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不是伟伟,小老儿恐怕一辈子都体会不到“专题旅游”</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专题是“网红古村落”,所谓的网红,是指没有经过政府部门规划,纯粹是经由自媒体从业者推出,从而红极一时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共同特点:风景或特色鲜明,旅游基础设施落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的是浙江丽水松阳县的三都乡和四都乡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去的是陈家铺村。</p><p class="ql-block">陈家铺村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下辖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p><p class="ql-block">距县城15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2014年,陈家铺村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古村落就有很多古代诗人的诗词歌赋,被雕刻成铁艺,挂在各处墙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都乡,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地处松阳县东北部,东、东南邻三都乡,南与西屏街道接壤,西与望松街道毗连,西北、北、东北与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三港乡毗邻。行政区域总面积4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四都乡户籍人口为3943人。</p><p class="ql-block">明代,属移风乡遵化里四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望松乡。1956年3月,四都乡并入望松乡。1959年,改属望松管理区。1984年6月,改设塘后乡;同年8月,更名为四都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保留四都乡。截至2021年10月,四都乡辖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下包村。</p> <p class="ql-block">陈家铺村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因此显得更加商业化。</p><p class="ql-block">在村子里,你不仅能欣赏到古朴的建筑,还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先锋书店,这个由百年文化礼堂改造而成的书店,是书迷们的天堂。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在这里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来到陈家铺村,怎能错过当地的美食呢?老鲍农家乐是当地人气极高的餐馆。虽然需要提前预约,但等待绝对是值得的。他们的炒鸡肉特别美味,一整只只需200元,足够让一大群人吃得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飞茑集樢咖啡是另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还能欣赏到杨丞琳拍照的同款美景。店内视野开阔,即使阴天也能感受到阳光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拍了很多美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外,村子里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景点和美食等待你去探索。无论你是喜欢历史文化,还是美食旅行,陈家铺村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快来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玩陈家铺村,下山去西坑村</p> <p class="ql-block">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西坑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西坑村位于松阳和武义两县交界处、松阳县城13公里外的大种山脚,著名“松宣古驿道”就经过该村。西坑村有20多坐清代建筑和40多座民国民居。原始林倚傍的小山村,摄影家痴迷的聚焦地。</p><p class="ql-block">松阳县四都乡西坑村被诸多摄影家誉为“中国最优美的小山村”。 九山半水半分田,四面环山,海拔700多米的西坑村,古村民宅特色浓郁,因其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摄影观光的好去处。许多游客被这里以古树、古道、古村落为主要特色的“复古”路线深深吸引。以该村为背景拍摄的照片获全国奖项的达数十幅,所以西坑村就有了“中国最优美的小山村”的美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西坑村吃过午饭,前往三都乡。</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到了三都乡,只能游览一个杨家堂村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都乡,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地处松阳县东北部,东邻莲都区丽新畲乡,东南、南与象溪镇毗连,西南、西与西屏街道相接,西北、北与四都乡毗邻,东北连接金华市武义县三港乡。</p><p class="ql-block">明代,属移风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三都乡。1961年,改设三都公社,属松阳区。1983年10月,改称三都乡,属松阳区。1992年6月,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后仍为三都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到杨家堂,我想全国应该不下百十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子坐东朝西,根据五龙抢珠的地形设计,位于对面山、屏风山、祖坟山、大山脚、上山头五座大山合拢形成的坡地中,一条小溪自东而西环绕村落,形成玉带绕村的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1号,也即村“顶头堂”,该房为宋起艺故居,宋起艺曾是一名国学生,是最高国立大学大学生。</p><p class="ql-block">杨家堂的墙体文化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信仰、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6号房中的春夏秋冬画面,因历史久远,其中的秋景已经无法看清,4号房大门顶的朱子治家格言和2号房大门顶上《程子四箴》保存尚好,2号房天井南北侧的诗文则是乾隆的七言古诗。</p><p class="ql-block">从杨家堂的墙体文化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160年前,杨家堂的宋氏祖辈们就开始重视文化教育。他们的重视并不仅仅停留于思想上,而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如前面提到的蔡氏老太在丈夫早逝,家境贫寒的条件下,仍要求二个儿子“日耕夜读”,可以看出这位伟大母亲的思想是多么开放,对世界的认识是多么的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庄历史</p><p class="ql-block">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松阳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树,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及其宋姓来历,从其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可看出,其宋氏祖先来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p><p class="ql-block">宋濂为唐代名相宋璟之后裔(25世孙),而宋濂为浦江的一代世祖,其孙宋可三因绾丝藤迁于松阳县三都乡呈回村。1655年许,宋可三第八代世孙宋显昆从呈回村迁居杨家堂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显昆迁居杨家堂村后的70余年间,杨家堂只有数间茅房,族人以卖柴、狩猎为生,生活十分艰苦。到了宋显昆曾孙宋宏堂时,却出现了“奇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宋宏堂,传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宋宏堂五岁丧父,时其兄宋宏资也仅九岁,孤儿寡母,家境甚是贫苦。但其母蔡氏对兄弟俩要求甚为严格,日间要他们出去干活,入夜则教他们习文,故使兄弟两能习字断文、知书达理。一日,宋宏堂挑柴去城里卖,于泉址凉亭歇脚,拾得一内约有2000两银子的钱袋。拾得银两后,宋宏堂就在凉亭中等侯失主。失主回找时,他就将所有银两如数还与做木材板业的衢州巨商。那巨商感激不已,诚问宏堂有何要求,宋宏堂说,我什么都不要,若你能用得着我,我可否当你学徒。之后,宋宏堂就跟随那巨商学做木材板业生意。因有母亲蔡氏的谆谆教诲,宋宏堂不仅能写会算,且品德高尚,倍受世人尊重。跟随巨贾学商一段时间后,经得巨商许允,自己也另立门户,从事木材板业生意。曾数十次贩运木材到杭州,并入股杭州南星桥“松茂板行”,成了股东老板,终成松阳的木板巨商大富。宋宏堂发迹后,生活上仍省吃俭用,而将钱财用于“建厦屋、孝高堂、友兄弟……”从而逐步修建起时至今日我们尚能一见的杨家堂古居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墙体文化</p><p class="ql-block">走进杨家堂,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些鳞次栉比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和那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当然也包括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门窗雕花等等。</p><p class="ql-block">杨家堂古民居中几乎每家大院中都有学报、官报,有的甚至于从中堂贴到客间板壁。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了,有的学报中还留有几个字,有的几乎看不到字的影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宋宏堂,传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宋宏堂五岁丧父,时其兄宋宏资也仅九岁,孤儿寡母,家境甚是贫苦。但其母蔡氏对兄弟俩要求甚为严格,日间要他们出去干活,入夜则教他们习文,故使兄弟两能习字断文、知书达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蔡氏老太要求两个儿子“日耕夜读”之后,宋宏堂继承了母亲的传统,“念村中子弟幼小失学者,则延师设馆,歌诵之声彻于山谷”。至宋君楣(1836--1901)时,还“捐资举办迪德小学,松阳知县张纲奖给‘泽流桑梓’匾额”。其办学时间比县毓秀小学(1905年创办)还早。也正因对教育的重视,才使这样一个小山村飞出了诸多的“金凤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红村真的太红了,每个村落的游客都是摩肩接踵,原计划游览一个小时的村落,每个的游览时间都超过了三个小时。</p><p class="ql-block">因此砍掉了很多村落,就游览了具有代表性的上述三个村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抓到伟伟拍了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0-3</p><p class="ql-block"> 松阳县象溪镇民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