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

加木

<p class="ql-block">我曾有幸结识一位老人家。他平日里说话极为平常,然而,从他的话语中,我却能体悟到深深的智慧与通透。他就如同一位默默的引路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我。</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满怀好奇地向他请教:“有没有人会突然之间顿悟,从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呢?”</p><p class="ql-block">他缓缓地回答道:“实际上,并没有纯粹靠突然顿悟而看透一切的人。</p><p class="ql-block">顿悟往往是禅定功夫逐渐加深,其他方面的修行也达到一定程度,当时间和机缘成熟时,才会出现的一种状态。</p><p class="ql-block">禅宗所说的顿悟,只不过是在那个悟的瞬间,看起来像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而且,禅宗的修行以见性明心、直指心性为主,这里的‘顿’,指的是顿超次第、豁然开朗,并非什么都不做就能突然顿悟。” “作为修行人,最好不要过于关注顿悟、开悟这些东西。这些概念太虚了,过度关注并无益处。大概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这个‘顿’字,倒是有点意思。‘顿’就是在豁然、忽然之间发生。古代的祖师们常常采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接引弟子,让他们在瞬间获得豁然洞明的境界。</p><p class="ql-block">比如踹一脚、切断手指、敲一棒等等,方式五花八门。然后,真的就有人顿悟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本来已经在疑情中进入了专心致志、心念极度专一的状态。</p><p class="ql-block">古人参禅修行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懒散,今天有空弄一下,明天玩完了回家再来一下。他们日夜不停地修行,功夫绵密且非常用功。</p><p class="ql-block">所以,师父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点拨,让他们有机会突然进入那个顿悟的状态。很多时候,点拨了很多次也不见得有效,误打误撞就那么一次,可能就顿时成功了。所以叫做顿悟。” “六祖曾说,万法既然都是从心中出来的,那么渐悟也好,顿悟也好,都是一种方法,为什么要区分开来呢?渐悟就是顿悟,顿悟就是渐悟,这两者是一起发生的。这句话说得真好啊!顿渐之分,其实只是一种权宜的分别。</p><p class="ql-block">涅槃与生死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出世间与世间不二,没有对立面,一切都处在中道。人如果觉悟了,当下就会安乐自在。这也是慧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顿悟’思想的关键。但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必过多纠结。因为我们此时的研究,无非是头脑知识性的研究,没有实际的用处。” “我们要学会停止头脑的活动,停止对知识的渴望,对所谓人世思维理性的依赖,让身心自然下来,放松下来,去逐渐感悟顿悟里头的关键——无着。</p><p class="ql-block">心无任何可依附者,也无任何点可着落,但又很稳当的那个感觉。那个感觉,常常我们会把它和生活杂事以及我们所遇的变故等事对立起来。</p><p class="ql-block">事情一来,怎能没有依附、又怎么能没有着落呢?于是越是对立越是糟糕,粘上去就没有办法扯开了。我们不如试着不对立、不多想,不用概念去定义事情的发生。事情来了,就迎上去,投入到事情本身里去,可是心却和它自然有个距离在。</p><p class="ql-block">这个做法体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庞居士的女儿灵照说的‘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那个状态,我们可以去体会体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别的了,不需要多余的了,就是这么自然简单。</p><p class="ql-block">但是你说你懂了很简单,照此做去,却是另一番光景。因为世界上最难的就莫过于纯粹只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眠。</p><p class="ql-block">我说:那不是傻子吗?那如果这样了,我还要顿悟干什么?我要的顿悟,是飞天遁地放光发神通,是对宇宙人生全知全晓。我不要这个什么饥来吃饭困来眠。</p><p class="ql-block">他说:祖师们会告诉你,就是这样,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还能怎样?还要怎样就是你的妄想而已。所以所谓顿悟,其实就是要在一下子,回到这个超级自然的基本状态。</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方向不要盲目,不要过于紧张刻意。一定要靠心去感悟,不是靠知识积累,不是打坐能打多久、腿可以盘多好、念经有多么熟,要去生活的各种事情巨细无遗的里面去感悟。</p><p class="ql-block">感悟那个没有二元对立的东西,感悟那个和世界变化无关的那个东西,感悟那个和动静都没有关系的东西,感悟你和世界万事万物的距离。” “顿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你尽量轻松地活在世界上。</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太多的烦恼、痛苦、纠结、舍不得、求不得,太多的痴狂迷乱。包括对宗教和修道的饥渴迷乱。</p><p class="ql-block">这种迷乱癫狂,一下假如顿时停歇,那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习惯于在俗世间翻滚妄执,一颗心一直不停地在狂乱奔撞、追逐着。</p><p class="ql-block">殊不知,一旦要将自己浮动的心安顿下来,歇息片刻,却难如登天。所有的杂念妄想会来袭击你那个想要歇息的心;所有的是非俗事亦不会放过你想要安顿的心。</p><p class="ql-block">人常狂言道:‘人能掌握命运。’但当你静下来时,你会顿然惊觉原来我们的心念一直由妄想欲念牵引着,而非自己。连自己的心念都掌握不了的我们,又何能掌握命运呢?</p><p class="ql-block">假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将这颗狂乱的心安定下来,坚守住自己本心的堡垒来抵御外来妄念的侵蚀,留得一颗明明白白、专注安稳的心。