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横岗山寺庙道观群 湖北的布达拉宫

筑阳

横岗山为大别山南端一峰,位于中国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武穴市之间。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素有鄂东屏嶂之称。远兆拾级而建且错落有致的寺庙道观群,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div><br></div> <h5>横岗山在隋朝前就是道家圣地,因战乱道观损毁很多,无力复建。后有佛教信徒有原地建起寺庙,造成现在奇特的佛教寺庙与道教宫观交织的景象,而又由于行政区划(山脊为界)的原因,寺庙道观群中间以沿山脊石板路为界,造成现在佛教寺庙基本属蕲春县管辖,道家道观基本属武穴市管辖。</h5> 横岗山最高峰海拔815米。佛教的观音殿、财神殿、罗汉堂和道教的玉皇顶、真武殿等建筑,共同建在最高峰,伟蔚壮观。 <h5>这是佛教的观音殿</h5> <h5>观音殿后面的建筑为:罗汉堂</h5> <h5>这是道教的玉皇顶</h5> <h5>真武殿兴建于唐武宗天佛兴道之时,本为道教产物,后一度被毁。北宋仁宗宝元三年,佛教信徒在原址重修此殿,均由僧人主持,元代寺内其他佛厥相继被毁,只余三殿(玉皇殿、真武殿、圣母殿)。明崇祯年间,三殿亦被毁。清顺治三年,又重修。几经废祀,现存真武殿建于清末民国初华。广受鄂、赣、皖等地信众的信幕与尊崇。</h5> <h3>横岗山寺庙繁多,唐宋时期由于佛道合一,寺庙道观更是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现有‌真武殿、圣母殿、玉皇顶、‌云盖寺等庙宇30多座规模宏大,这些佛道两家文化的交汇建筑群,是荆、吴、豫一带道、佛两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也成为了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h3> <h3>云界寺 因地处山顶,常为云雾履盖而得名。始建于隋朝初年,禅宗四祖道信幼年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原寺已毁,1990年重建。</h3> <h5>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公元580年生于永宁县(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镇),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公元592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公元595年(隋开皇15年)因治愈皇太后的不治之症,且不受赐、不为官、不进宫,皇帝为感谢道信,亲自封道信为:四祖大医祖师。<br>公元651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公元1324年加号“妙智正觉禅师”。</h5> <h5>正在维修重建的圣母殿、岳王庙</h5> <h5>远兆关公殿宇群</h5> 关公殿及地藏殿 <h5>关公殿山门外的古井</h5> <h5>天王殿</h5> <h5>传说:横岗山为大别山南端一峰,位于中国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余川镇。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相传很古很古以前,横岗山下是一条大江,江岸风景优美,宛如人间仙境。有一天,一位仙女私自下凡游玩,被这里的风景迷住,忘记了上天。<br>玉皇大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就命雷公下凡捉拿仙女。仙女与雷公在江边展开激战时,野藤把仙女的绣花鞋扯落了,绣花鞋恰好被一个放牛娃看见,便捡起来,这时一阵狂风吹来,放牛娃同绣花鞋一起都被吹到江里去了。<br>忽然,放牛娃觉得自己被一座金桥托住浮出水面,看见自己的水牯牛在岸边"哞哞"的直叫,就说:“这桥能长草放牛那就好了”。话刚说完,一座山从桥上凸起,把整个江都盖住了,因此人们都叫它横江山,因方言的语音,把“江”读为“岗”,就有了现在的横岗山。</h5> <h5>云盖寺门外的石雕像。</h5> <h5>因重建或维修原因,地母殿、普贤殿、文殊殿,临时在关公殿后供奉。</h5> <h5>前天我们几个摄友,根据网友“我家在蕲春”作品上的地址,自驾直达山门,亲临圣山一睹芳容。</h5> 本篇图片摄于湖北省蕲春县横岗山森林公园;<br>本篇文字主要根据景点介绍及史料记载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