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光2024年10月诗书文集萃

松子文学屋——陈列文学艺术原创精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贫”与“道”</p><p class="ql-block"> 作者 李旭光</p><p class="ql-block"> 了颜蠋对待贫困的认识,认为“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無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这句话,“是犹有意于肉与车也”。“然而未闻道也”。“夫晚食自美,安步自适,取于美与适足矣,何以当肉与车为哉。”(《苏轼文集》卷六十五2003页)</p><p class="ql-block"> 苏轼认为,颜蠋这种观点,是“可谓巧于居贫者也”。巧,技巧,在这里当指苦难中的自我调适,即自我调整幸福指数与心理期待。</p><p class="ql-block"> 此文与《东坡志林》中《颜蠋巧于安贫》,所述为一事。但“巧于居贫”与“巧于安贫”,毕竞两码事。居,中性词,站在事外客观描述;安,内心体验,有满足感。以其前提的“巧”,修饰“居,更合于文法。“巧于安贫”,概念混搭中出现重叠,既难于理解,又扭曲了主题</p><p class="ql-block"> 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道?苏轼罪放黄、惠、儋三州,饱尝贫困之苦,又通过个人努力,在身、心两个方面求得解脱。那么,所有的苦难付出,价值何在?“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千秋岁.次韵少游》)从苏轼这首人生压卷词后半阙来看,居贫,以至安贫,在于笃初,持节,坚守高贵人格,不向奸佞屈服,而不在于贫困与腾达,亦不在于巧贫或拙贫。同样,也不在于通过什么途径战胜贫穷。/这与颜蠋所追求的玉守崑岗,而无须为追求完美而失其朴;形由神役,亦不必为了追求名利富贵而形神不全*,二者在精神追求上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由上可知,当为坚守道义而致于穷困之际,道,固不可偏废,贫亦不可安。换言义,乐道不必安贫;穷困当然也不足以证道。所谓“猫论”,“草论”*,都可以休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9.30于东荟城)*“蠋辞去,曰: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不宝贵也。然而太朴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达也,然形神不全。…”(《颜蠋巧贫》值得深思的是,战国时期,就存在推选制度);邓公“猫论”提出,基于贫困饥谨,一如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特定历史条件,当然,亦有其历史局限。“草论”,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极左路线横行时偏激之词。.</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 孔滨兄国庆感言令人感动,好一个家国情怀!作为老兵,值此共和国庆典之际,惟愿央央华夏,内修外睦,公民自由幸福,国家发展安定,四海之内皆兄弟!或曰:回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坚决不走回头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搖,千万不要再瞎折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靠改革释放生产力,靠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坚决不走回头路,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远离战争,使有限资源用于增强国力,增加公民福祉,让生活在共和国土壤的大陆公民,一年比一年生活更好,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华人聚居之地,发展进步有比较优势,公共治理有包容有创新,成为人们向往、辐凑之地,国人有地位,国家有尊严,商品有市场…。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当我们百年之前,会迊来这一天!(旭光于2024年国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span><b style="font-size:18px;">、《题铁军晨照&lt;霜叶问晨&gt;》</b></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串叶偶对赴霜红,</b></p><p class="ql-block"><b>无惧身先一毛轻*。</b></p><p class="ql-block"><b>毕竟老来皆见惯,</b></p><p class="ql-block"><b>聊胜稚子徒卷青*!</b></p><p class="ql-block"> 铁军看似扫街之作,其实俱有特定命题。当然,一部作品问世,向来宽容“见仁见智”解说…。</p><p class="ql-block"> 老家东北,霜轻淡扫,即滿山红叶,街巷亦如是。白桦,五角枫,蒙古栎,白杨,榆柳等,俱不能免于色变(色变,固不等于节变,变节)。</p><p class="ql-block"> 但是,当此肃秋之下,植物生长并非处在同一阶段。仅就树叶而言,有的已然成熟,叶片厚而粗壮之柄已几于枯萎并与枝干断舍离;有的还很稚嫩,紧紧抓住枝干不放亦难以免除霜扫。