那澄静的智慧即由澄清的心灵中油然浮现,自然就能真切地认识原我的面貌!</p><p class="ql-block">所以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个前提,就是轻松。轻松也可以叫做自然,但自然是状态,轻松还可以理解为路径,达到自然的路径就是轻松。” “看一件事,不要过于严重,要轻松点。对待一场纷争,也尽量轻松。喜欢一个人,也轻松去喜欢。轻松对待自己,不要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往自己心上压过来。</p><p class="ql-block">轻松,是碰见了烦恼纠结,打个招呼就让他走,绝对不和他混在一起拉拉扯扯。轻松,是遇见了执着焦虑,见个面就让他走,绝对不留他过夜吃饭唱卡拉 OK。轻松,是不把自己绑起来扭送到每一段人与人的关系中,一直站在交织之外。</p><p class="ql-block">当轻松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体验到轻盈的愉悦。确切说那个也不叫愉悦,是因为挤压和逼仄走开了,自然就有一种类似愉悦的感受在。”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准备一场顿悟。</p><p class="ql-block">我们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要以为我们到了三四十岁,到了五六十岁甚至更老,就不能顿悟了。我们要相信,我们都有属于自己顿悟的时间点。</p><p class="ql-block">只要我们进入这个希望自己醒觉的路上,就总有机缘会促使我们顿悟。也许,你会在经历一场人生灾难后顿悟、也许你会在经历一场苦苦的寻求后顿悟,不管你经历什么,最后一定是有一个什么机缘,促使你打开心扉,抹掉以前你自认为正确的那些观念,透过去,直接看到你心灵的本色。</p><p class="ql-block">你只要相信,你本来就是那么优秀,你本来就在自己家里不曾远离。放轻松,一切都会是你顿悟的机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家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顿悟的思考之路。顿悟并非遥不可及的神秘境界,而是在我们的修行与生活中逐渐显现的一种状态。</p><p class="ql-block">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时间去沉淀的过程。我们常常在生活中忙碌奔波,被各种欲望和烦恼所困扰,却忘记了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顿悟就是要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内心的本真。</p><p class="ql-block">它不是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外在的修行就能轻易获得的,而是要我们放下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论的依赖,让身心自然放松,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饥来吃饭困来眠,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的本质,被各种欲望和追求所驱使。我们总是在忙碌中寻找着更多的东西,却忘记了珍惜当下的美好。顿悟就是要我们回归到这种简单的生活状态,用心去体会每一顿饭的滋味,每一次睡眠的安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内心常常被杂念和妄想所占据,很难真正地放下。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能够逐渐学会放下。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在睡觉的时候放松身心,不去想其他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慢慢地,我们就能够培养出一种专注和宁静的心态,让自己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轻松也是顿悟的关键之一。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过于紧张和刻意,总是把事情看得很严重。</p><p class="ql-block">这样不仅会让自己感到疲惫和焦虑,还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顿悟就是要我们学会轻松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不要过于纠结于得失和成败。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生活中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下对宗教和修道的饥渴迷乱。宗教和修道可以是我们寻找内心宁静的一种方式,但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它们。我们要明白,真正的顿悟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悟,而不是外在的形式。</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去修行,比如阅读、冥想、运动等等,但我们不能把这些当成一种任务或者压力。我们要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对待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场顿悟。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龄,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都有机会在某个时刻顿悟。我们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机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内心有着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愿意去挖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顿悟之路。</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顿悟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方向。