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200年前所著的《瓦尔登湖》,从20世纪起,被公认为美国文学最受欢迎的非虚构类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瓦尔登湖》是梭罗在美国西北部,人迹罕至的森林与瓦尔登湖地区亲力亲为生活了两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孤寂环境下思考人生,审慎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与智慧。特别是他面对自然环境、动植物、气候变化、社会人的交流<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出“极简的生活、经典的阅读、众善的奉行、自然的呵护、精进的修养、清醒的自我等等</span>的观点,历经200多年的实践证明,可谓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不论多么古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没有证据就不可轻信; 一个阶级的奢侈,需要另一个阶级的贫困来保持平衡;如果精神已经离开了躯壳,那就无异于打造了自己的棺材了,那也就是设计修建坟墓,而“木匠”只是“棺材匠”的另一种称呼罢了;一份明智的理性,要比与月亮同高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清醒才是生活;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所有被称为新闻的东西,都是流言碎语,编辑和读者是边看新闻边喝茶的长舌妇;书,最古老的书和最优秀的书,自然而合理地占据着每户人家的书架;两条腿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让两颗心彼此更加接近;真正勤奋的学生,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小屋内就如沙漠里的托钵僧一样孤独”。读着并品味这样的经典名句,使我们的思想进一步升华,行为进一步规范。梭罗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瓦尔登湖》特别是描写声音、自然景观、动物之间交战的篇章,细致入微,绘声绘色,经典传神。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梭罗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天真烂漫的人间凡人。</p><p class="ql-block"> 品读完《瓦尔登湖》,掩卷沉思,浮想联翩。《瓦尔登湖》是人类社会发展思想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它如同巴比伦的神殿,熠熠闪光, 也如同人类思想史上的富矿,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有待于我们用新的加工工艺去提炼,用杏林妙手将其加工成不同的药方,医治人世间千奇百怪的疑难杂症,让他们平稳地落在自己真实的环境之中,构建自己生活的《瓦尔登湖》场景。</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利益的驱动,使世界变的杂乱无章,强权横行,正义之声变得优柔寡断。明处船坚利炮,涂炭生灵;暗处诡计多端,巧取豪夺。人间变得非常“内卷”。资本的粉墨登场,将人间的智慧变得黯淡无光,伦理道德丧失将尽,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这嚣尘日上,动荡不安的形势之下,需要给人们注射一剂猛药,使人们不再变得狂热,《瓦尔登湖》不失为这剂良药之一。</p><p class="ql-block"> 人类需要秩序,社会需要平静,百姓需要安宁,不切合实际的骚动,只能加剧社会的动荡不安,把人们变得焦虑狂躁,失去生活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构建一个和谐安详的社会,营造《瓦尔登湖》宁静的生活场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从治理国家层面讲,多借鉴《道德经》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从社会的人来讲,力戒欲望,守好平常心 。拔高欲望,只能使自己超负荷运行,损害的是身心健康。北宋的大理学家邵雍《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这首诗讲的就是人的处世之道。尽人事,食烟火,顺其自然,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非常规的荣华富贵,必是樯橹灰飞烟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光同尘,享受的是安宁,得到的是坦然。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心中若有“吃饱穿暖”的桃花源,时时都有“赏心悦目”的云水间 。一本书,一杯茶,是人间的清欢;一盏灯,一张床,便是心安的家。这就是你我心中的《瓦尔登湖》盛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