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喀什古城1(新疆之行3)2024.9

英铭

<p class="ql-block">上接《翻越天山南北》(新疆之行2)</p> <p class="ql-block"><b>写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我和茂华跟随上海团完成首次新疆旅游。在大约5000公里的旅程中,我们领略着新疆的自然风光,体验着新疆的民族风情,认知着新疆的历史文化(参阅游记美篇(《<b>新疆是个好地方</b>》共6集)……2024年9月,我们再次跟随上海团来到新疆,在6000多公里的<b>新疆之行</b>中,观览天山天池、翻越天山南北、作客帕米尔高原、探访喀什古城……由此形成这份基于四个游程单元的游记美篇。</p> <p class="ql-block"><b>探访喀什古城</b> 1</p> <p class="ql-block"><b>D6~5/9 </b></p><p class="ql-block"> 7:00后天尚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地处南疆的<b>阿克苏</b>正在缓慢地进入冬季……自助早餐后,8:30大巴在最初的晨曦中出发,在驶过<b>塔里木河</b>的数秒钟中,我仓促地拍下这条贯穿南疆的大河……</p> <p class="ql-block">  <b>塔里木河</b>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穿过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等地的南部,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参见上面地图)……</p> <p class="ql-block">  大约10分钟后,大巴驶上<b>G3012</b>高速公路,与<b>南疆铁路</b>同行,奔向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的<b>喀什</b>,大约460公里,我们得乘车5个小时。我在地图上划着这两条新疆境内重要的陆上交通干线,在惊讶中写下上海~喀什的陆上距离<b>5160公里</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G3012</b>全长1931公里,它的起点在吐鲁番,途经库尔勒、阿克苏、阿图什、喀什等地,最终到达和田。<b>南疆铁路</b>东起兰新铁路上的吐鲁番市,从吐鲁番盆地穿过天山,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边缘,途经库尔勒、轮台、库车、新和、阿克苏、阿图什,西抵新疆最西的喀什,全长1446公里(参见上面地图)。</p> <p class="ql-block">  大巴在空旷的荒原中奔跑,李导讲着地处阿克苏境内的<b>阿拉尔</b>,它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古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支点。这个位于大沙漠边缘上的县级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所在地。在前行的车程中,我们听着作为“三五九旅"传承地的“<b>新疆兵团</b>"及其第三代的“<b>家史</b>"……</p> <p class="ql-block">  在这份游记美篇中,我无法复述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进驻新疆,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宏大历史叙事,我只能简要地记下李导的<b>家史</b>概况——李导的爷爷是三五九旅某部的作战连长,奶奶是一名"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女兵,由组织分配给爷爷作妻子。爷爷在垦荒造田中因劳累死去,年仅40多岁。李导的母亲是河南人,年轻之时跟人来到石河子摘棉花,为了生计嫁给了李导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应该记下李导的结束语——我的爷爷是新疆的开拓者,我的父亲是新疆的建设者,作为新疆导游,我应该承担起宣传者的责任。沿着G3012大巴向喀什地区的巴楚县开去,我通过车窗拍着空旷和荒凉,想着此刻身处空旷和荒凉中的自己……11:20大巴停在地处巴楚县北部的三岔口服务区,这里距离喀什市大约250公里。</p> <p class="ql-block">  20分钟后大巴继续西行,在没有人烟的戈壁荒滩上大约跑了200多公里。13:50大巴停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b>阿图什</b>服务区,团队在此完成例行的午餐。大巴师傅告诉我,这里距离喀什市还有最后45公里。在逐渐抵达终点的路上,李导简要地讲着“玉石之城"<b>喀什</b>……</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b>喀什噶尔</b>”的简称,“喀什”是突厥语“玉石”的意思,“噶尔“是古伊朗语“石”或“山”的意思。处于中亚的中心地带,喀什是中国西部连接中亚、中东、欧洲和非洲的关键节点,享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称誉。在喀什旅游,我们似应知道一下它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端</span>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秦汉时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什为</span>西域三十六国中的<b>疏勒国</b>。西汉(公元前138年~119年),<b>张骞</b>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喀什与中原地区的官方交流。东汉(公元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b>班超</b>在西域30年间任西域都护,维系着汉朝在西域的治理,喀什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成为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上的商埠重镇。作为唐代重要的军事据点,喀什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引用喀什游览中拍摄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b>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b>。" 李导告诉大家 ,在喀什城里我们会高频率地看见这句话,它提醒外来的游客,喀什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我在网上查阅了这句话的作者(引用喀什游览中拍摄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郭小川,一位文学界富有才华的著名诗人,曾是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撰写《军垦战歌》纪录片的解说词。他在描述新疆中曾说:“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b>不到喀什</b>,<b>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b>”(引用喀什游览中拍摄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洋,在喀什出生和长大的新疆著名80后笑星,演唱歌曲《<b>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b>》,全景展现喀什风光,特色美食,民族文化,是推介喀什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为此,我特地摘出它的开头歌词——朋友请你到新疆来,来听神秘的故事来。