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日,沁阳市作家协会和沁阳市抗战史研究会一行23人相约来到了济源市九里沟。这里山顶的原大寨是沁济武装暴动红军最后的落脚点。相传原姓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此筑寨而名。寨顶平坦,仅有两条羊肠小道进出该寨。境内奇峰绝壁,悬泉飞瀑,鹿猴争鸣,植被茂密,易于隐藏,可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沁阳市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说:“追寻原大寨一一在山的至高处,注定是一次并不轻松的艰辛之旅”。</p> <p class="ql-block"> 1932年10月,红军游击队领导人党继新、郭大佛、苗既平、张景禄、王敏成等召开会议,决定以原大寨为根据地开辟方圆百里的红色游击区,成立以王敏成为主席的豫晋边苏维埃政府。当年12月上旬,国民党新乡第四专署调集两连兵力,联合沁、济、孟等县团队以及河防队、保安队等1000余人,兵分两路,向原大寨发起大规模“围剿”,同时又让孙殿英部和山西阳城民团切断游击队后路。敌人先攻破金炉峰,接着又切断了游击队分兵镇守的“三棵树腰”、仙人桥等战略要地,截断了寨上游击队与各哨口的军事联系。禅堂、吕门腰等哨口也先后失守。游击队腹背受敌,寡不敌众,终至失守,被迫跳崖突围。其中,苗既平双腿摔断,被敌砍头剖腹;薛作舟、苗鸿方等12人被捕;郭大佛、王敏成等突围隐蔽。历时106天的豫晋边红军游击战争悲壮谢幕。</p> 沁阳市名誉主席李建国向工作人员说明我们的来意,工作人员欣然放行。 九里沟曲径通幽、洞穴密布、水美如画、溪瀑横流、青山叠翠、秀中藏奇、气候宜人。重要景点有延寿台、金炉顶、九里飞瀑、禅堂古寺、东王母洞、奔月天桥、侍郎寨、仙人桥、天仙洞等。近年来,九里沟正逐渐从"深居闺中人未识,远在深山仙也愁"的陈迹中拓展开来,成为镶嵌在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p class="ql-block"> </p> 信念的翅膀 作者 朗照征 金秋十月风儿鼓荡,<br>红旗翻滚成海水的波浪。<br>菊花晕染着太阳光,<br>催促好心情,<br>一瓣又一瓣儿绽放。<br><br>75岁的母亲,<br>身板愈发挺拔硬朗。<br>我和她所有的孩子一起,<br>用快乐点缀岁月安详,<br>送和平鸽飞向远方。<br><br>特殊的日子里,<br>兄弟们相约寻根溯源,<br>到沁济暴动的原大寨,<br>先辈们生活战斗的地方<br>沸腾情怀血脉喷张。<br><br>披一袭凉风,<br>踏一路泥泞,<br>跨一万个台阶,<br>奔向生命中,<br>几乎难以逾越的山岗。<br><br>南天门和我一起遥望,<br>当年硝烟与今日月光。<br>百合谷伴我沉思,<br>青山绿水究竟来自何方?<br>我似乎闻到战地黄花的芳香。<br><br>山顶那座红军洞啊,<br>虽然空旷却是满满地珍藏。<br>那一百多个昼夜,<br>是如何的艰苦卓绝?<br>由此我看见信念的力量!<br><br>芦花飘然临峰,<br>崖柏在绝壁峥嵘,<br>演绎一个个不屈的梦想。<br>生命如歌欲飞越沧桑,<br>应插上信念的翅膀! 音乐彩色灯光隧道,美轮美奂,光耀人眼。 日月潭景点。 【小小说】 娘 作者 都屏君 她苏醒的时候,已是黄昏。<br>头疼得厉害,下意识地摸了一把,一缕头发连同皮肉粘在了手上,才发现头皮磕掉了一块,血已凝固。<br>她定了定神,拼命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她的记忆始终定格在跳崖的那一刻。<br>反动派白军闯上原大寨时,她和她的丈夫共十二名同志没有来得及转移,被堵在了悬崖边上。<br>白军头头挥着枪吼道:“老刘,老张,有能耐跑呀!命令你的人放下武器,跟老子走!”<br>丈夫老刘是队长,一条腿被机枪打断了;老张是副队长,满脸是血。<br>她仰头看看站在身边的丈夫。老刘手拄长枪,一脸凝重。她清楚丈夫这时一定在想:要是我的枪里还有一颗子弹,先崩了你这个狗日的!<br>见老刘站着一动不动,白军头头一挥手,歇斯底里地叫道:“机枪准备!”<br>她把身子向丈夫身边靠了靠,又抬头看了一眼丈夫,试图跟丈夫询问他们的儿子小宝怎么办,五岁的女儿小兰怎么办。老刘还是一脸平静和坚定,他何尝不是在想着家里孩子的安危。但念头只是一闪,迅速回到眼前。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跟老张和同志们约好了,迫不得已就跳下去,决不当俘虏!<br>“跳!”敌人机枪扣响的一刹那,老刘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她感觉丈夫转身跳崖的一瞬间把自己紧紧地抱在了怀里。