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雨客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冠病毒肆虐的第二年,机缘巧合,我在朋友处结识了来自北京的金融专家李兄。我们把谈甚为默契,大呼一见如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兄,江西人,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状元,上海同济大学的高材生,曾参加过著名的世界大学生辩论,一度大放异彩。大学毕业后被遴选入京。他多才多艺,文学才华卓著,在金融界桃李满天下,是位大腕的金融专家。这次派入山西,来支持我们当地经济发展。李兄博学热情,豪爽仗义,没有高高在上的那种专家架子。是我们众多朋友圈里热捧的嘉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相伴的那几年特殊时期,我国依赖创新的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支撑着庞大的国计民生。那种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虽稍显刻板地约束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却杜绝了如西方国家那样因疫情出现的各种混乱。因群体活动需要申报审批,有限的集体活动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简约的集体活动,让我们结识了李兄的爱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国内每天都要反复播报全国的疫情讯息,同时传送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分享的国外疫情通报。来自京城的嫂子黄女士因初来乍到,加之受疫情影响,孤独地局促在李兄的寓所。朋友们觉得应安排嫂子出门透透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党区荫城古镇的铁器文化源远流长,并毗邻西火镇的天下都城隍。于是,我们一行人商定前往大约距离市区50公里的目的地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点对游客要求极其严格。所有</span>人都须经过健康码、行程码及核酸检测报告的重叠核验。景区游客寥寥,我们好似进入旅游专场。荫城是具有2000多年冶铁历史的古镇,陈列着秦汉以来各个年代的铁器展品。都城隍景区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角力时,刘秀由弱变强实现大转折的福地。两处体现了上党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启发着人们的感怀和回味。这种小圈子活动,温馨惬意,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因素,因许多乡村道路因临时封堵,回程的路,我们只能沿省道“长陵公路”踏上归程。其中有一段鸡鸣三县,地跨两市(长治晋城)的路途。由于新闻突然发布了北京市和山西晋城发现新冠的信息,这样,在县界的疫情检查卡点,一周前从北京来的黄女士被拦住了。尽管她出行前刚刚做过核酸检测且显示正常,健康码也是绿码,但是,北京的身份让她顿时就变为重点观察对象。就在同一时段,一位上党区驾驶晋城牌照的村民,因为到卡点600米之外属于壶关县地界的中国石化加了一趟油,尽管咫尺之隔,因晋城出现疫情,他又有过晋城的行程,也被卡点拦住了。陪衬着眼前这位有家回不去的老乡,我们为嫂子愤愤不平的情绪释然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殊时期,健康重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时期,确实是“一个喷嚏,一声咳嗽,一丝发烧就会被如临大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凭我们多番辩争,始终不被放行</span>。时光如梭,转眼已过去了三四个小时,车上携带的食品和水已经告罄,在荒天野地的卡点,我们渴无饮,食无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的召集人年龄最小的武总经过大量电话侦寻,探察出一条返程秘籍。我们一边寻找食品,一边循着沟沟坎坎的乡间小道,七拐八拐,绕过了密集的卡点布控,终于返回了城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这场疫情出行的难忘经历。这位儒雅干练,秀外慧中,内敛大气的黄女士迅速与我们熟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同样严肃地眷顾嫂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社区、街道、防疫、卫生机构打来的电话应接不暇,各种盘查询问不期而至。完全没有素来晋东南人醇厚朴实的待客之道。她</span>虽然与李兄同居一室,那一段时间,仅能以“客人”的身份静默暂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客者,非主人也。李兄苦笑着向我们剧透,黄女士还真是客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客家,华夏历史上一支特殊的群体,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史诗级别的一种存在。客家,经历了遭遇灾祸无奈迁徙的不舍,蕴含着抛家舍业后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他们离开故土,飘泊异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家家都有一本苦难的血泪史。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具有精神沧桑的群体,也是遭遇艰辛历史跨度最长,最能隐忍奋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具有文化积淀的</span>群体。这个群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忍辱负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勤劳俭仆、崇文重教、爱国爱乡、重义轻利、勇于开拓的特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客家所经历的曲折是非常值得探寻和回忆的。客家的由来,要从约1700年前的汉朝末期群雄逐鹿时开始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强盛的汉朝后期,经历了黄巾大起义,董卓称霸,魏蜀吴的三国纷争。后来,司马氏篡魏实现一统,建立西晋。短暂的太康之治,西晋皇族爆发八王之乱。<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311年,</span>久居中原的匈奴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屠杀了王宫士族共数万人。晋元帝率领中原汉族臣民从洛阳南逃,越过黄河,渡过长江,在长江彼岸重新建都,史称东晋。同时期,中国北方沦陷后,产生了一批匈奴及塞外游牧民族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这些非汉族政权,大肆屠杀汉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保存祖脉的骨血,逃避异族屠戮,中</span>原地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有一定文化积淀和经济实力的家族,他们收捡先人沾着黄土的骸骨,捧一把家乡的黄土,拜别祖宗的牌位,抱起装着故土亲缘的陶瓷瓦罐,眼睛含着不舍的泪水,先后告别家园,举家南迁。史称“衣冠南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衣冠南渡是中原汉人第一次被迫大规模南迁。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不毛之地,为了求取生存,他们聚拢在一起,白手起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建相对稳定的生活,重</span>塑中原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磨难打拼,逐渐形成了客家群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波汉人南迁,后来的史学家均有考证,规模大约有一百万人口左右,是当时社会的精英集群。