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是唐尧故地、晋国肇始、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的明君、忠臣、圣贤,被后人颂扬、尊崇、敬仰,并建庙祭祀。由此,在太原古建筑遗构中,不乏祭祀先贤的祠庙建筑,诸如尧庙、唐叔虞祠、窦大夫祠、台骀庙、狐突庙等。其中狐突庙,就是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庙宇,位于太原市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2024年9月24日,寻访于此。</p> 狐突与狐突信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狐突,古晋阳西境人(今山西交城),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37年,字伯行,伯氏、狐子。狐突原姓姬,是晋国先祖叔虞的后人,因其祖受封狐氏大戎(位于当时赤狄居住地的汾河以西地区,即现在古交、交城一带),而改姓狐,封地即今山西清徐、交城、古交一带。据史料记载,狐突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他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叫狐毛,一个儿子叫狐偃。一个女儿叫狐季姬,一个女儿叫小戎子。狐季姬和小戎子都嫁给了晋献公诡诸。狐季姬生下儿子重耳,小戎子生下儿子夷吾。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因为献公宠爱的女人骊姬要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宫廷内乱频频发生,重耳出逃。狐突之子狐毛、狐偃跟随重耳先后周游翟、齐、鲁、宋、郑、楚、秦列国。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内部纷争加剧,晋献公的儿子奚齐、卓子相继被害。齐国、秦国的军队送晋献公的儿子夷吾回国继任君主,是为惠公。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九月,晋惠公卒,他的儿子圉[yǔ]接任晋国君主,称为怀公。为巩固帝位,削弱其叔重耳在国内的影响力,晋怀公命令随重耳出逃在外的人限期回国,到期不回国的,诛杀其全家。同年冬,因为狐突不肯召两个儿子回国,晋怀公就拘捕了他。晋怀公对狐突说:“你儿子能回来,就放了你。”狐突回答说:“我儿子之所以能为国家效力,是因为我教他做人要忠诚(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假如我再教他不忠诚,那么,为臣下的还能为君主做事吗(父教子贰,何以事君)?”狐突拒绝了晋怀公的要求。于是晋怀公就把狐突杀害了。第二年,秦国送重耳回国,晋国人迎接重耳,杀了怀公。重耳接任晋国君主,称为晋文公,厚葬狐突于狐氏大戎境内少阳山(今交城县境内马鞍山,亦称狐爷山)。因狐突教子忠君不二,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忠臣不事二主”,深得历代统治者推崇和民间百姓的敬重,后逐渐被神化,广建祠庙,祭祀祈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上所述,狐突是晋献公的岳父,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其子狐偃是晋文公时期的重臣,辅佐重耳开创晋国百年霸业。在重耳的祖父晋武公时期,狐突应该已是晋国之臣了。“忠臣不事二主”本是司马迁在《史记》“田单列传”中最先提到,但狐突早已是如此忠义之人,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唐时期,狐突的事迹多有被统治者们提及并推崇。到宋朝,狐突的地位得到提高。据《宋史》记载,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下令修建狐突祠纪念狐突,还赐他“忠惠”。到宣和五年(公元1124年),宋徽宗又给狐突封侯,是为护国利应侯,希望狐突能庇佑北宋。由此,狐突开始被神化,民间百姓也视其为保护神,狐突祠庙香火不断。到清朝,光绪皇帝又赏赐狐突封号“灵弼”,即神灵庇佑,并手书“求雨普泽”匾额悬挂在狐突庙前,于是狐突在清朝成了雨神,进一步得到了民间百姓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统治者的推崇和民间的崇拜,狐突成为人们信仰的重要神灵,被称之为狐神。有民俗信仰学者研究得出,狐突信仰是山西中部一带影响很大的民间信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演变性特征。根据多地历代县志及田野调查统计,北至山西大同天镇,南至山西洪洞、河南荥阳,至少有20多个县、市有信仰狐神的明确记载。在太原清徐,有清光绪《清源乡志》记载,“狐突墓,在马鞍山下。宋宣和五年封利应侯,乡人建庙以祀之。坐下有泉,遇旱祷雨辄应。”“利应侯者,生则忠于君,殁犹庇其民,聪明正直而为神……御大灾,捍大患,百姓拜倒于此祠,迎驾于公所,此庙乃祷雨之所也。”清徐马峪乡一带的葡萄享有盛誉,这里的老百姓把狐突尊为雨神,认为其千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全靠狐神的庇佑,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在狐突庙唱大戏,赶庙会,祭神祈雨。如今,利应侯祠、狐突庙在三晋大地上仍有留存,而清徐狐突庙则是创建时间最早、规模较大狐突祠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走进狐突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徐狐突庙,也称狐大夫祠、狐神庙,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过门戏台基座、献殿、正殿,两侧为钟楼、鼓楼、望楼、厢房、碑廊、耳殿。据考证,狐突庙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金、元均有修葺,明正德十年(1515)增建献殿,明正德十六年(1521)增建戏台,明嘉靖十四年(1535)增建正殿前堂,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改建戏台。现正殿寝宫为金代遗构,正殿前堂、献殿为明代遗构,钟楼为复建,余皆为清代遗构。20世纪80年代,作为山门的过门戏台被焚毁,现仅存基座,在其旁另辟简易铁门进入。