他们像一片片秋天的枫叶,飘然而下……<br>她挣扎了两下,除了头部受伤和浑身疼痛外,幸好胳膊腿还能动弹,是丈夫抱着自己才捡回一条命。<br>她抓住草根和树枝,艰难地翻了个身。丈夫就躺在身边,紧挨着的是老张,他们早已牺牲。再看看散落在荒坡上的同志们的遗体,真想放声大哭一场,但她忍住了。<br>她要立即回去把今天发生的事向党组织汇报,还有孩子们也要立即转移,这是丈夫交给她的紧急任务。还有,他们被包围时,月亮门、瞭望台、宣誓台几个哨所都失去了联系,丈夫分析党内一定出了叛徒。<br>这时,天已完全黑下来。深秋的冷风吹乱了头发,也吹醒了她的头脑。她借着星光,折了一些树叶,拔了几把野草,草草地把牺牲的同志们盖上,顺着另一条小道一步一跌爬下山来。<br>深夜回到村里,一下子惊呆了。自家的房屋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塌下来的房梁还闪着余火。两个孩子呢?看护他们的婆婆呢?正要呼叫,突然,不知从哪跑出来三个孩子,两个喊:“娘,娘!”一个喊:“婶婶!”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哇——”的一声哭开了。<br>她蹲下身抱住孩子们,先问十三岁的儿子小宝:<br>“小宝,先别哭,快告诉娘,谁烧了咱家的房?”<br>“就是经常跟你和爹在一起开会的王叔叔,他领的人。”<br>“啊?王老五?果然是他!这个叛徒!”又问:“你奶奶呢?”<br>“奶奶叫他们活埋了,呜——”<br>“那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br>“奶奶把俺俩藏在地窖里才没被搜着。”女儿小兰哭得泣不成声。小宝毕竟大了几岁,一五一十讲了叛徒王老五怎样带着白军烧了他们的家,又怎样活埋了奶奶。<br>这时才注意到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女孩,借着火光一看,是老张的女儿山花,问:“山花,你怎么在这?”<br>山花比小宝小一岁,十二岁,哭着述说了王老五带人打死她母亲和爷爷烧了他家院子的事,又说:“婶婶,他们说俺爹被打死了,就在山里,是真的吗?……俺没有家了,呜——”<br>她一阵阵心疼,差一点昏倒在地。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坚持住,决不能倒下!于是,她定了定神,抱住山花:<br>“好孩子,叫俺一声娘,咱们就是一家人了。”<br>山花抹了抹泪眼,看看小宝,又瞧瞧小兰,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抱着她的腿,喊了一声“娘——”<br>她再一次抱紧冻得瑟瑟发抖的山花:“好闺女,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咱们得赶快离开这个地方。”<br>小宝问:“娘,咱们去哪?”<br>小兰喊:“娘,俺饿。”<br>这才发觉他们娘儿几个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了,可是,时间不允许他们在这耽搁,王老五随时都可能反扑回来。<br>她抱起小兰,拉着山花,小宝跟在后头向月湖泉走去。那里是地下党的一个秘密根据地,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br>日上三竿,娘儿四个又饥又渴,跌跌撞撞上到了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山村月湖泉。<br>任政委听了她的汇报,觉得情况非常严重。他先命警卫员安排孩子们吃饭休息,又叫来锄奸队队长小李,命令他带一个排,务必在今晚除掉叛徒王老五。交代小李:“按照刘大嫂提供的地点,你们要立即行动,多耽搁一天就会有更多的同志惨遭毒手。”<br>“俺也去!”一听要除掉王老五为丈夫报仇,她坚持要去,还说:“政委同志,俺地形熟,俺领你们去!”政委说:“大嫂,你的任务就是休息,剩下的交给小李去办。”<br>小宝丢下饭碗跑过来:“俺也去!”<br>山花也喊:“俺也要替爹报仇!”<br>她安慰几个孩子:“听话,等着娘。记住,要是娘回不来了,这里就是你们的家。”<br>看到她执意要去,政委无奈,摘下身上的盒子炮,压满子弹,递给她:“要活着回来,孩子们需要你。”<br>她咬着嘴唇使劲点点头,扭头就走。迈出门槛,又折回来向政委伸出手:“给俺两颗手榴弹。”<br>经过周密策划,锄奸队于第二天后半夜悄悄地潜入大岭村。内线来报:王老五自感罪恶深重,时刻提防着红军游击队报复,现在家里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游击队来钻!<br>情况有变,小李立即命令队伍后队变前队往山里撤,扭头一找,却不见了刘大嫂。<br>刘大嫂不想那么多,管他有无埋伏,她一心要替死难的红军报仇,独自一人从后墙跳进了王老五的家。<br>脚一落地就被埋伏在院子里的白军发现,灯光一下子亮了起来。