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安徽省徽州区所在地岩寺前往黄山风景区的205国道旁,有一个五A级国家旅游景区“潜口民宅”。</p><p class="ql-block">它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北距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约35公里,西距屯溪(黄山市政府所在地)23公里。</p> <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也称“潜口民宅博物馆”,是一个将散落于歙县境内民间,且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古建筑,按“原拆原(迁)建,集中保护”的方法,所建成的一个徽派古建筑博物馆,其中所展示的民宅,就其单体建筑而言,可能並非是徽州地区最好的古代建筑,但它却反映了徽派建筑中所共有的一些特点。</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分为明、清二个区域,明、清建筑各自独立成群,清园较为集中,而明园则座落在山坡上稍显分散,我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游览一边,也耗时约3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是潜口民宅清园的大门,它飞檐翘角,显得十分的庄严与漂亮。</p><p class="ql-block">到潜口民宅参观游览,它无须门票,仅收自驾游者停车费10元。</p> <p class="ql-block">进入清园,迎面是一块游园导览图。</p><p class="ql-block">左转后顺着右边的石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古宅展示区,这一区域共有十处徽派古建,它们有祠堂、戏台、徽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宦、商铺、私塾及普通百姓的民居,还有徽州唯一留存的“收租房”。</span></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走进徽州古建群,给人的第一印象並不是“粉墙、黛瓦、马头墙”,而是“高墙小窗”。</p> <p class="ql-block">徽州地区古时多盗匪,为了防止盗匪抢窃,高墙上仅开有少数小窗口,听说这种窗口呈里大外小的形状,主要是为了防匪盗时瞭望所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印象是徽派建筑多“飞檐翘角”与做工精湛和充满动感的砖石雕。</p><p class="ql-block">古建筑屋脊的两端称为座头,我们家乡(宁波)一带的民宅屋脊座头,一般是平直的,而徽州古建筑中的屋脊座头几乎都呈翘(高)起状,而且有多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图中这一形似喜鹊尾巴的构件,称为鹊尾式,它有吉祥如意等美好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种象是古代文臣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持狭长的板子的,称为朝笏式,它一般表示这家的屋主人是朝中的文管。</p><p class="ql-block">(本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种称为吻兽式座头,常见的有鳌鱼、天狗、哺鸡等,屋脊屋檐的翘角上多为这种形式,它有祈求平安福祉、驱邪避灾之意。这类构件构造复杂,工艺要求较高,多用于祠堂、阁楼、凉亭等公共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种称为印斗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田”、“福”或“卍”(万)字纹的方形砖建成,形似金印,称之为“金印如斗”,意在激励子孙奋发读书入仕做官。</span></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清园的建筑群中,环视四周,几乎所有的民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门楣上方有一个门楼,门楼两侧那两个线条优美,高高托起的翘角,真是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门楼的,通常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装饰,尤以砖雕最为常见,它以它的气派程度,彰显出主人的地位和财富。</p><p class="ql-block">另外,它还防止雨水顺墙而下,而保护了屋门。</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方精美的砖石雕。</p> <p class="ql-block">这幢房子的门就墙而言是斜向的,也就是俗话讲的“歪门邪道”中的歪门,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是古徽州人迷信风水、认为南向为尊,非皇宫和官衙莫属,也有说法是因为商人属金,而朝南属火,(南方丙丁火,),他们认为火克金,不利于做生意,所以选择朝偏东的方向开,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说法……。</p> <p class="ql-block">园内每一处古宅旁都有一块古宅名称牌,牌子上不仅标有古宅的名称,有的还标有古宅的使用性质。</p><p class="ql-block">每块名牌的相同之处,是它的下方都印有一块解绍这座建筑情况的二维码,如果你是自游行者,可以用手机扫码后倾听讲解,不过建议您最好戴上蓝牙无线耳机,以免影响其它游客的参观。</p> <p class="ql-block">古徽派建筑中“高高的门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有40多公分之高,门槛做得高,据说有三个原因,一是阻隔湿气进入、二是防止蛇虫侵入、三是显示主人的地位与身份。</p> <p class="ql-block">但高门槛往往在二门或二门两侧的门上。</p> <p class="ql-block">许多住宅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门接二门”,进入大门后接着就有一道二门,它的作用似乎与我们家乡的玄关相同,大门与二门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封闭区域”,而这又与普通的玄关不同。</p> <p class="ql-block">二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供人进出的小门,大门与二门之间的距离,也感觉特别的近,有的只有一米三、四十公分。</p> <p class="ql-block">有的二门除两边有门外,中间一侧也有门。</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有屋必有井”,那是因为古徽派建筑,除了房子的两侧是高大的马头墙外,前后也是高墙,这既是为了防盗,另外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一种理念,为此,进入二门后便是一个小小的天井,二门上短短的屋檐从高墙上延伸下来,加上从正屋上流下来的雨水,都流入到天井之中。