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开平碉楼

敝庐翁

<p class="ql-block">  在广东省的新会开平一带,有一种与一般民居风格迥异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开平碉楼”。碉楼是由早年出国打拼的侨民,在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奋斗,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抱着落叶归根的想法,回乡构建的一种中西合璧的乡土建筑。</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与村落源于明朝后期,鼎盛于20世纪初,20世纪20~30年代,开平碉楼达到高峰,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开平碉楼集居住、防御盗匪与防洪防涝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楼,是中国乡土建筑一个特殊类型,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p> 自力村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隶属于塘口镇强亚村委会,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p> <p class="ql-block">羽生居庐远眺</p> <p class="ql-block">永安居庐</p> <p class="ql-block">永庆楼</p> <p class="ql-block">耀光别墅</p> <p class="ql-block">安庐和居安楼</p> <p class="ql-block">龙胜楼</p> <p class="ql-block">云幻楼</p> <p class="ql-block">叶生居庐</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p> <p class="ql-block">振安楼</p> <p class="ql-block">养闲别墅的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澜生居庐</p> <p class="ql-block">在碉楼顶上阳台眺望</p> <p class="ql-block">湛庐</p> 赤坎古镇 <p class="ql-block">  赤坎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赤坎古镇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华侨文化而闻名。古镇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城市,拥有大量中西合璧的华侨建筑,其中包括680多座骑楼建筑。这些骑楼是中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之一。具有精美的雕花和装饰,展现出独特的民国风情。</p><p class="ql-block"> 赤坎古镇在清朝顺治年间开埠,因其水路运输便利,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水运枢纽和商贸重镇。古镇的华侨文化尤为显著,许多海外华侨在古镇投资建设,将外国建筑工艺与本土艺术精华融合,创造了具有赤坎特色的建筑群,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关光裕碉楼</p><p class="ql-block"> 到了近代,随着华侨们走向世界,在近代先进观念及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关族的乡绅其侨胞们对教育都极为重视,在二十年代初,举全族之力及发动广大侨胞捐资办学,在关氏大祠堂后面空地加建房舍及碉楼,兴办光裕学校,光裕取义为:犹言增广,光大充裕。光裕学校一直延续办学到九十年代中期。目前,光裕碉楼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对于研究华侨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隆兴街三座碉楼</p><p class="ql-block"> 建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是开平特有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赤坎古镇华侨遍布全球,外汇和金银货币找换频繁,侨汇量巨大,金银业店铺便应运而生。景区现有旧碉楼11座,零星分布在680余座骑楼建筑群中,与骑楼建筑相得益彰。不同于开平村落内的碉楼主要以居住、防御、防洪等功能为主,赤坎的碉楼建设与赤坎古镇繁荣的“金铺银号”业发达息息相关,主要服务于金铺银号、当铺等金融机构,充当“金库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