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志宽与恩师、快板书大师李润杰</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在大庆油田做报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飞往大庆的航班晚点一小时,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候机厅,张志宽的心里长了草,因为大庆方面早已在炎热的萨尔图机场出口处手捧鲜花翘首以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1年的那个春天,“百草萌芽出了地皮儿”,正值44岁壮年的快板书艺术大师李润杰来到大庆创作快板书作品,由于油田开发尚属保密阶段,怹的作品当年未能及时搬上舞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随着形势的发展,老人家的作品终于得以展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怹带着青春勃发的徒弟张志宽在天津首演那段脍炙人口的对口快板《立井架》,歌颂大庆精神,歌颂铁人王进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优秀的作品加精湛的演技一经亮相便是头彩,在全国反映强烈。当年就像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级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中国唱片社及时制作成唱片予以发行,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全国各省市的演出团体及军队的文艺团体不断派员到天津学习观摩传唱,《立井架》红遍祖国大江南北。打开收音机便是“王铁人儿,抖精神儿,刹把紧紧握在手心儿”。大街小巷,胡同坊间,施工现场,街道学校,人人都能唱上几句儿,不时有劳动的号子喊出了音儿:“同志们加把劲儿,嘿嘿地呦啊,拉起那个井架子啊,嘿嘿地呦儿啊,千万可别松劲儿啊,大家一条心儿啊.....”。李润杰,张志宽这一对儿天津本土的老少爷们儿也从此先后确立了在全国快板书这个曲种的霸主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年后的今天,已成为继李润杰大师后中国快板书领军人物的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快板书教育家、李派快板书的扛鼎之人张志宽先生,为完成恩师李润杰的夙愿,以年届八旬高龄之躯再一次来到大庆油田,带领两地弟子重唱《立井架》,缅怀铁人王进喜,致敬英雄的大庆石油人,感人至深。</b></p> <p class="ql-block">1964年,张志宽与恩师李润杰唱对口快板《立井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李润杰、张志宽当年演唱《立井架》中那段脍炙人口的劳动号子</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在捐赠仪式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辽阔的东北大地,黑龙江水,奔腾不息,宛如一条蓝色的巨龙蜿蜒而过。七月流火的骄阳沐浴周遭,从盘旋降落的飞机上透过舱窗的玻璃往下俯视,江面波光粼粼,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江水的环绕中,有一片闪耀着乌金光芒的土地——大庆油田,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看到这些,张志宽老人有些激动,他那颗为快板书事业呕心沥血的心又一次驿动起来。如烟的往事,历史的镜头一并从他的眼前缓缓掠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后,李润杰创作的《立井架》终于可以登上舞台了。他携得意门生张志宽打板儿说书讲故事,把当年和石油工人吃住在一起,收集大量的素材创作的对口快板《立井架》拿出来向全国人民亮相,向石油工人汇报。舞台上年轻英俊的张志宽与师父李润杰两人一老一少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打出了一个点儿来一个音儿”。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王铁人带领大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博得了天下百姓和石油人的高度赞扬,每场演出,一定会被鲜花簇拥,一定会被热烈的掌声淹没。此后,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级电视台和文艺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对口快板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b></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接受大庆电视台采访</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与徒弟张楠表演《立井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段立井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生大庆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段《立井架》,让张志宽和大庆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弘扬传承了几十年,借此怀念他的恩师李润杰。他带领着几十个徒子徒孙学生在中央台,地方台,各个省市机关学校,工厂农村,部队哨所到处去《立井架》,最后把井架立到了央视的《曲苑杂坛》。连他相声门儿的师父白全福的纪念活动,他也带着弟子们在舞台上《立井架》,这井架一立就是几十年,从黑发立到白头,从青涩立到暮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与师父李润杰一道创作并表演了以反映当年石油大会战五面红旗之一朱洪昌英雄事迹的快板书作品《油海长虹》。该节目当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为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工业学大庆”号召提出60周年,张志宽再次踏上大庆这片热土。走下飞机,张志宽一行人立刻被大庆人的热情所包围,他的新纳弟子,原大庆油田曲协主席杨克冬率领着大庆油田曲艺人早早等候在机场出口,鲜花掌声伴着他一路欢歌。