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初探

世纪放歌

<p class="ql-block">  汪曾祺写昆明的文字中有描写雨的部分,他用很平实的语言述说了很普通的场景,读来很有画面感,那画面仿佛印在心里,只要一提昆明就会想起昆明的雨、提篮叫卖的苗族少女、蓊郁成雪的木香花以及茶馆中两个对坐闲聊的联大学子,一个是汪曾祺另一个应该叫朱德熙。</p> <p class="ql-block">  写西南联大的文章真不少,我觉得汪曾祺回忆联大生活的文字既可爱又可信,他写的是他自己亲历的故事,是联大的点;而联大最好的面是由作家岳南书写完成的,他在《南渡北归》中用全方位多角度的群像跟拍手法进行白描,通过蒙太奇的时空交错将抗战时期大咖们的人生际遇与联大变迁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演艺,读罢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师范大学主楼前最醒目的雕像必须属于闻一多先生,他确是当年联大的风云人物,想必闻一多先生身体里内置了楚人勇敢彪悍的基因,他的言行令当局不爽,一个教书匠竟敢给政府填堵,后来果然他就出事儿了。</p> <p class="ql-block">  联大旧址大门右侧有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的半身雕像,精湛的雕工令三位教育大家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南渡北归》对很多教授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书中有联大学生参军抗日的一节,个人在选择国军还是共军时有了分别,后来的命运也就大不同了。总之,联大师生的不屈与付出是值得后来者致敬的。</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蒋梦麟先生在联大期间于跑警报时窝在山沟里竟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作品——《西潮》。该书最初是英文成稿国外出版的,后来才被译成中文,据说《西潮》在台湾属于学生的必读书,想必跟他的身份不无关系,晚年蒋先生的黄昏恋在台湾家喻户晓,成了宝岛一时的花边新闻,不知他尴尬不尴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联大旧址我仿佛与叶企孙、华罗庚、陈寅恪、胡适之、傅斯年、刘文典、朱自清、沈从文、杨振宁父子……擦肩而过。这些中国近代史上有如神一样存在的大师,一个个衣着简朴甚至有些破旧,极度的物质贫乏未能掩盖他们人性光辉,他们或沉思或愤怒或高傲或自负,但他们绝不屈服。联大教授的绝大多数无论是行为做派还是学术成就都不愧大师的称号,他们的名字与西南联大一起光彩夺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