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8日从深圳开车回萍乡路经赣州,本想住一晚就走,却意外发现赣州其实是一个宝藏旅游城市,于是决定再额外多花一天时间来探索这座赣南名城……</p> <p class="ql-block">客家大院位于宋城景区,名头不小,排场挺大,挺有氛围感,但菜品一般(最少我们点的菜味道一般)</p> <p class="ql-block">虽然辛弃疾这首词写的是南宋元宵节的盛景,但我感觉此时此刻宛若当年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篇千古名篇《爱莲说》就是周敦颐在赣州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赣州古城墙是</span>中国五大古城墙之一,而且还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北宋城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赣州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城高5一7米,城面宽4一6米;保留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和涌金门四座城门。赣州城墙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城市防洪、城市建设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赣州人杰地灵,城因人兴,流传着不少跨越千年的传奇。气势恢宏的牌楼,就是赣州市著名的四贤坊,青石立柱上镌刻着金漆楹联: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赵抃、刘彝、周敦颐、文天祥这四位宋朝人,都曾在赣州为官一任,都为赣州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后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次日(29号)早上在酒店用过丰盛的早餐后,我们继续了对赣州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文庙正在修缮,我们就在庙前的状元桥留个影打卡走人。</p> <p class="ql-block">福寿沟博物馆是中国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span>作为地下排水系统专门展馆,突出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真实地、有趣地展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span>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外展示“福寿溯源”的千年沧桑,以及“福寿智慧”的福寿沟遗址实景首次向世人揭开福寿沟的神秘面纱。</span>同时,利用一段已挖掘的福寿沟遗址,实现与游客零距离接触,为游客呈现一座千年不朽的“城市良心”。</p> <p class="ql-block">历经千年的福寿沟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境内,因排水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基础的城市下水道工程,是当时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这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更被誉为千年不朽的“城市良心”。</p> <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市区现存最大的清代家族民居建筑群,大院始建于嘉庆年间(1799-1820),定型于民国初年,已有200年历史,是赣南客家颇具代表性的“九井十八厅”式建筑。2019年,魏家大院被修缮改造成为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从赣南至闽粤再走向世界的过程。从地理上看,赣南位于赣闽粤客家大本营最北端,成为接受北方汉民南迁的第一站。许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粤迁移。</p> <p class="ql-block">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上的五次人口大迁徙紧密相关。第一次是魏晋时期,五胡乱华,许多中原汉民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到达赣南地区;第二次始于中晚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唐末农民起义,全国云扰,战乱不已,惟有赣南、闽西和粤东"堪称乐土",于是原来"侨居"于长江流域的汉民大批迁居到了赣闽粤毗邻区;第三次是北宋末年,金兵攻占中原,宋室南渡,北方汉民又一次大规模迁徙入贛,赣州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客家民系在此孕育形成;第四次是明末清初,闽西、粤东客家人口日益增多而田地不足,东南沿海又常有倭寇、海盗骚扰,此时赣南人口稀疏,大量田地空置,吸引了原先已迁居到闽、粤地区的客家人大批返迁回赣;第五次自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由于客地连年发生战争,不少客家人迁徙至海南、广西等沿海地区,甚至飘洋过海去南洋等地谋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明代称作姜家巷</span>,全长227米,有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西洋式建筑。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p> <p class="ql-block">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已有800多年历史。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过去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2018年3月21日,赣州东津桥被列入第六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赣州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61亩,设有客家摇篮赣州、赣州七里镇窑陶瓷、恐龙奇观、丰饶赣州、植物园和防震减灾科普馆等6个常设展厅。</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文武双全名人,其既是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又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生于1140年,在江西呆了27年,赣州、南昌、上饶都留下了辛弃疾的足迹。1175年7月至1176年秋,辛弃疾在赣州担任江西提点刑狱;1177年冬至1178年秋和1180年冬至1181年冬,辛弃疾两次在南昌任职,均担任隆兴府(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在上饶的带湖和瓢泉,《稼轩词》600余首,超过一半作品写于带湖与瓢泉。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免职,先后闲居上饶带湖、铅山瓢泉等地。之后,又有两次被启用的机会,但时间都不长。1207年,辛弃疾病逝于铅山瓢泉,墓葬铅山县永平镇瓜山虎头门。</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自1939年至1945年期间大部分时间在赣州度过,蒋经国主政赣南,口碑非常好。他在台湾主政期间经济飞速发展,政通人和,其思路就是他在赣南“挂职锻炼” 结果。也同样是在赣州,他认识了蒋孝严的母亲章亚若。1942年正月二十七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章亚若</span>在省立桂林医院产下双胞胎,乳名为大毛和小毛,后采蒋介石钦定的名字孝严、孝慈。当时两个儿子随母姓,是舅舅章浩若决定的。1949年章孝严和章孝慈在蒋经国安排下去了台湾。章亚若1942年8月16日不幸去世,有人怀疑是戴笠指使手下实施的谋杀。蒋孝严现居台湾,曾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常委,2008年11月22日,荣升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其子蒋万安是蒋家后代唯一现在从政的,2022年当选台湾省台北市市长。</p> <p class="ql-block">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为客家摇篮,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以“客家亲·摇篮情”为主题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暨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开幕式在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举行,海内外3000多名客属代表参加大会。</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景区由摩沙岩石山组成,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多天然岩洞。其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名。通天岩风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开电车跑长途,一路换电和充电感受还是不错,都没有排队。当然可能是因为我们走的早,国庆假期回乡大军还没有正式开拔。</p> <p class="ql-block">此次使用智驾约六百来公里,高速上开智驾确实可以节省人很多精力,但总体感觉和老司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p>