏的路被称为“天路”,那绝对不是夸张,尤其是二十年前,从云南进入西藏的G214,以及到芒康县之后的G318虽然是国道,但其实就是砂石土路,坑洼路窄,会车都很困难,加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及难以预计的情况,险境处处,危机四伏,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才能胜任。果不其然,我们刚进入西藏几公里,看到对面来了一辆车,司机伸出手把我们叫停,说前面的路很难走,他就是看着不妙才掉头回来的。这下好,自驾西藏,刚开头就来了个下马威。我短暂思考一下,觉得既然来了,就应该不怕困难,勇敢前行,于是招呼大家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进入西藏地界了,立有一个写着“开放的西藏欢迎你”横幅的牌楼作为标志,图中右边的三台车就是我们的车。</p> <p class="ql-block">终于进入西藏了,伙伴们都非常兴奋,左一张右一张地拍照留念,我也赶紧凑个热闹,留下“第一次自驾车进藏”纪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车到盐井时,发现那里正在围蔽施工,不准通行。经了解知道,是为了避开一个经常塌方泥石流的山坳,要在公路拐弯位置前建一座桥,(后来知道这就是角龙坝大桥),仔细打听才知道,要到傍晚6点钟才放行,这下大家都沉不住气了。</p> <p class="ql-block">等待了好一阵子,几个北京游客终于忍不住了,跑进施工指挥部找说法。都说北京人能言善辩,果不其然,经过他们软磨硬泡,就带来了好消息,施工指挥部宣布对我们几辆车放行。</p> <p class="ql-block">因为桥还没通车,我们要从施工辅道走到山坳下面,跨过一条旱沟,再从另一侧爬上公路,那种危险,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我们其中一辆车,因为没有高原开车经验,开了空调,差点因为动力不足爬不上坡,好在死踩油门,终于爬了上去,算是有惊无险。如果真要是按施工限行,到天黑才能走这段路,非得把我们吓个半死。</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角龙坝大桥,2005年8月3日建成通车,我们是在7月23日经过的,也就是在我们经过11天之后就通车了,只能说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次考验,看我们意志是否坚定,技术能否过关。</p><p class="ql-block">这张大桥照片拍摄于三年后,2008年7月我第二次驾车进藏,有感于当年通过这里经历的艰辛,专门停车拍的。</p> <p class="ql-block">快到芒康县城之前,连日的下雨把一段十几公里的低洼路段搞得泥泞不堪,有的地方就跟犁开的水田,完全看不见道路,深浅难测,只好找个人下车,冒着雨,一边拿根棍子戳着地面探路,一边指挥开车。</p><p class="ql-block">进入芒康县城,天终于晴了。</p> <p class="ql-block">在客栈停好车,才发现我们的车好像在泥浆池里打过滚,浑身污七八糟。</p> <p class="ql-block">从芒康出发,途中要经过拉乌山、觉巴山和东达山,虽然只有不到二百公里路程,却一直围着几座高山转。当年的道路状况很差,尤其是觉巴山的路特别险要,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第一次自驾西藏,我们都非常谨慎。经过东达山垭口,这是进藏后第一座海拔超过五千米的山口,赶紧拍张照片留念,留着以后吹牛。</p> <p class="ql-block">到左贡找旅馆,直到县城末端的财贸招待所才安顿下来。有两个女生高反了,我只好带她们跑回县城开头那端的卫生院看病。在县城两头折腾,累的够呛,回房间刚想躺一下,一旁被子盖得严严的队友思阳说他也高反了,气的我狠狠地骂了他几句后,随后又无奈地带他跑去卫生院。</p><p class="ql-block">好在招待所的服务员热情周到,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就不觉得那么累了,跟她们聊聊天,拍拍照,心情还慢慢地好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进藏头几天,我们行走在横断山脉,这里是高山峡谷地貌,风景非常壮美,让第一次驾车进西藏的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山峦起伏,雨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风中飘舞的经幡,在吟诵六字真言,让我们感受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忽而又见一片草原,悠闲的马儿迈着小碎步在行走,周围青山绿草,美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城扎木镇,就一条马路,318国道贯穿全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波密县城周边游玩,跨过扎木河之后,误打误撞去了墨脱方向。</p> <p class="ql-block">这是扎墨公路上的多东寺,波密三大寺之一,属红教寺庙,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条山沟,发现沟的两侧布满巨大的冰块,而小溪的水则冰冷刺骨,应该是这些冰块的融水,这情景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奇。多年后通过查询才知道,这就是冰川雨林景观,由于冰川运动切割两侧山体,导致冰川上面覆盖的泥土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到了海拔较低的地方,冰川上面的泥土慢慢长出了树木,树木越长越多,变成森林,从而形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冰川和雨林共生的</span>奇观。</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不明就里,只是感觉惊奇,纷纷靠着这些巨大的冰块拍照,以纪念这次奇遇。</p> <p class="ql-block">经邦达小镇,下业拉山七十二拐,过怒江峡谷,翻越安久拉山,我们没有在八宿停留,直接去到然乌镇,入住然乌湖畔的青年旅舍。