她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了几个敌人,奋不顾身地冲向王老五住的房间。怎奈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br>门开了,王老五掂着驳壳枪走了出来,弯腰夺过刘大嫂手里的枪,用脚踩着她的头狞笑着说:“等的就是你,原大寨没把你摔死,自投罗网来了!”又问:“说!和谁一起来的?你们的秘密根据地在哪里?!”<br>刘大嫂一声不吭,忍着剧痛,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一手抓住王老五的脚,一手拉响了腰里的手榴弹。随着“轰隆轰隆”两声巨响,与王老五同归于尽。<br>小李不见了刘大嫂,明白了她的去向,立即带领锄奸队杀了回来,拼死抢回了刘大嫂的遗体。<br>后来,小宝和山花结为革命夫妻,双双牺牲在了抗日前线。<br>时值建国75周年,当97岁高龄的小兰给我们讲完上面的故事,已是老泪纵横,喘息不止。<br>“娘,后来您老上过原大寨没有?”一旁70多岁的小女儿问。<br>小兰奶奶摇摇头,喘了几口气说:“听俺娘说,那里还有一个山洞,现在叫红军洞,你外公外婆牺牲前和战友们在那里坚守了整整一百零六天。”<br>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九里沟寻踪——</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日,随沁阳市作家协会参加“沁济暴动原大寨红军根据地红色传承之旅”,写绝句十余首以记。</p><p class="ql-block">文/吕发铁</p><p class="ql-block">七绝. 过灯光隧道(新韵)</p><p class="ql-block">国庆佳节进洞天,</p><p class="ql-block">光辉灿烂颂歌喧。</p><p class="ql-block">红旗招展情激荡,</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齐向前。</p><p class="ql-block">七绝. 自怡</p><p class="ql-block">刚饮登程纯净水,</p><p class="ql-block">既成隧道变光人。</p><p class="ql-block">莫因奇幻当能耐,</p><p class="ql-block">筑梦踏实守本心。</p><p class="ql-block">七绝. 九里沟</p><p class="ql-block">百合山涧涌清泉,</p><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斓九里连。</p><p class="ql-block">游客为何常瞩目,</p><p class="ql-block">水沟见底小鱼欢。</p><p class="ql-block">七绝. 期盼</p><p class="ql-block">国庆身临日月潭,</p><p class="ql-block">不由思绪念台湾。</p><p class="ql-block">红旗光彩当头照,</p><p class="ql-block">一统江山在哪年?</p><p class="ql-block">七绝. 同欢</p><p class="ql-block">兄弟欢游日月潭,</p><p class="ql-block">频频合影醉流连。</p><p class="ql-block">虽然二水赛清丽,</p><p class="ql-block">逆上山溪喜共源。</p><p class="ql-block">七绝. 山口</p><p class="ql-block">访原大寨近云头,山势惊魂热汗流。</p><p class="ql-block">崖壁当关一线道,</p><p class="ql-block">独夫把守万夫愁。</p><p class="ql-block">七绝. 忆往昔</p><p class="ql-block">暴动风云沁济生,寻踪涉险勇攀峰。</p><p class="ql-block">红军洞里人何在?大寨丛林舞野风。</p><p class="ql-block">七绝. 苦战</p><p class="ql-block">敌攻大寨滚狼烟,</p><p class="ql-block">血雨腥风百二天。</p><p class="ql-block">含泪遗言山洞里,</p><p class="ql-block">献身革命任崖悬。</p><p class="ql-block">七绝.楝之盼</p><p class="ql-block">安守贫瘠咬定山,</p><p class="ql-block">风霜雪雨历千年。</p><p class="ql-block">今逢知己长相望,</p><p class="ql-block">或许扬名人世间。</p><p class="ql-block">七绝. 