</p><p class="ql-block"> 老者尚可报以霜红,且身挺如故,即便是零落;嫩者则只能还以青色,蜷缩起来…。*一毛轻: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徒卷青。嫩叶没有沧桑经历,面对猝然而来的打击,只有惶恐,困惑,迷朦…。</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4于东荟城)</p> <p class="ql-block">4<b>、“上不害法,下不伤民,中不废亲”再读苏轼《题鲜于子骏八咏后》</b></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轼《题鲜于子骏八咏后》中,称赞朝廷新法颁行之际,处于<b>“刻急则伤民,宽厚则废法”,“以亲则害法,以法则伤恩”</b>三难萃于一身的鲜于子骏,在言论、行政、法规三个方面*,做到了<b>“上不害法,下不伤民,中不废亲”,</b>同时,使为工作对象的“<b>吏民举欣欣然</b>”,收到<b>“政声蔼然,闻之四方”</b>行政效果,还难得保有自己<b>“雍容有余</b>”生活,<b>“政声蔼然,闻之四方”</b>。“君子以是知其贤”。苏轼在此为我们描绘出理想的执法监督境界。</p><p class="ql-block"> 苏轼该文,应该写于其蒙受乌台诗案前夜。王安石新政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之际。文中提及令苏轼<b>“欲作而不可及”</b>的子骏八咏,不知所指。按《宋史》鲜于侁传,或为《九诵》<b>:“…作诗平淡渊粹,尤长于《楚辞》,苏轼读《九诵》,谓近屈原、宋玉,自以为不可及也。”</b></p><p class="ql-block"><b> </b>关于鲜于侁(子骏),《宋史》卷一0三有传。其所记与苏轼所述高度吻合。鲜于侁事跡,主要见诸神宗朝,是神宗认可、器重,认为有文学修养的监司官,为人忠正廉介,为文平淡渊粹,年佚早于苏轼。先后做过县令,利州路转运副使,京东路转运使,后知扬州。初,助役法行,皇帝诏诸路各自决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李瑜定四十万,鲜于侁争辩道<b>“利州民贫地瘠”</b>,四十万太多,民将不堪重荷,取其一半(二十万)就可以了。李瑜不予采纳,于是,两个人将各自看法上报。当时,各地的役书都还没有定下来,神宗采纳了鲜于侁意见,命司农曾布颁布以为范式,并罢黜李瑜,提拔鲜于侁为副使,仍兼提举常平。当时,朝廷推行新法,鲜于侁所辖部民不请青苗钱,王安石派人廉按,并质问鲜于侁。<b>“侁曰: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之哉!”</b></p><p class="ql-block"><b> </b>《宋史》列传,还引证苏轼三难之说:<b>“凡居部九年,治所去阆中近,姻戚旁午,待之无所私,各得其欢心。苏轼称侁上不害法,中不害亲,下不伤民,以为三难”</b>。列传中还有诸如神宗独眷,王安石构陷,鲜于侁惩恶治贪建言生动记载。至哲宗朝,建言革除王安石考举中文化专制政策,给人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做为专司监督检查机构长官,苏轼所谓“三难”,显然不一定人人都会遇到。因为后来历代都有任职迴避制度。但在执法监督中,如何既对上级长官负责、又对下面民众(事业)和自己良知负责,应该都是必然会面对的问题。所以,应该把妥善处理“<b>三难</b>”,找到三者一致性,看作是监督检查官员至尚要求。</p><p class="ql-block"> 记得1987年,扶余木材公司女检尺员,公道用好手中的那把尺子,在门卫把关放行前年复一年的复核中,做到了<b>“上不亏公,下不亏民,内不亏心”</b>,在吉林省职业道德建设中一时传为美谈。于今看来,这位女检尺员朴素追求,竟然与宋代子骏,以及苏轼所尚,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其中蕴涵着古老东方文化。</p><p class="ql-block"> 其实,职业伦理,代有追寻、探索、实践、布新。人们不禁会问:理性地看,师德,医德,商德、为官之德等,有没有相通之处;对上对下对己负责,有没有一致性依据?结论一定是肯定的。/在民主法制条件下,仅就官员即国家公务员而言,有宗旨要求,有纳税人选举人所托关系,有自己良知,有对执法监督者的公民监督。受命监督检查,如果只懂得对上级组织负责,如果一味机械刻板“死抠条文”,而不在更大范時去考量事业人心,往往会失去监督检查原义,经不起历史检验。而执法本身,向来不以废亲、伤民为先决条件,只能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赢得人心众望,而不是相反。</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监司有荐举之权。《宋史》中说,苏轼、苏辙等<b>“守道背时之士”</b>都曾受到鲜于侁举荐。苏轼获狱,亲朋皆绝交,押送途中路过扬州,鲜于侁知州任上不避嫌险,前往探望。有人提示:<b>“公与轼相知久,其所往来书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获罪。侁曰,欺君负友,吾不忍为…。”</b>*后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p><p class="ql-block"> (旭光,2024,10,3于东荟城)*“自讲议措置至于立法定制,皆成于其手”。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论政,执政,制定规范性文件等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苏轼《题鲜于子骏八咏后》);*《宋史》卷一O三。