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有感</p><p class="ql-block"> 万兆平</p><p class="ql-block"> 小引: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一直生活在人间,仰望着星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前在《读书》上阅读过杜小真的文章,知道她是一位女性学者。那时对在《读书》上写“长篇大论”的人,总是抱有一种向慕的心情,一般是只知其文,不知其人。现在要想了解文章作者,“摆渡”百度,他们的全貌和风采便展现于你的手机屏幕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赶上了网络时代和ai时代。人们在惊奇之余又伴随着惊恐,不禁对ai之于人类未来命运福兮祸兮心生忧虑。当然,这应当是哲学层次(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等)的思考。果然,网络又给你来了一篇《人工智能与西方哲学的交织》一文(有兴趣当能搜到),说的是几位西方哲学家的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看来,对人工智能的惊恐还是不必要的,因为人类还有哲学。回到《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东拉西扯点心得。</p> <p class="ql-block"> 能在百度上看到这十年前的演讲整理稿,也是“网络投喂”(因为搜所以“喂”)的好处吧。有人说也有坏处(洗脑)。我想,区别“洗脑”的利弊,是你自知是清醒了还是糊涂了,当然,“自知者明”者甚少。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手不离机,机不离手,你总处在“被洗”的状态,这可能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当下的“存在”处境。这让我们想到存在主义之于法国哲学,当然也少不了德国哲学乃至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等。</p> <p class="ql-block"> 作者是研究法国哲学(应当不限于此)的学者,她借用他人说的“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的名言,说明他们这代人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想着中国,服务国人的。我常想,爱国是人的本性、本能,植根于人性善的最深处,自然而然。爱国情始终伴随人的成长,可能不需要再去做更多的工作,让其自发生长可能善莫大焉。老一代学者的爱国情怀往往都倾注于学术之中,并无喧嚣。一句“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就足以表达了他们的精神情操。一定意义上,爱国即是爱自己,有谁不爱自己呢!这是常识,“拉回人间”。</p> <p class="ql-block"> 作者认为,法国哲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做的是‘钻孔’的这样一个工作”。所谓“钻孔”,“那就是探索,就是没有什么终极真理,尽可能深入的挖掘思想的真理”。找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与“钻孔”不同的可能就是去建设“高楼大厦”的另一道路。这让人们想到康德和黑格尔,想到德国古典哲学。它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它的思辨性和逻辑性,宏大而规整,严密而晦涩,让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天上”吧,尽管作者没说。</p> <p class="ql-block"> 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而言,我们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俗世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作为个体的“我”,一句“我是谁”即问倒了所有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你身心自由吗?你在生活或生命的各个关口作出过怎样的“自由选择”的抉择?你一生在追求财富及财富自由的旅程中,还有什么精神的需求?你思考过死亡吗?思考过“彼岸”吗?思考过“此在”还有“荒诞”吗?这些追问可能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追问,对这些追问的阐释和解答,就是哲学的“钻孔”工作吧。这些都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拉回人间”。</p><p class="ql-block"> 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尔,始于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意识论,从意识开始,从“小”处出发,通过怀疑追问,追求一种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这个“小”,其实很大,推动了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开启了现代科学理性之门。作者说:“实际上在中国文化里,‘小’也是很可爱的东西,比如‘小姑娘”、‘小东西’,是一种很温馨的形容。”没有对哲学的深研和对生活的厚重体验,是无法作出这种比较说法的。“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一定既是“哲学”的又是生活的。文中详细讲述了一位年轻数学家的人生故事(大段引用一下):“法国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在西方数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的。他叫卡瓦耶斯,他只活了41岁,是一个著名高师(注:应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数学家。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但他坚持要上前线。当时在欧洲有这样的规定,知识精英是不用服役的,但他觉得应该去。去了以后被德国人捉了,德国人发现他是卡瓦耶斯后就把他放了。但他回来没待多久,战争越来越激烈,于是他又去了,但这次德国人沒放他,把他枪杀了,就牺牲了。”这位数学家的朋友“哲学”地说,这是逻辑的死亡。作者说,这是哲学的死亡。文中还列举了几位学人的人生故事,他们为追求真知追求美的人生,其结局也颇让人唏嘘。哲学与数学紧密相连,历史上很多大哲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法国数学更是光耀世界。如果说深奥的数学与哲学是知识的“天上”,那么,哲学家、数学家们无不生活在“人间”,他们除了担当着学术的使命,还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卡瓦耶斯之死,正是把哲学的“自由选择”理念和逻辑贯彻到底的典范,也是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绝妙说明。</p><p class="ql-block"> 文中的后段似乎有一些对政治哲学的解读和讲述,其深刻之处需要读者细心领会。当然,这需要有“前理解”。我想,这个“前理解”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社会阅读和个人经历的。不难看出,演讲稿作者无疑是从哲学的角度,表达了对人类社会应如何创造人间美好生活的看法和洞见。</p> <p class="ql-block"> “哲学不仅研究世界的本源和本质,还通过提高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对应生活的挑战”。可见,哲学的意义本来就是关心人间事的。本源和本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可能给人一种“天上”的感觉,但“人的存在”一直在人间。(2024.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