路断望瀑崖</p><p class="ql-block">访寨寻踪情意浓,</p><p class="ql-block">当年暴动战旗红。</p><p class="ql-block">此时路断惊魂处,</p><p class="ql-block">团队淹流夜幕中。</p><p class="ql-block">七绝.赞杨述道</p><p class="ql-block">古稀鹤发上高山,</p><p class="ql-block">绝壁奇峰一日还。</p><p class="ql-block">战场艰难得体会,</p><p class="ql-block">采风游纪耀文坛。</p><p class="ql-block">七绝. 邂逅感怀</p><p class="ql-block">追忆红军山路长,</p><p class="ql-block">心中赞叹小姑娘。</p><p class="ql-block">丛林湿地都经过,</p><p class="ql-block">现代儿童力量强。</p><p class="ql-block">七绝. 带路人</p><p class="ql-block">开路排难王志军,</p><p class="ql-block">带食背水践初心。</p><p class="ql-block">攀登大寨得圆满,</p><p class="ql-block">感谢真情奉献人。</p><p class="ql-block">七绝. 自量</p><p class="ql-block">转眼逢秋已老年,</p><p class="ql-block">佳节访胜又登攀。</p><p class="ql-block">愈来愈晓时光贵,</p><p class="ql-block">一步一台皆笑颜。</p><p class="ql-block">七绝. 和杨述道老师</p><p class="ql-block">济源大寨路八千,</p><p class="ql-block">老态英发学少年。</p><p class="ql-block">追忆红军生死战,</p><p class="ql-block">高天合影断崖边。</p> 陈修江诗词三首 鹧鸪天<br>——盛世真情<br>盛世佳辰动炽情,<br>驱车崇岭任奔程。<br>石台错就蜿蜒道,<br>溪水穿流跌落坑。<br>迎面壁,背身风,<br>伴随感慨叹嗟声。<br>当年惨烈悲怀事,<br>今日思来胆魄惊。<br> <p class="ql-block"> 血色太行<br>血雨腥风染太行,<br>九十二载寄华章。<br>丛山点燃星星火,<br>沁济声播阵阵枪。<br>守备高山原大寨,<br>冲锋属地旧时庄。<br>红军洞里身犹在,<br>先烈英名祭锦堂。<br></p> <p class="ql-block"> 寻踪觅迹</p>峻岭丛山雾色茫,<br>寻踪挂壁不知长。<br>石台错落容身过,<br>崖道蜿蜒借步量。<br>九里乱烟连沁济,<br>四方勇士战豺狼。<br>当年旧痕今何在,<br>绝顶临风话感伤。<br> 道义动天<br>义从社稷道从天,<br>万丈豪情载史篇。<br>两地持枪能拓土,<br>一夫仗剑敢当关。<br>晨光冷冽阴霾罩,<br>暮色苍茫苦雨寒。<br>今世欲知前世事,<br>还须山顶觅根源。<br>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五星<span>红</span>旗在原大寨顶峰飘扬</p> 杨述道 <p class="ql-block"> 适逢祖国华诞75周年国庆之日,沁阳市作家协会,不忘为国捐躯的英烈,在主席杨红军、名誉主席李建国的带领下,20余名沁阳作协会员分乘五辆轿车,8点出发,风驰电掣,直奔当年“沁济暴动”落脚地——原大寨,去拜谒当年牺牲在这里的地方红军游击队的全体指战员。</p><p class="ql-block"> 原大寨位于济源市城区西北17公里的太行山金炉峰,海拔1169米,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此地相传农民起义军原姓首领曾在此筑寨而得名。 1932年,中共沁济暴动,建立豫晋边区苏维埃政府,因国民党重兵围剿,不少共产党人壮烈牺牲,最后,党继新、郭大佛、王敏成、张景禄等地方红军战士,辗转血战在原大寨,终因寡不敌众,这个打响河南早期农民暴动第一枪的“沁济暴动”仅生存106天后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 小车飞奔,一小时半的时间,把会员们载至山脚下。会员们举目遥望巍巍的山峰,俯视眼前呈现的几曲盘旋的石阶,心里也真有点“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可回想当年的地方红军游击队,在此险要的山上英勇战斗的情景,这又算得了什么!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同志,脖系长颈头相机,将手中的五星国旗一挥:“文友们,走,上!