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全国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人们祝福伟大祖国,人民乐享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10月3日下午翔安区各镇(街)南音社玄友在翔安区卢卡小镇四海音社举办南音汇唱!</p> <p class="ql-block"> 这个国庆假期,人们载歌载舞,礼赞伟大时代。人们举行欢乐喜庆的民俗活动,欢度假期;在世界南音文化遗产地福建厦门翔安区,举行一场精品庭院广场南音会唱。活动贯穿整个国庆假期,来自翔安区10个镇(街)的南音协会会员们,喜欢南音的,喜欢闽南文化的,喜欢传统文化的,喜欢南音这种音乐形式在等你!为翔安区居民带来沉浸式文化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p><p class="ql-block">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p><p class="ql-block">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民间组织大会上,南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p> <p class="ql-block">一、南音《一间草厝》</p> <p class="ql-block">二、南音《共君断约》</p> <p class="ql-block">三、南音《年久月深》</p> <p class="ql-block">四、南音《三干两金》</p> <p class="ql-block">五、南音《直入花圆》</p> <p class="ql-block">六、南音《因送哥嫂》</p> <p class="ql-block">七、南音《秋天梧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南音《迭陀人》</p> <p class="ql-block">九、南音《满面霜》</p> <p class="ql-block">十、南音《绣孤鸾》</p> <p class="ql-block">十一、南音《春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十二、南音《懒绣停针》</p> <p class="ql-block">十三、南音《三仠两金》</p> <p class="ql-block">十四、南音《风打梨》</p> <p class="ql-block">十五、南音《直入花园》</p> <p class="ql-block">十六、南音《心头闷焦焦》</p> <p class="ql-block">十七、南音《春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十八、南音《园内花开》</p> <p class="ql-block">小小南音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