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安乐死?

金梦

<b>  安乐死,就是让那些无法通过医治康复的病人,在死亡前夕,得到平静宁和而不是令他们痛不欲生近乎酷刑的“人道救治”。与其让病人饱受救治时如同酷刑般的折磨,倒不如让他们在平静和安详中超脱。西安九名尿毒症患者集体投书媒体,要求对自己实行安乐死,这一报道读后令人恻然。这九名病人并非不热爱自己的生命,而是实在无法忍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在恢复健康无望、生命感受生不如死的情况下,他们才向社会呼吁,给他们一个人道的待遇,即体面的死亡。</b> <b>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垂危病人在病痛的蹂躏下悲惨去世,他们临死的惨状让亲人无法承受,由于我国没有安乐死法案,这些病人只能在剧痛中坐以待毙。安乐死是太多不堪忍受重症病痛带来身心折磨的病人们共同呼声。患癌症晚期的病人几乎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呼喊:愿以生命换尊严。我所了解的几例癌症晚期病人因不堪痛苦而自杀,他们残酷、痛苦的死法让我心痛不己!这样结束自己的人生,给活着的亲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哀伤!安乐死可以无痛苦地结束病人生命,但安乐死在我国还未立法,我无法漠视绝症病人的痛苦,再也没有比我更了解这种绝望的行为了。</b> <b>  曾经遇到一位八十岁的脑出血病人,家属叮嘱:“尽一切办法要救活!”手术之后,他活了下来,气管被切开,喉部打了洞,一根粗长的管子连向呼吸机。偶尔有片刻清醒,痛苦地睁开眼,此时,家属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救了他”。家人轮流陪护,二天后老人头部肿得像是吹大的气球,更糟糕的是,他的气道出血不止,需要更加频繁地清理气道。每次抽吸时,护士用一根长管伸进他的鼻腔,血块和血性分泌物被吸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只见他皱着眉,拼命想躲开伸进去的管子,每天反复地清理,病人痛苦不堪!治疗越来越无奈,他清醒的时间更短了。而仅剩的清醒时间,也被抽吸、扎针无情地占据,虽然不是我亲人,但我的心很痛……十天后,他死了。死的时候,肤色变成了半透明,针眼、插管遍布全身。面部水肿,已经不见原来模样。我在心里问自己:“如果他能自主表达,会愿意要这十天吗?”这十天里,他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又何在?</b> <p class="ql-block"><b>  1999年,巴金先生病重入院。一番抢救之后,生命得以保存,但从此插上了鼻饲管。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这根管子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长期插管,嘴合不拢,巴金下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巴金本人很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家属和领导不同意,即使是昏迷着,是靠呼吸机,但只要机器上显示还有心跳就好。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他说:“长寿是对我的一种折磨”。</b></p> <b>  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通过科学方法,使人在死亡过程中避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安乐死对于无法医治,生活在极度病痛之中等待死亡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人道的选择,让生命走到尽头的人们能够自然地离去,高贵而尊严地结束生命,这是一种人权,是对人、对生命、对科学的最大尊重,是社会的进步。放弃无价值的治疗,选择安乐死,也标志着人类对生与死的更理性的认识和选择,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维护病人的尊严,是人类文明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体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