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四川大学京剧社建设发展十周年》序言 </b></p><p class="ql-block"><b> 卓 然</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0月4日修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看完丁明双教授汇编的《四川大学京剧社建设发展十周年》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样稿,已经是凌晨五时了。清风欢唱,霞光似锦,迎着火红的太阳,我把此序言当作是献给四川大学京剧社成立十周年的贺词。</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看着这沉甸甸的样稿,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叫国剧,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它的传承与发展,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享誉全世界,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之一。它</b><b style="font-size:18px;">博大精深,美轮美奂,曾有皮黄、二黄、京调、京戏等称谓,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京胡、京二胡、月琴和锣鼓等伴奏,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2010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跟音乐一样,</b><b>其重大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所爆发出来的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火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中国,最景仰京剧和京剧艺术的人群除了从事专业京剧工作者们外,恐怕就是票友们了;最关心京剧传承与发展前途的人是票友们,最痛心京剧衰落的人也是票友们;在传承振兴和创新京剧活动中最不遗余力的人,还是票友们!</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但遗憾的是票友们对于京剧事业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却只能是绿叶,或是锦上添花——即新时代传承国粹、爆发民族国粹精神火花的“红领巾”,只能衬托京剧的繁荣!</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喜欢京剧,而且喜欢京剧演奏,尤其是特别喜欢京剧中的老生、老旦和青衣的唱腔,那优美动听的京腔京韵,总是让我油然而生羡慕之情……</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因为那优美而扣人心弦的唱腔,如果没有锲而不舍、坚持不辍的奋斗精神,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美的高度或境界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一直认为,京剧演唱艺术就是感情艺术,它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充满活力与希望而且是令人心醉的韵律美……</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发现,在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票友们表演的后面,跳动着的是京剧艺术家和票友们的脉搏;在舞台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票友们所表演的作品中,观众们能急速地呼吸着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票友们的灵魂,唯其如此,京剧艺术,才是真正感情的艺术。它,使人激动;它,使人升华;它,令人遐想。总之,没有感情,就没有京剧;没有感情,就没有京剧艺术!</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感情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与馈赠,京剧是从事京剧舞台演唱或表演或舞蹈或武打的人们和从事京剧创作的专业工作者们和票友们用心中的爱,谱写而成的优美动听的乐章,再为上帝回放!</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非常钦佩并十分感谢丁明双教授为京剧在四川大学校园生根开花与传承、发展、创新,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与贡献,尤其是丁明双教授对京剧执着追求与热爱的情怀,使我敬重!</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十年前,丁明双教授毅然决然地把学校教职工和莘莘学子中的京剧爱好者、戏迷、票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四川大学京剧研习社,建立健全了研习社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落实活动场地,自筹经费,购置文场武场所必须的基本装置或设施,为京剧研习社的社员们顺利开展研习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内部环境保障。</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与此同时,丁教授对外吸引了一大批老生、青衣、老旦、花脸等学有专长的专业京剧人才和一些综合素质高、京剧音乐修养好的琴师以及资深票友加盟四川大学京剧研习社,定期开展研习活动和演出活动以及对外交流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研习方针,为四川大学京剧研习社的建设、壮大与发展,丁明双教授蒙其忧,任其劳,沤其心,沥其血,鞠躬尽瘁,踏破铁鞋,并乐此不疲地一干就是十年。</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十年来,丁明双教授和他的研习社的社员们脚踏实地地走过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坎坷坷,他的京剧情怀和一腔热血至今难凉。他的努力与奉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校内外的专业人士和广大票友们的高度赞美,并且提高了四川大学研习社的影响力和美誉度。</b></p><p class="ql-block"><b> 向丁明双教授学习!</b></p><p class="ql-block"><b> 向丁明双教授致敬!</b></p> <p class="ql-block"><b> 作者简介:卓 然,笔名,本名王德广,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经济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专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