</b></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率弟子参观王铁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油田,张志宽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并在捐赠仪式上向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捐赠了两张当年《立井架》和《油海长虹》的原始唱片。他在当地为他举办的捐赠仪式上慷慨激昂,他的讲话至今仍在与会者心里激荡:“大庆油田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当年,无数的石油工人怀揣着梦想与激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这片荒芜的土地。他们顶风冒雪,战天斗地,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们住帐篷、啃窝头,却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曲艺工作者是党培养出来的人民演员,我们不去歌颂这些英雄歌颂什么?”</b></p> <p class="ql-block">捐赠后张志宽与王铁人纪念馆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铁人的精神感召下,张志宽不辞辛苦又在当地,为曲艺爱好者举办了专题讲座,用快板书的形式歌颂英雄,传递正能量。剖析中国快板书艺术的独特魅力。那天,炙热宠爱张志宽,大庆油田似乎所有的曲艺爱好者蜂拥而至慕名而来,把小小的礼堂挤兑的水泄不通,座无虚席。他的开场白平铺直叙:“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的誓言,至今仍在我这年近八十的老头子耳畔回响。他那纵身一跃跳入泥浆池的身影,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也成为了大庆精神的象征。正是这种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庆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也激励着我们,永远歌颂王铁人,歌颂石油工人,任何年代都会有新鲜感,永不过时。</b></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大庆油田收徒杨克冬</p> <p class="ql-block">张志宽在大庆油田授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志宽的脚步在英雄的黑土地上结实而坚定,在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了解人与鸟的和谐共生点赞大庆良好的生态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庆油陶艺术中心感受了大庆油陶之美和创作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还走进了大庆航空救援支队,为战士们演唱,并登上救援直升机零距离感受了先进的救援技术和航空“火焰蓝”的魅力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石油城的一隅,他将优秀的石油工人后代,李派快板书的发烧友杨克冬吸纳门下,为快板书事业开枝散叶,增添血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展览馆,在讲堂上,他带领着徒弟杨克东、张楠分别表演了《立井架》中“拉起井架子”“端水打井”两个片段,追忆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在每一处下榻的房间里,都与快板书爱好者们亲切交谈,解答问题,签字赠书,排练辅导至夜深人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每天不停的接受着当地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采访,录像,录音,访谈而不知疲倦。</b></p> <p class="ql-block">接受采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庆油田的一个他的粉丝在给他的微信里写到:“张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燃燃的夏日,顶着酷暑把您的艺术精华分享给我们,您的伟大精神让我们感动,深深的给您鞠上一躬!张老师您辛苦啦。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决不辜负您对我们付出的心血,感恩感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道主杨主席极尽地主之谊,在安排上细致周到,可谓独具匠心。在将要离开大庆的那个晚上,张志宽一行被安排到当年李润杰大师创作对口快板《立井架》时曾居住的地方下榻。今非昔比,当年的“干打垒”早已不见踪影,现在绿草成荫,风景如画,已经成为一片“小桥流水人家”鸟语花香的大庆“国宾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夕阳西下,笔者站在宾馆的窗前,静观鸟儿呢喃雀跃。余晖洒在大庆油田上,抽油机的剪影在金色的光芒中显得格外壮美。那黑色的石油,高大的井架,那舞动的抽油机,那坚守的石油工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画卷,是大庆油田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大庆油田,已不仅仅是一个石油生产基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表着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在这里,每一口油井都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座炼塔都见证着一段历史,每一根井架都矗立着一段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志宽大庆油田之行,放眼见证了这一切一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0月1日于天津</b></p> <p class="ql-block">笔者和恩师张志宽在当年师爷李润杰创作《立井架》曾经下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向纪念馆捐赠当年发行的《立井架》唱片</p> <p class="ql-block">所到之处打板儿就唱</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领导迎接张志宽</p> <p class="ql-block">在下榻的宾馆与弟子杨克冬排练《立井架》</p> <p class="ql-block">与弟子为纪念馆观众演唱《立井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