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又闻沙枣花香— 运计彬

武永杰

<p class="ql-block">  金秋又闻沙枣香,那是故乡的味道,也是岁月的痕迹,更是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父亲独爱沙枣树,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老屋那棵是他悉心种下的“满庭芳”。父亲说,那棵沙枣树种子是从老家民勤红沙梁带过来的,发芽率特别高。他用锤子轻轻敲开枣核,在温水中浸泡了三天,在院里刨了个小坑浇点儿水埋进去就活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挑食,父母总是百般呵护,挑家里最好吃的给我。夏天来了,父亲用他榆树皮一般粗糙的大手拉着我鸡爪般干瘪的小手给沙枣树浇水。看着它一天天变得粗壮结实,超过了我的个头,我小嘴嘟哝着问:“爸爸,什么时候我才能长得超过它呀?”父亲这时候总会说:“小树苗不择环境,却能快乐成长。你要好好吃饭,身体一样会棒棒的,慢慢地就会和小树苗一样健壮,然后就能超过它!”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和小树苗渐渐长大。它像一把天伞遮住了半个小院。当天气渐暖,它的幼枝上布满银白色的鳞片,椭圆的灰白叶子在微风轻抚下毫不张扬地偷偷探出了头。不久后,叶子和枝条间绽放出一簇簇毛茸茸的小喇叭状的鹅黄色花蕾,发出浓浓的芳香。我经常摘下花瓣放到嘴里嚼,甜而不腻,余味悠长。不到一周的时间,那金黄色的小花便争先恐后地开满整个树冠,远远望去就像金钱树一般。那满院袭人的清香,随微风缓缓飘向远方,仿佛要将这份甜蜜和美好传递到人间各个角落。即使在烈日和暴雨下,它依然不负芳华。风雨的洗礼,让它更加神采奕奕、 清香四溢。我和母亲常常坐在馨香的沙枣树下乘凉唱歌,听母亲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经过霜打的沙枣,酸甜可口中带着些许沙涩,却别有一番滋味。父亲总爱洗去上面的斑斑点点,用酒把枣泡胀。这是我上学的零食,也是我引以为傲向同学们炫耀的资本。书桌里飘出的阵阵枣香,沁人心脾,更让人垂涎三尺。母亲还将一颗颗大小均匀的枣核清洗得干干净净,泡软后染成七彩色,串成漂亮的门帘。我经常晃动着沙枣门帘细细欣赏,那是老屋别样的风景,更是我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和父亲一样喜欢沙枣树,是因为它那丰厚淳朴的花香、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更因为它默默无闻的守候……那满树的沙枣是冬藏的使者,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回馈。在物资匮乏的年月里,父亲总是不忘给我们打回几袋沙枣,然后用力地推着石磨,把它磨成细粉,和玉米面以及家里少得可怜的白面兑到一起。母亲经常挑最大的沙枣洗干净,蒸成沙枣馍馍,我甚是喜欢。那红宝石一般圆圆的沙枣镶嵌在馍馍上面,既好看又好吃,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村里人都夸爸爸妈妈是过日子的好手。</p> <p class="ql-block">  年年岁岁,沙枣花香飘又散。我们在院中的沙枣树下读书学习、嬉戏玩闹,它陪伴我们快乐成长,给我们充饥果腹,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份浓浓的乡愁。诚然,它已不再是一棵简单的老树了,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沙枣树虽无杨柳的高大伟岸与婀娜多情,它的外表甚至丑陋不堪,矮矮皱巴的树干,灰灰幽暗的树冠,密密斜横的虬枝,宛如一位垂暮之年的老者。但它从不向人们索取什么,而是一直默默无闻地站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感天动地、斗志昂扬地抵御着风沙的侵袭,忠实地捍卫守望着生它养它的这块土地。只有花香四溢、硕果累累的日子,人们才会想到它。这一点不正如我那含辛茹苦、饱经沧桑的父母吗?那满院花香见证了他们在艰苦岁月里乐观向上、坚强如钢的人生态度;见证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酿造甜蜜生活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父母也曾和兵团战士一样,在飞沙中挖渠浇水栽植沙枣树、战天斗地治黄沙。人们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用多年的心血和汗水跑出了荒漠化治理的加速度,做到了绿进沙退,硬是打造出千亩良田、万亩防护林。如今,那成片的沙枣树已经成为一道道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置身老屋那棵沙枣树下,我仿佛听到了岁月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运计彬 笔名彬彬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巴彦淖尔市网络及新文艺群体副主席、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巴彦淖尔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智库成员、河套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上海交大高级文研班,现任巴彦淖尔市文联组联部主任、一级主任科员。</p><p class="ql-block"> 多篇文章在《接待与交际》《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金钥匙》《草原》《巴彦淖尔日报》《河套文学》等国家及自治区、市级刊媒发表,散文《外婆的瓜园》《会唱歌的锯子》、评论《传承赤峰雅乐 弘扬民族文化》《乡愁是一方小小的邮票---读梁鸿膺岁月的颗粒有感》《拆掉篱笆墙走向大市场》、小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张彩票》、诗词《卜算子战疫》《跨越千年的诗与远方》等五十多篇。《乌拉特草原文化光耀北疆》《蒙餐--舌尖上的民族味道》《河套美味》等多篇论文被巴彦淖尔市社科联列为研究课题,收录在《河套文化耀北疆》文献中,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