</p> <p class="ql-block">5、<b>《再读苏轼&lt;书出局诗>》</b></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文中提及所书之诗,为作于元祐年间《出局偶书》:<b>“急景归来早,浓阴晚不开。倾杯不能饮,待得卯君来。”</b>苏轼急匆匆赶在黄昏前下班,浓云到当时还没有散开。酙滿酒后却没有喝,等待弟弟苏辙归来再一起畅饮。</p><p class="ql-block"> 卯君,指苏辙。《苏轼诗集》该诗注二:<b>“子由卯生,故公呼为卯君”</b>。文中提到的<b>“…不若同归林下,夜雨对床,乃为乐耳”</b>,少年时轼、辙两兄弟向往的境界;局,会意字,由尺、口合成,本意为限制说话尺度,又作官署名、职位、聚集、棋局,形容弯曲、距离不远、欺骗,也表示一个人局限、拘泥、气度胸襟等。出局,在文章和诗中,可以作出宫,离开官署,下班诸意理解。</p><p class="ql-block"> 元祐年间,苏轼正经历着大起大落中一个重要转折,由<b>“江湖之远”</b>,而跻身<b>“玉堂之高”</b>,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黄州羁旅生活,被任命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权知礼部贡举,处于权力枢机,承担着对王安石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拨乱反正重任。特别是司马光清算王安石弊政,<b>“欲复关役,差官设局。轼与其选…”</b>。得到宣仁皇后支持。</p><p class="ql-block"> <b>“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b>。当时,以侍读关系,<b>“轼尝锁宿禁中”</b>被宣仁皇后召入便殿,面告先帝对苏轼信任、器重和欲使其为近重的遗意,将其視为腹心。而司马光之举,亦已已将苏轼纳入自己阵营。</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方面,王安石之政旧相/蔡確、韩缜、枢密使章惇皆在位;另一方面,苏轼对司马光欲改免役为复役之政有不同看法,两人为此发生激烈辨论。苏辙在对王安石一党<b>“皆论去之”,“具疏其奸”</b>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鲜明表达了对司马光复役之举不同意见。说明轼、辙之间,既为骨肉,又为同道、战友。</p><p class="ql-block"> 苏轼应该已经预感到不能久安于朝廷,所以,才有<b>“不若同归林下”</b>之句。因此,读《出局偶书》,可以和同一年所作《试院观伯时画马绝句》联系一起:<b>“竹头抢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看马欲𩥇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袴”</b>。𩥇,马在地上打滚;顿风尘,抖落一身尘土。马卸下鞍套后地上打滚,再站起来摇头、抖身、顿足、扫尾,抖落风尘,与游子回到家里,洗掉外套(袍袴)征尘,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获得心身解脱。而<b>“解脱”</b>,或是<b>“出局”</b>所隐喻主题。(题外话,南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b>“…何时归家洗客袍</b>”,与苏轼《试院观伯时画马》中:“<b>亦思归家洗袍袴</b>”,两相200年之隔,有没有渊源关系,蒋诗是不是由苏诗化出?存疑)。</p><p class="ql-block"> 旭光,2024.10.6于东荟城。</p> <p class="ql-block"><b>6、苏轼《琴诗》之思</b></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 苏轼《琴诗》写道:<b>“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琴声在指头,何不于君指上听?”</b>。一个声音,由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构成,显然已经使诗进入哲思。所以,纪晓岚认为不应该将其看作是诗:<b>“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蒐辑者强收入集,千古诗集有此体否?”</b>(见王水照《苏轼选集》注)甚至连苏轼本人,也一度将其视为“偈”:<b>“试以一偈问之:'若言琴上有琴声…’”</b>(《与彦正判官》)。</p><p class="ql-block"> 苏轼固然有很多方外朋友,尤其是释家。甚至皈依禅门。释家,释者,以释言,而使当局者释然,是给予羁旅诗人以慰籍、开解、温暖和精神上解脱的力量,在苏轼身上验证了<b>“释”</b>的价值。王水照先生则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此诗归于禅意:“<b>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韻为谢》…韦应物诗云'水性本云静,石中固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驚。`…说明苏轼接受多方面的思想资料的启发,不必泥定佛经一源。”</b>(《苏轼选集》148页)</p><p class="ql-block"> 一部不朽作品,当然与作者丰富生活经历有关,而多元化思想来源,或是作品之所以耐得时光消磨重要支撑。其中,自然也离不开对前人,对传统的继承。以《琴诗》对琴声解剖而言,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庄子.外篇.