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山东行

云中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东省,简称“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省陆域面积15.81万平方千米,毗邻海域面积约为15.8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2月,山东省共有设区的市16个;县级政区136个。2023年末,常住人口10123万人。山东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区。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经济处于滞退状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清代,山东政区名称定为“山东省”。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1949年3月,山东省下辖14个市。1967年,全省共辖9个地区,4个省辖市。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以齐鲁文化而著称于世。“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是新时期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山东省是实体经济大省,优势或强势产业都是实体经济。2023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万亿元,增长6%。山东省是全国首个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2024年7月31日,2024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在济南举行,现场签约项目37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名称衍变西周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因此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该省的专名。历史沿革先秦时期山东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山东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存。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山东地区的古人类才逐渐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七千至四千年之间,山东经历了先后直接继承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四个阶段,山东地区的古人类实现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转折时期。而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创造者是山东地区的土著东夷人。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但山东仍由东夷各部族控制。商朝代夏之后,早期曾以今山东西南部为活动中心,及至周朝,实行“封邦建国”,齐、鲁是西周在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在山东置齐、薛、琅玡、东海四郡,设50县。秦亡,项羽将齐地划为临淄、胶东、济北三国。西汉初年,山东大部成为刘肥的封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置13州刺史部和司隶校尉部,山东分属青、兖、徐、冀、幽、豫六州。王莽篡汉,托古改制,但山东地区无大变化。东汉时期,分天下为13部,山东为青、兖、徐、冀、豫五州之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山东为曹魏辖地。西晋时,州数增多,辖区变小,分全国为21州。山东分属青、徐、司、兖、豫、冀六州。东晋和十国,局势动荡不安,政区变化无常。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在山东设12州、42郡。这时州郡失去原来的地位,尤其是州已不能起集权于中央的作用。隋唐至宋元时期隋统一中国后,结束了300年的分裂局面,对南北朝划定的州郡进行裁并,在地方实行二级行政制。这时山东设11郡、109县。唐初,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在州府之上设督察区,谓之“道”。当时山东属河南、河北二道之地,下置14州、92县。五代嬗替,兴灭无常,政区设置略同唐代。赵宋践祚,天下归一,全国设10道。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改道为路,山东属京东路与河北路。金占据山东,将山东分置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和河北东路、大名府路和南京路的一部分。元统一中国,山东被划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省下再设路、府、州、县,实行五级管理。明清时期明初沿袭元制,仍设行中书省。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此为山东建省之始。后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辖6府、15州、89县。清袭明制,将地方一级政区名称一律改称省。分全国为18行省,后增为23省。这时山东新置博山、荣成、海阳三县,省辖3道、10府、3直隶州、104县。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属县107个。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流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济南市与烟台市率先实行了60周岁以上乘坐公交车均可免费。不分地区,不论国籍均可凭身份证和所有景区一样免费乘坐,免门票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济南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山东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2′~37°54′,东经116°21′~117°93′。截至2024年4月,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截至2023年末,济南市常住人口943.7万人。济南方言属冀鲁官话。济南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主要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沿黄低洼四部分,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市地区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始置济南郡。隋朝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明初,复称济南府,清初,沿明朝建置。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1994年2月,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2023年,济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27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比3.4:33.8:62.8。济南市享有“中国精品菜篮”的美誉。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成为济南市四大主导产业。济南是中国八大菜系中鲁菜的发祥地,龙山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在这里发源、传承、融合。济南市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名称衍变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4年设立济南国。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甲骨文中就已有泺字,是济南见于记载最早的地名,那时的济南被称为“泺邑”。战国时期改称“历下邑”,汉代初年称为“历城县”,这两个名字皆因城南历山而得名。历史沿革先秦时期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地。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为济南三大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以其清澈见底的泉水和壮观的喷泉表演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泉水持续喷涌的壮丽景象,感受泉城的独特魅力。