新疆请你到<b>喀什噶尔</b>来,才算真正到新疆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用喀什游览中拍摄的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已过15:00,大巴通过“喀什北”收费站,我们来到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好客的喀什人,让外地的游客首先走进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b>香妃园</b>”,参加“香妃迎宾”,在欢乐的氛围中完成走进喀什古城的文化仪式……</p> <p class="ql-block">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b>香妃园</b>在喀什人的创作中成为集成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基于<b>“香妃”文化</b>的主题,它通过展示香妃的生平故事、家族墓地以及历史遗迹,向游客展现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及其对喀什的影响。真难想象,如果没有“香妃园”,喀什会是什么样的另一番景象呢?</p> <p class="ql-block">  跟着李导,团队走进占地300余亩的“香妃园”。16:00大家坐在露天演艺场中观赏“<b>香妃迎宾</b>"歌舞演出,15分钟后在拥挤中走进“香妃的家”,观赏维吾尔族婚礼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站在“香妃浮雕墙”前,我们“读着"香妃的人生与爱情故事,感知着喀什的民俗风情……香妃即容妃,维吾尔族人,生于新疆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县)。传说香妃生来体有异香,是乾隆皇帝后妃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p> <p class="ql-block">  香妃入选宫中,26岁被封为“和贵人”,三年后升为<b>嫔</b>(帝王的侍妾——作者加注),35岁又升为<b>妃</b>(帝王的妾——作者加注),常随乾隆皇帝北巡木兰围场,南巡江南,乾隆皇帝极其宠爱香妃。</p> <p class="ql-block">  在地导姑娘的引领下,团队走进“香妃故居”。在“身临其境”中,旅友们感知着香妃在喀什家里的生活,想象着香妃在京城宫中与皇帝的夫妻生活……</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远处,我拍下这棵古树。指示牌上写着它的简历——距今已有250多年,在赴京城之前,香妃亲手栽下这棵树,寄托对家乡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团队急促地走过“<b>爱情树</b>"——这是两棵相拥在一起的树,白杨树高大笔直,似乎体现着乾隆的威严;榆树柔和低调,又像呈现着香妃的和顺。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棵树没有经过刻意栽培,却因缘巧合地相拥在一起,携手成长,青葱不老……</p> <p class="ql-block">  茂华坐在“爱情树”前,好像在穿越时空中想着香妃的爱情……其实,当下的“香妃园”已在历史的传说中演绎人生中的爱情主题,让游人在此向往爱情、表达爱情、或回忆爱情。于是,香妃园便在当下的现代生活中弥散着超越性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在“香妃园"里,我特地记下“金花银针”的美好传说——香妃每天沐浴<b>沙枣花</b>,香气袭人,称为“<b>伊帕尔汗</b>”,意为“香姑娘"。香妃远嫁京城后,难解思乡之苦,于是乾隆皇帝派人历时数年将沙枣树从西域移植京城。从此,“金花银针”成为传播美好爱情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跟着地导姑娘,团队走到香妃园里的墓地。这座新疆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穹顶式建筑,又称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墓地埋葬着来自中亚的阿帕克和卓家族及其后裔(香妃直系亲属)五代72人,现存58座坟茔,其外墙和屋顶全部采用绿色玻璃砖贴面,显得富丽堂皇、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读一下指示牌上的说明——阿帕克<b>和卓</b>(伊斯兰教对有威望人物的尊称——作者加注) 为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度成为准噶尔部统治南疆的代理人……在清朝收复和治理新疆中,其后裔大小和卓,张格尔等多次掀起叛乱,图谋分裂国家,祸害各族人民,直到光绪初年其余孽被清政府彻底剿灭,历时120年。</p> <p class="ql-block">  因近代讹传香妃葬于此,故又称“香妃墓”,根据考证,香妃叔兄等在阿帕克和卓家族成员中坚定拥护和支持清政府收复新疆,治理新疆,后前往北京。香妃死后葬于河北遵化县清东陵裕陵贵妃园寢。</p> <p class="ql-block">  在维吾尔族姑娘引领下,我们走进“<b>喀什大巴扎</b>”(Kashi Old Bazzar)。我们早已知道,“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是"集市"或“市场”意思,它是西域特有的传统贸易形式,又是当地人交友和聊天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闻名的巴扎之乡,这些巴扎分布在城乡街道各处。在喀什,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哪里就是巴扎。一到巴扎日子,周围群众都纷纷前来“赶巴扎”,巴扎里人涌如潮,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18:00太阳依然强劲地照耀着香妃园,照耀着喀什古城……团队乘坐大巴来到地处喀什市中心的住宿地点。住进高36层的徕宁饭店后,旅友们结伴走在附近的街上,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探索”南疆的美食中</span>寻觅今天的晚餐<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概因为现在正是新疆工作时间,各个餐馆或食铺里几乎没有食客。</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家维吾尔族人经营的“手抓饭”餐馆,我们欣喜地享用“羊肉手抓饭”。知道我们来自上海,善解人意的主人为我们配备了两把调羹和两双筷子,因此避免了用手进食的尴尬,却无法体验一下“抓饭”的乐趣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们走出这家维吾尔族人的餐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嘴里连续吐着“亚克西”……</span>10分钟后我们走进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厦。</p> <p class="ql-block">  李导通知,明天8:30出发,大巴沿着G314南行,前往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的<b>塔县‌</b>,那里是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拍摄地,大约420公里。后天团队将原路返回喀什市,展开喀什古城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转至《作客帕米尔高原》(新疆之行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