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散记》92——南屏钟声催读书

💒曹志

<p class="ql-block">  中秋后的又一个周末,鼎如对我说,到嘉禾大地去从岁月钩沉中观古察今吧!唯此才有真正的智慧和意义。基于此,他说建议再去桐乡高桥,到沙渚塘口听南屏钟声,听听过去的读书声。</p> <p class="ql-block">  我一查,蓝戈(原名沈绍初,民国作家,高桥人)所撰写的《演教禅寺》一文得知,此处原有演教古刹,上世纪四十年代,演教寺老方丈净悟法师在寺内兴办义塾,帮助附近乡童识文断字,接受国学文化,所以寺内的朗朗读书声常常与洪亮的钟声一起传出寺院,在四周的田野和村庄回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后,我们在秋风送爽下,便到高桥亭桥村的田野,见到田里晚稻已在微风吹拂下飘荡,阵阵稻花香令人沉醉。行驶在翠绿茂密的水杉小路上,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和期待起来。而演教寺正处于田间旷野里,进入山门,只见古木参天、苍松翠柏绿荫葱郁,殿宇中间有一条小河,建有两座石桥,可能就是香火桥吧!</p> <p class="ql-block"> 鼎如兄让我们每人拎着他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恰巧一位僧人过来,便向他打听住持在否?师父十分热情,边介绍边引我们进入一个十分精致的庭院,走上三楼禅房正见一位师父在为一成功商人在开示。一听口音我便知他是四川人。</p> <p class="ql-block">  入座后,一聊才知原来他就是演教禅寺住持释智能师父,我们便开始攀谈起来。豪爽地说:“你们知不知道我为何这么虔诚进佛门吗?”“听果荣师父说过,但有些模糊了。”“那今天我说说。”“愿闻其详。”“年轻时我在北方包工程,结果被人忽悠亏了近二百万,回重庆后被老母亲和老婆骂得狗血淋头。于是在老家开了一家小店,有一天老同学来我店,看到我落魄的样子,就说少点烦恼,省得被家人嫌弃,还是跟我去南方杭嘉湖地区吧!过了一个星期我斗胆跟他到杭州,结果因缘际会,遁入空门。后来因当地邀请才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听说以前高桥这个寺没啥名气,您是</p><p class="ql-block">如何让它成一座佛教圣地的?”我问道。“这里的前几任和尚一直没能弄好,主要是缺钱。得知此,我就开始化缘。结果在我努力下终于找到解决办法。由于四川中药多,我自小就懂中医看病。一个个疑难杂症考验了我的水平,结果全部医治。于是,医治好的家庭纷纷做功德。”</p> <p class="ql-block">  “师父,能说说你寺的历史吗?”“当然可以!”“演教寺全名叫桐乡市南屏山演教禅寺,简名'演教寺',堪称千年古刹。此寺始建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初名保安院,系晋银青光禄大夫尚书李益之宅。清光绪《石门县志》载:演教寺,在县东十八里。创于天福八年,名保安院。宋治平初,改今名。本晋银青光禄大夫、尚书李益之宅,有祠在千佛阁前。”寺院初建时,占地面积有十八亩三分三厘三。北宋治平(1064-1067)初年,改名为演教寺。此后,曾历遭战乱,寺院时衰时盛。明代嘉靖年间,演教寺曾重修大雄宝殿。清代雍正四年(1726),再修大雄宝殿,今正梁上尚存“雍正”字样。民国十三年(1924)再修大殿,替换其部分构件。时建筑宏伟、壮丽,古木参天,以沙渚塘口至头山门有长约一华里的条石甬道,二旁苍松翠柏,绿荫葱郁,殿宇房屋不计其数。甬道途中有一条小河,建有石桥,与甬道融为一体,名曰“香火桥”,为演教寺烧香拜佛的第一站。当时,寺庙占地30余亩,有哼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观音殿、千佛阁等,从大门依次进入的建筑是大雄宝殿、钟鼓楼、圆通宝殿等;僧人、房头100余人,香火盛极,是极负盛名的江南古刹之一。民国后,净悟和尚任演教寺住持三十余年,曾三修大雄宝殿。民国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守真老人在演教寺任住持,寺里现仅存《守真老人七二留影》一帧,摄于1964年3月,上书:“守真老人操履严峻,秉性正直,自幼有超人之志,故少春即醒,遂行头陀法,光头跣足,过午不食,日诵法华,行愿药师、地藏、金刚、弥陀等妙典四十余年,无间寒暑,为人解说义理,不厌不倦,能安住,空理不与人争,苟非乘愿再来,谁能如是行特哉?劣学历蒙指迷,感恩无涯,爰记数语,以志不忘;甲辰三月末,照禅敬题。”文革期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演教寺遭受重大损毁,大多建筑被拆,古木名花砍去,寺中僧人星散。至七十年代末,仅存大殿三间。1981年,大雄宝殿被列为桐乡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9月,演教寺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修缮大雄宝殿。此后,修复工作便一发不可收。