让我们放下杂念,回归本真,以轻松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顿悟时刻。</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24-09-01 13:26・</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修道不是让别人去修,而是自己修出一颗慈柔到极致的心</p><p class="ql-block">“识得柔弱觉,消遣成天仙。”达到上面所说的境界时,你也就明白了什么叫柔弱。之前,你对柔弱的理解不管再怎么接近真相,也总会隔着一层。因为,理上的理解,很难在事上奏效,不能在事上奏效,就说明你还没有真的变得柔弱。</p><p class="ql-block">只有你的心真的弱下来,一点火气都没有,不需要控制,也不需要压抑,逍遥得像个神仙时,对很多事情你才能真的不在意。比如,刚进入红尘世界时,你觉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心里常常觉得受伤,觉得不平,不明白世界为什么要这样对你。但你是个有底线的人,而且你对自己有要求,所以你宁愿修忍辱,宁愿在修行上着力,而不是跟世界较劲。于是,你慢慢地修,慢慢地温养,慢慢地照着老祖宗说的那样去做,希望有一天,忍辱的智慧会在你的生命中闪光。于是,渐渐地,辱的感觉淡了,你没有那么难受了,你发现忍辱其实也没有多难。再往下修,你开始觉得生活其实很美好,过去所认为的侮辱,不过是别人调剂生活的一些玩笑,偶尔把你当成笑料,又能如何?喜剧演员不就是这样吗?谁看喜剧都会哈哈大笑,但他们对演员没有恶意,笑完了,心里总是充满感激,感恩对方给自己带来了一份好心情,让自己在笑不出来的时候笑出来了。这样不是也很好吗?</p><p class="ql-block">于是,你觉得世界其实挺好的,每个人都很好,不好的只是自己的在乎,在乎没有了,就一切都好。这时,你就再也没有可忍之辱了,所有的事情对你来说,都是故事,你可以从中学习,却不会因为它们而受伤。在你心中,很多话,很多场面,都只是掠过耳际的秋风,你既不留恋,也不反感,任它来了或走了,你都不在意。只是偶然想起时,你会感谢它们给你的生活增添了颜色,增添了诗意,让你淡淡的心多了一些情感的色彩,让你感受到了立体的人生和世界。是与非,对与错,你已经不再纠结了。</p><p class="ql-block">这时,你也就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是柔弱,逍遥又是怎么回事。就算有人拿“剑”来刺你,也会发现自己像是在刺虚空,任他累个半死,你也还是安然无恙,快乐逍遥。这时,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能伤害你呢?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执著世相了,就胡乱说话、胡乱做事,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还觉得别人没什么好执著的。永远要记住,真正的修道不是让别人去修,而是自己修出一颗慈柔到极致的心,用这颗心去观照万物和苍生,痛别人所痛,悲别人所悲,乐别人所乐,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24-09-02 12:03・</p> <p class="ql-block">开悟前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开悟后所有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是行者,</p><p class="ql-block">背负着各自的行囊,在人生的旅途中踽踽独行。</p><p class="ql-block">有人匆匆赶路,眼中只有名利场的灯火辉煌;</p><p class="ql-block">有人则悠然漫步,于心灵深处寻找那片宁静的港湾。</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我们深信不疑:“世间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情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然而,当心灵的帷幕缓缓拉开,</p><p class="ql-block">一场关于自我觉醒的盛宴悄然上演,</p><p class="ql-block">我们恍然大悟:“世间所有的问题,终归是心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从外向内的深刻转变,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重新认知。</p><p class="ql-block">开悟前:尘世迷惘,钱与情的枷锁</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我们往往被外界的声音所牵引,</p><p class="ql-block">钱与情,如同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p><p class="ql-block">这句话道尽了世俗之人追逐金钱的普遍心态。</p><p class="ql-block">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钱似乎成了衡量成功与幸福的唯一标尺。</p><p class="ql-block">我们奔波于职场,熬夜加班,只为那碎银几两,却忘了初心何在,灵魂是否安放。</p><p class="ql-block">而情感,则是另一重难以言说的枷锁。</p><p class="ql-block">亲情、友情、爱情,交织成一张复杂的人际网,</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其中挣扎、纠结,渴望被爱,又害怕受伤。</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曾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p><p class="ql-block">这虱子,或许便是那些看似美好,实则暗藏伤痛的情感纠葛。</p><p class="ql-block">回望历史长河,无数名人在钱与情的漩涡中沉浮。</p><p class="ql-block">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在事业巅峰时,他的财富足以让世人仰望,但面对家庭的变故和个人的健康挑战,他深刻体会到,金钱虽能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却难以填补心灵的空虚。</p><p class="ql-block">又如,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轰轰烈烈,却因家族仇恨而走向悲剧,让人不禁感叹,情感的纠葛往往比金钱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驾驭。