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嶺南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个历史文化胜地

琳达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下旬,我们在广西嶺南游览了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灵渠、龙脊梯田和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旧址,留下了十分振撼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灵渠的模板图</p> <p class="ql-block">一. 古代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灵渠运河工程</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三世纪,秦国建成了四川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和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之后,吞併了中原六国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至214年在广西兴安县又修建了灵渠。这三大工程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全长36.4公里,包括南渠、北渠、大小天平垻及铧嘴、陡门、泄水天平五部分组成。这一工程选址科学、设计巧妙、工程精当,连接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形成了古代远距离运输方式的水路交通体系;它保障了秦始皇军队的后勤供应,加速了他向嶺南开疆拓土的进程,对后代南北方的融合及中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天平坝</p> <p class="ql-block">小天平坝</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灵渠先后进行了十多次维修,古渠換新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两岸风光如画的"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p> <p class="ql-block">随导游游览景区</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宋美龄到过这里,当时尚无此桥</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所作灵渠碑文(石刻)</p> <p class="ql-block">纪念不同时期为灵渠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4位名人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4日,灵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图为在加拿大举行的相关国际会议现场</p> <p class="ql-block">二. 世界农耕文化的奇芭 一广西梯田</p> <p class="ql-block">  广西各地有大量梯田,始建于秦代,经唐宋元明清的不断完善发展,今天已成为世界农耕文化的奇芭。我们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鎮参观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个梯田。</p> <p class="ql-block">龙脊梯田是"世界梯田原乡"龙胜众多梯田中最典型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主体、集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的一个研究基地</p> 龙脊梯田景色四季分明 <p class="ql-block">春看层层明鏡</p> <p class="ql-block">夏看道道绿波</p> <p class="ql-block">秋看座座金塔</p> <p class="ql-block">冬看群龙戏水</p> <p class="ql-block">梯田以水稻种植为主,借助瀑布、山泉和雨水、雪水提供水源;在山坡上构建大大小小的稻田(大则成片,小则只种二、三株稻苗)以及提岸和水流灌溉系统;农户还利用梯田发展养鱼等水产业</p> <p class="ql-block">每年9月至10月底,是景区最漂亮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这时,稻子逐渐成熟,进入收割期</p> <p class="ql-block">秋风吹拂下,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在翻滚</p> <p class="ql-block">群山环绕,金色梯田依山而叠</p> <p class="ql-block">沉甸甸的稻穗缀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优美线条,如一条金龙盘绕着山坡</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在田间抢收稻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收画卷</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充分显示了我国汉、壮、瑶、苗、侗等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創造了水稻种植的奇蹟;她以磅礴的气势、流动的线条、变幻的神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享誉世界,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三.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旧址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在广西北部的湘江上游兴安县一带,经过五昼夜浴血奋战,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这就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战斗激烈,粉碎了蒋介石在湘江以东全歼中央红军的图谋;红军损失惨重,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鋭减至3万人。至此,红军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王明错误军事路线造成的危害,纷纷要求改变中央领导。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张闻天等同志发言,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改组了中央领导,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重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湘江东岸纪念湘江战役的红军群像雕塑</p> <p class="ql-block">道教"三官堂"是当年湘江战役红军指挥部</p> 指挥部内景 <p class="ql-block">当年红军搶渡湘江的渡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今日湘江</p> <p class="ql-block">湘江岸边聶荣臻元帥的题字碑</p> <p class="ql-block">红军后代树立的湘江战役祭文碑</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廊亭</p> <p class="ql-block">杨尚昆、黄克诚、耿飚、杨成武等的湘江战役回忆录节选</p> <p class="ql-block">胜地遊结语:</p><p class="ql-block">滔滔灵渠千帆过,</p><p class="ql-block">龙脊山头草木春;</p><p class="ql-block">湘江北去大地红,</p><p class="ql-block">功垂千秋万古流。</p><p class="ql-block"> 一刘祺宝</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琳达 刘祺宝</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3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