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他的话音一落,犹如战场上吹响了的冲锋号,大家精神振作,鱼贯而攀……</p><p class="ql-block"> 这次红色采风,人员23名,年龄大都是年过半百老人,其中,令人惊叹的是,年已72岁的退休教师杨述道、71岁的退休干部司良伟同志,他二人犹如老将黄忠,宝刀不老,与文友们一起,历经艰辛卓绝,终于于15时攀上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原大寨之巅。</p><p class="ql-block"> 文友们挺立原大寨,举目远遥近望,它地处险要,三面悬崖深沟,唯有一条难以行走的山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然而,我红军将士们的热血却喷洒在这里,令文友们扼腕长叹,热泪横流。</p><p class="ql-block"> 接着,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亲举鲜红的五星国旗,大家拉开预先制作好的“沁济暴动红军英烈光耀千秋”的横幅,一致摆开,由当地著名摄影师徐国庆教授拍下国庆75周年红色旅游的印记。拍照完后,还有一个令人向往的”红军洞”。红军洞就在原大寨下边20米处,虽路程不远,却更为险要,望之,大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险,有几个文友跃跃欲试不敢下,杨红军主席劝我:“杨老师,你年龄大了,此地太险,我们回来给你介绍介绍算了。”可我想到当年血战敌人于此的红军战士们,崇敬的心潮涌起,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翻山越险,来到这里,不看红军洞,回去会留下遗憾的,下!”就这样,我和大家一样,小心翼翼,一步一颤移步到红军洞前。进洞目睹了当年能溶纳30人的红军洞,了却了今日又一心愿。</p><p class="ql-block"> 出红军洞后,文友们再次拉开横幅,举起五星国旗,留下了红色基因传承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下午16时,下山返途,由于山阶陡长且险,文友们相护帮忙,尤其是沁阳党校退下来王志军校长,是本次出行的领头雁,走在最前,为文友们寻路探道,指点迷津,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当地著名摄影师徐国庆教授,肩负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主席杨红军、秘书长吕五洲三人的重托,一路负责我的人身安全。夜幕降临,他让我走在前边,捻开手机电筒,为我照明,不时地告诫我一手扶拦,慢慢走;除此之外,他还处处留心,为文友们分拍难以忘怀的镜头,还有……真是擢发难数的好文友呀!都让我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沁济暴动的先烈们,您们静躺在原大寨的热土上安息吧!您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您们为后人期盼的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今已实现,我们一定继承您们的革命遗志,传承您们为国献身的红色基因,<font class="meipian-red">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font>领导下,开拓进取,让伟大的祖国更加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烈士们,安息吧!</p> 沁阳市作协主席杨红军感言:感谢各位文友、朋友、各界人士对作协工作的支持!感谢本次活动参与者的积极奉献,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向活动中无私传授户外运动常识、慷慨提供各类救援装备、数番亲力帮助老同志女同志脱离险境、甘当先锋开道排险全程维护人员安全的王志军校长致敬!向老当益壮、不畏艰险、全程参与的杨述道司良伟两位老师致敬!向不辞劳苦、手执镜头、记录全貌的吕五洲、徐国庆两位老师致敬!向活动倡议发起者、豫西北抗战史研究专家、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研究者、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老师致敬!向所有活动参与者表示诚挚感谢!<div><br></div> 沁阳市作协秘书长吕五洲:向本次活动总指挥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杨红军致敬!