</p><p class="ql-block">开悟后:心灵觉醒,自我救赎</p><p class="ql-block">然而,当人生走到某个转折点,一场心灵的觉醒悄然发生。</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意识到,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钱与情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其实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p><p class="ql-block">正如佛陀所言:“一切唯心造。”</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烦恼与痛苦,都是因心而生,因心而灭。</p><p class="ql-block">向内求,是这场觉醒之旅的起点。</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学会与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的需求与渴望。</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p><p class="ql-block">那些外在的追逐,不过是内心不安的投射。</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学会放下对金钱的执念,不再为情所困,</p><p class="ql-block">内心便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平静与自由。</p><p class="ql-block">这种转变,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反差与反转。</p><p class="ql-block">曾经视为生命全部的钱与情,如今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会了珍惜,享受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p><p class="ql-block">我们懂得了感恩与回馈,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这种从外求到内省的蜕变,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出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洗礼,我们终于明白,</p><p class="ql-block">内心的平和与强大,才是抵御世间一切风雨的最强盾牌。</p><p class="ql-block">这种内心的觉醒与转变,在许多名人的身上得到了验证。</p><p class="ql-block">乔布斯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后,</p><p class="ql-block">深刻体会到“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他选择追随内心的声音,创造了苹果帝国的辉煌。</p><p class="ql-block">而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则强调“成为自己”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他认为,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p><p class="ql-block">理解自己的情感与需求时,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心灵的归宿,自我的觉醒</p><p class="ql-block">在这场从外求至内省的旅途中,</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宽容,更学会了爱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们明白,世间所有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归根结底都是心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理解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p><p class="ql-block">我们便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实现了真正的自我觉醒。</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前行在这条觉醒之路上,</p><p class="ql-block">用一颗平和而坚定的心,去拥抱每一个当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因为,最终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金钱或情感,而在于你内心的富足与自由。</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24-09-02 16:29・</p> <p class="ql-block">付出与回报之间能量流动的真相</p><p class="ql-block">有些人说付出却得不到回报,要么付出同样多的人,得到的回报却有天壤之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天生本能</p><p class="ql-block">自从婴儿出娘胎第一声啼哭就在向世界索取,第一念为了活,就要索取氧气,这是本能的行为,如果第一口气上不来就会憋得很难受,甚至死亡。第二口气才是付出。也就是自我舒服了,气顺了,多余的不需要会自动排出(付出)。第三口气是氧气对人的回报。如此循环,索取(吸气)——付出(吐气)——回报(吸气),这三步形成了人类潜意识的认知。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惯性认知会被人类运用到各个方面。本能认为我一无所有,我得先有,才能付出给别人,然后别人才能再回报给我。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是自然的索取。</p><p class="ql-block">后天变异</p><p class="ql-block">随着集体生命不断进化,人们不止于满足这个自然规律。