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神奇的巴蜀大地,旅行中总会不期而遇一些地方和一些人让人经久不忘。这次坡仙老家——眉山之行中最美好的相遇,总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好在几天里,走过、路过的,我们都没有错过。</p> <p class="ql-block"> 这不,从柳江古镇出来,在二娥山的山路上盘桓不到半个小时,就停下了车,雅女杨总举起纤纤素手一指:“上面就是高庙,一个几乎要荒废了的古镇,我很喜欢她那与世无争的清静,大家要感受一下吗?” 看看时间还早,意犹未尽的年轻人又来了精神,我倒是无所谓,从众吧。</p> <p class="ql-block"> 这可能是我见到的最没有仪式感的古镇出入口,没有之一!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双车道的山区公路,刚下过雨路面有些积水,看起来坑坑洼洼;一条悠长的石阶步道,向上隐没在密密的丛林里。没有牌坊,没有广场,也没有欢迎标语和常见的大广告牌,只有两个挂在电线杆子上的小路标。据说很近,大家一致意见选择步行,集体活动一下。</p> <p class="ql-block"> 嘻闹着一起向上攀爬,石阶是当地的青石所砌,表面很粗糙,弯弯曲曲地仅容两人并肩。湿漉漉的石缝里弥漫着青苔,旁边偶尔看到小野菊开的星星点点,煞是可爱。越往上走,树林越密,一种鸟儿叫的越欢,这边叫,那边和,声音悠长。我和身边的杨总开起了玩笑:“这鸟儿一定是镇子派出的哨兵,发现我们,在用叫声给镇里的人们报信呢!”</p> <p class="ql-block"> 原本风轻云淡的杨总听到后一脸惊诧:“你做过攻略?这里解放前的确是一群土匪盘踞的地方,他们为了防范官兵清剿,在入口处昼夜都安排了暗哨,发现外人进镇区报警的方法就是学鸟叫。”没想到我的随口一说,却歪打正着,无意中触及了古镇的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这个看似平常的地方,看来还有很多神秘的过往,我开始隐隐有些好奇起来。</p> <p class="ql-block"> 看到房子,不经意间就进入了镇区,眼前最多的就是石头和木头,给人的第一感觉很简单、质朴。路是石头的,房子的基础是石头的,连花盆都是石头雕成的。老街转角的路边发现一个方形的大石槽,里面集了大半下子的水,满身缀满了碧绿的苔藓,甚至还长着几片蕨类的叶片,究竟干什么用的?研究半天,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都是穿木结构的老屋,墙板上斑驳着一块块黑斑;屋前木棍插在石缝中,篱笆围成局促的小菜园,冒出一棵棵小小的菜苗;墙角架着笨拙的木梯,那是大人攀爬的工具,想必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街沿的屋檐下,每家都随意地摆放着长条凳,亦或是坐上去就发出“吱吱呀呀”呻吟的竹椅。风中,散发着柴火燃烧后的味道,大概是刚吃完午饭。</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边的老屋的屋檐很长,檐口靠的很近,只留下窄窄的一长溜空隙透过“一米阳光”,颇有大山里“一线天”的感觉。除了我们,偶尔还会出现一两位背包的驴友,悠闲地穿梭在斑驳的街道上,不时进出于窄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铺,没见他们买了什么东西,可能他们原本也不是为了买什么东西,就是为了感触一下古镇那苍老的脉搏吧!</p> <p class="ql-block"> 刚下过雨,街道边坐着一些聊天的老人,有的喝着茶,有的抽着烟,或者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也不和游客们攀谈,丝毫不管小铺里的生意;几条小狗倒是勤快,一直远远地跟随着我们,不时轻吠几声,宣誓着主人的主权。看得出来,这个与世无争的小镇,日子过得简单、舒缓,感性中透着一份酽酽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 杨总告诉我们,高庙的名字不是镇子里人们自己起的!不知何时,也不知何人在镇里的山头上建了一座土地庙,经过的人们都要祭拜一下,后来口口相传,据说很灵验,就有外面人专门寻上门祈福,久而久之,外面人提到这个地方就叫她高庙,镇子里的人们也干脆就被“高庙”了。</p> <p class="ql-block"> 既然到了高庙,就去庙前拜访一下吧!穿梭在没有规则的屋檐下,却时不时能闻到一阵阵酒香,随着味道寻觅,就会发现街巷里最多的商铺竟然是酒坊,虽通通冠以“高庙白酒”,但出自不同的生产厂家,居然有十几家之多,俨然比我曾经工作过著名的汤沟古镇更“酒乡”!看着我的迷惑,杨总拉着我们走进花溪源酒坊,坐下来给每人倒了一杯,端起来一饮而尽,一脸得意地:“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就是高庙白酒!”</p> <p class="ql-block"> 看着杯中酒,杨总打开了话匣子:“这是洪雅最有名气、最有人气的工业品!系纯粮酿制的小曲清香型白酒,醇香柔和,清雅回甜,后味净爽,饮后不渴,只要喝酒的川人,无人不知这高庙白酒!”领着大家又喝一了杯,继续宣讲:“除了酿制的工艺,土法窖藏也是高庙白酒的独门秘技。酿出来的酒,以土陶坛盛装,本地粘土窖泥封口,半埋入地下一米多,经过半年以上的呼吸、软化、增香,才能成为真正的高庙白酒。”</p> <p class="ql-block"> 在酒意的催化下,大家都脚步快捷了许多,很快从老街攀爬到达横街,却意外得知原本的高庙已经不复存在了,原址只剩下一堆瓦砾,大家决定不再前往,干脆自由活动。