本次活动山高路险沟深风大,大家能够坚持下来,无一人掉队,无一人受伤,无一人生病,全程安全返航。感谢大家团结一心,全程协助,积极配合!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过后没有多远,步道被2021年大洪水冲毁,杂草树木丛生,根本看不清道路。王志军校长野营经验丰富,随身带有刀具和小锯,可以边行进边开路。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有的地方路滑,仍需特别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或摔跤。尤其年龄大的人,硬胳膊硬腿,跌一下都会很难受。因此,宁肯慢些走、坐着走,也不能走快误事。</p> <p class="ql-block"> 建国七十五周年沁济暴动原大寨</p><p class="ql-block"> 红军根据地红色传承之旅随笔</p> <p class="ql-block"> 吕春峰</p> <br><br> 2024年10月1日,共和国七十五周年国庆日 ,在沁阳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建国同志的发动下,我有幸参加了部分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成员组成的沁济暴动原大寨红军根据地红色传承之旅。几乎等于原生态户外游的海拔1169米7个小时徒步攀爬经历,感触和思考颇多,不断地在发酵、翻滚、沉淀;一些体会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着变化,有的前后还截然不同,计划之中、意料之外、萦绕于心几个关键词在脑海里逐步清晰。重走当年暴动红军路,是一次身临其境、原汁原味的红色传承原址体验,英烈精神是召唤,是动力,是护佑,是火种。月亮门入←月亮门出→的羊肠小道形成葫芦形闭环,四周悬崖绝壁,易守难攻,一处天造地设的战略山寨。多年的遗弃破败,红军洞指示牌的字迹已经风化得几乎不可辨识,另一头一处接着一处只能容纳一人一眼望不到头的陡峭阶梯上厚厚的落叶腐烂变黑成泥,时而可见的倒下的树干、枯枝横在前行的路上,不少路段被山洪冲塌几近绝境,几处石桌石凳组成的聚集点、瞭望台、观景台、宣示台,一口红军井,茂盛的植被中没有找到一处当年基本生活的遗存(房屋、灶台或炊烟的痕迹),只有红军洞里一把几乎风化锈蚀完了的铁瓢,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当年红军游击队的驻扎原貌。“战士们住山洞,铺树叶,吃野菜。”仍然令人难以置信。“山林生活异常艰辛,但大家严守纪律,对群众秋毫无犯,对开辟晋豫边苏区充满必胜信心。”此时读来是何等的肃然起敬!<br> 2日凌晨醒来,内心涌动着对覃怀英烈92年前革命壮举的敬仰与感恩,身体里血脉涌动着,眼睛里心泪浸润着。那是一群拿命换明天的英雄,拿命换我们今天的英雄,拿命淬炼公道真理、信仰信念、公平正义的英雄;那是一群理想的人、质朴的人、燃烧自我之光划破黑暗的人,那是一群动摇黑暗反动统治的人。沁济暴动、原大寨革命根据地、豫晋边红军游击队、豫晋边苏维埃政府106天发动方圆百里劳苦大众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只为基本的生存与尊严,只为拿回自己的劳动果实。我是一个容易被触动的人,我们是一群共情社会的人、触摸历史的人、浸染红色的人,也是一群填补自我人生空白、填补覃怀红色传承空白的人。<br> 由于之前对沁济暴动英雄壮举的研读,被赋予史实宣讲的任务。自己前一天下午归纳了一篇红色之旅主题小文在微信群分享大家:<br> 1932年底,沁济暴动怀川红军悲壮一跳燃起豫晋边革命燎原星火。92年光阴荏苒,92载沧海桑田,怀川大地、华夏神州由至暗到辉煌、由白色恐怖到江山红遍,覃怀、中华儿女由水深火热到幸福富足,由悲惨屈辱到扬眉吐气,后来的我们感恩先辈、感恩先烈、感恩英雄!感恩沁济暴动原大寨红军根据地的英烈们!感恩您们的牺牲奉献!感恩您们生命淬火划破黑暗的那缕星光!感恩您们追求真理的大智慧、誓死抗争的大无畏、向死而生的大情怀、止于高尚的大境界!人民敬仰,高山仰止,发动沁济武装暴动、建立原大寨革命根据地、成立豫晋边苏维埃政府的豫晋边红军游击队全体英烈,永远闪耀在中国共产党、红色共和国高高飘扬、熠熠生辉的伟大旗帜上与日月同光!<br> 因为敬仰,因为感恩,红色共和国七十五周年华诞之日,我们沁阳作家协会部分成员一行追寻沁济暴动怀川红军足迹,亲临原大寨红色根据地,零距离感受英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完成红色基因的心灵传承,启迪后来者的奋进之路。