天地》:<b>“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影子。</b></p><p class="ql-block"><b> </b>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声音几乎无处不在:鸟语蛙声蝉鸣,风声雨声读书声等,盖如是。这些声音,或依凭外物,或藉一己之力,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区别在于发声者与闻听者之间主客体关联度,所发声音在传播中保真程度,而不在于声音力度,以及声从何出。</p><p class="ql-block"> 就社会生活而言,任何发声,都应该言之有物,言之凿凿,而力戒空言、陈言、虚妄之言、谄言佞语。</p><p class="ql-block"> 牛汉先生或有感于湖北咸宁时期不堪往事,而发出<b>“天地沉寂,期待钟声”</b>呼唤;千年之前的范仲淹则走的更远:<b>“宁为鸣死,不为默存。”</b>(《灵乌赋》)这是何等境界!</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7于东荟城)</p> <p class="ql-block">7、读长海兄创作《邵雍读书图》及随笔</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 恭喜长海兄画书文力作问世!邵雍,《宋史》有传,归于“道学”人物,居周敦颐、二程、张载之列。史称其<b>“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清而不激,和而不流”</b>。其为学,则<b>“求所自得”</b>;其交游,则<b>“不分贵贱少长,一以接其诚”</b>,故<b>“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b>。上述之外,《宋史》还极为难得记载了邵雍在熙宁新政之际,鼓励门生故友,不要辞官,而是运用手中权力,宽民惠民:<b>“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b></p><p class="ql-block"><b></b>(旭光,2024.10.10于东荟城)</p> <p class="ql-block">8、<b>如此“变脸”</b></p><p class="ql-block">《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符元年,三月戊辰,哲宗与曾布、林希一起议论邢恕这个人时说:邢怒对下边人说话:动辄训斥;对同僚说话:附耳私语;对皇帝“<b>榻前之语</b>”:则反复絮叨:“<b>凡聚会处,必人人挽之,与之附耳私语”</b>(曾布语);好教训人,<b>“章惇言,人谓之‘邢训</b>’”(哲宗语):<b>“每来此论事,重叠反复,未尝不移数刻,所言者只是居常所论…”</b>(哲宗语)。</p><p class="ql-block"> 移,指超时。移数刻,曾布说<b>“外间亦常疑其奏对太久”</b>。哲宗说“<b>甚久</b>”。林希说“须半时辰以上。”半个时辰以上,一个小时以上。</p><p class="ql-block"> 邢恕对上、中、下人,按等次区别使用的斥语、耳语、絮语,用语言塑造出三副面孔。使我们看到一个人如何运用语气,特别是面对高低贵贱不同对象后语气的变化,无异呈现出坦示其心灵的另一张“<b>脸</b>”:权变、善变的奸佞小人嘴脸。</p><p class="ql-block"> 《宋史》中对邢恕评价非常差,说这个人善于做表面文章(善为表襮),天资反覆,行险冒进,<b>“为司马光客即陷光,附章惇即背惇,至与三蔡为腹心则之死弗替(之死弗替,死心塌地追随)。上谤母后,下诬忠良,几于祸及宗庙…”</b>。通俗一点说,邢恕这个人已经没有一点人味儿,是一条永远都喂不饱的狗,白眼狼一个。</p><p class="ql-block"> 值得思考的,上所引《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b>邢述</b>”传,提到的邢恕,曾布,章惇,蔡确,蔡京,蔡卞,都曾为一时炙手可热的皇帝近臣,或为执宰,或掌枢机。但盖棺定论之际,又都被史官归于<b>“奸臣</b>”之列(《宋史》卷四七一、四二“奸臣”传)。</p><p class="ql-block">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皇帝身边会聚集这么多奸佞小人?这些人执政簇生之后,宋王朝又如何不走向陵夷!或许,这是封建王朝专制制度必然结果。幸而,历史留给我们一面镜子,使我们掌握了识别奸佞小人的又一方法:从一个人所用语言、语气这张脸切入…。</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10于东荟城)</p> <p class="ql-block"><b>9、读蒋捷《行香子.舟宿兰湾》与《一剪梅.舟过吴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以其明快笔法,行云流水般形象迭代,抒发不尽倦游愁思:<b>“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簾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b></p><p class="ql-block"><b> </b>其中的<b>“何日归家洗客袍”</b>,为点睛之笔,又为词眼,与首句<b>“一片春愁待酒浇”</b>的愁字相照应;“<b>银字笙调,心字香烧”</b>句,以丝竹和焚香,寓曾经与向往的安定生活。江湖扁舟飘泊之际,遥对岸渚酒旗,历风雨,叹流光,过渡、桥,看季节变换(红了…,绿了…)。</p><p class="ql-block"> 词中<b>“秋娘渡与泰娘桥”</b>句,有版本曾将<b>“渡”</b>改为“度”;“<b>桥</b>”,作“<b>娇</b>”,徒取轻薄,冲淡主题,又改变了词性,使人费解。