公园内不仅有趵突泉这一主要景观,还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等三十多个名泉,各具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明湖‌:被誉为“中国第一泉水湖”,是一处天然湖泊。游客可以在湖上荡舟,欣赏两岸秀美的景色,尤其在夏季时,湖中荷花盛开,景色更为宜人。此外,大明湖内还有老舍纪念馆、稼轩园等人文景点,供游客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佛山‌:作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游客可以登山俯瞰济南市区全景,感受城市的繁华与自然风光的和谐交融。千佛山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吸引着众多游客,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城市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明湖,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水面面积57.7公顷,水深平均2~3米。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解放后,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趵突泉(Baotu Spring),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立方米/天。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2013年,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泉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揭牌开园。2024年9月6日,趵突泉迎来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第21个年头,再一次打破自己持续喷涌的最长纪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沿革名称由来趵突泉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庙,也俗称为娥英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代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槛”,假借为滥,泛滥之意。“槛泉”典出自《诗经》,《诗·大雅·瞻卬》中写道:“觱沸槛泉,维其深矣。”但济南百姓却因“槛泉”之称太雅,直接弃之不用。对于此事,金代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记载道:“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槛泉,又立槛泉坊,取诗义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济南百姓仍叫它“爆流泉”。“爆流”这个名字还引申出许多类似的叫法,“趵突”就是其中一种。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记载:“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发展沿革2002年,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的记载可上溯至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在《齐州二堂记》中说:“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停喷经历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0年9月24日三窟迸发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4年12月2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跌至27.95米,连续13天跌破28米橙色警戒线,达到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同期最低水位。2014年济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三成以上,这使持续喷涌了11年的趵突泉再次面临停喷危机。2015月2月8日,趵突泉面临停喷,地下水盗采加重。3月22日至6月6日,趵突泉水位曾连续11天失守红色警戒水位。6月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7.65米,再次逼近27.6米的红色警戒线,比5月12日下降了28厘米,较2014年同期低了37厘米。6月,由于天气干旱,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湖面出现“鱼儿泥上爬”的现象,鱼儿露着脊梁在泥水中游。</span></p> <p class="ql-block">烟台市</p><p class="ql-block">山东省辖地级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烟台市,山东省辖地级市,ll型大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市,西接潍坊市,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市隔海相望;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3930.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烟台市下辖5个市辖区,代管6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5.87万人。烟台市境域古属莱国地,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成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自唐初始为古登州所辖,“八仙传说”的缘起地,全真教发源地。明朝为防倭寇侵扰设奇山守御所,并筑“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1861年烟台港开埠,是当时中国北方三大通商口岸之一,创建了中国的第一所现代大学登州文会馆。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烟台市为中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际著名海滨城市,中国二线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核心城市之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城市,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烟台仙道文化独具特色,秦始皇三次巡登芝罘,八仙过海传说家喻户晓 。苏轼创作的《海市诗》对烟台赞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2023年,烟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016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1:51.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山东行算是寻根。父辈讲:我家祖籍是山东齐县一带。当年曾祖父就是用箩筐挑着年幼的爷爷举家由齐县闯关东到了东北黑土地。所以我的祖籍是山东姜姓家族,奶奶是东北那拉氏家族。齐县是1952年以前用的,全称是登州府齐县,登州府就是现在的烟台市和威海市,齐县就是现在的文登市。文登现在隶属威海市,是一个县级市。因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山”而得名,已有1400多年的建置史,是胶东半岛少数千年古县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山东行本来行程有威海,只因提前预定的民宿有了突变只得取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山东七天行感到遗憾的是:一,济南和烟台住宿都有Wifi就是有网不能用,一用就断网,也许山东移动公司服务就是如此吧。山东七天行耗费了我近8个G的流量。二,威海住宿和济南、烟台一样都是节日前预定好了的。正准备赶往威海,房东微信告知:住房用电线路着火需要检修而且主动给退了租金,破灭了威海的行程梦想。但愿不会因假期房租涨价而打破了我的威海行程。我此次的寻根旅行留下了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编辑:云中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国庆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