</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的四周雪山环绕,冰川众多,当时觉得还没有把握,就没去冰川游玩,三年后再次驾车入藏,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奔冰川去的。</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一处草地上,十几个藏族青年男女在“耍坝子”,我们也加入玩耍,开心之余还拍了很多照片。可福建老刘不小心把记录地址的纸片丢失了,搞得照片没法寄出去。三年后我又驾车去西藏,经过然乌时,专门去找那个村子,经过努力,还真被我找到了那个村子和当年耍坝子的一对兄妹,终于把那些照片送到人家手上。</p> <p class="ql-block">舞蹈中的藏族女孩。</p> <p class="ql-block">我背着摄影包抓着照相机也加入了舞蹈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婶从远处的青稞地刚抬起头,就被我拍到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然乌,要走最危险的一段路了,那就是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路段。从通麦大桥到排龙乡的路段,全长虽然只有大约14公里,却因为其极端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有着亚洲第二大的泥石流群而闻名,是川藏公路南线最危险的路段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过通麦和排龙运气比较好,没有下雨,虽然如此,走这段险路还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同车的一位女生,坐在后排絮絮叨叨自言自语,说着很多不知从哪听来的关于这两个天险的故事,她说的那些故事有点像《死神来了》里边讲的那样,没一个是好结局的。看着车外的险境,听着恐怖的故事,是不是会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呢</p> <p class="ql-block">天险路窄,会车困难,一边峭壁一边悬崖,下面是滔滔的帕隆藏布,稍有不慎,不是粉身碎骨就是葬身水底。看到对面有来车,要找个宽一点的位置让行都很难,看同伴的表情,就知道我们的内心有多茫然了。</p> <p class="ql-block">走出通麦、排龙两处天险,转眼来到仙境般的鲁朗,天壤之别,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从树林里走出几个牵马的藏族姑娘,简直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放牧的藏香猪。</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有种飘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那时鲁朗的游客不多,整个扎西岗村就我们几个,当地藏族居民都围着我们说说笑笑,还交换食品,虽然语言不通(只有一个女学生懂普通话),却一点都不影响交流。</p> <p class="ql-block">看我跟村里小朋友的合影,就知道我们有多亲密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圣城拉萨,直接把车开到布达拉宫的西广场停车拍照(正面的大广场正围蔽修葺),大家一遍遍欢呼,祝福自己平安到达拉萨。接下来,我们就在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羊湖周围游览参观。</p> <p class="ql-block">到拉萨第二天排队四小时,终于成功预约参观布达拉宫,大家在参观时都买了本纪念册,走出布宫后,又喜不自胜地在布宫广场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参观布宫发现有部分建筑在修葺,藏民们在打阿嘎,一边唱歌,一边夯实屋顶的阿嘎土,一种从未见过的,非常动人的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到色拉寺看辩经。</p> <p class="ql-block">参观色拉寺的外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药王山摩崖石刻游览时,也拍到了不少人像作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大昭寺时,发现这个老外拿的照相机,跟我们两个同伴的相机一模一样,马上邀请老外合影。</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附近拍摄的人像作品。</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面商业街拍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期间幸运地遇到雪顿节,我们凌晨二点就跑去哲蚌寺,看到了最经典的晒大佛。</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庙,哲蚌寺在雪顿节期间举行的一项重要仪式,是通过展示巨型佛像唐卡来纪念和祈福,这是从对面山头拍的展佛台全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拉萨,我们走109国道(青藏公路)返回,经过当雄,拐进纳木错游玩。</p> <p class="ql-block">伙伴们坐在湖边的合掌石下拍照。</p> <p class="ql-block">离开西藏,进入青海省,经过索南达杰保护站时,我们停车致敬环保英雄索南达杰。</p> <p class="ql-block">在保护站里,我们为藏羚羊保护基金捐了一点点钱,给当地学校赠送了一批文具,为藏羚羊竞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签名支持。这是我在接捐赠证明时,同伴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掷硬币决定的第一次自驾西藏,经过紧张、刺激、愉快的34天,终于平安回到广州,圆满结束这次没有预先设计,却收获满满的旅行,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多次驾车去西藏,而且说走就走,再也不用掷硬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