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商桥记

令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河南省漯河市有一座小商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漯河市区向北大约行驶12公里,在黄帝庙乡商桥村与郾城区商桥村交界处的颍河故道上,就可看见这座古老的小商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建于隋代的古老石拱桥距今已有1440年,比我们所熟悉的河北赵州桥的建桥史还早11年,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早的敞肩圆弧式石拱桥。这座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桥,虽然在网上也能查到,但国人却知之甚少,主动了解、实地探寻的人则是更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我们的河南之行,给了一次亲临小商桥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25日,按在互联网上搜到的地址我们从郑州租车来到了小商桥景区,进入景区绕行一圈后,经园区工作人员指点,小商桥终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座全长仅21.3米,宽6.45米,高6.55米的很不起眼的一座小桥。小桥为褐红色,建桥石料大都是石英砂岩石。桥有三孔,均为圆弧式石拱,主孔净跨12.14米,由20道单券并列而成。主孔两侧各有一小腹拱,各拱石之间均由咬铁连接。三孔边沿均雕刻有不同形态的纹饰图案,但历经千年大都风化的只剩基本轮廓,唯主孔边沿一突出部位有一兽像神态仍然依稀可辨,精湛的雕刻技法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桥面由大块的青石条铺砌,石面光滑润泽,条条车辙印则深深镶嵌其间,浸润着漫长的历史积淀。小桥望柱上也雕刻有不同的各种图案,细细辩识,有石狮、仙桃、莲花等等,虽然些许完整的望柱不多,但仅残存的望柱雕刻图案造型美观、石狮神态跃然石面,依然展现了古代建桥大师们的高超雕刻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资料显示:自北宋1047年到清光绪1905年的858年中,此桥就经历了27次之多的大小地震,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均对此桥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特别是1297年(元大德年),元成宗即铁穆耳执政时,为恢复官道和南北驿道必经之路,花重金重新修建小商桥,使小桥的主体结构得以保留下来,让我们能认识和欣赏到北宋时期的建桥艺术风格。到民国时期战乱不断,此桥无人管理,石护栏板及望柱大多毁损,剩下不多的石护栏板及望柱也在上世纪“破四旧”中被砸毁推入河中。此后,虽然桥身还在,汽车也可通行,但桥面多出出现凹陷,有的地方出现空洞,小商桥处在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窘境之中。1982年6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发现小商桥的线索,同年桥梁专家茅以升组织实地勘测,界定了此桥的建桥历史年限。接下来政府组织抢修小商桥,挖河清除淤泥,同时打捞掉落河中石料,历时4年基本恢复小商桥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史料记载:小商河两岸在南宋时期曾是宋金对峙鏖战的古战场。金兀术时常率大军进犯中原,岳飞常在此阻止金兵前进,岳飞手下大将杨再兴有次在小商河桥与金军遭遇,他打败四员金将,金兵见状往北逃窜,他想借次机会直擒金兀术,抄近道赶去追杀。落入被大雪覆盖的小商河,金兵见状,返回乱箭齐发,将他连人带马射杀于河中。岳飞得知楊再兴战死,痛苦万分。将他葬于小商桥边三百米处,并用长缨枪尖在青石上刻下楊再兴之墓,这也是岳飞留传在世的唯一笔迹。有资料说:岳飞当年在埋葬楊再兴后,晨雾中站在小商桥上,手扶石栏板,百感交集,悲愤中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如今墓园里成排古柏苍翠繁茂,墓冢位于曲径通幽的墓园深处,墓前有祭庙,门前有康熙、雍正、道光、同冶年间所立墓碑,碑文表达了对杨再兴英勇对敌的赞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商桥旁有个桥文化馆,文化馆有两个展览区,一个展览区以文字图片介绍为主,配有少量在河中打捞出的元、明、清时期所建小商桥倒塌落入河中的石桥栏板、望柱及古代兵器。另一部分为影視厅,播放小商桥被发現、清理河道、挖掘河中桥体石材,多次修复过程的影视记录。通过桥文化馆,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当年小商桥所用石材上,在工匠手中雕刻出的图案是多么让人赞叹。那主拱基石四角分别雕有四个力士像。桥面两边有青石栏杆,通休雕有精美花纹。东侧主拱镶面石雕有天马图案,正中镶面石刻有饕餮图案。小拱与主拱连接处分别雕有两个不同造型的兽头,上有牡丹石雕,小拱有莲花图案。桥体西侧,主拱镶面石刻有龙云图案,正中龙门石刻上的那个浮雕为传说中的一种吸水猛兽(饕餮)。另外,主拱与腹拱的连接处也各有一兽头伸出,北端为龙、南端为龟。这些雕刻图案形象怪异,风格古朴,工艺精湛,这座最早的石拱桥,在中国建桥历史上算得上是精典之作,在世界建筑史上更是罕见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参观小商桥门票10元,整个过程除了我们一行,再没见其它游客。在桥文化馆游览过程中,还没看完,灯光一下全停,屋里瞬间一片漆黑,周围不见一个工作人员,我们只好有点遗憾的怏怏离开。走出馆门,夕阳下我们又来到小商桥,当年横跨商水河连接两岸的这座小桥,因商王路过此河被命名为小商河,因小商河而得名的小商桥,如今早已失去官道驿道作用,虽古但风韵犹在,静静地在这儿诉说着那些曾经在此发生过的历史故事。而修缮后古色古香的拱桥精巧雅致,红色石英砂岩石券拱与青灰色石栏杆相得益彰,更是向世人展示中华千年前古代建桥工匠精湛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我们共同记住,河南省漯河市,有一座被称为中国古代桥梁之瑰宝的桥,它的名子叫小商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写于甲辰龙年良月(10)湖北荆州沙市老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观美丽小商桥</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边巨石上刻写着“天下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远景</p> <p class="ql-block">维修后的桥面护栏石板</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石板路面</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护栏石板上的石狮雕像(一)</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护栏石板上的石狮雕像(二)</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边残存的石柱底座</p> <p class="ql-block">小商桥边桥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桥文化馆里摆放着政府组织修复小商桥,清污中捞出来的元明清代石桥构件(二)</p> <p class="ql-block">桥文化馆里摆放着政府组织修复小商桥,清污中捞出来的明清代石桥构件(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