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之洞,旧时称其为“张香帅”,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中国晚清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孔明洞旁,今博爱路附近,所以取名“之洞”,乳名叫“官保”,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p><p class="ql-block"> 张之洞的父亲张瑛,道光年间任兴义府知府,管辖黔西南州,府治在贵州安龙县。张瑛非常注重当地的教育,为了鼓励年轻人好好学习,每天晚上派差役带着油桶到城里巡逻,如果发现有人家在挑灯夜读,差役便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加油啰!”,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加进读书人的灯盏里,以此作为鼓励。府台大人的做法成为了美谈,“加油”一词也从此在人们生活中慢慢流传下来,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鼓励、激励的口号。</p><p class="ql-block"> 张之洞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12岁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13岁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4岁回原籍南皮县应试,得中第一名秀才,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取得参加会试进士的资格。以当年张之洞的学养实力,如果能够一气呵成,早已进士金榜题名。但他直到27岁才得中进士,这十几年中,他在帮父亲办理军务,应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自然无暇无心应试。</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和袁世凯一起调到北京。张之洞授体仁阁大学士并任军机大臣。住在什刹海白米斜街11号院。</p><p class="ql-block"> 张之洞家厨王承武利用家院湖边的房子开了一间餐馆。当年京里提得起名字的大小馆子,都有一两样拿出手的菜,会贤堂得地利之便,以荷塘中所产的河鲜供客,名为“冰碗”,用现采的藕、新鲜的莲子、刚摘的菱角、鸡头米,洗好、切得,拌在一起,用碎冰镇上。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搁点去皮儿的鲜核桃仁、鲜杏仁、鲜榛子,点上几粒榅桲,冰凉爽口。别的地方也有卖的,但是都不如会贤堂的新鲜和丰富。因此,“什锦冰碗儿”是会贤堂的一个招牌。所以,夏天买卖极好,到了秋风一起,自然门庭冷落。</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王承武购买了礼部侍郎斌儒的私邸,将原来在白米斜街11号院的饭馆搬至此处,起名为“会贤堂饭庄”。主营鲁菜,兼营风味小吃。其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前部邻海为十二开间大玻璃窗青砖对缝的木结构两层小楼,雕梁画栋,磨砖刻花,古朴典雅,门辟其间。原门口马头墙上原挂有“会贤堂饭庄”铜牌,并有“包办满汉全席”和“供应应时小卖”的条幅。门楣上有“会贤堂”的牌匾,院门外墙有对联,大门门簪上镌刻“群贤毕至”四字。</p><p class="ql-block"> 张之洞常召集一些文人墨客在此聚会,煮茗焚香,吟诗“敲钟”。会贤堂的跑堂会很熟练地伺候,除了多备纸笔以外,另外端来一个高脚铜盘,上面有个小小磁花瓶,插香一支,离顶端寸许,用丝线系一枚铜钱。一命了题,立即燃香,烧到系钱之处,线断钱落,铿然作响,恰如钟声,所以也为诗钟。诗钟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限时吟诗的文字游戏。</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的北京饭馆有“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坊”之说。“会贤堂”即惠丰堂、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福庆堂、庆和堂、同和堂,居八大堂之首。</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白米斜街11号,张之洞故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院内的月亮门</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会贤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魁武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会贤堂旧址</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