胡适先生《词选》、龙榆生先生《唐宋名家词》,均据蒋捷另一首词《行香子.舟宿兰湾》,将其更正。</p><p class="ql-block"> 更正之后,秋娘渡,泰娘桥,渡、桥,词的地名属性就显而易见了。</p><p class="ql-block"> “<b>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穀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隄,秋娘渡,泰娘桥。”</b>一一《行香子.舟宿兰湾》</p><p class="ql-block"> 这首<b>“舟宿兰湾”</b>,与前面<b>“舟过吴江”</b>,俱记舟上事:舟行、舟泊,以及孤舟所过,舟上所见,舟中所思。除提到的秋娘渡,泰娘桥外,还点到吴江,兰湾,穀水,兰皋,窈娘隄等地名。这些地方,应该都是蒋捷巅沛流离之际飘泊所过之地<b>。“料芳悰,乍整还凋”</b>,悰,欢乐心情,亦作踪。料想妻子在家中盼归时乍喜还悲复杂心情(杨景龙《蒋捷词校注》)。</p><p class="ql-block"> 两词创作时间孰先孰后不得而知,相同词汇重复比重大。如<b>:“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秋娘渡,泰娘桥”;“银字声调,心字香烧</b>”;<b>“雨萧萧”</b>等二十多字,原封不动地用在两首小令中,俱占三分之一以上。说明两词创作时间接近,反映出作者当时思考成果、运用材料和形象,以及舟上生活经历等,有诸多共同点。所以,从文学史角度,可以将两词合并研究。但是,尽管从中可以看到词家高妙驾驭语言、形象能力,毫无疑问,无论哪首创作于后,都是在重复自我。</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两相比较,<b>“舟过吴江”</b>主题更为鲜明,形象运用更富有内在逻辑,风格更也为明快,典型的写心(愁)为主之作;<b>“舟泊兰湾”</b>,更侧重于写身,写劳顿,写过程。相对而言,给人以形胜于神感觉。</p><p class="ql-block"> 窈娘隄,即窈娘堤。窈娘,《本事诗.情感二》:唐武后时,左司郎中乔知之所养婵女,名为窈娘,艺色为当时第一。乔知之宠待有加,甚至为之不婚。武则天异母兄之子武承嗣听说后,求得一见窈娘,且<b>“势不可抑</b>”,见面后就把窈娘扣留在自家,不再归还(“既见即留,无复还理”)。乔知之痛愤成疾,作三首绝句,写在缣素上面*,厚赂守门人送给窈娘。窈娘读后,三天飲泣不食,将诗缣结于裙带,赴井自尽;武承嗣看到诗后,派遣酷吏诬陷乔知之,抄毁其家,构害下狱,四个月后乔知之亦死去。留下一段凄婉故事…。</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12,于东荟城)</p><p class="ql-block">*乔知之三首绝句为:“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其一);“君家闺阁不曾难,好将歌舞借人看。富贵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其二);“别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其三)</p> <p class="ql-block">10、读国政兄《家门口看大戏》</p><p class="ql-block"> 国政兄《家门口看大戏》(2024修改稿),名副其实的精典作品!切入点抓的好,所襟带的年代背景,还有民间故事,民俗民风,都很有味道。诚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样:地域文化,也是那个年代风貌典型的表达![合十][合十][合十][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11、《老家门口看大戏》及其他</p><p class="ql-block"> 铁军朋友这个文学评论写的好,从具象入手,看不到情节和观点,婑矮道来,形成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与作品同频共振的价值判断,审美中有识见,有尺度,有引领,充分体现出文学评论美学意义、存在的价值和评论者本身的取向。文中提到铁军《小猪倌》,我觉得,还应该加上铁军《我和姐姐的童年》,或都属于同类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些作品中,作家力求再现那个年代,重回儿时场景,找回远去的、曾经相濡以沫的亲人、故旧…,和以泪水,思考,甚至有时会使我们不由自主的在阅读中,被作家安排到作品中,与作品中那些活灵活现的角色,去共同体验、品咂那些五味杂陈的时光,又时不时地跳出那段生活,做着昨天,今天,外部世界对比,并从中做出自己的考量…。</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4日(旭光)</p> <p class="ql-block">12、《修心是功,践行成德一一佛在尘世间》</p><p class="ql-block"> 上周四,偕教授曹溪南华寺再拜六祖慧能。坐落在韶关市曲江区曹溪的南华寺,最顶端大殿,供奉着被称为主导中国佛教改革“六祖革命”,和继老聃、孔子之后“笫三位东方文化圣人”的禅宗六祖慧能肉身。</p><p class="ql-block"> 六祖佛教思考,集中体现在《坛经》中。其主旨是<b>“直指内心,见性成佛”</b>,将佛教还原于人世间,归结于人们内心的自省、自见、自修,以至见诸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修为。所提出人无分南北,修不在坐卧,身不在剃度,述不必文字,以及<b>“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b>等,既揭示了禅宗教义本质,更体现了佛教至高境界中与哲学的九派归一。