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母亲离开我们巳七天,从二0一七年九月到二0二四年九月,在这七年中几个儿女们每月轮流伺候老母亲。(在此以前伺候母亲的重担大都落在女儿杨荣霞五毛的肩上,还有在集宁的杨荣祥,杨荣光俩个儿子都付出很多)善始善终体现了一个孝字。</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儿女尽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份感恩的情怀。母亲年老体弱,孤独寂寞,陪伴在身边,做一顿饭、端一杯水、说一句贴心的话、洗一次脚、梳一次头,足以让年迈的老母亲心满意足,才是最可贵、最实际的孝敬。</p><p class="ql-block"> 在这七年每月轮值伺候母亲期间,无论轮到谁伺候、都义不容辞、克服家庭事务缠身,克服自身体弱多病,克服种种困难,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将老母亲伺候的非常高兴满意。其中有许多精心照料老母亲的感人故事、已成为尽孝的典范,为自己的儿女后代树立了楷模,成为值得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钦佩的是杨荣霞,(五毛)几十年陪伴在母亲身边,可以讲一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忙了家里忙家外,对伺候老母亲功不可没。尤其是有了孙子之后,又要看孙子,又要照顾病重的丈夫,又要照料年迈的老母亲,导致自己身体状况非常衰弱,让大家心疼不已,是儿女尽孝典范中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感动的是杨荣花、朱管德俩口,每年夏季从路途遥远的杭州、三门来,一住就是四个月,一个负麦洗涮,一个负责做饭,换着样做、饭菜非常可口,让母亲品尝到美味佳肴。尤其是这次9月26日听到母亲病危,28日就乘飞机匆忙赶回来,还是为时已晚。</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尊敬的是老大杨荣忠、已75岁高龄,七年中一直正常轮換伺候老母亲,从没讲客观、从不叫苦叫累。尤其是听到母亲病危信息后,亲自驾车两天驱车1400公里从东北丹东赶回,真叫人佩服,体现了一个儿子探母的急迫心情。回来没顾旅途劳累即投入安葬的具体事务中。</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信赖依靠的是杨荣祥,自己原本在北京照看幼小的孙子,为了不误换班提前返回集宁,第二天探视母亲后的当晚,在母亲病危后与阿丽及时赶到、投入救护中,并俩口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尤其是母亲病故义无反顾地挑起操办后事的重担,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拿主意、定方略,成了家中的主心骨。(四虎)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指挥姐妹有条不紊地合作办理后事,值得敬佩。</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赞扬的是杨荣光(六六)家中最小的、也是母亲最疼爱的小儿子,几十年来自己身患重病,经常拖着病体和玲玲前来探望母亲,每次来、从不空手,买母亲最爱吃的瓜果点心,玲玲精心制作母亲爱吃的食品。尤其是自己疾病缠身、刚从北京住院回来不久、又在集宁住院治疗。听到母亲病危又不顾一切来家探视,尽到一个儿子的孝心,这种精神值得钦佩。</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赞美的是大女杨荣芝(芸芸),自己已是古稀之人,在轮值伺候老母亲最后一个月期间、无微不至、精心照料母亲的吃穿起居,吃药浆洗、用尽心血。尤其是在母亲突发急病,惊吓之余还不顾一切进行救护,用尽力气,采取各种措施想让母亲清醒过来,但还是回天乏术,母亲在俩姐妹的怀抱中断气离世,安祥的把老母亲送走。至始至终亲眼目瞩、亲身见证了老母亲病故的全过程,值得敬佩。</p><p class="ql-block"> 通过上述六位儿女及媳妇女婿可歌可泣孝敬母亲的点滴事例、虽然续述的很不全面,很不详细,但可以说明:大家都是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善待和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是孝敬母亲最值得欣慰的事,尤其是在办理母亲后事中,非常圆满,没留下一点遗憾。母亲在天有灵,也会感到十分满意。因为全部都是接照母亲生前遗嘱逐一照办。</p><p class="ql-block"> 树高千尺离不开根,儿行千里忘不了父母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根于儿女心中。时光流逝、但做为儿女的孝心,却能穿越时空永存。</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十月三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