让我们由衷地致敬:党继新、郭大佛、王敏成、苗既平、郭晓棠、郭舜仁、苗瑞祥、任建樟、原有信、李冠慈、黄本昆、郭 英、王执春、周瑞麒、王新民、尚思光、张世刚、马纪民、秦振山、任再刚、吕存亮、张启亮、张启增、张重天、张良全、李道法、李良永、张启恩、张小随、张景禄、卢曙天、李乐基、郭孝坤、薛作舟、苗鸿方等沁济暴动豫晋边红军游击队全体英烈永垂不朽!<br>由于太过专注和缺乏出行经验,前一天晚上自己忘了给手机充电,早已准备好的充电宝出发时也忘带了,路上二十多个人竟没借到苹果数据线,手机从开始就没电了,一下把我打回到没手机的年代,做了一个纯粹的原生态参与者、体验者,好在我们是一次集体之旅、互助之旅、同志同道之旅。红色基因的传承直接反映在本次的集体红色寻访登山体验过程中,点滴于心。最突出的就是大家都真诚为他人着想的灵魂素养和心往一处想、沉着应对听从指挥的基础素质,尤其是几位召集人对大家负责、时时放心不下、亲历亲为现场探路指挥的大局观念和优秀品格,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幸运、财富和传承,我们不愧是思考者、思想者和传道者!为我们自己骄傲!我想这也可以说是革命英烈红色基因的一个方面传承吧。正如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同志所言:“追寻原大寨到在太行至高处,注定是一次并不轻松的艰辛之旅”;正如我们大家共同的体会:“当年红军走的路步步艰辛、处处曲折、绝处逢生,硬是在一个个荒山野岭中、悬崖绝壁上开辟了一条条向死而生、通往光明之路!”正如作协主席杨红军同志的感激之言:感谢各位文友、朋友、各界人士对作协工作的支持!感谢本次活动参与者的积极奉献,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向活动中无私传授户外旅游常识、慷慨提供各类救援装备、数番亲力帮助老同志女同志脱离险境、甘当先锋开道排险全程维护人员安全的王志军校长致敬!向老当益壮、不畏艰险、全程参与的杨述道司良伟两位老师致敬!向不辞劳苦、手执镜头、记录全貌的吕五洲、徐国庆两位老师致敬!向活动倡议发起者、豫西北抗战史研究专家、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研究者、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老师致敬!向所有活动参与者表示诚挚感谢!我们的队伍有“红军”、有“建国”、有“国庆”,有户外专家、有多名党员、有古稀老者和希望少年,一切本是注定!感谢大家一路搀扶与陪伴! 吕春峰感言:<br> 由于太过专注和缺乏出行经验,前一天晚上自己忘了给手机充电,早已准备好的充电宝出发时也忘带了,路上二十多个人竟没借到苹果数据线,手机从开始就没电了,一下把我打回到没手机的年代,做了一个纯粹的原生态参与者、体验者,好在我们是一次集体之旅、互助之旅、同志同道之旅。红色基因的传承直接反映在本次的集体红色寻访登山体验过程中,点滴于心。最突出的就是大家都真诚为他人着想的灵魂素养和心往一处想、沉着应对听从指挥的基础素质,尤其是几位召集人对大家负责、时时放心不下、亲历亲为现场探路指挥的大局观念和优秀品格,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幸运、财富和传承,我们不愧是思考者、思想者和传道者!为我们自己骄傲!我想这也可以说是革命英烈红色基因的一个方面传承吧。正如作协名誉主席李建国同志所言:“追寻原大寨到在太行至高处,注定是一次并不轻松的艰辛之旅”;正如我们大家共同的体会:“当年红军走的路步步艰辛、处处曲折、绝处逢生,硬是在一个个荒山野岭中、悬崖绝壁上开辟了一条条向死而生、通往光明之路!”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旅行,我们深知红军当年革命斗争艰难困苦之不易。没有房子,缺衣少食,就住在自然形成的钟乳石洞穴中,可见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但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与敌人开展艰苦卓绝的战斗。想想现在的我们,坐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喝着茶、吸着烟,看看电脑、玩玩手机,偶尔看看书、读读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大红太阳嗮不着,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新中国,这是多么幸福!随着祖国母亲一天天强大,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相信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一天更比一天富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