而<b>“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b>;以及<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等锋机四出禅语,更是在广泛流布中,引发人们将思考进入掘井汲泉、穷究其宗境界。</p><p class="ql-block"> 慧能,唐代人,俗姓卢,祖籍范阳,新州人,二十四岁被五祖弘忍法师在黄梅传以法衣,三十九岁在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正式出家,在以南华寺为中心的岭南一带说法传教三十七载,先天二年(713)八月初三,寂于新州国恩寺,春秋七十有六。《旧唐书》“<b>方技</b>”有传。</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六组慧能这一文化历史人物,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根植一方水土,根植生活的思考;在于其将佛教语言中国化,修行内容生活化,引导人们将信仰建立把握自己手中,将关注自我,内心修砺,与实践修为完美统一(自性成佛),从而将佛教从佛门带回人间。</p><p class="ql-block"> 当然,慧能充满传奇色彩的“<b>自性成佛”</b>经历,也留给了我们诸多思考:西来之佛所以东渐,在岭南山水之间大放异彩,使文化地理成因受到质疑;不识文字,又没有受过良好国民教育的慧能,却能成就其历史文化名人之功,使我们不由考量文化传袭的流弊,从而更加珍重个性思考的价值。尤其是当下…。(旭光,2024.10.21于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3、《肉身,法身》</p><p class="ql-block">【原创首发】</p><p class="ql-block">作者 李旭光</p><p class="ql-block">《坛经.疑问品》中,有一段对话,缘起于当初梁武帝向西来的达磨大师请教,进而引出一段<b>“福德</b>”与<b>“功德”</b>之辩。慧能六祖认为,礼佛要义,在于修心,在于见性,在于心灵修砺,在于信仰建立,即最终实现<b>“法身</b>”确立,而不是满足于世俗化<b>“肉身</b>”福德,福报,福德的实现<b>。</b></p><p class="ql-block"><b> “法身</b>”之修,可以理解为禅宗意义的心理建设,宗教意义心灵净化,或世俗所谓信仰即价值观的修养。但同时,六祖慧能又认为,信仰建立,应该点滴做起,可见、落地,最终体现到健全人格培养形成。所以,六祖慧能又说:<b>“见性是功,平等是德”。</b>见性,自见,自知,自觉,以至了解人生原义;平等,带有伦理价值。</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也主张,佛法平等,无有高下。六祖慧能还主张:<b>“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b>念念无滞:心灵净化作为永恒主题,既没有止境,而又不至于为世俗上某些东西所罣碍;真实妙用,强调人格建设,应该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体现在具体问题处理上,真实而非虚无缥缈。</p><p class="ql-block"> 六祖慧能还认为:<b>“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b>认为<b>“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b>…。</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谦虚谨慎,礼贤于人就是功德;在复杂纷繁的大千世界,守节持操,不随波逐流就是功德。这些见解和主张,究其本源,当俱应归结于六祖革命的人世间取向。从哲思范畴看,肉身,法身,不仅仅是禅宗的界定,也反映出脑子与肚子,心灵与肉体,知与行等诸多辩证关系…。</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23)</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阐扬三密”匾上题字,为国父孙中山为广州大佛寺所题;另一幅照片,带表岭南精神的大叶榕,1737年所植,迄今已近300年。从佛门来看,凡植于寺院阔叶乔木、灌木,广义上又都是菩提树;还有一幅,高墙之外就是鳞次栉比的楼宇。坐落在市井中广州大佛寺,闹中取静,不啻为信仰在人间写照。</p> <p class="ql-block"><b>14、《和铁军、景才兄《枫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铁干虬枝托霜红,</b></p><p class="ql-block"><b>一年一度寄金风。</b></p><p class="ql-block"><b>秋声只合严霜考,</b></p><p class="ql-block"><b>*天上人间此心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旭光,2024.10.23)*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一。一一《庄子.外篇.天地》。考,叩击,敲击。</b></p> <p class="ql-block">15、<b style="font-size:18px;">《读铁军&lt;秋水芦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原创首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 李旭光</b></p><p class="ql-block"> 铁军这组秋水芦花图极美!