谭其骧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中指出:“北方人口南迁将近百万”。<span style="font-size:18px;">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写到:“到达长江流域的至少有70万人”。陈</span>寅恪则对这次南迁人群表述为:“南来的上层阶级,为晋的皇室及洛阳的公卿士大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客家人大规模的向南迁徙还有四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南迁,发生在唐朝末期和五代时期。历经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胡人内迁,不断滥杀无辜,汉人再一次举家南迁。离开中原后,渡江进入江西,或再迁至闽西、闽南或粤北、粤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南迁是在两宋期间。北宋南宋是个弱势帝国,金人南下,蒙古入住,又导致了空前的汉族大灾难。为躲避异族追杀,有的逃难者越来越向南走,从赣南、闽西迁至粤东、粤北。史书曾记载,南宋时期,梅州 “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同时,当时岭南赋税很少,也成为北方汉人迁徙的主要成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次是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因顾忌异族屠杀,为逃避迫害,北方汉族效法古代先人 ,南迁逃命。另外,当时客家内部人口膨胀,地少人多,承载不了人口增长,这一时期,继续向广东中部以及沿海地区迁移,有的还到了台湾或东南亚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是在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追随洪秀全及起义的大多数客家人,在运动失败后,面临官兵追逐。这些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门以及海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华夏上千年的历史上,一次次的战争兵燹,客家人像蒲公英一样,一口气被吹得散落到全世界各地,这些华夏子孙,继承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保留了汉民族的语言习俗及核心价值观,他们重视教育,忠诚家庭,勤劳刻苦。从战乱的难民渐渐成为各地的重要民系社群,1700年前的客籍制度,让他们定格了一种称谓,成为现在海内外的客家人。据有关资料,我国国内客家人约有8500万人,海外客家人约有1500万人。海内外客家人共计约1亿多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方国家依据《圣经》,把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标榜为世界历史上人类的迁徙史诗。回顾中国历史,客家人离开故土向南方飘泊的历程,是历史上迁徙持续时间最长,人口规模最大,惊心动魄的程度最惨烈。因此,我国客家人是人类历史上大迁徙的世界之最,最被当地土著居民喜欢的好伙伴,好居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悠久厚实的中华文化,致使很多客家家族的族谱相对完整。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说过:“中国官方的史书中多有帝王,却难见百姓的悲喜。而族谱却是中国人的另一部历史,属于百姓自己的历史,从中或可找到这个民族真正的灵魂。”客家人的族谱,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各自族群的流动沿革,其与官家的史书记载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国外其他族群无法与客家人相比的迁徙细节和巨大苦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东梅州有一个绰号叫“客都”,被誉为全世界客家人的故乡,这里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客家文化。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如今建有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也就是石壁客家公祠。祠堂大殿前,立柱对联上写着:“确保祖乡声音居家永讲客家话,坚持民族气节出国自称中国人。”祠堂正殿,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公祠通道口,矗立高大牌楼,横匾镌刻着“客家祖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中原腹地的人,如果到了广东梅州或福建三明,对呈现的客家文化不仅没有一种不太陌生的感觉,反而还有一种微妙的亲近感。偶尔听到一半句客家话,或偶见客家孩子们的一个举止表情,仿佛有所感应,好像听到了千百年历史的呼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客家人行走天下,在海内外军政商界有许多成功的贤哲。海外有人将客家人喻为“东方犹太人”,客家人确实好似犹太人,近现代涌现出不少影响世界和中国进程的著名政治家,如孙中山,廖仲恺,邓演达。朱德,叶剑英。这些客家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杰出奠基人活动家。有人曾说,一群客家人,半部近代史。飘泊海外的政治家有客家人李光耀,他信等。客家人也涌现出许多蜚声世界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如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大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家黄遵宪,近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郭沫若,</span>美籍华裔<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曾宪梓,</span>华侨实业家,张裕酒庄创始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弼士等。可谓“艰辛的族群史,不寻常的客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上我对客家历史渊源的追溯,对于客家后裔,如我们的嫂子黄女士以及众多的客家人无疑属班门弄斧。但是,我们应该挖掘这段历史,把客家人不屈不挠的历史以及他们取得的卓越成就告诉世界,以告慰他们对祖先、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片忠诚。我们在陪嫂子参观我们当地汉唐遗留的历史文物时,她表现出对山河四省旅游资源的向往,对我们当地汉唐历史文化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关注,能感受出飘泊异乡的客家后人对中原文化的热度追索和深深依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看代代传承的客家祖训,顿时豁然开朗了。客家人带着对历史对祖宗的追思,实践着生命的意义。无论他们因无奈飘泊何处,都带着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完成着自己的内修,造就了出色的禀赋气质,他们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自然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光总在风雨后。客家人,无论他们身处何方,他们都带着古老华夏民族的魂,播撒着中华文化。如孙中山先驱,李光耀先生家族,他信先生家族,一代代的客家人,他们为中华,为世界,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傅岳嵩(樵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