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华古村:自顾自的美丽 ——镇江行之四

老宝马

宝华山离南京很近,或者说南京离宝华山很近。<br> 曾在南京工作多年,宝华山离我的住处不到一小时车程,但我从未去游玩。就像书非借不读,景以远为佳一样,近在咫尺的美,反倒是有种手到擒来的笃定和漫不经心的懈怠,总觉得有的是机会。<br> 现在不常住南京了,心上便有错失的遗憾,如果不来真的会有一种辜负的愧悔。<br> 宝华山位于镇江与南京之间,属镇江句容,它静卧长江之滨,主峰海拔437.2米。 “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壮丽。山下有村,名曰“千华”;山上有寺,寺号“隆昌”。宝华山计有36峰,翠峦叠嶂、逶迤环绕,好似36片莲花瓣。远望宝华,千华古村悄隐花下,隆昌寺端坐莲房,素有“山似莲花瓣、寺在莲花中”之说。<br> 山门雄伟,走进去一片开阔:右手一弯小湖,水清苇绿,鸟鸣清脆;左手一条大道,蜿蜒而上,伸进山中。路边山坡,竹林茂密,野花烂漫;另一侧细沟里,水声涓涓,溪水如一缕银线隐没。阳光正好,微风和煦。游人不多,四下静谧,听得见山坡上野花开放的欢笑和竹林里笋壳剥落的叹息。<br> 沿山道而行,有歌飘然而至,婉转悠扬,细听是周杰伦的《青花瓷》。<br>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br> 大概是景区喇叭里循环播放的,歌声缭绕,不离不弃,一直引着我们走进千华古村。<br> 千华古村不大,但气势不小。村前石牌坊,气宇轩昂,单是乾隆手书的“尽纳山光”四字,就足以力压群芳;村口木牌楼,古朴庄严,上有“千华古村”四字,光华灼灼,也是出自乾隆的手笔。传说乾隆六下江南,为寻找生父,曾经六上宝华山。<br> 一座有故事的山,一个有来历的村。<br> 刚入古村,街两边的店铺就迎了上来。古村房屋大多木质结构,双层楼阁,明清风格,古色古香。店铺卖食品的居多:“济公饼”甜咸适宜,酥脆可口;煎豆腐外脆里嫩,金黄诱人;刚出炉的乾隆烧饼酥脆鲜香,柔韧筋道的锅盖面在沸水里上下翻滚。我竟然还看见东北锅包肉和天津大麻花的招牌,也毫无惧色地跻身于江南美食之中。<br> 食物香气一波一波地在古街上弥散,向你充分展示着人间烟火的诱惑,没点定力还真挪不开步子。<br> 古村里还有酒楼、茶楼。你可以换古装,用古钱,体验一会古人大碗喝酒的豪爽;你也可以品山茶,眺远山,感受文人雅士的清雅。坐进茶楼,山光尽览,清风徐来。茶博士端上茶来,告诉我们,这里的茶叶是本地采摘,茶水都是用山泉水冲泡。据说这里的泉水味道甘甜。用它来泡茶,会更大限度地提升茶的清香。“当年乾隆皇帝也是特别喜爱用这里的泉水泡茶的。”茶博士一脸真诚地吹嘘,仿佛亲见。抿上一口,果然茶香四溢,入口回甘。<br> 此外,镖局、当铺、客栈、钱庄、布片坊、粮油坊、灯笼铺、中药铺、私塾等等,一应俱全。应是仿制,但器物皆老旧,蜡像们却又都栩栩如生。漫步古巷,昔日时光,幽幽而来。百年前的烟火凡尘、喧嚣街市、世俗众生,一一活现在身旁。<br> 听到有游客在挑剔:这不都是假的吗?我暗笑:咱是来游玩,又不是考古。长个见识,图个一乐,还非得必须穿越回古代不可吗? <br> 古村中央,有座戏台,每天定时上演一些古代曲目。我们来得不巧,演出时间没到,只能遗憾前行。<br> 戏台对面一座巨石砌成的方池,池边回廊环绕。池水碧绿,睡莲盛开,游鱼嬉戏。站在廊桥上抬头仰望,上方一股水流沿着石块砌成的水道奔泻而下,水花四溅。水流顶端,有一高大的五层楼阁,上书“秦淮之源”四个大字。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有南北两源,南源溧水河发源于东庐山,北源句容河正发源于此。涓涓细水汇成汤汤洪流,江河如此,历史如此,人生却不能如此。秦淮水阁也是千华古村的标志性建筑,而这“秦淮之源”四个大字据说也出自乾隆皇帝的手笔。<br> 拾级而上,秦淮水阁的另一面,一湾小湖汪然而现。 湖水青绿,杨柳依依。小舟无人,自横水边。湖边牌上有介绍,说是原名蝶泉,因为乾隆见湖边杨柳怡人,便赐名杨柳泉。游客至此,憩于廊桥,观湖赏景,山光水色,凉风习习,怡然悠然!久坐廊桥,不舍离开。古村早已处处弥漫着商业气息,这里倒是荡漾着难得的古韵清幽。<br> 穿过廊桥,有木制栈道可通山上。小道两边排列着一间间木制房屋,精致整齐,应是民宿。民宿无奇,令人惊叹的是木屋墙上攀援的葱茏和屋顶绽放的艳丽——大片的凌霄花。不断蔓延的藤蔓已经长成绿色的河流,橙红色的花朵竞相怒放,形成花的瀑布倒挂屋檐。清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生愁化作空山雨,满脸春红恨未销。”(明·张昱《凌霄花》)江南的温婉,古意的惆怅,一起散落在苍老的石阶上。<br> 沿山道往上,有一岔口,可达幽溪谷。谷内林壑幽深,植被繁茂,溪水淙淙,奇石纵横。据说这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96倍,久居都市的人至此可清心洗肺,漫步林间,妙不可言。最令人惊叹的是,满山满谷,黄花盛开,恣意烂漫,犹如无数黄蝴蝶,伫立绿茎,又如群星无数,在夜空闪烁,蔚为壮观。此花名为黄花石蒜。宝华山之名,恰因此而来。因每年盛夏时黄花开满山,宝华山曾叫花山。古代“花”、“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高僧宝志和尚(即济公在人间的化身),登山结草为庐,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华山为宝华山。<br> 山道可通向山顶的隆昌寺。登山途中,路边又飘来周杰伦的歌声:“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br> 千华古村藏在镇江宝华山中,仿佛就是一幅韵味私藏的仕女图。不待人识,无需人誉。既不因我曾经的冷淡而失落,也不因我的到来而欣喜。真的恰如传世的青花瓷,旁若无人,自顾自的美丽。<br><div><br></div> 巍峨山门 村前牌坊 仿古街面 私塾蜡像 村中石池 古代戏台 古街深巷 曲径通幽 秦淮之源 杨柳泉 凌霄木屋 黄花石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