构图朗阔,各方位对比关系清楚:水自静谧清净,芦叶红、苇杆劲与芦花白形成刚柔与色彩对比。特别抢眼的,是透光之后的芦花,欲隐欲显,虚实相济,静若处子,成为图片中卓然不群的亮点、焦点、主题。</p><p class="ql-block"> 显然,芦花介于深秋和初冬时最美,此前,还是灰色,芦叶尚未霜红,苇杆包裹之中;之后,苇花便散落贻尽。看秋芦,当然是看芦荡,看飘飞掠过,看其烈火呼蒸、繁花着锦,看其摇荡秋潭、舞引西风,看其云谈素妆、雪飘雾罩…。当然,此帧突出的则惟见恬淡静谧,更近于惮之入定…。</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点评长海兄画荷、写荷、思荷,曾有<b>“芦花嫌其迟”</b>之句。其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秉其时,本无高下之分。古人说:时乎时,不再来。说的应该就是要抓住属于自己、合于自己的机会。而它时它地,已别有所属。</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铁军这丛恣肆张扬个性的秋芦,就很好的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梢头探水比丹枫,</b></p><p class="ql-block"><b>似剑芦叶露轻红。</b></p><p class="ql-block"><b>苇杆如竹头飞雪,</b></p><p class="ql-block"><b>凌波仙子浅濯缨!</b></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10.26)</p> <p class="ql-block"><b>16、旭光与朱华对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旭光</b>:</p><p class="ql-block"> 这位朋友思维缜密,宏微俱審,形象与理性思维兼得,应该是开朗而有教养的谦谦君子…[憨笑]</p><p class="ql-block"><b>朱华:</b></p><p class="ql-block"> 啊,太意外的惊喜,一番信口开河竟然得到崇拜的老师这么大的鼓励,很感动,也倍受鼓舞。感谢铁军带我走近这个平台,走进你们的精神世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地。在你们丰富的经历,敏锐的观察力,行走如云的笔端下诞生的一件件文学作品里,让我有了另一种人生体验,有些让你纵观历史长河,有些让你回望童年,有些让你思念家乡,各种情感汇集于此,呈现出多彩的人生画卷,让我这个同龄人自愧不如,经常反思自已的差距,明白了天外有天的真正含义。感谢老师的教诲和鼓励,感谢你们的不嫌弃,听我信口开河,絮絮叨叨,渴望在你们的佳作美篇里,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该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儿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旭光∶</b></p><p class="ql-block"> 朱华同学说的真好!真为铁军有这样的好同学好朋友而高兴!乐见朱华同学高妙的“絮絮叨叨”!其实,诚如思考是人生终极价值体现,思想的交流,或也是友谊和交流的原意和内质所在。所谓朋友,精神的反光板、球场上的蓝板和人生镜子而已。只不过这面镜子的里里外外,更追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的神似,与反复对照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修正。故和而不同。自上个世纪中叶短缺时代结束,许许多多的人都应该有条件关注脑子,关注心智,关注人格建设,而不只是关注财富创造和处在从属地位的能力建设。一如社会上,应该抓住短缺时代结束机遇,顺势而为,抓好人文特别是伦理建设。老实讲,一个人的强大在于内心特别是思想,一个民族强大更不只体现为物质上的丰盈。从《冰峰抢险队》,《窃听风云》,《追捕》,以及反战题材的《辛德勒名单》、《纲琴家》等电影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人性的普世价值,更看到一个民族对战争,对现实生活,对历史的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更深刻理解什么才是真正强大。一一说远了。就我个人而言,这些年跻身各种各样的网络之中,真正令人倾心的,还是类如战友们之间的,这些以文化为载体的交流,并从中获得新的观念,知识,经验,快乐!</p><p class="ql-block"><b>朱华</b>:</p><p class="ql-block"> 铁军朋友对国政兄故乡年代系列散文的美评,使我们看到与作品并行不悖的另一种创作:思考的,整理后的,经过理性概括的,对生活与作品价值判断。每一篇都那么清新自然,合乎逻辑,即东坡所谓随物赋形,因事取径,天然布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使我们在阅读中咀嚼味道,获得理性营养。每一篇我都认真拜读、学习…</p><p class="ql-block"> 旭光老师的留言我收藏了,一定认真拜读和思考。他对朋友的定义和解读非常到位,人生的朋友有很多,但要做到相互懂得的朋友,那必须是价值观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或在一个范畴里才可以称其为朋友,如果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不仅不能成为朋友,可能成为同路人都很难。