寺院先是按历史原貌制订长期规划,购置演教禅寺周围土地三十余亩,然后逐年续建各类佛教建筑和设施,先后建起居士楼、斋堂、千佛阁、放生池、天王殿、念佛堂、水陆内坛、祖师殿、客寮、新大雄宝殿(2013年建成,殿内供奉七佛如来,为浙江省之唯一)、东厢房、客堂、财神殿、钟楼、鼓楼、卧佛殿和其他禅房等。2017年还修建文化长廊。2021年又竣工了由“太虚讲堂”“太虚纪念堂”等组成的太虚苑。目前,寺院占地近40亩,僧人17人,共有殿堂、僧房等共16组,总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听了如此讲法,我们兴趣上来,便要求师父带着我们围绕演教寺走一走。于是,古物、古石、古碑一一映入眼帘。边走师父边说了一段民间传说:如《十石蚕豆造演教》、《李益之捐宅为佛寺》、《袈裟披罩演教寺》等。民间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据颜剑明主编的《演教寺史》记载,目前寺内尚存的一批古文物,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遗存。这些物质遗存主要有以下七项。一是行宫观音:供奉于圆通宝殿,高约0.5米,系乌木制作,四肢装有关节,能活动自如,故换四季服饰,藏于一座专门定制的木轿内;轿门上方有圆形玻璃镶嵌,旁有双龙戏珠图案,上方有两幅牡丹图案。门楣上有“法雨同沾”四字,两旁有楹联一副:“慈航普渡三千界;佛日长辉亿万年”;轿为殿宇式样,宝顶,飞檐,观音菩萨藏于内,故称行宫观音;从前每逢大旱年岁,演教寺附近农民均要披蓑戴笠,将行宫观音抬至乡间,沿途百姓设案焚香,摆上祭品,顶礼膜拜,以祈上天喜降甘露;文化大革命期间,演教寺被毁,寺内文物因打砸抢而星散四地,环桥头农民沈炳洪之母将观音严密包裹,藏于自己寿材中,因而幸免于难;上世纪八十年代,陈炳洪有意将观音送还演教寺,寺僧选定吉日,将其迎回。据考证,这座行宫观音制作于宋代,为村民求雨时用,庙会时抬出寺院迎拜。二是龙桌。珍藏于圆通宝殿内,龙桌高约1米,紫檀木质,形似方鼎,四足弯曲,呈“S”形,端正稳重,上方有《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精美图案,人物神态惟妙惟肖,四足上也有精美的鸟兽图案,估计原为菩萨供桌;“文化大革命”期间,龙桌被当作“四破”丢弃于中沙渚塘,幸被附近一农民捞起,藏于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农民有意将龙桌送还演教寺,寺僧选定吉日,将其迎回。三是鸡血石。铺设于老大雄宝殿内,长1米余,宽约 30公分,产于浙江昌化县,与田黄石、冻石并称为“印石三宝”,以瑰丽、精巧、高雅、多姿而闻名;此石上面布满鲜红的条纹,酷似鸡血;传说明代丐僧挑宝和尚一日来到演教寺,不摞下担子,跪在鸡血石上拜谒释迦牟尼大佛,忽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遂在佛前和衣而睡,醒后饱餐一顿,从此云游天下名山,不知所终。四是释迦牟尼石像:珍藏于千佛殿,石像高约30公分,座宽约25公分;双腿盘曲,呈跏趺座,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呈弥陀印;螺结发型,右胸坦露,面容端庄。五是观音桐木立像:珍藏于千佛殿,木像高约1.5米,与真人相仿;以梧桐木雕制而成;肩披薄纱,左手扶莲花,右手持莲茎,赤手立于莲座,面容慈祥,系明代文物。六是十八罗汉木像:珍藏于千佛殿,高度约50公分,均为坐像,形态各异;以檀木雕制而成;演教寺原物,“文革”中被一居士藏匿于家,后又深埋地中,而免于被毁;演教寺重新开放后,归藏寺中,系唐朝文物。演教寺能有这样好的恢复和发展,能有那么多的文物遗存回归该寺。”</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东西,我们才知道当家住持释智能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心血耗费。智能法师,俗名杨自伦,师父是四川省安岳县人,1999年12月应嘉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桐乡市佛教协会会长释开先邀请,入住演教禅寺,主持弘佛事业,翌年又晋升为演教禅寺监院。法师到任后,复建道场,安僧布道,荷担如来家业,特别是亲自游走四方,化缘写疏,殚精竭力规划,坚持不懈施行,终使这座千年古寺重获新生,绽放荣光。</p> <p class="ql-block">  “师父我们怎样修行才能精进?”鼎如问道。“说易不易,你们只要掌握太虚法师的佛教知识和理论,就能快速进阶。多来跪谢血印石方为正道。”</p> <p class="ql-block">  在师父三个小时的开示下,我们三人若有所思。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首诗:“演化代佛,教学智慧,寺中藏有古文化。今日徜徉,会心一笑,高桥流水桂花开。莫说因缘,浙川互关,唯有一心种福田。南屏晚钟,声声呼唤,一点青灯读书乐。座屏为伴,清风明月,翻得书声臧心房。挂屏警示,石虽无言,沧桑变化莫测了。插屏把关,一如既往,屏蔽噪音坐板凳。”</p><p class="ql-block"> 当晚回杭,在杭新白鹿,美味佳肴,欣慰了!岳明一看股市、币市,纷纷扬扬比翼飞,惠通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