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的随想】

丘小海

<p class="ql-block">【预言的随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络平台像大集市,很多人在里面推销"产品"——各种各样的图文、千奇百怪的创意、匪夷所思的观点、洋洋自得的炫耀等等;也很多人进去“淘宝”——或凑热闹,或闲逛,或收些以为是“宝”的玩意,再通过“转发"卖出去,囫囵吞枣,人云亦云。如此来来往往,甚是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种预言预测是网络集市的主打产品,如预测股市牛熊,楼市涨跌,经济软硬着陆,政策松紧,汇率高低……只要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都有人兜售预言,有的甚至不惜大开赌盘,赌注或爬行,或裸跑,或十亿金钱,或自己的职业前途,林林总总,很吸引眼球。从模糊记忆中的统计结果来看,预言的命中率,远不如潮汕地区流行的弱智人士猜地下六合彩特码的概率高,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专家学者热衷吆喝,想明白了就这么回事,矇对了,名利双收,矇不对也赚个人气,反正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方舟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近多人转发吴晓波《中国巨变将发生在2014年》的链接,文章内容并未回应标题,指出中国将有何巨变,因何而发生,整篇文章,要么是废话,要么是臆想出来的预言。文章称“三五年后就可能不用现金,银行卡”“二十年后银行将消失”;又预言“50-60%的传统制造业在十年后难以越过门槛”。此外还对泡沫、汇率、楼市、网络、电商等等,云里雾里胡扯一通。我纳闷,对制造业的说法相当于说“阿妈是女人”,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制造业的兴衰就如同植物的枯荣,是周期性的,吴的说法是摆明的废话;2014年中国会有巨变发生吗?社会一直都处在发展和变化中,这是常态,何为巨变?吴并没有说清楚。至于其它的预言,并不需要一一辩驳,否则容易陷入逻辑陷阱,成为同样的傻子。其实我们只要对历史上的预言回顾一下,不仅吴晓波,以前谢国忠,易宪容,国世平,郎咸平,叶檀,雷军,邱国鹭等人都做过很多楼市和股市的预测,有多少准确的呢?还用得着争辩吗?而这些人该干嘛,现还在干嘛,也不受影响,只有邱国鹭为其误判股市风向而黯然退出了南方基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寻思,这些人的学历和工作经历,足以证明他们绝非蠢人,预言却为何累累出错呢?似乎印证了我去年8月24日写的《对假设和推理的思考》的观点,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当时我的分析是从推导出“规律"的前提(假设)和方法(推理)上存在缺陷而做出的判断。最近,我读了一些文章,包括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和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文章通过对思维的本质层面的剖析,再次证实了我的猜疑,增长了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将塔勒布比作是西方的老子,其思想跟老子的“上善若水","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等实用主义思想相通或相近。他质疑理性主义者由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认为用线性逻辑无法解决现实世界复杂和非线性的问题,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还创造了新名词“苏维埃——哈佛妄想症”,意指天真的理性主义者们自以为是,讥笑苏联计划经济决策人和哈佛学者们都同样的过分相信理论和知识经验,自以为掌握了经济的规律,最终的结果与初衷却是大相径庭。苏联计划经济的失败,哈佛经济学家们经济政策和手段的失效,无不证明了理性主义者的自负和无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的思维方式分为快思维和慢思维。快思维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是本能的反应,如躲避飞来的物体,其更偏向动物性;而慢思维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是综合了经验、知识、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等的思维。快慢思维同等重要,人们针对不同的情况自动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慢思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的存储与处理等,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等来实现,这些语言文字等就是一系列的符号系统,存在于慢思维中。语言文字的词汇量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的情形千差万别,信息量是无限的,因此,也只有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归纳、推理、抽象,才可以形象反映真实世界, 但是,这套符号系统抽象反映的世界,就如同是用积木堆砌出的模型或用绘画描划出的图样, 这些模型或图样与真实显然是不能等同的;进一步,数学中的很多概念也是抽象的,如,"直线","趋于无穷"等概念,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逻辑思维中,若将这些思维中存在的等同于现实的,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找到了规律;更进一步讲,"定理""定义""推理"等等,也是一种思维抽象,并且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离开了思维,它同样无处栖身;此外,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是通过语言,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堆砌,必然存在“误码”,必然“失真”,传递次数越多,失真就越大,最终也必然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上述思维中的"像"与现实中的“真"的差异,习惯于用线性逻辑去理解社会中的复杂和非线性问题。绝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自然形成并接受了线性逻辑的思维习惯,因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大量的自然科学的学习都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他们本能地认为——我今年认真研究股票,明年股票投资就能获利;我今天去练习场打五百颗练习球,明天比赛就可降低杆数;政府降低消费税,社会零售额就会大幅增加等。然而,结果并非一定按此逻辑发生。人们常犯这类错误。预言家们往往将相关性当成了必然性,忽略了图形与实际的差异,忘记了模型与实物的不同,不懂得信息传递的失真,只以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运用线性逻辑推理,自以为认清了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律,从而便武断作出预言或行动,现实中,黑天鹅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突然出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并非否定理性思维,事实上理性思维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特别在自然科学里,我们看得见的高楼、手机、飞机、网络等现实世界的东西,都得益于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创造。但是,我们同样要认识到这种思维不能无限推广到所有领域,不能简单地用所谓科学方法来预测社会、经济,或研究幸福感等哲学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确定是世界的本质。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人才会有自知之明,便能理解为什么预言是那么的不靠谱,便能理解自以为无所不能而肆意妄为的机构或各类组织是多么的可笑,也为我上篇《无声呐喊之无为而治》的呐喊,提供多一个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刚入大学时的英语课本有句话:The more we learn, the better we will realize our ignorance,姑且将其翻译为"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此话入我心,且学且思考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4月23日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