其次旭光老师提到的思想建设,内心的强大,这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我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在对的圈子和真诚的情感交流中才能找到,这种东西可不是花多少钱就可以得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朱华与李晓艳留言</b>:</p><p class="ql-block"> 谢谢才女妹妹的鼓励,更谢谢旭光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点小激动,我是旭光老师的粉絲,崇拜他有一年多了。不瞒你说,最早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对苏东坡的研学,为了看懂李老师的文章,我查词典,字典,网上搜,稿纸记了两三页,才勉强连贯的读懂李老师的文章,知道说的什么意思,特别是对海南儋州东坡遗迹的考察论证,更让我看到李老师的治学严谨,史学知识的丰富,心中肃然起敬,从那以后铁军发我的李老师的作品几乎不拉的拜读,写查干湖的散文转发了十几个群和同学战友,让孙子(高二)当范文认真阅读。老师的书法后来是用放大镜看的,因为字小,看的累眼[呲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7、<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铁军影作&lt;案几凭窗&gt;》</span></p><p class="ql-block">“凭窗案几两空空,</p><p class="ql-block">如水光阴度从容。</p><p class="ql-block">苍莽云起知东渐*,</p><p class="ql-block">书斋、深巷考严冬”。</p><p class="ql-block"> *东渐:在这里特指正在升起的太阳和逐渐散漫的阳光。又有佛由西来东渐之说。我前几天考据六祖慧能游踪,其求佛布禅路线,大体上是祖籍范阳,新州卖柴肆市上路;至蕲州黄梅在东禅寺得法,受五祖传衣(东禅寺,又称莲花寺、东渐寺);避难怀集、四会;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正式受印宗法师剃度出家,开东山法门…。慧能春秋七十六,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自韶州曲江大梵寺为韦刺史讲授《坛经》,说法传道三十七年,说明在广州剃度后旋又返回韶州曲江,最后又以南华寺为道场,临终前二十五天,归于新州国恩寺,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2)八月初三圆寂。综观六祖一生求禅布道,主要在湖北、广东,特别是广东山区。说明开放的盛唐时期,远离政治中心的控制和影响,应该是促成“西佛东渐”的时代、地理因素。而天资聪颖而又极富个性思考能力的慧能,自觉不自觉地恰好抓住了这些成就自己和中国佛教的机会…。(旭光,2024.10.29)</p> <p class="ql-block">18、评国政兄《老井》及其他</p><p class="ql-block"> 国政兄写的这口《老井》,与其它故乡年代系列散文一样,都那么引人入胜,而又浮想联翩,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铁军同学朱华的随笔写的还是那么好,婑婑道来中,剥茧抽丝,如同哲理诗、散文诗。特别是国政哥提到铁军的《老井》散文,长海兄的《老井》诗,庆维兄的《老井》画,都聚焦老井,都有自己的独到呈现,蔚为大观!</p><p class="ql-block"> 当然,作为农耕文化象征,都邑、村落等定居文化代表,几乎所有的井壁青苔上都藏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所有的轱辘把子、柳罐斗子和井绳上,都嵌入人们的情感记忆,都有着饮水人命运所系。过去农村有民谚:没有<b>“桃花”,</b>立不起屯子。<b>“桃花”</b>,或<b>“泛桃花”</b>,在这里应该特指风流女人,特指男女之间风流韵事…。还有<b>“男女搭配干活不累”</b>之说。于今想来,“食色性也”。</p><p class="ql-block"> 情感出于人们的本能,就一个村落而言,人们劳动、生活被特定小社会所局限,同饮一井水,共戴一片天,彼此接触,相互吸引,哪能没有心动之时?区别只在于<b>“发乎情”</b>而后,能否<b>“止于礼”</b>。所以井文化,本质上应该归属于都邑村落文化,衍生出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情感故事,闾里风俗,地域文化,游子心中的故园…。</p><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天,我和教授作<b>“琼岛虚舟”</b>游,长友哥、嫂陪我们两度寻访东坡故居<b>“桄榔庵”</b>。在<b>“桄榔庵”</b>之侧,也看到了井盖紧锁,白茅秋苇掩映,历代碑石林立左右的东坡井。尽管老井已然作古,但属于东坡的还有所枕之北江,<b>“取之无禁,用之不竭”</b>的东坡汲江煎茶之水。使我们不由想到,千百年来,作为存在方式的物件一直没有停止变化中,有的已经匆草谢幕,退出历史舞台,一如老井。而作为生活主体的人,人的本能、本性,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愿望,作为生活主体主流主题,依旧无可撼动地存在,且只能旋行替进,求新图变…。而作为派生的文化,及公共治理,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难免会<b>“游离主题”</b>,被生活边缘化…。</p><p class="ql-block"> (旭光2024.10.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