以下俯瞰图及绘图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铁门进入,便是一进院落,由过门戏台、钟鼓楼、望楼、献殿及两侧厢房组成。整个院落宽大开阔,在其它寺庙未见有过,据说可容纳数千人看戏,看戏的人数几乎都是院内地砖数量的4倍,号称“一砖四人”,堪称神奇。过门戏台已被焚毁,从基座遗存可以看出进入祠庙的通道。院内望楼比较少见,高三层,砖石结构,据说是用于瞭望预警,保护寺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献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青灰布瓦屋面,如此大的开间面积,在现存寺庙的献殿中少见。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栱,明间平身科斗栱出45度斜昂,梁架为前后三架梁通檐用三柱分心造。前后檐柱用八角石柱,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檐下柱头科和次间平身科斗栱昂头雕卷云状,耍头为蚂蚱头。明间平身科斗栱斜昂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卷云状,正昂头雕龙回头状,耍头为龙头。</span>多变和繁杂的形制,应为清代重修时添加。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架通檐用三柱分心造,梁架色彩依稀可见。前后槽顶梁柱应为加固新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殿内宽敞明亮,正中悬清光绪十八年(1892)书匾“泽沛苍生”。东西两旁立明、清、民国年间石碑8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西两面山墙上有清代民间画工所绘壁画。西壁画的是狐神出巡施雨的情景,非常形象具体地反映出古人对于神灵降雨的想象。东面墙壁上是布雨结束后狐突一行人马回宫的情形,与西壁的布雨图相比,整个场景安静从容,天空万里无云,大地禾苗茁壮,一队人马慢慢退场。可惜的是由于年久潮湿,东墙面有部分脱落,画面已不再完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献殿朝南的一面门窗齐备,而朝北一面整个是敞开式的,只靠三对石柱支持,和正殿直接相对,不同于常见的献殿架构,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献殿,就进入二进院,由正殿、耳殿及碑廊组成。一颗千年古槐矗立院中,老干虬枝,苍翠欲滴,粗壮挺拔,守护着狐突庙,也见证着这座庙宇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殿由前后两部分组合而成,前为朝堂,单檐卷棚顶,后为寝宫,单檐歇山顶,屋顶以勾连搭形式相连。寝宫始建于北宋,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为金代遗构,但保持了宋代风格。朝堂于明嘉靖年间扩建而成,与寝宫勾连,组成正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寝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青灰布瓦屋面,檐下辅作斗口跳,阑额不出头,角梁斜置,均传承了宋代做法。梁架四椽栿通搭前后用两柱,梁栿间设驼峰、栌斗隔承,完整地保留了金代木结构体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寝宫内现存元代彩塑多尊,正中为狐突夫妇坐像,余为官吏、侍女、武士,部分彩塑遭盗毁已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殿前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卷棚顶,青灰布瓦屋面,前出廊,檐柱为圆形石柱。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梁架为前单步梁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廊檐下悬清光绪十六年额书“三晋名臣”匾,内悬清光绪十八年“功著晋邦”匾。堂内两侧存有官吏、武士彩塑,多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堂石质檐柱上端施套兽雕塑,檐下木雕精致,形制多样。昂头雕卷云状,耍头雕龙头状,雀替及额下装饰均为透雕,雕工精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功著晋邦”牌匾两侧顶端的两条木雕龙甚为飘亮,惹人眼目。雕龙架于前廊梁栿之上,前爪一只向上撑着椽子,另一只似乎抓着个木雕佛头,活灵活现,动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殿东西两侧的耳殿,供奉黑白龙王夫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进院内两侧为碑廊,硬山顶,八角石质檐柱,面阔三间。现存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碑刻共10通,详细记载了狐突事迹及狐突庙建制沿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狐突庙不对外开放,一位92岁老人在此看守。老人清瘦慈祥,精神矍铄,认真负责,隔着铁门,费尽口舌与老人沟通,就是不许进入。最终经耐心解释,老人给予理解方准进入。后阅读相关资料,方知老人名叫王中有,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与狐突庙有着不解之缘。老人原在村委会工作,2005年接任文保员,精心守护狐突庙至今。现其儿子王世文接棒成为文保员,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虽然儿子接棒,但老人仍然住在庙里,日夜守护着狐突庙。父子两代接力守护狐突庙,是对狐突的敬仰,也是狐突忠义精神的传承。老人对狐突庙的变迁沿革了然于胸,每一座建筑的特点、每一幅壁画的含义、每一块石碑的内容,都能娓娓道来,其思路之清晰,让人惊叹。离开狐突庙,老人送到大门,与老人挥手致意,忽然间觉得,一位92岁的老人用一生守护着900多岁的狐突庙,这何不是守护着自己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致敬,王中有老人。愿狐神保佑您健康长寿,祈福狐突庙永安无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照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