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想往--(系列2)百年厂甸-老北京的记忆。

才燕生(东方子)

<p class="ql-block">  新春伊始,多年期盼的厂甸庙会,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 本届庙会以“漫步古都中轴,共赏百年厂甸”为题,突出一个“文市”特色。</p><p class="ql-block"> 初一一大早,我就开始漫步长街,沿着虎坊桥路口,向北迤逦而行,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船型白楼,这也是百年以上的老建筑,1920年建成的(京华印书局),现今经过整修,已恢复当初建成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厂甸庙会,也有十余年未举办了。疫情过后(百年厂甸)庙会重张,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 过来的人都在怀念以往的厂甸,这就是老北京人怀旧情愫所致,那时的新华街南起虎坊桥路口,北至新华街北口,街道两旁摊商林立,五行八做,应有尽有,像什么空竹响音、风车戛戛、风筝沙燕、争先斗艳,孩童们举着大串的山里红,有长有短,项掛胸前,宛如哪吒出海。老人孩童好不热闹,不过这是早年的回忆罢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城市改造及其他原因,厂甸庙会已停办多年。</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文市厂甸庙会重张,实属惊讶,这正是顺应历史、遵重传承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这次厂甸庙会突出(文市)特色,不设小吃摊位,东西琉璃厂</p><p class="ql-block">的各家门店均开门迎客。</p><p class="ql-block"> 以海王村中国书店为中心,宫灯高</p><p class="ql-block">悬,十二属姓造型彩灯,串串相连,有名的“火神庙”也修砌一新,做为展馆开门迎宾。</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特色,就是以文房四宝、金石玉器、书画条幅、珠宝文玩、音像书册等等为主线,伴以时令老北京兔爷、丝涤手泮、文玩把件等等,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 厂甸庙会虽无烟火澎湃,倒也文雅脱俗,不失老北京传统文化气息。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张记小吃,弥补了庙会吃食的期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