天上又飘起一场薄薄的细雨,浇湿了我们寻庙不得的细微惆怅;眼前江西会馆的牌匾上悬挂着旧年的蛛网,地上、墙上、屋顶上到处长满了青苔;没落的颓废之中,氤氲着一股慵懒的味道。要不是高庙白酒酒,这个小镇俨然是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 徜徉中,雅女杨总一袭红衣格外醒目,嘴里却徐徐地念道:“落叶不可扫,残花不可扫,茶渍不可扫,其美在落,在残,在斑驳,在无可奈何……”我一边回味高庙白酒的余香,一边在心里反复咀嚼她的这段话外音,不禁激起几分共鸣。是啊,镇子和季节相似,繁华和和衰落都是自然规律,不必为之伤感或动容,生如夏花自然值得兴奋,惯看秋叶何尝不也是一种境界?</p> <p class="ql-block"> 屋外的雨停了,空气湿度很大,显得有点郁闷。想起《红楼梦》里有两句诗:我本青灯不归客,奈何浊酒留风尘。看出我有点索然无味,杨总告诉我,为了这个小镇的人们,入川的解放军一支土改工作队被土匪围攻,全员牺牲在这里,沿着小溪,深山里铁索桥边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记录着那一段峥嵘岁月。可惜自己的高跟鞋对付不了崎岖的山路,不能陪我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孑然沿着小溪旁的山路前行,在山体与山涧之间,一条碎石铺成的小路向前延伸,密密匝匝的灌木遮挡着视线,看不到涧底的情况,倒是巨大的高差让我有点头晕,从不恐高的我脚底有点发软。一路上水声夹杂着蝉和蛐蛐的叫,开始时还很享受这份寂静,慢慢的开始心虚,总想快步转过前面的山角,能碰上一个行人或驴友。倒不是担心会冒出个土匪,而是怕突然窜出一条毒蛇……</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给自己壮胆,路上自己不断给自己提问:当年解放军土改工作队是寡不敌众吗?牺牲的解放军是二野刘邓大军所部吗?也不知是天热还是走的太快,衬衫的前后都紧贴在皮肤上。好在前面出现了一个四角飞檐的亭子,吊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走近一看,亭子就叫七烈士纪念亭,旁边竖着一座不大的红色砂岩雕塑,上面雕刻着七名战士在红旗下奋勇向前冲锋的场景。再往前,就是革命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在雕塑前歇会脚,来到了纪念馆门前,这是一座红色的吊脚楼,体量不大,桥头堡般的紧贴在桥头。遗憾的是纪念馆大门紧闭,现在已经不再对外开放。正在心有不甘踌躇时,旁边的茶馆出来一位中年男人,告诉我纪念馆现在维修无法进入,他就是馆长,也是这座茶馆的老板,茶馆可以免费喝茶,他可以免费介绍那段革命故事。看得出来他很兴奋,我想,我是不是是他今天唯一的顾客呢?</p> <p class="ql-block"> 本想过桥看看,但里桥边竖着一块警示牌:“危桥,三人以上不准同时上桥!”胆怯地又走回了茶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茶馆里就我</span>一个人,冷清的生意并没有影响老板的热情,他告诉我,他已经义务看护着烈士纪念馆几十年,近几年政府才给了他一些报酬,开茶馆不是为了盈利,纯粹为了方便瞻仰烈士的人们解渴,张罗泡茶的时候,我清晰地听到他的喃喃自语:“我们不该忘记他们,长留于此,总该有人陪着他们……”</p> <p class="ql-block"> 两人对面坐在茶桌前,袅袅茶香里,馆长娓娓道来:“这是一支剿匪征粮的小分队,一共七人,在分散到各村宣传政策的时候,遭到上百土匪武装的分头袭击,最后一个牺牲的是队长,为了及时销毁党的机密文件,他放弃逃生了的机会,受伤后被土匪从吊脚楼上倒拖二百多米,残忍地从桥上扔下河滩,活活摔死在桥下岩石上!那座吊脚楼,就是原来小分队的驻地,现在的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茶馆的窗户,正对着铁索桥,对面联接铁索桥的,也是一条蜿蜒的山路,曲折地隐匿于茂竹修林的二峨山深处,其他六名战士在山路边不同的地点陆续牺牲,我其实很想往前探寻,但催促回程的电话适时地响起来,给了一个不再深入的理由,也掩饰了自己对继续独行的胆怯。告别了馆长,沿着来时的路,徐徐缓行。</p> <p class="ql-block"> 回去的路上,已经不再有来时的紧张。老石板铺就的老街依然沉浸在持续了几百年的沉思之中,没有一丝挽留;“一线天”透过来的阳光也没有任何表示,依然若有若无地洒在身上。对于隐入烟尘的高庙,这只不过是几个人一场平常而短暂的穿越,不足以打搅它那清静无为的安逸。但我显得有些沉重,因为茶馆老板的那段喃喃自语一直在耳边萦绕:“我们不该忘记他们,他们长留于此,总要有人陪着他们啊……”</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个小时,对于我们,就是一场相忘于江湖的偶遇;然而对于那段历史,红砂岩雕塑上党旗下的七位勇士,却在与古镇相遇后就永远根植于此,成为古镇里最历久弥新的记忆!是啊,对于我们,对于岁月,对于高庙,他们不该被忘记,应该永远活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上了车回成都,看我一直在回味,杨总问我:“喜欢吗?”我点点头,她又问:“喜欢它什么?”我又摇摇头,两人就都陷入了沉默。苦思冥想,直到快下车时才灵光一现:我喜欢的不仅是高庙古镇那与世无争般的恬淡,更多的是这种无从预期的聚散随意、来去从容的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