</p> <p class="ql-block">奇怪的是天井之中並无“井”,发现这一与众不同之处后,我在其它几幢建筑中特意关注了这一现象,发现本应比阶沿石低一些的天井,在清朝建筑中几乎与阶沿石持平,只不过在条石的两侧留了二个小小的落水孔。</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厅小、房间小、天井小、庑廊小、楼梯小、门小,这许多“小”挤在一起,是因为住宅的占地面积普遍相对较小,被当地人称为金家大屋的“诚仁堂”,占地面积也仅360平方,这与“大屋”的称谓似有不符。</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住宅,加上四周有高墙围住,所以尽管底层有4~5米高,住人的房间内还是黑幽幽的,让人有一种压抑之感。</p> <p class="ql-block">正厅两侧是厢房,厢房外侧还有过路的弄堂,古时称为庑廊。</p><p class="ql-block">庑廊与天井之间装有工艺精湛的格子门,门上的木雕玲珑剔透,做工考究,除了起到隔断与采光外,还有装饰作用。</p> <p class="ql-block">窗户也采用格子窗,但线条上要比格子门简单一些,</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中,有一个在别处所看不到的装饰物,它的名称叫做“窗栏板”,俗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槛挞衣”,意思是窗户的衣服,它位于窗台下面,与窗户一样宽,</span>因其正好与人视线平齐,故徽州人对此处装饰特别重视。</p> <p class="ql-block">它往往是整幢民居木雕工艺最精彩之处,所以,这块窗栏板也叫“窗板木雕”。</p><p class="ql-block">格子窗在南方的古建中随处可见,唯独这块窗栏板,是徽派建筑中所独有的,这也是它的第七个特点。</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文风盛行,反映在建筑中的,往往是民宅的厅堂上多有名人书写的“匾”,这块掛在徽商厅堂上的《诚仁堂》匾额,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集字匾。</p> <p class="ql-block">这块掛在祠堂里的《義仁堂》匾额,由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所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掛在商铺里,堂号为《萬盛記》的匾,由今上海市松江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p> <p class="ql-block">此《谷懿堂》匾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fu)所书。</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在参观潜口民宅时,所看到的八个特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徽州府地形图,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为一府六县,一府指的是徽州府,六县分别是歙(She.四声)县、黟(yI.一声)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宗祠的门面,俗称祠堂,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我国南方凡有族群聚居之处,多有此建筑,在此不予详细解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有着三间门面的商铺“萬盛記”。</p><p class="ql-block">由于该建筑的正面没有高大的围墙,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徽派建筑的底层是很高的,而楼上则显得低矮,如果房间前面立着一道髙墙,那里面的昏暗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店堂,当中一间是通道,左右两间作为经营的场所,其地板高于通道,地板与通道间有一块踏脚石,至于店铺经营的范围,和商品如何摆放,那只得由游客自行猜想了!</p> <p class="ql-block">在“万盛记”天井与庑廊之间,装着十分考究和精美的格子门。</p> <p class="ql-block">格子门上的布置独具匠心,雕工精湛,栩栩如生,每一幅图案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徽州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地主收租屋,它是一座狭长形的二层楼屋,这是它的外立面。</p> <p class="ql-block">进入收租屋迎面是一间小屋,其左手边有二间仓房,其中一间展示着徽派建筑中,各种匠人的营造分工,以及匠人们所使用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而另一间则展放着一个谷仓,它长约9米、宽1.72米、高3米,这个谷仓的容积约为46.44立方,用现在的话来说,约可装27吨左右稻谷。</p><p class="ql-block">但这或许是根据现时人的设想而作,並非原来的谷仓。</p> <p class="ql-block">这是展示在清园中的一座古戏台,原是歙县显村洪氏家族为过节或家族办大事而建,它的台面宽约5.2米,高却有2.1米,底层可供戏班子住人及放置布景道具等。</p> <p class="ql-block">戏台上高悬着一块“戏如人生”的牌匾,戏文在短暂的剧情中,反映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有起有伏,但不管怎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终都会谢幕,现实中的人生又何尚不是如此呢!</span></p> <p class="ql-block">清园内还有一处普通人家的平屋,虽为平屋,但屋主人为了使房子显得有些气派,还是将门框上方的外墙比两边的墙壁建得高出不少。</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方既无精美的砖雕,也没有漂亮的飞檐翘角,屋内仅为一井一屋布置,较为简单。但在百年之前,作为普通平民能有这样的住宅,足见徽州地区早在明清时期,就是一个富庶之地。</p> <p class="ql-block">游览参观潜口民宅博物馆的时间,可短可长,可以蜻蜓点水似的粗粗一看,也可以在实物、图片、视频前面细细品味,以探寻徽派建筑的韵味!</p><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的道路两边有许多民宿和饭店,在结束本篇记念文章之时,我不妨要为这家位于停车场右边的,“八方缘土菜馆”做一回广告,这家饭店可俭可奢,菜品口味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2024年11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