由于物质和精神分配不均,人产生了妄念、分别心和贪欲。希望索取得更多!有些人索取为了满足六根过度的需求;有些人索取为了证明自我价值、能力和讨爱。如此一来便打破了人类生存的自然平衡。希望得到的人越来越多,但付出的人越来越少,甚至稍微付出一些就要马上得到回报,得不到就会抱怨、彼此伤害、厌世……</p><p class="ql-block">付出与回报的真相</p><p class="ql-block">整个造物界的存在就是宇宙源头先付出得来的!源头缘起性空,为了认识自己向外投射出一切维度和生命(幻相),通过一切幻相的进化来认识到自己。这个规律是付出——回报——付出——回报……中间根本没有索取的环节。因为源头本自具足,祂什么都不缺!所以,祂会源源不断地付出,通过付出的能量自动向内回报证得自己是谁。而我们既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也是源头本身。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原本就是具足的,从来不缺。缺失是我们的自我,因为自我迷失有盲区,看不到源头的智慧,才会绞尽脑汁去向外在索取。只有内心感到贫乏之人才会索取,越索取越穷;反而内心连接到源头智慧的富足者,越付出越丰盛!就是这个道理。富足丰盛不单单指的是财富,更多的是精神和智慧方面。</p><p class="ql-block">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p><p class="ql-block">付出要三轮体空、纯粹才会有大回报</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付出是带有条件和目的的,辛辛苦苦付出很多,不但回报少,反而吸引来忘恩负义之人。渐渐地,这样的人就会感到受伤,心里不平衡,最后累了、倦了、烦了就放弃付出了。把对方称为白眼狼,后悔自己付出那么多,最后什么都没换来。而有些人也和他们同样的付出,但这些人得到回报却立竿见影且得到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付出的发心和念头,大福报者通常是无私的,付出不带有期待,这类人就是带着爱、慈悲和菩提心去付出的。对自我、付出的对象和付出的东西毫不在意,爱就给予,不会有自私的想法,很纯粹!还有一类人,看着好像也没怎么付出过,但命就是特别好,总是收到回报。这类人通常是往世无私付出了很多,积累出巨大的福报,在这一世显化出来了。这类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珍惜和善用福报,如果总是沾沾自喜、幸灾乐祸、炫耀和挥霍,那么积累的福报很快就会用尽。之后就要继续从无私付出起步。</p><p class="ql-block">无私付出我也要努力,不是为了显化福报,因为我们本自具足。只希望活出源头本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24-09-02 16:55・</p> <p class="ql-block">惊人的宇宙法则: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p><p class="ql-block">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p><p class="ql-block">嘿,你知道吗?这宇宙,它可不是个随意挥洒的画布,每一笔一划,嘿,都透着股子不简单的劲儿——所有发生,哦,都不是偶然!你抬头看那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它们可不只是在眨眼睛,那是宇宙在跟你说悄悄话呢:“嘿,小子,看仔细了,每颗星星都有它的故事,每场日出日落,都是精心编排的舞蹈。”</p><p class="ql-block">因果律,这家伙,就像是宇宙里的隐形推手,它不动声色,却让一切有条不紊。 你扔个石子进池塘,那层层涟漪,可不是随便荡开的,每一个波纹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霍金老爷子都说了:“宇宙,它可不是瞎忙活,那是一台精密到极点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咔嚓咔嚓转着呢。”</p><p class="ql-block">说到人生,嘿,那也是一场大戏,每个人都是自己剧本的主角,也是别人戏里的龙套。你今天的勤奋,明天可能就换来个升职加薪的好消息;你偶尔的偷懒,嘿,别指望好运会自己找上门来。因果律,它就像个公正的裁判,不偏不倚,你种下啥因,它就给你啥果,绝不含糊。</p><p class="ql-block">咱们再聊聊怎么超越自己这个事儿。你知道吗?有时候,咱们就像是被关在自己设的小黑屋里,老觉得自己这儿不行,那儿也不对。但惠能法师说了:“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意思是,你本来就很棒,别老自己给自己挖坑。你得换个思路,从“我做不到”变成“我试试看”,这一试,嘿,可能就是新世界的大门。</p><p class="ql-block">还有,咱们遇到的人和事,那也不是随便碰上的。你能量满满的时候,吸引的自然是正能量的小伙伴;你心情低落,嘿,那些个烦心事儿就像苍蝇一样围着你转。所以,《坛经》里头说的“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真是一点没错。你得让自己成为那个发光发热的小太阳,自然就能照亮自己的路,也温暖了别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说到这儿,我想起个故事。有个富商,家财万贯,但人品嘛,就不咋地了。他老是欺负人,结果呢?朋友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不顺。后来他悟了,钱再多,德行不好也是白搭。他开始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嘿,你猜怎么着?他的生意反而越来越好了,朋友们也慢慢回来了。这就是能量匹配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所以,朋友们,咱们在这宇宙的大舞台上,可得好好演好自己的角色。别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得对得起自己,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用心去选择每一步路。记住啦,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它们都是你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串联起来,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加油哦!</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24-09-04 17: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