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门堡红色民兵班成立

大同剪纸艺术

<p class="ql-block"> 原创 张日升</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30日,天髙风清,秋高气爽,今天是我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旗飘扬,歌声嘹亮,节日气氛浓烈。纪念馆前主席台已座滿了到会首长。门上方装点全部红色调,横幅上写有“第11个烈士纪念活动暨“拒门堡红色民兵班”组建大会。两边标语是“不忘先烈抛忠骨,矢志强军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 共建巩固国防”。主席台前一行金色大字“致敬英雄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民兵班由11位青年民兵组成,他们戎装整齐,英姿勃发,高喊口号整队入场亮相。民兵们有部分是退役军人组成,军人素质突显,他们都是武装部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型人物,个个精神抖擞,英气活现,表現出新时代民兵的高昂形象,是我区国防动员的具体实践和品牌建设。</p> <p class="ql-block">  台下座无虚席,他们有烈士后代,村民代表,中小学生,新荣区各机关干部,郭家窑乡政府工作人员,拒门堡村委会,大同日报社、电视台、新闻办工作人员等,因为今天是个重要日子,他们身着节日正装,早早来到会场。今天还有一项重要仪式,新荣区武装部隆重举行拒门堡红色民兵班授旗仪式。拒门堡以村为单位的革命斗争史,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成立拒门堡红色民兵班,该项活动区武装部李悦兴政委、刘煜伟部长等领导根据习主席指示,“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宣传好红色传统文化”,针对拒门堡革命斗争史和拒门堡红色民兵组织的优良传统,经过反复论证研讨后做出的重要决定,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时代更具战略意义。这是新荣革命老区及区武装部的一面旗帜,也是新荣区红色传统文化的亮点,推动全区民兵建设高质量的抓手,受到了省军区、大同军分区和新荣区委的称赞表扬。拒门堡红色民兵班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形象和优异的成绩出现在公众视野。</p> <p class="ql-block">  会议由新荣区郭立东区长主持…,刘中文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大同军分区拜海涛政委参会并讲话…。拜政委在军歌嘹亮中给拒门堡红色民兵班庄严授旗,并希望民兵班在新形势下苦练本领,提高单兵素质,做到军事过硬,作风优良,发扬好拒门堡红色民兵传统精神。</p><p class="ql-block"> 拒门堡民兵大队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骑兵部队李子恩教导员和鲁平大队长领导下成立,持枪民兵就有80多人(包括担架队),在民兵大队长刘旺和副大队长张广仁直接领导下,参加了晋绥边区绥南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了集宁战役、大同解放战争及周边县市抗战革命。在大同解放战争中,拒门堡民兵张广贤第一个冲进敌人碉堡里抢枪和抓俘虏,受到了表彰。拒门堡民兵在与地主还乡团和土匪的斗争中履建奇功,在维护一方平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左云县命名为《红色民兵大队》,队长刘旺在集宁战役中打伤一条胳膊,但仍然坚持战斗受表扬,刘旺曾参加了1949年第一届天安门广场祖国大阅兵,民兵方队山西代表。</p> <p class="ql-block">  会后,拜海涛政委与刘中文书记、郭立东区长、大同军分区李慧、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介、区政协主席于君、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为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国、区人大副主任、区委办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冯立功、区直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武装部李悦兴政委、刘煜伟部长、郭家窑乡郭鹏飞书记的陪同下,在拒门堡纪念馆参加了纪念烈士活动,他们给拒门堡22位英烈行掬躬礼,整理花蓝缎带,表示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烈士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拒门堡纪念馆馆长张日升为大家作了祥细讲解,他结合八路军贺龙元帅领导的120师晋绥边区的抗战历史,讲述了拒门堡不足千人小山村,在抗战中全民参战的英雄事迹和烈士们的生平简介,同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和晋西北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打仗3万次,歼敌13.8万人)鲜为人知的故事。左云县曾命名拒门堡为红色革命村,拒门堡的村风家风及传统文化一直是典型模范。该村有8人曾参加过天安门广场祖国大阅兵,其中,1949年第一届天安门广场祖国大阅兵就有3人,郝勇是骑兵方队前排领队,刘旺是民兵方队代表,王士铭是骑兵方队代表,张学斌曾在覌礼台就坐。赵清、王进曾被毛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全村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有3位老红军,有两位军级领导,有6人为师局领导,有一大批县处领导和高级知识分子。抗战时有76人参加了八路军,有伤残军人35位,有8人参加抗美援朝,其中有张月、王占彪2人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烈士张登元女儿张秀林14岁参加了抗美援朝,有3位导弹专家、其中张世英是钱学森领导的部属专家,新中国第一批军内高级工程师,有4位航天工作者,有军工技术人员2人,有大学生300余人,其中有博士、硕士60余人,有国家表彰的模范人物和老党员13人,有省、市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数十人,有陆海空将士170余人。拒门堡红色基因传承脉络清晰,红色革命村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如今,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已被山西省命名为“国防教育示范村”,“全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大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荣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给烈士后代献花</p> <p class="ql-block">民兵班宣誓</p> <p class="ql-block">新荣区学生给烈士献花</p> <p class="ql-block">学生给烈士行掬躬礼</p> <p class="ql-block">参观军事模型</p> <p class="ql-block">  回顾</p><p class="ql-block">党政军领导关心支持</p><p class="ql-block">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在拒门堡考察</p> <p class="ql-block">原大同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董其高在拒门堡红色教育基地考察</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刘孟斌在拒门堡纪念馆考察</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老干局组织十五位市级退休领导在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考察</p> <p class="ql-block">新荣区武装部入伍新兵</p> <p class="ql-block">大同预备役文工团在纪念馆学习</p> <p class="ql-block">大同三二二医院官兵在拒门堡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并义诊</p> <p class="ql-block">大同军分区记者采访</p> <p class="ql-block">消防队战士</p> <p class="ql-block">入伍新兵国防教育</p> <p class="ql-block">  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从2019年开馆以来,已接待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研学、主题教育活动、党日活动人数约10余万人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